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贵州台江八郎下,中寒武统界线及三叶虫动物群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详细记述了贵州台江八郎下、中寒武统界线剖面及所含三叶虫动物群,提出了在过渡区划分下、中寒武统界线新定义:即从三叶虫Lancastria向Oryctocephalus(或Oryctocephalina)的连续演化系列中,以Oryctocephalus(或Oryctocephalina)的首次出现作为中寒武纪的开始。在描述的28属(亚属)36种(未定种)三叶虫中,共有7新属(亚属)17新种。  相似文献   

2.
湖北省大洪山南部早寒武世晚期的三叶虫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本文描述的三叶虫,系1974-1976年笔者与本队的一些同志,采自大洪山南部京山县惠亭山、占家巷、殷家冲、观音崖以及钟祥县红灯等地下寒武统顶部.这一地区下寒武统上段地层,一般沿用鄂西峡区石龙洞组一名,但与标准地点相比,岩性有所变化,泥质成分增加,上部还夹有黄绿色页岩,并含有丰富的三叶虫、腕足类化石.故本文暂用"石龙洞组"来代表本区下寒武统上段地层.  相似文献   

3.
鄂西松滋一带,三游洞群分布广泛,岩性以白云岩为主,以往除偶见叠层石外,尚未发现其它化石,岩性成为划分地层的主要根据。1980年至1981年,笔者在松滋县刘家场三游洞群上部地层中采集了较丰富的三叶虫化石,主要属种有:Saukia enshiensis Chu, Prosattkia liujiachangensis sp. nov, P. sp.。这些三叶虫的发现,证实鄂西三游洞群上部地层的地质时代为晚寒武世晚期,与华北地区上寒武统凤山阶和川东、鄂西南的毛田组可以对比,为今后鄂西上寒武统地层的进一步划分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4.
豫西中寒武世的三叶虫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6—1958年期间,笔者前往豫西宝丰、鲁山、登封等地进行寒武纪地层的研究。该区寒武纪地层分布广泛,中寒武统由紫红色、褐色、黄绿色页岩,海绿石灰岩,厚层灰岩及鲕状灰岩所组成,其中含有极其丰富和保存良好的三叶虫化石。除我国常见的标准属如:Sunaspis,Metagraulos,Bailiella,Inouyia,Inouyops,Anomocarella,Proasaphiscus 等之外,尚有若干新的种属。本文描述一些有地层意义的种属并作一简单报导,其中包括4个属和种(1个新属和2个新种)。本文承蒙孙云铸教授细心审阅文稿,卢衍豪教授及张文堂先生提供宝贵意见,吴留生同志摄制图片,笔者在此深表感谢。  相似文献   

5.
1979年秋,笔者作为华北地层队成员和其他同志一起,在辽宁辽阳五顶山和本溪田师付腰堡附近,上寒武统凤山组燕州层,采得不少Dictyonema wutingshanense Mu和其它属、种的笔石。这个笔石群都是上寒武统凤山组Dictyonema wutingshanense带的分子。Dictyonema wutingshanense系穆恩之于1953年创名,产地为辽宁辽阳五顶山上寒武统凤山组,和三叶虫Quadraticephalus共生,根据穆的意见,此一笔石带包括在三叶虫Quadraticephalus带中。  相似文献   

6.
贵州福泉道坪地区早、中寒武世三叶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描述的三叶虫化石,是贵州工学院地质系和贵州地质局115队,于1975—1976年,采自贵州福泉道坪地区桅杆坪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顶部、明心寺组下部和格老堡中寒武统石冷水组。共14种(其中11新种),分属10属(其中1新属及1定义修订属)。该地区下寒武统牛蹄塘组顶界划至产Zhenbaspis, Wutingaspis的地层和产Ajacicyathus等古杯的灰岩之间。中寒武统石冷水组所产Daopingia Lee是与华北中寒武统对比的重要化石依据。本文写作过程中,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  相似文献   

7.
山西平鲁晚寒武世崮山期三叶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78年10月,笔者在山西省地质矿产局区域地质调查大队第三分队大力协助下,在山西省平鲁县下水头公社中井村虎头山观察寒武纪地层剖面时,在上寒武统崮山组采集一批三叶虫化石标本,经研究,共计14个种,分属于10属、7科,其中有6新种,2新属和1属种未定。对参加野外工作的王枝堂、李书贤、吕广儒,和为本文化石标本照相的王金荣、崔跃云等同志,笔者在此深表谢意。  相似文献   

