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邓涛 《化石》2020,(2):50-58
正当2004年5月我在德国魏玛参加第四纪哺乳动物学的国际会议时,非常吃惊地在学术委员会名单中看见了克莱佐依(Miklós Kretzoi)先生的名字。吃惊之处在于,我一直认为先生是一位"古人"了。因为,我经常阅读的他的文献大多数写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实际上,他的第一篇古脊椎动物学论文发表于1927年,恰巧与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开拓者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奠基人杨钟健先生的第一篇古脊椎动物学论文发表于同一年。杨老于1979年去世,我在1980年才开始学习古生物学,与杨老未曾谋面,所以完全没想到竟然有可能见到与杨老同时代的克莱佐依先生。  相似文献   

2.
《化石》1999,(3)
最近,中国科学院院士、91岁高龄的古生物学家杨遵仪先生就人才培养问题,对本刊记者发表了重要谈话。杨老首先说他看了《中国地质学家成才之路》课题组对中科院程裕淇院士的访谈录之后,很多方面都有同感。他认为培养人才是从小学、中学到大学这一系统工程的任务。从小...  相似文献   

3.
<正> 杨钟健同志是我国卓越的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和教育家,他是我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开拓者和奠基者。不幸于1979年1月15日逝世!杨钟健同志毕生致力于地质古生物研究,半个世纪以来,他积累了极其丰富的图书资料。这些图书资料对当前研究工作是非常珍贵的参考文献。杨钟健同志生前,即有意于他身后将这批图书资料交给国家。1979年9月28日杨老的夫人王国桢同志和其子杨新孝同志,秉承杨老的遗愿,将杨老生前珍藏的这批图书资料赠献给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图书室,在当天上午九时,在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会议室举行了赠献图书资料的接交仪式,院秘书长郁文同志和五局的负责同志在百忙中抽时间出席了会议,所领导同志和部分科研人员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4.
侯连海 《化石》2009,(1):62-65
1975年的春天,北京的气候温暖清新。应重庆市文化局和重庆博物馆的邀请,古脊椎所派出以杨老为团长、张力彬为副团长,业务人员有赵喜进和我的四人代表团参加重庆博物馆第一架恐龙开幕展。同时。杨老要到万县卡氏兽产地和自贡恐龙产地考察,所领导让我具体负责照顾杨老的生活等事情.所以在重庆地区的近两个星期时间里,我与杨老形影不离。  相似文献   

5.
尤玉柱 《化石》2009,(1):54-61
在上一期《化石》杂志中,我在“夜闯黄河滩”一文的最后,提到了杨钟健老所长赴河南考察工作期间接见我们野外工作队的梗概。文章刚刚刊出,《化石》杂志主编郭建崴就打电话到我家里.问起杨老当年与我们在一起还有什么令人难忘的故事,希望我能抽空写出来,以作为对杨老逝世30周年的一点点追思。回眸往事,45年前杨老的音容笑貌再次映回我的眼前。现在还以“夜闯黄河滩”中的部分场景做承上启下的引子.让我继续带着读者重新回到过去,一起来感受杨老集科学巨匠和慈善长者于一身的风范。  相似文献   

6.
《化石》2009,(1)
巍巍西岳华山,其北麓陡然与渭河平原相衔。一个隶属于陕西省华县的小村落——龙潭堡,就座落在这山脚下。112年前,村里的一门杨姓望族家里诞生了一个男孩。20年后,他跨出家门考入了北京大学,从此开始了科学之路的求索历程;他,就是我们国家古脊椎动物学的开山之士——杨钟健先生。今天,杨老离开我们已经30周年了,但他为中国科学事业建下的功勋,依然如这华山一般耸立在天地之间。  相似文献   

