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耗兔亚属分类地位问题进行了讨论,同时针对耗兔亚属中东北鼠兔、格氏鼠兔、木里鼠兔、贺兰山鼠及O.sushkini的分类地位存在争议进行评述。根据目前的分类现状,列出中国耗兔亚属种、亚种名录及分布区,并附中国耗兔亚属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2.
高原鼠兔寄生虫感染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原鼠兔(Ochotonacurzoniae)亦称黑唇鼠兔,是兔形目(Lagomorpha)、鼠兔科(Ochototonide)、鼠兔属(Ochotona)的啮齿类小型哺乳动物,是我国青藏高原特有的动物,现已查明的分布地区有青海、西藏及四川西部地区。...  相似文献   

3.
努布拉鼠兔(Ochotona nubrica Thomas,1922)的分类订正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努布拉鼠兔(Ochotona nubrica)的分类地位迄今未能得到合理解决,曾被列为草原鼠兔(O.pusilla)、灰鼠兔(O.roylei)或藏鼠兔(O.thibetana)的同物异名。作者根据原始文献、地模标本及邻近地模产地的标本与有关的鼠兔种类进行对比研究,证实了努布拉鼠兔既不同于藏鼠兔,也不同于灰鼠兔,而是一个有效物种。  相似文献   

4.
兔年话兔     
兔在动物学上属于兔形目。但在兔形目中的动物并不都像兔。本目有两科:一为鼠兔科,外形象豚鼠,耳短而圆,四肢短,尾很短常不露出毛外,体形较兔小,头躯长12—25厘米,体重100—400克,全世界有23种,我国有18种,在四川有8种主要分布于川西高山草甸;一为兔科,兔形,有管状长耳,簇状短尾,后肢比前肢长,善于跳跃,头躯长40—70厘米,体重1,350—7,000克,全世界有9属44种,广泛分布于欧、亚、非及美洲,我国产1属9种野兔,四川有两种,一种叫高原兔,主要分布于川西高原,另一种叫草兔,广泛地分布于平原作物区和丘陵低山草灌。家兔和我国野兔在动物分类上是不…  相似文献   

5.
高原鼠兔     
正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作为青藏高原的特有种,生活在海拔3 000 m~5 000 m的高寒草甸,是一种植食性非冬眠小型啮齿类动物。据古生物资料记载,现存的鼠兔均是由距今3 700万年的古鼠兔亚科(Subfamily Sino-lagomyinae)演化而来。分类上高原鼠兔属兔形目(Lagomorpha),鼠兔科(Ochotonidae),鼠兔属(Ochotona)。成年的高原鼠兔体长约10 cm~15 cm,平均体重约120g~200g。高原鼠兔嘴唇似兔,耳朵似鼠,尾巴短小,躯背毛色呈黄褐色,因其上下唇缘为黑色,又被人们称为黑唇鼠兔。  相似文献   

6.
鼠兔属5个种的分子分类及进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构建了甘肃鼠兔、黄河鼠兔、藏鼠兔、高原鼠兔和红耳鼠兔的mtDNA限制性内切酶图谱,并以PAUP程序建立其分子系统树。结果表明,鼠兔亚属的4个物种与耗兔亚属的红耳鼠兔存在明显的长度变异(1kb),从而为两亚属的划分提供了新的遗传标记。同时,甘肃鼠兔和黄河鼠兔的遗传分化已达明显的物种级别,因而进一步证实它们均为独立种。在系统树中,黄河鼠兔与高原鼠兔亲缘关系最近,然后是藏鼠兔,最后是甘肃鼠兔与前3种构成一对姊妹群。依据遗传距离计算了分歧年代。两亚属的分歧时间约距今8.8×104ha,相当于中国哺乳动物时代的保德期中期;鼠兔亚属内4种间的分歧发生于约距今(2.5~4.2)×104ha的上新世晚期,相当于榆社期晚期。  相似文献   