8.
新疆库鲁克塔格地区早寒武世的化石群,除三叶虫有过报道(Troedsson,1937)外,其它门类的化石都很少研究。1977—1978年间,新疆地质局等单位组成的“新疆前寒武纪、寒武纪地层研究组”在库鲁克塔格地区进行大面积地质调查的过程中,章森桂、高振家等同志在下寒武统西大山组中采获了多门类动物化石,其中软体动物等送交笔者鉴定研究。文中所描述的化石主要采于库鲁克塔格西大山西大山组的紫灰色砂质灰岩中,计有3属3种,其中包括1新属、3新种。它们的名称如下:Helcionella xinjiangensis sp.nov.,Eocyrtolites radiatus gen. et sp. nov.和Cyrtodiscus?  相似文献   

9.
一、笔石分布与特征1953年,穆恩之在研究辽宁太子河流域寒武纪和奥陶纪笔石时,将上寒武统凤山组燕州层顶部发现的笔石进行了初步研究,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寒武纪笔石带——Dictyonema wutingshanense 带(包括在三叶虫 Quadraticephalus 带中).1955年,他对此带笔石进行了详细描述,其中包括辽宁辽阳五顶山的 Dictyonema  相似文献   

10.
安徽淮南老鹰山下、中寒武统界线及三叶虫动物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袁金良  李越 《古生物学报》1999,38(4):407-422
详细记述安徽淮南老鹰山下、中寒武统界线剖面及所咕叶虫动物群,提出在华北及东北南部地台区划分下,中寒武统界线新定义。即三叶虫Pagetia(Sinopagetia)的首次出现作为中寒武世的开始;描述5科22属(亚属)34种及未定种,包括2新属16新种。  相似文献   

11.
湘西北寒武系杷榔组出露较好,三叶虫化石十分丰富。文中报道描述了在花垣县排吾乡两个剖面的杷榔组泥页岩中采得的三叶虫两属两种Dinesus bura(Qiu,1980)和Eosoptychoparia guizhouensis Yuan in Zhang et al.,1980。本次研究将双岛虫属Dinesus在中国的地层延限下延至杷榔组(寒武系第二统第四阶)的中下部。这些新材料在湖南杷榔组的发现,扩大了这两属的地理分布范围,并提供了更多本区与其他地区的地层进行对比的材料。以上新发现更进一步丰富了寒武纪江南斜坡带杷榔组三叶虫动物群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湘西北寒武系杷榔组出露较好,三叶虫化石十分丰富。文中报道描述了在花垣县排吾乡两个剖面的杷榔组泥页岩中采得的三叶虫两属两种Dinesus bura(Qiu,1980)和Eosoptychoparia guizhouensis Yuan in Zhang et al.,1980。本次研究将双岛虫属Dinesus在中国的地层延限下延至杷榔组(寒武系第二统第四阶)的中下部。这些新材料在湖南杷榔组的发现,扩大了这两属的地理分布范围,并提供了更多本区与其他地区的地层进行对比的材料。以上新发现更进一步丰富了寒武纪江南斜坡带杷榔组三叶虫动物群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张文堂(1966)以Palaeolenus deprati Mansuy,1912为模式种建立的Megapalaeolenus Chang,1966,被广泛用作沧浪铺阶上部的三叶虫化石带。然而,近年来有人认为Palaeolenus deprati Mansuy,1912是P.douvillei Mansuy,1912的晚出异名,视Megapalaeolenus属为无效名。本文依据采自云南昆明高楼房下寒武统乌龙箐组上部Megapalaeolenus deprati(Mansuy)的新材料,结合Mansuy(1912)的模式标本进一步对Palaeolenus deprati Mansuy与P.douvillei Mansuy进行仔细对比,确证两者不是同一个种。认为Megapalaeolenus Chang,1966属应该成立。根据地层分布,Palaeolenus和Megapalaeolenus两个三叶虫属仍然可以作为中国下寒武统年代地层单位沧浪铺阶上部的两个化石带。  相似文献   