7.
《大丈夫只能向前·回忆古生物学家杨钟健》将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本书共收编许德珩的《调寄浪淘沙·回忆杨钟健同志》、尹赞勋的《缅怀杨老》、裴文中的《忆良师益友杨钟健同志》、王国桢的《忆往事·怀念亲人杨钟健同志》、周明镇的《难忘的记忆》、张问松的《杨钟健同志与自然博物馆》、刘后一的《点点滴滴的回忆》、孙艾玲的《丰富的宝库·记骨室文集》和周文斌的  相似文献   

8.
叶祥奎 《化石》2007,(3):11-13
今年(2007)6月1日,是杨钟健教授(1897—1979)110周年诞辰纪念,笔者是杨老“唯二”的研究生之一,近日想起了许多有关的往事,今择要记之,作为对他生辰的纪念!一、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人杨是北京大学地质系毕业的,他的老师李四光教授“独具慧眼”,考虑到当时我国尚缺古脊椎动物  相似文献   

9.
周明镇先生诞生于五四运动前夜,其一生与中国近代史息息相关。先生出身书香门第,家境殷实,自幼聪颖,受新式教育,虽经战乱,学业未辍。他1943年毕业于重庆大学地质系,1947年赴美留学,获硕士和博士学位,其博士论文研究的是瓣鳃类化石。在普林斯顿大学作博士后期间,师从著名古哺乳动物学家杰普森教授,研究古近纪哺乳动物化石,1950年夏季随师在怀俄明州做野外工作。次年返国,任教于山东大学,1952年调入古脊椎动物研究室,遂成为杨钟健先生的得力助手。周先生在学术上是通识之才,他不仅是中国古近纪哺乳动物系统研究的创始人,而且积极推动了新近纪和第四纪哺乳动物的研究,在其学术生涯的后期,还开拓了中国中生代哺乳动物的研究。周先生是继杨老之后的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帅才,他高瞻远瞩,爱才、识才、育才、用才,辅助杨老建立了一支精悍的科研队伍。周先生思想敏锐,密切关注国外学术发展趋势,借助其外语上的优势,及时将国外的新理论、新方法引介给国内同行。他在文革后为中国古脊椎动物学重新走向世界起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周先生毕生关注和推动古生物学的图书和出版工作,并积极推进中国自然博物馆事业以及其他科普工作的发展。周先生在学术上取得的成就以及获得的荣誉,是令人称羡的,但他及其家庭所做出的牺牲也是令人叹息的。  相似文献   

10.
1981年秋,我接受搜集和整理地质科学院十几位老地质学家著作目录的任务。在工作过程中,已故谢家荣先生的事迹引起了我的极大关注,一种对谢先生的敬仰和钦佩之情油然而生。  相似文献   

11.
今年8月20日是朱洗先生90周年的诞辰。为了纪念朱洗先生,“生物科学信息”编委会薛攀皋同志约我写一篇文章,我的确也觉得有好多话要说,表示我的怀念。但一提出笔来,思绪起伏,真不知从何说起;尤其在朱洗先生辞世后一段日子里和那“历史悲剧”年代过后的几年中,好几位同一辈的知名老科学家已经写了不少介绍和颂扬朱先生生平,重大的科学成就和贡献,以及他的治学精神和高尚情操的文章。记得当我还在念书的时候,从朱洗先生撰写的“生物学丛书”开始知道了他。书中丰富的  相似文献   

12.
我跟随胡旭初先生已达半个世纪,传来先生遽然去世的噩耗,心中感到万分悲痛。一位热爱祖国,献身科学、对低氧生理研究有卓越贡献的老科学家永远离开我们了。他的音容笑貌,循循善诱的教诲,对待科学的严谨等,一直浮现在自己的脑海中。  相似文献   

