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汤方  李丽  高希武 《昆虫知识》2012,49(6):1513-1518
本论文采用分光光度计法研究了植物次生物质和杀虫剂对分月扇舟蛾Closteraanastomosis(L.)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s)的体外抑制作用。结果表明各植物次生物质和杀虫剂对分月扇舟蛾GSTs活性的体外抑制作用存在差异。当植物次生物质和杀虫剂终浓度为8.34×10-5mol/L时,槲皮素和单宁酸对分月扇舟蛾GSTs活性抑制作用最强,分别为64.41%和58.61%;三唑磷、毒死蜱、辛硫磷、氟铃脲、氟虫腈和哒螨灵都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对GSTs活性抑制率超过20%;氧化乐果、水胺硫磷、丙溴磷、马拉硫磷、灭多威、联苯菊酯、高效氯氰菊酯、甲氰菊酯、高效氯氟氰菊酯、吡虫啉和啶虫脒对分月扇舟蛾GSTs有中等抑制作用;其他杀虫剂对分月扇舟蛾GSTs有较弱(或没有)抑制作用。此外,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槲皮素、单宁酸和辛硫磷对分月扇舟蛾GSTs活性的抑制作用存在明显的剂量效应关系。槲皮素、单宁酸和辛硫磷对分月扇舟蛾GSTs的抑制中浓度分别为2.19×10-5,2.62×10-5,1.49×10-4mol/L。因此,此研究明确了槲皮素和单宁酸作为防治分月扇舟蛾的新型防治剂或增效剂具有很好的潜力。  相似文献   

2.
现已发现分目扇舟蛾颗粒体病毒与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可发生交叉感染,本文用限制性內切酶EcoR-I酶切,在琼脂糖凝胶上分目扇舟蛾粒体病毒DNA呈现出22条片段带谱;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DNA呈现出15条片段带谱.以λDNA作参照,求得分目扇舟蛾颗粒体病毒DNA的分子量为90×10~6d;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DNA的分子量为58×10~6d。结果表明分目扇舟蛾颗粒体病毒与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是不同的病毒株。  相似文献   

3.
杨扇舟蛾卵和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研究了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icius)卵和幼虫的空间分布型及抽样技术,结果表明杨扇舟蛾卵和幼虫在杨树林的分布型均为聚集型中的负二项分布。几种抽样方法中,卵以棋盘式最好,幼虫以平行线法最好。同时建立了杨扇舟蛾卵的下层抽样模型为y=2.4481x 0.4243;幼虫的中、下层抽样模型为y=2.4605x 3.9126。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 (Fabricius)各组织谷胱甘肽S 转移酶(GSTs)的差异,利用分光光度酶动力学的方法,研究了21种杀虫剂和3种植物次生物质对杨扇舟蛾4个组织(中肠、脂肪体、头部和体壁)GSTs活性的体外影响。结果表明:21种杀虫剂和3种植物次生物质对杨扇舟蛾4个组织GSTs活性的抑制作用不同。毒死蜱、氟虫腈、槲皮素和单宁酸对于杨扇舟蛾头GSTs活性抑制作用最强;槲皮素和单宁酸对中肠GSTs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强;单宁酸对脂肪体GSTs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强;辛硫磷、高效氯氟氰菊酯、溴氰菊酯和硫丹对皮GSTs活性的抑制作用最强。杨扇舟蛾4个组织GSTs对杀虫剂和植物次生物质敏感性存在的这种差异,可能是由于其在同工酶组成上的差异造成的。  相似文献   

5.
<正> 当前我国林用赤眼蜂主要有4种:松毛虫赤服蜂Trichogramma dendrolimi,拟澳赤眼蜂T.confusum,广赤眼蜂T.evanescens及舟蛾赤眼蜂T.closterae。其中以松毛虫赤眼蜂用量最大。从报道的材料来看,我国应用赤眼蜂防治松毛虫、侧柏毛虫、杉梢小卷蛾、竹镂舟蛾、竹螟、杨扇舟蛾、杨二尾舟蛾、黄二星舟蛾、  相似文献   

6.
舟蛾科 (中名旧称天社蛾科 )是鳞翅目夜蛾总科中一个中等大小的科 ,全世界已记载约 3 5 0 0种。舟蛾大都是林木害虫 ,在森林、防护林、行道树、果树和苗圃等场所常有发生 ,也有少数种类为害禾本科农作物 ,个别种类 (如杨二尾舟蛾 )甚至可咬破电缆 ,造成电路事故。杨扇舟蛾、杨小舟蛾和杨二尾舟蛾是重要的杨、柳树害虫。1 979年出版的《中国经济昆虫志》(鳞翅目 舟蛾科 )记述了我国舟蛾 1 70种。随着我国舟蛾科昆虫已知种类的大量增加及舟蛾系统分类研究的进展和不断变动 ,《中国经济昆虫志》(舟蛾科 )的内容已远远不能满足科研、教学和生产…  相似文献   