14.
库鲁克塔格地区的寒武纪地层,早在1928—1932年间,诺林(E.Norin)曾作过不少工作,并将本区寒武系命名为“突尔沙克塔格建造”(E.Norin,1937),标准剖面地点在库鲁克塔格西部的突尔沙克塔格及却尔却克山一带。所采化石经丘迪生(G.T.Troedsson,1937)研究,判定动物群的时代为晚寒武世,其中以三叶虫为主。张日东、俞昌民等(1959)根据莫合尔山北坡所测的寒武系剖面,划分为三个统:即突尔沙克塔格统(上统)、莫合尔山统(中统)及西大山统(下统)。近年来,新疆地质局等单位组成的新疆前寒武纪地质研究组,及章森桂、高振家(1981)根据莫合尔山北坡及西大山的下寒武统剖面,将原来的西大山组一分为二。下寒武统上部仍沿用“西大山组”一名,仅限于代表下寒武统上部的一套碳酸盐岩;而下寒武统下  相似文献   

15.
浙江早寒武世荷塘组和大陈岭组的三叶虫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浙江早寒武世的荷塘组,是卢衍豪等命名的,1959年采到第一个证明属于早寒武世的三叶虫Hunanocephalus(卢衍豪,1962)。李慰秾等(1965)报道了在荷塘组之上,原划为中寒武统杨柳岗组的底部白云质灰岩,采到浙江第二个早寒武世三叶虫Arthricocephalus,因而将这一段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北方中寒武纪的新三叶虫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57年笔者讨论山东博山寒武纪地层时,根据三叶虫化石,曾将这个地区的下寒武纪分为2个化石带,中寒武纪划分8个化石带(其中有4个亚带),同时并有许多新三叶虫列入文内。经过最近整理和研究后,先将中寒武纪各化石带重要新属及新种描述讨论于此。与博山关系较密切的辽东及河南的一些三叶虫亦加以描述和讨论。河北峯峯的一个新三叶虫因在1957年列过种名,亦在此作简略描述。其中共包括有6个新属,1个新亚属,20个新种和3个新变种。关于博山下寒武纪,尤其是毛庄层的新三叶虫,笔者将另文讨论。  相似文献   

17.
青海化隆拉脊山寒武纪球接子类三叶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描述青海化隆地区寒武纪后半期球接子类三叶虫计6科,12属,15种(包含4个未定种,1个亚种和1个相似种)。对有关的属种及其归类进行讨论和修订。研究表明该地区寒武纪武陵世至芙蓉世球接子类三叶虫也有较高的分异度,将为进一步研究祁连山地层区寒武纪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沉积相分析和生物地理区的划分等提供重要的古生物依据。  相似文献   

18.
张文堂 《古生物学报》2003,42(3):305-316
二十世纪中叶以后,中、美寒武纪地层研究都有重大进展。三叶虫是寒武纪的重要化石,中、晚寒武世牙形石有显著的生物地层意义。二十世纪中叶国内研究寒武系的学者,认为北美寒武系与西欧及北欧的相似,与中国的差异较大。目前看来,北美东部斜坡相区的寒武系与西欧、北欧相似外,北美西部广大地区(包括阿拉斯加、加拿大及美国境内的落基山等地区),分别与西伯利亚,蒙古西北部一些地区,及我国华北、东北南部及华南等地区的寒武系关系较近。北美西部Nevada及Utah等地也显示地台区及斜坡相区的不同。文内对两个地区早、中、晚寒武世地层内相同的属或种,分别进行对比。两地区属种相同的数目,由老到新逐渐增多。岩石方面,也有相似之处,如Pioche页岩和馒头组的岩性,Notch Peak灰岩与凤山组藻类灰岩及Hales灰岩与华北晚寒武世的竹叶状灰岩等,都有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19.
贵州东南部早、中寒武世凯里组非三叶虫节肢动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记述贵州台江县革东镇八郎村早,中寒武世凯里组中,上部非三叶虫节肢动物2号4种,其中3新种和1比较种。非三叶虫节肢动物在我国中寒武统尚属首次报道,它的发现提供了有关地质发展中上早期节肢动物发生和演化的新资料。  相似文献   

20.
记述内蒙古清水河刘家窑上寒武统崮山组中下部灰色中一薄层含鲕粒灰岩.泥质条带灰岩夹竹叶状灰岩中的三叶虫化石10种,其中3新种(包括1新亚种),分属于7属4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