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遗传》2004,26(5):694-694
干旱成为21世纪和未来的世界性难题,如何提高有限水资源的高效利用,特别是通过生物节水和工程节水及农艺措施相配合,发展可持续农业和国民经济,成为当前和未来的研究热点问题。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NE.Borlaug(2000)讲到:“人类在21世纪需要开展‘蓝色革命-让每一滴水生产出更多的粮食,(Blue Revolution-more crop for every drop),  相似文献   

2.
为了全面评价南方双季稻"早水晚用"节水栽培模式的意义,通过大田小区试验研究了晚稻移栽期灌深水+免耕移栽+稻草覆盖节水栽培模式对产量与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栽培相比,在水稻齐穗期,节水栽培模式提高了9.6%~15.2%的光合速率(P0.01),但单叶水分利用率降低了13.3%~17.4%(P0.01);节水栽培模式降低了每穗总粒数和结实率,导致减产显著(P0.05);灌水深20 cm的甲烷排放量较对照减排了6.1%,而灌水深15和10 cm分别增排了6.5%和4.0%,同时灌水深20和15 cm节水模式较对照增排了N2O;灌水深20 cm节水模式的增温潜势和单位产量CO2排放当量均低于常规灌溉。因此,在南方稻区晚稻生产采用"移栽期蓄水深20 cm+免耕移栽+稻草覆盖节"节水栽培模式可以确保晚稻种植,同时减排温室气体,具有良好的经济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3.
中国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中国稻田因灌溉方式的不合理,造成了水资源浪费严重、水利用率低,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加重了水资源的污染。水稻是中国最大的耗水作物,大约消耗了全国总用水量的50%,因此,减少中国水稻用水量和提高水稻水分利用效率有利于缓解中国水资源短缺及水资源污染的问题。本文系统综述了中国主要的4种节水灌溉技术,即"浅、湿、晒"灌溉技术、间歇灌溉技术、控制灌溉技术和蓄雨型灌溉技术;指出了水稻节水灌溉技术的节水增产机理,并分析了节水灌溉技术对水稻生长发育和稻田生态环境的影响。然而,这4种灌溉技术有一定的局限性,并且没有同栽培和高科技技术结合在一起使用,节水的效果并不是特别理想;同时,有些高效的节水技术长期使用可能降低土壤肥力。为此,新的节水灌溉技术成为今后水稻节水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4.
中医妙养生     
<正>中医理论讲究的是养生保健,如果把西医比喻成消防队员的话,中医则更像一个消防保卫室,通过日常的检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功效。而养生,也不像有些人理解的那样只是老年人的事情,实则贯穿了每个人的一生,人的每一个想法、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句话都涉及养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沈恂 《生物物理学报》2007,23(4):227-227
生物物理学的诞生也许可以追朔到17世纪末,1674年,荷兰人列文虎克(Anton van Leeuwenhoek)建造了世界上第一台只有一个透镜的显微镜,第一次用肉眼观察到细菌、酵母、血细胞和在一滴水珠中游泳的许许多多的微生物。1895年,德国物理学家伦琴发现了X射线,开创了X光影像学和放射治疗学,[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郎坤  刘泉汝  卞城月  刘馨惠  李全起 《生态学报》2015,35(15):5262-5268
为了探讨冬小麦高效节水灌溉模式,于2012—2013年在山东农业大学试验站采用两种种植模式(宽幅精播种植和常规种植),每种种植模式设3种灌溉处理(全生育期不灌溉、拔节期灌溉60 mm和拔节后10 d灌溉60 mm),研究了推迟拔节水灌溉对宽幅精播麦田冠层温度、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叶片水分利用效率(WUEL)和籽粒产量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推迟拔节水灌溉显著提高了宽幅精播麦田生育后期的冠层温度、旗叶光合速率和蒸腾速率,且在冬小麦生长后期推迟拔节水灌溉显著提高了宽幅精播麦田的WUEL,有利于实现宽幅精播麦田的节水高产;产量构成因素中,推迟拔节水灌溉对两种种植模式的千粒重均没有显著影响,但推迟拔节水灌溉显著提高了宽幅精播麦田的穗粒数和籽粒产量。统筹考虑冬小麦的WUEL和籽粒产量,推迟拔节水灌溉对宽幅精播麦田实现节水高产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灌溉与施氮对紫花苜蓿干草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省河西绿洲灌区石羊河流域设计大田试验,研究了不同灌溉量[常规灌溉(330mm)、节水20%灌溉(264mm)和节水40%灌溉(198mm)]和施氮量(0、40、80和120kgN.hm-2)对紫花苜蓿(Medicagosativa)株高、干草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与施氮对紫花苜蓿植株高度产生一定的影响,但其效果不明显;各茬紫花苜蓿干草产量随灌溉量增加而增加,不同灌溉之间的干草产量相差显著,节水40%灌溉、节水20%灌溉和常规灌溉的全生育期(3茬)平均干草产量分别为7232、7603和7796kg.hm-2;节水40%灌溉的水分利用效率(15.56kg.hm-2.mm-1)显著高于节水20%灌溉(13.86kg.hm-2.mm-1),节水20%灌溉的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常规灌溉(12.60kg.hm-2.mm-1),水分利用效率随灌溉量增加而显著降低;当施氮量达到40kgN.hm-2时,紫花苜蓿干草产量(8223kg.hm-2)和水分利用效率(15.18kg.hm-2.mm-1)达到最大值,总干草产量比0、80和120kgN.hm-2施氮处理分别提高15%、16%和7%,水分利用效率分别提高14%、14%和8%。在河西绿洲灌区石羊河流域第一年种植紫花苜蓿,从经济、生态和环境方面考虑,节水40%灌溉和施氮40kgN.hm-2处理是较高干草产量和高水分利用效率取得一致的处理,应大面积推广。  相似文献   

