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外侧隔—海马CA1通路电生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夏平  王福庄 《生理学报》1991,43(2):113-119
电刺激外侧隔区可在海马 CA1区锥体细胞层记录到群锋电位,在 CA1辐射层顶树突记录到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侧脑室注射微量海人酸损毁海马 CA3-CA4区锥体细胞后,电刺激外侧隔区在 CA1顶树突不再诱发 EPSP,由此认为外侧隔-CA1顶树突的神经联系是通过同侧海马 CA3锥体细胞侧支实现的。但 CA3-CA4损毁后,电刺激外侧隔区在海马 CA1起层锥体细胞底树突仍可记录到 EPSP。这一在正常情况下被掩盖的外侧隔-CA1底树突神经联系及其来源尚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2.
本文利用脑内移植技术,研究胚胎海马修复成年大鼠隔核—齿回—海马本体的神经元连接用5μg秋水仙碱(colchicine)以局部注射的方式,选择性地损毁大鼠海马齿回的颗粒细胞。注射后1.5月,在损毁区未见颗粒细胞和苔状纤维残留;在齿回分子层,乙酰胆碱酯酶染色所显示的精细分层消失。取20天胚胎的海马并移植到宿主的损毁区,在30—40天实验期内,移植物在宿主脑内生长良好。脑切片经Timm染色,可以观察到当移植物齿回颗粒细胞靠近宿主CA 3区锥体细胞、两者之间又无胶质细胞疤痕阻挡时,移植物的苔状纤维沿宿主CA 3区透明层生长并接近CA 1区,基本上恢复了宿主原来的支配模式。在移植物的齿回颗粒细胞区,乙酰胆碱酯酶(AChE)的反应要比移植物的锥体细胞区更为显著。上述结果表明神经移植物能修复被损毁的隔核-齿回-海马本体的神经元连接。  相似文献   

3.
蒋芝华  吕建利 《生理学报》1995,47(3):281-286
将胎龄为17d的大鼠胚胎海马(移植物)移植到同种成年大鼠(宿主)腹海马,90d后,用TH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对海马移植物内神经元与儿茶酚胺(catecholamine CA)能纤维之间的突触联系进行上观察。免疫组织化学显示,宿主海马内有大量TH免疫反应纤维。这些纤维是直径为0.5-1μm的细纤维。它们的分布密度是,齿回门区和CA3区透明层内较密集,分子层次之,锥体细胞层和颗粒细胞层内较稀疏。在移植物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APPSWE转基因小鼠发育过程中海马CA1区神经细胞凋亡规律。方法取不同发育时间(P0、P7、P14、P30、P00、P180)APPSWE转基因模型鼠与同时问点对照鼠,Nissl染色观察海马结构和锥体细胞形态,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海马细胞内Caspase-3表达变化,RT—PCR检测Caspase-3 mRNA表达变化。结果随着小鼠的生长发育,P14时间点以后,模型组CA1区神经元Caspase-3阳性细胞密度比对照组高,RT—PCR检测结果与Caspase-3免疫组织化学结果基本一致。结论APPSWE转基因小鼠发育中的海马神经细胞过度凋亡可能与阿茨海默病的发生、发展具有联系。  相似文献   