7.
分类与名称枣是我国的特产,栽培历史悠久,在不少古藉中都有记载。滇刺枣(Ziziphus mauritiana Lamk.)属鼠李科(Rhamnaceae)枣属(ZiziphusMill),本属品种大约有100种,主要分布于亚洲、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少数种在非洲和西半球温带也有分布。我国有12种,3变种,除枣和无刺枣在全国各地栽培外,其它主要产于西南和华南。我国是枣属种类最多的国家,作为果树栽培占有重要地位的有普通枣(Z.jujubaMill.)、酸枣(z.spinosus Hu.)及滇刺枣。  相似文献   

8.
鉴于哺乳动物分类系统的修订、中国哺乳动物的新发现以及保育实践的需要,有必要更新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编目。在收集整理2015年3月以来发表的中国哺乳动物新种和新分布记录种的基础上,我们采用新的分类系统,综合作者的最新研究,补充了以前知之甚少的藏南地区哺乳动物信息,更新了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编目。主要修改有:(1)将鲸偶蹄类(Cetartiodactyla)列为总目,将鲸类与偶蹄类恢复为鲸目(Cetacea)和偶蹄目(Artiodactyla);(2)劳亚食虫目增加了新种霍氏缺齿鼩(Chodsigoa hoffmanni)、林猬一新种(Mesechinus sp.)及由亚种提升为种的烟黑缺齿鼩(Chodsigoa furva);(3)翼手目增补了梵净山管鼻蝠(Murina fanjingshanensis)、渡濑氏鼠耳蝠(Myotis rufoniger)和葛氏菊头蝠(Rhinolophus subbadius),删除了毛须鼠耳蝠(Myotis hirsutus)和琉球长翼蝠(Miniopterus fuscus);(4)灵长目增补了高黎贡白眉长臂猿(Hoolock tianxing)、戴帽叶猴(Trachypithecus pileatus)、懒猴(Nycticebus coucang)和西白眉长臂猿(Hoolock hoolock);(5)食肉目增补了分布在中国藏南的懒熊(Melursus ursinus)、亚洲胡狼(Canis aureus)、孟加拉狐(Vulpes bengakensis)、灰獴(Herpestes edwardsii)和渔猫(Felis viverrinus);(6)依据Wilson和MittermeierHandbook of the Mammals of the World,Vol.2,Ungulates(2012)的偶蹄类分类系统,重新厘定了中国偶蹄目动物分类。偶蹄目增加了阿尔泰盘羊(Ovis ammon)、哈萨克盘羊(O.collium)、高黎贡羚牛(Budorcas taxicolor)和印度麂(Muntiacus muntjak)。将中国境内的梅花鹿合并为Cervus nippon、驼鹿合并为Alces alces。删去了阿拉善马鹿(Cervus alashanicus)、四川马鹿(C.macneilli)和矮岩羊(Psuodois sharferi)。将分布在西双版纳的小鼷鹿定为鼷鹿未定种(Tragulus sp.);(7)鲸目增加了恒河豚(Platanista gangetica),删除了长喙真海豚(Delphinus capensis),将短喙真海豚(D.delphis)的中文名修改为真海豚;(8)啮齿目增加了小板齿鼠(Bandicota bengalensis)、小猪尾鼠(Typhlomys nanus)、墨脱松田鼠(Neodon medogensis)、聂拉木松田鼠(N.nyalamensis)以及由亚种提升为种的大猪尾鼠(Typhlomys daloushanensis);还增加了甘肃鼢鼠(Myospalax cansus)、比氏鼯鼠(Biswamoyopterus biswasi)、白腹鼠(Niviventer niviventer)、印度小鼠(Mus booduga)。删去了休氏壮鼠(Hadromys humei)。同时厘清了我国田鼠亚科Arvicolini族的分类;(9)兔形目增加了粗毛兔(Caprolagus hispidus)和尼泊尔黑兔(Lepus nigricollis)。理清了鼠兔属(Ochotona)的分类,降级了5个鼠兔种,提升了4个鼠兔亚种为种,增加了5个新种。中国有29种鼠兔分布,北美鼠兔(O.princeps)、斑颈鼠兔(O.collaris)、荷氏鼠兔(O.hoffinanni)、阿富汗鼠兔(O.rufescens)和草原鼠兔(O.pusilla)在中国没有分布。与2015年的《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比较,本编目删除了21个种,新增了41个种,其中,新增了藏南地区分布的哺乳动物16种。截至2017年8月底,中国记录到哺乳动物13目56科248属693种,比《中国哺乳动物多样性》多1目1科3属20种。人们对18种中国哺乳动物的分类地位尚存在争议。中国有146种特有哺乳动物,占中国哺乳动物总数的21%。兔形目、劳亚食虫目和偶蹄目中的特有种比率分别为37%、35%和25%。  相似文献   