7.
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以不同抗性转基因741杨为食物的杨扇舟蛾实验种群的遗传分化,探讨以转Bt基因杨树作为食物对靶标昆虫的胁迫效应.利用筛选出的10对引物,分别对经取食转基因741杨高抗品系‘Pb29’、中抗品系‘Pb17’及未转基因杨(对照)筛选出的杨扇舟蛾实验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研究.结果表明: 10对引物共检测到76条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7.6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为2.2,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5167,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167,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达96.7%.经取食转基因741杨筛选出的杨扇舟蛾实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显著高于未转基因种群,且取食转基因741杨的杨扇舟蛾与CK样本间的遗传相似性最低,表明经取食转Bt基因杨树的杨扇舟蛾实验种群遗传多样性有增高趋势.基于SSR分析,转基因741杨对杨扇舟蛾实验种群的胁迫筛选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8.
应用SSR分子标记技术,研究了以不同抗性转基因741杨为食物的杨扇舟蛾实验种群的遗传分化,探讨以转Bt基因杨树作为食物对靶标昆虫的胁迫效应.利用筛选出的10对引物,分别对经取食转基因741杨高抗品系‘Pb29’、中抗品系‘Pb17’及未转基因杨(对照)筛选出的杨扇舟蛾实验种群进行遗传多样性和遗传分化研究.结果表明: 10对引物共检测到76条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7.6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为2.2,平均观测杂合度为0.5167,平均期望杂合度为0.5167,平均多态位点百分率达96.7%.经取食转基因741杨筛选出的杨扇舟蛾实验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水平显著高于未转基因种群,且取食转基因741杨的杨扇舟蛾与CK样本间的遗传相似性最低,表明经取食转Bt基因杨树的杨扇舟蛾实验种群遗传多样性有增高趋势.基于SSR分析,转基因741杨对杨扇舟蛾实验种群的胁迫筛选效应明显.  相似文献   

9.
美洲黑杨不同无性系对分月扇舟蛾幼虫的抗性及相关机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杰  赵博光 《昆虫学报》2011,54(9):1042-1050
为了选育出在生产上具有推广价值的美洲黑杨Populus deltoides优良抗虫品系,本研究以分月扇舟蛾Clostera anastomosis 3龄幼虫为材料,以I-72杨为对照评价和分析了18个美洲黑杨无性系在实验室条件(28±1℃,RH 70%,16L∶8D)下的抗虫性,通过选择性和非选择性取食实验筛选出了11个具有较强抗性的无性系; 测定了美洲黑杨主要营养物质和次生代谢物质含量,研究了不同无性系对分月扇舟蛾体内保护酶和消化酶活性及对该虫生长发育和食物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美洲黑杨不同无性系抗性的大小与它们叶片中总酚含量呈明显正相关趋势; 抗性水平不同的无性系对分月扇舟蛾幼虫的生长发育和食物利用有不同的影响,表现在幼虫体重、每日体重增加量、相对生长率、近似消化率、食物利用率和食物转化率等主要生长发育指标的变化上,同时对分月扇舟蛾幼虫取食量和排粪量亦有不同的影响。结果说明,分月扇舟蛾对次生代谢物质的反应更为敏感,抗性无性系对分月扇舟蛾幼虫体内SOD和CAT酶活性有明显的激活作用。  相似文献   

10.
周艳琼  钱为  郝德君  王焱  马凤林 《昆虫知识》2010,47(6):1150-1156
在实验室条件下,通过人工饲养研究了虫害处理的69杨和895杨对分月扇舟蛾Clostera anastomosis幼虫、蛹及成虫的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虫害处理的叶片对分月扇舟蛾幼虫表现为驱避作用;取食虫害处理的叶片,使得幼虫的发育历期延长,死亡率增加,对食物的利用和转化效率下降;蛹重减轻,蛹期延长;成虫的羽化率降低,产卵量减少。说明昆虫取食危害能够诱导杨树对分月扇舟蛾产生抗虫性。  相似文献   