8.
采用盆钵实验和^14C-同位素示踪技术,在节水、淹水、干旱三种灌溉方式下对杂交稻组合C两优396、威优46不同生育期的光合特性及同化产物的运转与分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生育前期节水处理的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同化产物分配比例与淹水处理的差异不显著;水稻抽穗后,淹水处理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下降幅度均大于节水处理,同化产物分配比例显著低于节水处理,最终导致产量也低于节水处理。而十旱处理在整个生育期的剑叶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同化产物分配比例均低于节水、淹水处理,最终产量显著低于前两种处理。  相似文献   

9.
Sche Hekens等用两种人α—干扰素制品(HuIFN—α)肌肉注射罗猴。一种制品来自人的白细胞,每mg蛋白有10~(6·2)单位特异活性,另一种(IFNαz)是用重组DNA技术从Ecoli中诱导的,每mg蛋白含有10~(7·6)单位特异活性。两种制品的等量抗病毒单位  相似文献   

10.
节水与减氮措施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和微动物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水稻生产中的水肥消耗量过大引起的资源环境问题已经引起了普遍关注.本研究分别在水稻分蘖期和成熟期采样,比较了灌溉方式(常规灌溉和节水25%)和施氮水平(常规高氮和减氮40%)对稻田土壤微生物及微动物群落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常规灌溉相比,节水控灌显著降低了分蘖期土壤pH值.土壤可溶性有机碳氮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均受到灌溉和氮肥及两者交互作用的显著影响.节水或减氮降低了可溶性有机物含量;节水提高了微生物生物量碳而显著降低了微生物生物量氮.节水显著提高土壤硝态氮含量而使铵态氮含量呈下降趋势.在水稻分蘖期,节水处理下土壤细菌、真菌、放线菌和原生动物的生物量高于常规灌溉,而在水稻成熟期,相对应的变化趋势则相反.灌溉、氮肥及两者的交互作用显著影响轮虫数量和食微线虫的比例.在水稻分蘖期,节水灌溉处理土壤轮虫、线虫数量及食细菌线虫比例有提高的趋势;减氮增加了土壤轮虫数量却减少了线虫数量.总之,土壤微生物和微动物群落对节水减氮农业措施的响应不同,不仅与水稻不同生长期有关,而且与水氮之间及食物网内各类群之间的复杂交互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1.
不同灌水模式对冬小麦籽粒产量和水、氮利用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田间试验条件下,以冬小麦品种泰农18为材料,设置灌底墒水(CK)、底墒水+拔节水(W1)、底墒水+拔节水+越冬水与灌浆水交替灌溉(越冬/灌浆水交替灌溉模式,W2)、底墒水+拔节水+开花水(优化传统灌溉模式,W3)、底墒水+越冬水+拔节水+灌浆水(传统灌溉模式,W4)5种灌溉模式,每处理每次灌水量均为600 m3·hm-2,研究了山东泰安偏旱年份(2009-2010年)不同灌溉模式对小麦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小麦全生育期119.7 mm降水量条件下,越冬/灌浆水交替灌溉模式(W2)与传统灌溉模式(W4)籽粒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水分利用效率显著高于传统灌溉模式,与灌水量相同的优化传统灌溉模式(W3)相比,其小麦籽粒产量明显提高,水分利用效率无显著差异;越冬/灌浆水交替灌溉模式和传统灌溉模式的氮肥偏生产力最高,且籽粒收获后越冬/灌浆水交替灌溉模式在0 ~100 cm土层的硝态氮积累量显著高于传统灌溉模式和优化传统灌溉模式,降低了硝态氮的淋溶损失.在本试验条件下,越冬/灌浆水交替灌溉模式(W2)是可以兼顾小麦籽粒产量、水分利用效率和氮素利用效率的最佳灌溉模式.  相似文献   

12.
1、提高每搏输出量,降低安静时的心率经常进行体育锻炼的人,心脏的应激反应能力强,能降低安静或紧张状态下交感神经张力,增加迷走神经的紧张度,提高心脏窦房结对乙酰胆碱的敏感性等。具体表现是降低人体安静时心率和提高每搏输出最。例如.一般人的心率平均为每分钟75次,每搏输出量约70毫升,每分输出量约为5250毫升。如果“运动员心脏”,每分钟要输出5250毫升的血液,只收缩40—50次就行了。如果以收缩50次来计算,每搏输出量为105毫升;若以40次来计算,则  相似文献   