9.
石铸 《植物研究》1979,(2):59-72
兰刺头属(Echinops L.)是菊科兰刺头族Trib.Echinopsideae Cass的一个属,约有120-130种,主要集中分布于中亚地区;极少数种类见于北非与东亚地区。组成种类的数量增加,并非注定导致分类与鉴定的困难。国产兰刺头属的种类虽然不多,但作者在进行兰刺头属的分类与鉴定过程中,不仅觉得地处中亚的新疆地区的标本不易分类与鉴定,这里集中了我国兰刺头属种类的大多数。  相似文献   

10.
鼠的家世     
认识鼠对俗称作耗子的老鼠,世人皆知,然而在生物学分类上,鼠其实是指哺乳动物纲啮齿目所含的所有现生的与已灭绝的种类。根据这一定义,老鼠实在是哺乳动物中种类最多的,它占据了哺乳动物1/4以上的科,35%的属和50%的种。另据不完全统计,仅在我国发现的啮  相似文献   

11.
我国藏鼠兔一新亚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青海省地方病防治研究所动物病调查队于1983年5-9月在青海东部进行动物病调查时,采到一些藏鼠兔(Qchotona thibetana)标本,鉴定后,发现系一新亚种,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高原鼠兔肾上腺皮质功能的每日节律及急性低氧效应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机体对各种有害刺激如冷、热、毒、损伤、缺氧等均产生应激反应,表现出肾上腺皮质功能增强,皮质激素分泌增加,从而提高了机体对外界恶劣环境的适应能力与耐受能力。本文试图探讨高原上的土生动物--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对低氧应激反应的特点,以及高原鼠兔肾上腺皮质酮分泌的每日节律(Circadian rhythm);并与实验大鼠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3.
慢性高原低氧对高原鼠兔和大鼠肝脏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们曾经发现,移入高原的实验大鼠子一代和高原鼠兔(Ochotona curzoniae)对高原低气压低氧有完全不同的适应能力和适应机理(杜继曾等,1982)。我们还观察到,在24小时急性高原低氧时,由低地移入2300米高原的大鼠后裔在5000米和8000米的高度上,出现了以转氨酶、肝溶酶体酸性磷酸酶活力升高、肝糖原和蛋白质含量下降的肝脏代谢异常和肝脏病理变化,而高原鼠兔只是在8000米高度时,才始出现部分指标的轻度变异(杜继曾等,1982),从而揭示了高原鼠兔的肝细胞代谢在细胞水平上对低氧的适应机制优越于移入高原的实验大鼠后代。慢性低氧又如何作用于大鼠和高原鼠兔的肝脏代谢?迄今尚无人研究。因此对这一作用规律的认识和阐明,在环境适应生理学领域、人类高原活动和畜牧业生产上都是十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黑唇鼠兔的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报道黑唇鼠兔的染色体组型。证明黑唇鼠兔染色体数目2n=46,有别于达乌尔鼠兔,是一个独立的种。  相似文献   

