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武汉动物园灵长类动物的肠道寄生虫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报道了武汉市动物园7种36只灵长类动物的肠道寄生虫及其感染情况的调查结果。获得被检动物肠道寄生虫17种,即努氏内阿米巴、皮氏内阿米巴,恰氏内阿米巴、哈门氏內阿米巴、库氏嗜碘阿米巴、希氏内蜒阿米巴、艾美尔球虫、肠毛滴虫、唇鞭毛虫、猴食道口线虫、钩口线虫、粪类圆线虫、毛 首线虫、住肠线虫、普鲁氏线虫和同杆线虫等。其中,6种为人兽共患寄生虫;有些为国內外宿主新记录;阳性检出率为100%(36/36)。  相似文献   

2.
调查武汉动物园的恒河猴,发现自然感染恰氏内阿米巴(EntamoebachattoniSwellen-grebel,1914),采用生理盐水直接涂片法、卢戈氏碘液染色及铁苏木素染色封片,对滋养体和胞囊进行观察,并对滋养体、体核、包囊、囊核作了显微测量。恰氏内阿米巴滋养体大小为11—17μm,平均13.70±0.37μm(X±Sx),核为2.89±0.02μm,包囊为10.30±0.09μm和囊核2.83±0.03μm。双核型包囊少于1%,含有包涵体的包囊占50%,恒河猴自然感染恰氏内阿米巴为国内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3.
野生太行猕猴肠道寄生虫感染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野生太行猕猴(Macaca mulatta tcheliensis)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饱和蔗糖溶液漂浮法、改良抗酸染色法和卢戈碘液染色法对194份粪便样品进行检查,结果共检查出阿米巴原虫(Amoebasp.)、等孢球虫(Isospora sp.)、鞭虫(Trichuris sp.)、圆线虫(Strongylid sp.)、泡翼线虫(Physaloptera sp.)、蛲虫(Enterobius叩.)、蛔虫(Ascarid sp.)7种寄生虫.寄生虫总感染率为97.4%,线虫感染率为93.8%.其中,鞭虫感染率最高,为91.2%;阿米巴原虫和圆线虫次之,分别为67.5%和60.8%.寄生虫混合感染率为87.1%;鞭虫、泡翼线虫、圆线虫3种线虫混合感染率为71%,同时感染其中2种的占42%,同时感染3种的占29%.对鞭虫卵、圆线虫卵和泡翼线虫卵进行感染强度测定,92%以上阳性样品线虫卵的EPG值在2 000以下.等孢球虫为非人灵长类国内新发现种;所检出寄生虫中,阿米巴原虫、鞭虫、泡翼线虫、蛲虫、蛔虫均可感染人,因此具有重要的公共卫生意义.  相似文献   

4.
应用建立的Dot-ELISA方法检测了192份狐狸阴道加德纳氏菌人工感染狐、疫苗免疫狐和菌检阳性狐血清,结果187/192呈阳性反应,检出率为97.3%. 阻断和交叉试验证实,本方法具有特异性.敏感度为平板凝集试验(PAT)的28.1倍,为微量凝集试验(MAT)的5.5倍.重复性良好,与PAT、MAT的阳性符合率为100%.  相似文献   

5.
应用建立的Dot-ELISA方法检测了192份狐狸阴道加德纳氏菌人工感染狐、疫苗免疫狐和菌检阳性狐血清,结果187/192呈阳性反应,检出率为97.3%. 阻断和交叉试验证实,本方法具有特异性.敏感度为平板凝集试验(PAT)的28.1倍,为微量凝集试验(MAT)的5.5倍.重复性良好,与PAT、MAT的阳性符合率为100%.  相似文献   

6.
陕西圈养珍稀野生动物肠道寄生虫感染及其形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7年11~12月对陕西省珍稀野生动物抢救饲养研究中心中的珍稀野生动物进行了寄生虫感染情况及其种类、形态的观察.采用生理盐水涂片法、碘液染色法对18种75头/只野生动物的粪便进行检查,对检出的寄生虫进行数码显微摄片.结果共检出11种寄生虫,总感染率为88.9%,以芽囊原虫(Blaaocyais sp.)、阿米巴原虫感染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在一只毛冠鹿(Elaphoduscephalophus)粪便内,检获一种小型单核包囊型阿米巴。经铁苏木素染色,显微测微观察,其滋养体大小为6.00—11.00μm,平均为8.20±1.48μm;包囊大小为5.50—8.00μm,平均为6.95±0.06μm;属内阿米巴科Endamoebidae内阿米巴属Entamoeba的一新种,命名为鹿内阿米巴(Entamoebacervumsp.nov.)。  相似文献   

