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蜢总科五新种记述:直翅目:蜢总科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蜢总科Eumastacoidea是一类较罕见而又较原始的小型昆虫,其中有些还被认为是第三纪残遗下来的幸存种类。由于头部颜面的特殊,状似马面被称为马面蜢,又由于触角较短于前足股节也称为短角蜢。大多数种类生活在热带和亚热带的灌木丛或林区内。迄今全世界已知在300种以上。我国对这类昆虫的研究报道甚少,仅知23种,分别隶属于13  相似文献   

2.
湖北神农架比蜢属一新种:直翅目:蜢总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记述在湖北省采到的比蜢属一新种,神农架比蜢Pielomastaxshennongjiaens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山东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3.
本文记述采自江西省比蜢属1新种:武夷山比蜢Pielomastax wuyishanensis,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山东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4.
5.
本文记述采自处牯牛降自然保护区及湖北省神农架比蜢属2新种,即牯牛降比蜢Pielomastax guliujiangensis,sp.nov。及钝齿比蜢Pielomastax obtusidentata。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标本室。  相似文献   

6.
记述了采自四川的褶蜢属Ptygomastax B.-Bienko,1959 1新种,阿坝褶蜢Ptygomastax abaensis sp.nov.,新种同黑马河褶蜢Ptygomastax heimahoensis Cheng et Hang,1974近似,不同之处为:颜面隆起几何平行;触角15节;后足胫节具15~17刺.正模♂,四川阿坝,海拔3443 m,2011-08-24,叶保华采.雄性 未知.词源:新种种名源自模式标本产地地名.  相似文献   

7.
中国比蜢属一新种记述(直翅目:蜢总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裕文 《昆虫学报》1992,35(4):459-460
在调查河南省蝗虫中,发现比蜢属一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昆虫研究所。 肛翘比蜢Pielomastax lobata新种(图1—6)  相似文献   

8.
大别山地区比蜢属一新种(直翅目:蜢总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文记述在大别山区采到的比蜢属一新种三齿比猛 Pielomastax tridentata sp. nov.,新种近似于细尾比蜢 Pielomastax tenuicerca Hsia et Liu,模式标本保存于山东大学生物系及陕西师范大学生物系。  相似文献   

9.
10.
印象初  郑方强  印展 《昆虫学报》2013,56(12):1464-1468
本文对中国小乌蜢属Erianthella Descamps, 1975进行了分类研究, 记述3种, 含2个新种--詹氏小乌蜢Erianthella chani sp. n.和林氏小乌蜢Erianthella lini sp. n.。并编制了该属的种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我国台湾国立自然博物馆。  相似文献   

11.
本文记述采自湖南省壶瓶山自然保护区比蜢属一新种,即尖尾比蜢PieLomastax axuticerca sp.nov。模式标本保存于陕西师范大学动物研究所。  相似文献   

12.
Yang H  Huang Y 《动物学研究》2011,32(4):353-362
采用长距PCR扩增及保守引物步移法测定并注释了郑氏比蜢(Pielomastax zhengi)的线粒体基因组全序列。郑氏比蜢的线粒体基因组全长15602 bp,A+T含量为71.8%,37个基因位置与飞蝗的一致, 基因间隔序列共计10处47bp, 间隔长度从1~20bp不等; 有14对基因间存在52bp重叠, 重叠碱基数在1~8bp之间。蛋白质基因的起始密码子均为昆虫典型的起始密码子ATN。ND5基因使用了不完全终止密码子T,其余基因均为典型的TAA或TAG。除tRNASer(AGN)的DHU臂缺失外, 其余21个tRNA基因的二级结构均属典型的三叶草结构, 但在郑氏比蜢中有5个tRNA(tRNACys、tRNALys、 tRNAPhe、 tRNAPro tRNAArg)基因变异较大, 无法采用常规算法预测出来, 表现在这5个tRNA二级结构的TψC臂仅有3~4对配对碱基, tRNALys 和 tRNAArg的反密码臂仅有 4 对配对碱基。预测的lrRNA二级结构总共有6个结构域(结构域Ⅲ缺失), 44个茎环结构。预测的srRNA的二级结构包含3个结构域, 30个茎环结构。比较郑氏比蜢、西藏飞蝗(Locusta migratoria tibetensis)和疑钩额螽(Ruspolia dubia)rRNA二级结构后,发现郑氏比蜢与西藏飞蝗的更相似。A+T丰富区中存在一个被认为与复制及转录起始有关的Ploy(T)结构。  相似文献   

13.
陈永林 《昆虫知识》1997,34(4):237-238
蝗虫、炸姓是昆虫纲Insec匕、直翅目orthoptera中很大的类群,不少种类是农林牧业的重要害虫,其中有的种类可猖撅发生并形成蝗灾,如沙漠蝗dehistocercagrngarla(ForS-kal)、飞蝗LDcustamlgratoriaL.、意大利蝗Ca帅tamusitalicusL.、西伯利亚蝗Gompho-ceruss汕irlcusL.、印度黄脊蝗Patangasucc~nc贼hnnaeus)、黄脊竹蝗Ceracris伍ngsu*。等。①沙漠蝗的记述可追溯到古埃及印制的书籍中和古墓内的壁滩上。在史前时期,它就是北非、西非和印度等沿热带地区之河谷、绿洲上的农业害虫。在古波斯人所用的楔形文字中也论及沙漠蝗。…  相似文献   

14.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蝗虫研究蜢科Eumastacidae一新种记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蜢科Eumastacidae的昆虫多系热带林区的代表种类,(1949)曾指出:在中亚及其相邻地区的山地景观保存着属于Gomphomastacinae亚科的一些特有种,可视为第三纪区系的残遗者。本文所记述的一新种——寡刺蒿蜢Phytomastax meiospina即系采自我国新疆(南疆)天山山地沿河两岸的蒿草Artemisia sp.生境。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  相似文献   

15.
16.
17.
在孟德尔研究的豌豆7对等位基因与其控制的7对相对性状中,明显地表现出对应关系.在他所做的豌豆2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中F2有4种表现型,分离比接近9:3:3:1。其实,这种现象在生物界并不是很多的.后来科学家们发现生物的性状往往不是简单地由1对等位基因决定,而是由多对等位基因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涉及2对等位基因的遗传杂交实验中,F2的表现型分离比9:3:3:1常常会发生以下几种演变。  相似文献   

18.
中国艳天牛属一新种:鞘翅目:天牛科:天牛亚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艳天牛属一新种(鞘翅目:天牛科:天牛亚科)蒋书楠,陈力(西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四川省重庆市北碚630716)关键词天牛科,分类学,艳天牛属,新种天牛亚科艳天牛属AcrocyrtidusJordon的已知种类,可分为金色毛被种和银色毛被种两类。J...  相似文献   

19.
20.
长鬃果蝇Drosophila(Drosophila)Iongisetae sp.nov.新种(图A—F) 体长:4.5mm,翅长4.0mm. 头部:复眼红色,具稀疏的微毛。触角第2节黄色,具2小刚毛,第3节棕黄色,触角芒上侧具3个分枝毛,下侧具1个分枝毛,末端分叉大、下颚须黄色,具2根鬃。额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