15.
本研究扩增了169号鼠兔属样本的cyt b序列,代表13个种11亚种及5个未分类单元,下载了66条分类地位确定而完整的Cyt b序列,包括25种及9个亚种。构建了Bayesian系统发育树,计算了遗传距离,开展了物种界定分析;对13个种4亚种及5个未分类单元174号完整头骨和外形的20个形态学量度数据开展了主成分分析、判别分析和T检验;对头骨和身体外部特征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显示:鼠兔属包含5个亚属,分别是Ochotona, Conothoa, Pika, Lagotona 和一新亚属;5个亚属间的遗传距离在12.8%-16.0%之间;高黎贡鼠兔(Ochotona gaoligongensis)是灰颈鼠兔(O. forresti)的亚种;喜马拉雅鼠兔(O. himalayana)是灰鼠兔(O. roylei)的亚种;木里鼠兔(O. muliensis)是川西鼠兔(O. gloveri)的亚种;宁夏鼠兔(O. argentata)应为蒙古鼠兔(O. pallasi)的亚种;西伯利亚鼠兔(O. turuchanensis) 为高山鼠兔(O. alpina)的同物异名。藏鼠兔循化亚种(O. thibetana xunhuaensis)应提升为种:循化鼠兔(O. xunhuaensis);东北鼠兔长白山亚种(O. hyperborea coreana)应该提升为种:长白山鼠兔(O. coreana);藏鼠兔峨眉亚种(O. thibetana sacraria)应提升为种:峨眉鼠兔(O. sacraria); 藏鼠兔锡金亚种(O. thibetana sikimaria)应提升为种:锡金鼠兔(O. sikimaria)。通过分子系统学和形态学研究,发现了鼠兔属1 新亚属和5个新种。新亚属命名为异耳鼠兔亚属(Alienauroa subgen. n.),属模为黄龙鼠兔(O. huanglongensis sp. n.),成员包括黄龙鼠兔新种、峨眉鼠兔、循化鼠兔,以及在龙门山和大巴山发现的2个新种,共计5个种。新亚属的鉴定特征是:耳上前缘内侧有一个密被短毛的异耳屏(Congenial tragus);头骨扁平,颅面平直;眼小,眼眶长和眼眶宽均小于其他亚属;被毛粗长而无光泽;腹毛多为灰白色。5个新种分别发现于四川黄龙自然保护区、四川北部龙门山、四川北部大巴山、四川西部邛崃山、西藏雅鲁藏布江中游的朗县。我们分别将其命名为黄龙鼠兔(Ochotona huanglongensis sp. n.),扁颅鼠兔(Ochotona flatcalvariam sp.n.),大巴山鼠兔(Ochotona dabashanensis sp. n.),雅鲁藏布鼠兔(Ochotona yarlungensis sp. n.)和邛崃鼠兔(Ochotona qionglaiensis sp. n.)。黄龙鼠兔的鉴定特征是:门齿孔前段平行;脑颅扁平,颅高为颅全长的33.5%;耳大,平均20mm以上(不含耳基部的管),异耳屏三角形,但顶端圆形;毛长而粗糙,无光泽,背部毛长约20mm;腹面毛色以灰白为主;前后足背面灰白色,腹面黑灰色,指(趾)垫大,橘黄色,露出毛外,爪黄白色半透明。扁颅鼠兔的鉴定特征是:脑颅异常扁平,颅高约11mm,颅高仅为颅全长的31%;眼眶很小,平均6.7mm×5.6mm;个体小,体长140mm以下;体毛长而粗糙无光泽,背部毛长22mm;耳小,平均17mm左右,异耳屏阔圆型,相对较小;背毛沙黄色,腹毛黄白。大巴山鼠兔的鉴定特征是:异耳屏镰刀状;耳相对较小,均在17mm以下,和峨眉鼠兔、扁颅鼠兔差不多,比该亚属循化鼠兔和黄龙鼠兔小。颅高相对较大,颅面更隆突,颅高平均12.45mm, 眼眶相对较大,平均8.52mm×7.13mm。雅鲁藏布鼠兔的鉴定特征是:与黑唇鼠兔(O. curzoniae)和努布拉克鼠兔拉萨亚种(O. nubrica lhasaensis)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唇缘有很窄的深灰色圈,深灰色圈外侧为灰白色;前后足底部毛浓密,趾端毛多而长,趾垫和爪隐于毛中;个体中等,体长150mm左右,比黑唇鼠兔和努布拉克鼠兔拉萨亚种小得多;颅面较隆突,但与黑唇鼠兔相比,颅面相对平直;被毛黑褐色。邛崃鼠兔的鉴定特征是:大小及头骨和藏鼠兔很相似,但该种和藏鼠兔的显著不同是眶间宽狭窄,平均4.05mm(3.64-4.19mm),而藏鼠兔眶间宽一般超过4.2mm,平均为4.45mm;该种毛色为沙色带黄色调,毛粗长;藏鼠兔为黑褐色调,毛相对较短;邛崃鼠兔前后足背面为显著的草黄色,而藏鼠兔前后足背面黄白色。  相似文献   