13.
有关遗传病的几个数据每一种遗传病的发病率很低,但从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总数来看,遗传病患者的数量却相当可观。美国有这样几个统计资料:全国两亿多人口中,遗传病人有200万左右;新生儿死亡中,死于各种遗传病的约占40%;大约每20名活产胎儿中,就有一名具有某种遗传病的异常;每对夫妇生育具有遗传缺陷的子女的危险性平均约为3%。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索不饱和脂肪酸(USFA)对人胃癌细胞PI3K-Akt信号通路中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取2×106 个·L-1胃癌细胞接种于96孔培养板, 3个浓度给药组: 分别加0.2,0.8,1.6 mg·L-1 USFA每孔10 µL; 5-FU组: 每孔加10 mg·L-1 5-FU 10 µL; 对照组: 每孔加二甲基亚砜(30 µL·L-1)10 µL。置于37℃、5%CO2的饱和湿度条件中培养48 h。用流式细胞仪检测USFA对人胃癌细胞凋亡率; 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法)检测胃癌细胞中粘着斑激酶(FAK)、蛋白激酶(Akt)表达水平。结果发现, 给予人胃癌细胞0.2,0.8,1.6 mg·L-1 USFA培养48 h, 细胞凋亡率分别为17.42%, 23.23%, 26.24% (P<0.05, P<0.01); FAK和Akt水平比对照组分别降低10.91%, 47.28%, 64.36% 和17.33%, 34.96%, 54.39%(P<0.05, P<0.01)。结果表明, USFA对人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与抑制细胞分裂周期、下调PI3K-Akt信号通路中FAK、Akt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5.
《植物杂志》2009,(7):20-21
国外节水农业发达的国家,都是根据各自国情,形成了一套与自身经济、资源、环境相适应的节水措施。  相似文献   

16.
基于节水灌溉技术原理与作物感知缺水的根源信号理论而提出的根系分区交替灌溉,是交替对作物部分根区进行正常的灌溉,其余根区受到适度水分胁迫的灌溉方式。应用同位素示踪技术追溯分根区交替供水条件下土壤-作物系统水分运转途径并揭示其节水调质机理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对根系分区交替灌溉的节水调质效应、节水机理、稳定性氢氧同位素在植物水分运移中的应用以及稳定性碳同位素在植物水分利用效率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及应用前景作了简要介绍,并对将来需要重点研究的方向作了展望。以期为充分挖掘作物生理节水潜力,大幅度提高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实现节水、丰产、优质、高效的综合目标提供有效的调控途径。  相似文献   

17.
节水抗旱稻的培育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节水抗旱稻是指结合了水稻的高产优质和旱稻的节水抗旱特性的新的栽培稻品种类型。不同的遗传资源在不同的抗旱性上表现优势,培育节水抗旱稻要充分注意整合避旱性、耐旱性和水分利用效率。长期的育种实践和组学研究表明,水旱稻配组结合大田强胁迫鉴定和选择是培育节水抗旱稻的有效途径。目前,旱优73、沪旱61等不同类型的节水抗旱稻新品种在生产上推广应用展示了广阔的前景,既可在中低产田中实现旱种旱管、增产稳产,又可在高产田节水栽培、少施化肥农药,大幅度减少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18.
广东省旱坡地自然特征与玉米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河源灯塔盆地玉米基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因土施肥技术及节水农业技术多年的研究表明,只要能解决当地玉米适宜播期;选植适合当地的高产、抗病、抗旱、耐密的优良杂交品种;采用育苗移植的高产栽培技术;改进施肥技术,加强施肥管理,提高肥料利用率;采用各种农业节水技术措施,增加土壤贮水能力,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旱坡地玉米生产完全可以达到单造6000kg/hm2以上的好产量.因而旱坡地不失为开发玉米生产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9.
简易可行的节水减氮栽培措施有利于推动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水稻栽培技术的发展。本文以两熟制水稻生产模式为对象,研究节水减氮措施对其周年产量、群体质量特征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节水灌溉不降低再生稻模式和双季稻模式的周年产量,节水灌溉2(W3)处理的周年产量分别为8.42和12.71 t·hm~(-2);与不施氮处理(N0)相比,减氮处理(N2)与当地施氮水平(N1)的周年产量显著增加,但N1和N2处理间的周年产量差异不显著; N2处理的氮肥农学利用率、氮肥偏生产力和氮肥吸收利用率均高于N1处理;采用简易的自制PVC指示筒观测稻田土壤耕作层的水层变化,以此确定是否需要人工灌溉,同时再生稻模式和双季稻模式分别减氮24%和20%,能达到水稻生产中减少用水和氮肥用量目的,是一种水稻生产中可行的、简易的节水减氮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0.
中医妙养生     
中医理论讲究的是养生保健,如果把西医比喻成消防队员的话,中医则更像一个消防保卫室,通过日常的检查,达到防患于未然的功效。而养生,也不像有些人理解的那样只是老年人的事情,实则贯穿了每个人的一生,人的每一个想法、每一个动作甚至每一句话都涉及养生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