5.
大鼠隔—海马通路损伤对海马内递质含量及酶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汪家政  柳川 《生理学报》1990,42(3):289-294
单侧切断大鼠海马缴和部分穹窿可使海马部分去神经。损伤后7d,海马内胆碱能系统中乙酰胆碱(ACh)含量下降72.5%,胆碱乙酰基转移酶(ChAT)活力下降45.7%,胆碱酯酶活力下降52.2%,在单胺能系统中,去甲肾上腺素(NA)含量下降16.3%,多巴胺(DA)含量下降31.3%,5-羟色胺含量下降30.3%。在损伤过程中,海马内氨基酸含量没有改变。实验结果表明,海马缴和穹窿是脑内胆碱能和单胺能传入神经到达海马靶区的部分共同通路。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四逆散对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及睡眠障碍大鼠海马CA1/CA3区神经元动作电位的影响。方法:SD雄性大鼠50只随机分为5组:空白组、生理盐水组、模型组、四逆散组和帕罗西汀组(n=10)。空白组和生理盐水组正常饲养,其他组用幽闭电击法复制PTSD模型,生理盐水组每天灌胃给予生理盐水10 ml/kg,模型组于造模前1 h灌胃生理盐水10 ml/kg,帕罗西汀组和四逆散组分别于造模前1 h灌胃盐酸帕罗西汀4.2 mg/kg和四逆散2.41 g/kg进行处理,每天1次,连续7 d,造模和干预同时进行。使用在体多通道神经信号采集系统,采集大鼠海马CA1/CA3区神经元动作电位。结果:生理盐水组与空白组大鼠海马CA1/CA3区动作电位发放均多为发散状,且脉冲较密集。与生理盐水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CA1/CA3区动作电位发放脉冲较稀少,电位发放呈簇状。与模型组相比,帕罗西汀组、四逆散组动作电位发放脉冲稍多,呈发散状。与空白组比较,生理盐水组大鼠海马CA1/CA3区平均峰电位发放速率无明显差异,提示灌胃刺激对大鼠海马CA1/CA3区平均峰电位发放速率影响不明显。模型组大鼠海马CA1/CA3区平均峰电位发放速率显著低于生理盐水组,表明幽闭电击能明显抑制海马CA1/CA3区平均峰电位发放速率。与模型组相比,四逆散组和帕罗西汀组大鼠海马CA1/CA3区平均峰电位发放速率均显著升高,提示两药物对PTSD大鼠海马CA1/CA3区单位时间峰电位发放速率有明显调节作用。结论:四逆散对大鼠海马CA1/CA3区神经元时空特性损害有明显的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7.
血小板激活因子对大鼠海马脑片CA1区LTP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探讨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activating factor,PAF)对大鼠海马脑片CA1区的长时程增强效应(long-term potentiation,LTP)的影响.方法:应用离体脑片电生理记录技术,记录大鼠海马CA1区的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研究了PAF对大鼠海马脑片CA1区的突触传递和可塑性的影响.结果:小剂量(1μmol/L)PAF可诱发大鼠海马CA1区LTP的产生;大剂量(10~50μmol/L)PAF不能诱发大鼠海马CA1区LTP的产生,且不能阻止高频电刺激(HFS,100 Hz,1 000 ms×2,每隔20 s给予)Schffer侧支引起的大鼠海马脑片CA1区LTP的形成和维持.大剂量PAF对海马CA1区基础EPSP没有影响.PAF受体拮抗剂银杏苦内酯(ginkgolide B,GB)可拮抗小剂量PAF诱发大鼠海马CA1区LTP的产生.结论:大剂量PAF具有神经毒性,可能是通过抑制海马CA1区的LTP的形成而参与艾滋病痴呆(HIV-1 associated dementia,HAD)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8.
陈钟芳  马俊涛 《生理学报》1992,44(4):370-378
在胚胎和新生的中枢神经系统(CNS)内,发育中的纤维束通道能引导轴突的生长。为了了解发育中的纤维束通道能否引导成年CNS轴突的生长,将胚胎海马伞移植到成年大鼠的海马,两周后,用AChE组织化学方法检查移植物内的胆碱能纤维。结果如下:在胚胎的海马伞移植物内出现大量的胆碱能纤维,但在成年的海马伞移植物内没有宿主的胆碱能纤维长入;如果在移植胚胎海马伞的同时,切断宿主的海马伞-穹窿通路,则在胚胎移植物和宿主海马内均无胆碱能纤维;将胚胎海马伞作成悬浮液进行移植,在移植部位,仅能看到少数长的胆碱能纤维;但是若把胚胎海马伞的组织碎片粘附在硝化纤维素滤纸条周围,再移植到成年大鼠海马内,来自宿主海马的大量胆碱能纤维被吸引围绕着滤纸条并沿其表面生长。结果似乎表明:胚胎海马伞或胚胎海马伞碎片都能有效引导宿主海马胆碱能纤维的生长。因此,胚胎海马伞和其它发育中的CNS纤维束通道可能是引导成年CNS轴突生长的良好天然基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学习训练对谷氨酸神经毒性的保护作用。方法:在SD大鼠生后第3~9d腹腔注射谷氨酸单钠复制谷氨酸毒性模型,在1月龄和2月龄时训练大鼠学会以明暗辨别来获得食物,3月龄时取脑,在光镜下计数海马内存活神经元数,电镜下观察海马CA1区的超微结构,并计数突触数,测量突触活性带长度。结果:学习训练组海马CA3区和CA4区内的存活神经元数、海马CA1区内的突触数和突触活性带长度均大于非学习组,结论:结果提示学习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减轻MSG对海马的损伤。  相似文献   

10.
目的:在体视显微镜下分割Wistar大鼠海马CA1区、CA3区和齿状回(DG)区。方法:24只健康Wistar大鼠,分组如下:①6只大鼠取脑后硫堇染色,观察海马各区细胞形态;②6只大鼠分离出海马,体视显微镜下观察海马形态并分割CA1区、CA3区和DG区,各区分别切片后硫堇染色;③12只大鼠检测海马各区HSP 70的表达。结果:①大脑冠状切片硫堇染色清晰显示出海马CA1区、CA3区和DG区;②体视显微镜下,在海马腹侧面,沿着CA1区和DG区之间的海马沟可分割开CA1区和DG区,沿着CA3区和DG区之间的裂隙可分割开CA3区和DG区;分割后的海马各区细胞形态结构与整体大脑冠状切片上相对应区域的细胞形态结构一致;③Western blot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脑缺血组HSP 70的表达在海马CA3+DG区明显上调、而在CA1无明显变化,这一结果与免疫组织化学结果一致。结论:上述方法可比较明确地分割Wistar大鼠海马CA1区、CA3区和DG区,分割得到的各区组织可用于蛋白质表达的检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