16.
Yin-Ping  Fang  Ling-Ling  Lee  Fu-Hsie  Yew  Hon-Tsen  Yu 《Journal of Zoology》1997,242(1):151-166
We define the species boundaries of white-toothed shrews (genus Crocidura ) in Taiwan using karyological and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Ninety-nine animals were obtained from all over Taiwan at capture rates usually less than 10%. Three species are recognized by distinct cytotypes: Crocidura attenuata tanakae 2n = 40, FN = 56; Crocidura suaveolens hosletti 2n = 40, FN = 50; Crocidura kurodai 2n = 40, FN = 54. A suite of six morphological characters diagnose the three species: shape of skull, position of incisive foramina, shape of fourth upper premolar, shape of pinna, tail vibrissae, and foot pads. A species key and notes on the life history of each species are provided. Finally, we discuss chromosomal evolution and biolgeography of Crocidura in East and South East Asia.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道高原低氧(海拔3300米)对高原鼠兔、移居高原大鼠、急进高原大鼠的肺泡Ⅱ型细胞及表面活性物质超微结构的影响。发现高原鼠兔肺占体重的百分比低于移居高原大鼠(P>0.05)和急进高原大鼠(P<0.001)。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急进高原大鼠肺泡Ⅱ型细胞微绒毛减少,线粒体变性肿胀,板层体排空、合成减少。而高原鼠兔未出现上述超微结构改变。移居高原大鼠的微细结构变化介乎于高原鼠兔与急进高原大鼠之间。  相似文献   

18.
记河北蔚县泥河湾层短耳兔属一新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对河北蔚县更新世早期 "Ochotona lagrelii minor (Bohlin, 1942)" 材料的重新研究表明,产自泥河湾层的这一标本代表短耳兔属—新种,被订正为 Ochotona nihewanica sp. nov.  相似文献   

19.
鼠兔属(Ochotona)为青藏高原兽类的重要类群之一,近年来对它的研究较多,不仅发现了若干新种,而且作了一些分类订正。不少学者,将高原鼠兔(O.cvrzoniae Hodgson)独立为一个种(Rypeeb 1964,钱燕文、冯祚建1974;郑昌琳1979)。亦有一些学者把它作为达乌尔鼠兔亚种的如Allen、Банников张荣祖以及持怀疑态度的Ellerman等(转引自郑昌琳,1979)。而二者形态上的差别,主要为高原鼠兔的头骨额部显著隆起,顶骨后部向下倾斜,故头骨背面弧度较大,另外唇部四周和鼻端为黑褐色。这些差别多为量的差别,终究是否达到了种的水平,抑或是亚种水平,实难完全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