11.
杨尚舟蛾 Cio。t。,。a。。。ho,。t。(Fabricius)是杨树的主要害虫,同时也为害柳树。淮北地区杨、柳树比较多,分布亦广。经试验,杨扇舟蛾饲养方便,世代多,历期短,产卵量大,饲料来源丰富Ofo扇舟饿是自然界赤眼蜂的主要转换寄主之一,各代赤眼蜂都喜好寄生。用杨扇舟蛾印繁殖赤眼蜂,不仅寄生率、羽化率高,而且每粒卵出蜂头数也多,蜂的生活力也强,能起到复壮蜂种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方杰  赵博光  杨振德  朱麟 《昆虫知识》2011,48(1):132-135
本文研究了不同的美洲黑杨无性系对分月扇舟蛾Clostera anastomosis L.幼虫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抗性水平不同的无性系影响分月扇舟蛾幼虫体重、相对生长率、食物利用率和转化率。抗性较强的89-3号无性系对幼虫的生长有抑制作用,幼虫取食后,其食物利用率和转化率在第2天有显著下降,但随后表现不明显;而感性较强的74-4号无性系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幼虫取食后,其食物利用率和转化率都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3.
为评价转蜘蛛杀虫肽与Bt毒蛋白C肽融合蛋白基因小黑杨对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 (Fabricius)的抗性,采用苗木套笼饲喂法和石蜡切片法,对取食转基因小黑杨的杨扇舟蛾幼虫的发育、死亡情况和中肠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杨扇舟蛾幼虫分别取食TT3(转基因无性系3)、TT1(转基因无性系1)和CK(非转基因对照)小黑杨后 总历期依次为35.63天、30.39天和28.74天,幼虫化蛹率依次为12.1%、29.3%和44.3%,平均蛹重依次为0.1077 g、0.1714 g和0.1893 g。转基因小黑杨能明显延长杨扇舟蛾幼虫的发育历期,降低化蛹率和蛹重。同时,转基因小黑杨有抑制幼虫蜕皮、增加其死亡率和致蛹畸形的作用,且能破坏幼虫中肠,使中肠细胞排列松散、肠腔食物减少、中肠变形,其破坏作用随时间延长而加剧。一般来讲,TT3对杨扇舟蛾的各种影响作用均大于TT1。  相似文献   

14.
记述了中国羽角姬小蜂属2新种:袋蛾羽角姬小蜂Sympiesis chaliloides sp.nov.与舟蛾羽角姬小蜂Sympiesis closterae sp.nov..袋蛾羽角姬小蜂Sympiesis chaliloieds sp.nov.寄生白囊袋蛾Chaliloides kondonis Matsumura的幼虫;舟蛾羽角姬小蜂Sympiesis closterae sp.nov.寄生杨扇舟蛾Clostera aanachoreta(Fabricius)的幼虫.文中描述了两新种的外部形态特征,绘制了部分形态特征图,并与近缘种进行了形态比较.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昆虫标本馆.  相似文献   

15.
利用扫描电镜对分月扇舟蛾Clostera anastomosis(L.)成虫触角感觉器的形态、结构进行了观察。扫描电镜观察结果表明,分月扇舟蛾触角由柄节、梗节和鞭节组成,触角外侧面覆盖有鳞片,绝大部分触角感觉器位于触角的腹面和外侧面。雌、雄蛾触角上均存在以下8种感觉器,即毛形感器、刺形感器、腔形感器、腔锥形感器、栓锥形感器、锥形感器、柱形感器和鳞形感器。各种感觉器在雌、雄蛾触角上的分布大体相同,但数量有明显的区别。  相似文献   

16.
杨扇舟蛾性引诱行为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扇舟蛾羽化高峰在19~21时,羽化后4小时左右性成熟,雌蛾分泌性外激素,对雄蛾产生性引诱;以羽化当日性引诱力最强;这种性行为直至交配或死亡为止。活雌蛾性外激素粗提液对雄蛾也有引诱力,但诱雄蛾效果不如活雌蛾。  相似文献   

17.
现将我国缘腹细蜂科Scelionidae黑卵蜂属Telenomus新纪录8种,纪录如下: 1.四川黑卵蜂Telenomus manolus Nixon 寄主:不明。分布:四川成都。 2.舟形毛虫黑卵蜂Telenomus kolbei Mayr 寄主:舟形毛虫Phalera flavescens(Bremer et Grey)、杨扇舟蛾Clostera anachoreta(Fabricius)、杨毒蛾Leucoma salicis Linnaeus、柳毒蛾等。分布:北京、黑龙江、河北。  相似文献   

18.
梁振普  许锋  张小霞  尹新明 《昆虫知识》2011,48(5):1425-1430
根据杨扇舟蛾颗粒体病毒(Clostera anachoreta Granulovirus.ClanGV)的全基因组序列,分析其基因组含有3个杆状病毒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 growth factor,FGF)的同源ORFs.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及在线工具对ClanGV-FGFs进行了分析,包括同源性、一...  相似文献   

19.
本文系统整理了肖齿舟蛾属Odontosina Gaede, 1933 的全部中国种类,共4种,包括1新种陕甘肖齿舟蛾O. shaanganensis Wu et Fang.文中提供了分种检索表、新种形态描述和外生殖器特征图,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动物标本馆.陕甘肖齿舟蛾Odontosina shaanganensis, 新种 (图3,7)翅展38~40 mm.本新种与肖齿舟蛾O. nigronervata Gaede 和察隅肖齿舟蛾O. zayuana Cai 很相似,这3种在外形上很难区别,但雄性外生殖器明显不同.本种阳茎端部有1块生齿的骨板,第8腹板中央有1个小瘤突可与其他两种相区别.正模 ♂,陕西宁陕火地塘,1580 m,1998-Ⅷ-16,袁德成采.副模2♂♂,甘肃腊子口,1990-Ⅸ-09.  相似文献   

20.
<正> 纵褶竹舟蛾Besaia goddrica(Schaus)又称竹篱舟蛾,分布在浙江、江苏、江西、湖南、湖北、安徽等省。主要为害毛竹,亦为害水竹等,是竹林暴食性大害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