8.
关于溶组织内阿米巴滋养体的形态,已往书刊中仅作了典型特征的描述。而在不同温度和时间等条件下,其形态与活动状况尚少详细报道。为此,我们曾在浙江舟山地区阿米巴流行病学调查中,将粪检所获得的溶组织内阿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猕猴感染志贺氏菌的状况,寻找有效治疗措施。方法采用不同选择培养基对13份病猴粪便样品进行分离培养、细菌革兰氏染色、镜检,并对分离的疑似菌株进行细菌生化鉴定和分子鉴定,经小白鼠致病性实验后,再用纸片扩散法测定分离菌株对23种抗生素的敏感性。结果从13份猕猴粪便样品中共检出12株志贺氏菌,检出率为92.31%,其中痢疾志贺菌(A群)1株、福氏志贺菌(B群)10株、宋内氏志贺菌(D群)1株;致病性试验结果表明,12株菌均能在72h内致死小白鼠,并能回收到注射的菌株;药敏试验结果表明,本实验中分离到的志贺氏菌对头孢噻肟(86.49%)最敏感,对头孢三嗪(75.00%)、头孢他啶(66.67%)次之,对多粘菌素B、羧苄西林、苄唑西林素等抗生素耐药性强。结论初步确定猕猴感染志贺氏菌普遍存在,进而引起腹泻、痢疾的可能性较大,头孢噻肟等为最敏感药物。  相似文献   

10.
本次调研共采集合肥地区五个大型鸡场的150个新鲜鸡粪便样品,结果在62个粪样中检出了隐孢子虫,总阳性检出率为1.3%。因五个鸡场均发现有隐孢子虫,说明该虫感染在合肥地区较为普遍。不过,各鸡场之间的阳性检出率从10.0%到83.3%高低不等。本研究同时剖检了其中四个鸡场的38只病死鸡尸,发现隐孢子虫的有11只,死鸡感染率为28.9%。通过鉴定,首次认为安徽省有火鸡孢子虫(C.Meleagridis)和贝氏隐孢子虫(C.baileyi)两个虫种。统计分析得知:隐孢子虫的阳性检出率与鸡群的日龄呈一种极显著的抛物线形相关关系;与球虫感染相比,虽然阳性检出率略低,但差异不显著,均可达到同(第)一位(原虫)感染水平;不过,二者之间不存在有直线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1.
伯氏疟原虫是目前广泛应用的实验动物疟原虫种株,因此了解其生物学特性十分重要。本文观察了该原虫红内期发育周期的同步性和规律性,并比较了在近交系BALB/C小鼠和远交系昆明小鼠体内的发育情况。一、材料与方法(一)动物:近交系BALB/C小鼠和远交系昆明小鼠各三只,15~20克,本校实验动物部提供。(二)虫种:伯氏疟原虫(Plasmodium berghei)NK株,由中国军事医学科学院提供,经本实验室血传转种和冰冻保存一年左右。(三)动物接种:按Tosta(1980)的方法用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分离原虫,取Percoll浓度为60%与65%交界层细胞(成熟滋养体占全部原…  相似文献   

12.
祝华 《生态学报》1984,4(2):200-200
1980年9月7~14日,作者在汉沽地区进行了一次蛙类寄生虫的调查,共分三个区域:重污染区(茶淀公社);轻污染区(营城公社);微污染区(扬家泊公社)进行。分别在以上几个生境内各随机捕获100只金线蛙Rana plancyli共300只,全部进行解剖,观察和收集肠道寄生蠕虫感染情况。结果重污染区100只金线蛙肠道均是泥沙及腐烂物质,感染率为0%;而轻污染区100只蛙中有12只感染线虫,12只感染吸虫,  相似文献   

13.
宁长修  倪涛 《四川动物》1989,8(4):35-35
1982~1985年我们在湖北的通山县、应城县、天门县、宜昌县及神农架林区对寄生鼠体而与人有关的微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nana和缩小膜壳绦虫Hymenolepis dininuta及鼠体外寄生蚤类进行了调查。方法将捕到的鼠进行编号,种类鉴定,解剖观察。如阳性取出虫体鉴定虫种。对鼠体外寄生蚤进行收集并鉴定种类,观察体内是否有自然感染的似囊尾蚴。结果在582只鼠中共检出阳性鼠165只,阳性率28.3%。其中微小膜壳绦虫的阳性率为11.8%(69/165),缩小膜壳绦虫阳性率为19.0%(111/165)。在阳性鼠中同时感染两种膜壳绦虫者有15只,阳性率2.5%(15/165)。各地区…  相似文献   