13.
内蒙古清水河及山西偏关奥陶系鹦鹉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77年8月,笔者与林尧坤,周志毅,杨学长,王绍鑫,沈后,罗坤泉,姚宝琦等同志,对内蒙古清水河以及山西偏关地区奥陶纪地层进行了观察并测制剖面,采集了一些鹦鹉螺化石。经鉴定,计有12属、19种,其中10新种、2未定种。现按其地点层位列述如下: 1.内蒙古清水河刘家窑剖面(冶里组),有Ectenoceras cf. subcurvatum Kobayashi, Dakeoceras neimengguense (sp. nov.), Dakeoceras circulare (sp. nov.), Clarkoceras calvini Ulrich, Foerste et Miller, Clarkoceras sp,(野外编号:QL 19)。2.山西偏关老营剖面(亮甲山组),有Yehlioceras yehliense (Grabau) emend Obata, Kaipingoceras slenderforme Obata, Coreanoceras brevi  相似文献   

14.
李淳 《化石》2004,(3):20-20
位于黔、桂、滇三省交界处的绿荫村是黔西南州顶效镇附近的一个小山村,但是它在我国古生物研究领域却具有重要的意义。已故名古生物学家杨钟健先生描述的中国第一件三叠纪海生爬行动物化石——胡氏贵州龙的标本就产自这里。1957年,地质博物馆的胡承志先生在村后的小山上采集到一批小型爬行动物化石,经杨钟健先生研究后命名为胡氏贵州龙。这是一些三叠纪中期的小型肿肋龙类,  相似文献   

15.
正山西,三晋之地,素有"表里山河"之称,东西被太行山和吕梁山环抱,汾河裂谷贯穿南北。山西境内各地质时代的沉积地层分布齐全,仅缺失泥盆系与志留系。1929年,我国古脊椎动物学奠基者——杨钟健第一次到山西,在骡背上发现了大量新生代哺乳动物化石;1937年,杨钟健第一次记述了山西的基干下孔类化石——皮氏中国肯氏兽;1955年至1960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发掘队在山西发掘了大量  相似文献   

16.
《化石》2015,(4)
<正>程政武先生于2015年4月12日与世长辞,享年84岁。一直以来感激先生对我的帮助,特写此文,以为纪念。我与程政武先生相识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我当时正在赵喜进先生指导下攻读研究生学位。虽然不记得第一次面见程政武先生是具体哪一天,但至今清晰记得当时的场景。先生来拜访赵喜进老师,两人攀谈片刻后,赵老师就叫我  相似文献   

17.
虽然我懂得,生、老、病、死是生命活动的自然规律;虽然我知道,无论是谁迟早都会告别人间;虽然我也知道庄先生已身患癌症;但先生去世的噩耗传来,仍然令我震惊。我非常伤心,极不愿意相信这是事实。我清楚地知道在我人生的旅途中从此又少了一位随时扶持我的长者和指引我的导师。  相似文献   

18.
山西旧石器     
山西境内的旧石器,虽然在1929年就被古生物学家杨钟健和德日进教授发现了,但在当时反动政府的统治下,一切的学术事业都得不到它应有的发展,所以这一重要的发现竟一直搁置了20年之久,始终没有机会再作进一步的调查、发掘和研究。解放后,这一门科学也和其他学科一样,取得了极大的繁荣。特别是在全国范围内展  相似文献   

19.
我国著名古生物学家、敬爱的杨钟健教授离开我们已经五年了。记得五年以前,在杨老逝世时,古脊椎所低等四足类研究室的同志们曾噙着热泪立志要继承杨老开创的事业,把这方面的研究搞上去。经过同志们齐心协力,在各个课题上都取得了一定成绩。  相似文献   

20.
肖方 《生命世界》2015,(2):80-83
<正>谭邦杰先生是北京动物园里诞生的科学家,在国内外享有盛誉。有缘与这位科学家相处相识是我人生经历中的幸运之事,铭刻心中那些星星点点琐事的积累,让我与谭邦杰先生的友谊致深致远。在纪念谭邦杰先生诞辰100周年之际,我以缅怀之情致远方的动物科学家、科普作家、翻译家——谭邦杰先生!最初我与谭邦杰先生的接触,是在1981年,那时我刚到北京动物园兽医院工作,我们同在一座二层小楼内,我在楼的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