14.
胡缨  李艳文 《蛇志》2013,25(1):54-57
肠道原虫为单细胞真核动物,属于原生动物亚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的各种生态环境中。寄生于人体肠道并引起疾病的常见原虫有溶组织内阿米巴、蓝氏贾第鞭毛虫、人芽囊原虫等,是引起人体腹泻、腹痛的主要病原体。国内外学者对人体肠道原虫感染的病原体特征、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疗等相关方面作了大量研究,并取得了一定进展。现就常  相似文献   

15.
齿龈内阿米巴生态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齿龈内阿米巴是Gros氏从人牙垢中首次发现。后由Von Prowazek(1904)作了描述。许多学者认为它是非病源原虫。国内将其列入“罕见”人体寄生虫。但我们对内蒙古医学院口腔科门诊病人及正常人作阿米巴感染与疾病关系调后证明其在人群中感染普遍并与牙周病有关。为了解其流行与环境关系而对其生态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多房棘球蚴(Echinococcus muhilocularis E.m)在灰仓鼠腹腔内的生长发育规律,制作E.m灰仓鼠动物模型。方法 2000个E.m原头节/只剂量腹腔接种灰仓鼠,接种后10、15、18、22、39、60、80和100 d,测量包囊重量和抗体,计算包囊重与灰仓鼠体重的包囊系数,观察多房棘球蚴在灰仓鼠体内的发育规律。分别按100个/只、500个/只和2000个/只剂量腹腔接种灰仓鼠各10只,100 d后剖检比较不同感染剂量的包囊发育情况和感染率。结果 62只灰仓鼠中有59只感染了多房棘球蚴。18 d可观察到成熟原头节,感染率达到100%,15 d出现抗体阳性,60 d时包囊系数达到15%以上;100、500和2000三种剂量的感染率100%;结论建立的灰仓鼠腹腔多房棘球蚴动物模型具有感染率高,感染周期短,包囊生长发育和抗体滴度变化易观察,感染60 d可作为E.m动物模型成模观察期。包囊系数,抗体滴度和包囊发育变化可作为造模的主要参考指标。雌性灰仓鼠造模优于雄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降低肛管内尖锐湿疣复发率的治疗措施。方法:采用导流杂交基因芯片技术检测HPV基因分型。108例肛管内尖锐湿疣患者初次治疗为CO_2激光治疗去除疣体后,给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每周1次,共3次。末次治疗后随访6个月,复发患者再次CO_2激光治疗去除疣体后,给予ALA-PDT治疗,每周1次,共10次,结束后外用咪喹莫特乳膏,每周3次,共12周,随访6个月,观察临床疗效和复发率。结果:108例尖锐湿疣患者中HPV阳性者81例,阴性者27例,HPV感染率75.0%。一重HPV感染51例,占47.2%,一重感染中HPV 6型为30例,阳性检出率为27.8%,是主要的感染型别,HPV 11型21例,阳性检出率为19.4%。多重HPV感染30例,阳性检出率27.8%。所有患者经初次治疗后痊愈率为79.6%,有效率为100.0%,复发率为22.1%;对复发患者进行再次治疗后,痊愈率为52.7%,有效率为100.0%,复发率为20.0%,两次治疗之后总的复发率为2.6%(2/77)。结论:肛管内尖锐湿疣组织感染的HPV基因型别主要为HPV6、HPV11及HPV6+HPV11。CO_2激光联合ALA-PPT及外用咪喹莫特软膏治疗肛管内尖锐湿疣,可显著降低肛管内尖锐湿疣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8.
非人灵长类动物是十分重要的生物医学资源。由于与人类在生理生化、免疫、遗传等方面近似,猕猴是重要的非人灵长类实验动物之一。然而,猕猴作为自然宿主,易感染D型逆转录病毒(simian type D retrovirus,SRV)和T淋巴细胞白血病病毒(simian T lymphotropic virus,STLV)这两种逆转录病毒,并可能会影响AIDS猕猴动物模型等的研究结果。猴B病毒(ceropithecine herpesvirus1,BV)对猕猴及动物从业人员均有危害。云南省拥有较大规模的中国猕猴繁殖种群。基于以上原因,建立SPF级别的中国猕猴种群十分必要。该文应用PCR技术筛查了人工饲养种群中411只中国猕猴的SRV、STLV和BV感染流行情况。结果表明:SRV、STLV和BV的阳性感染率分别为19.71%(81/411)、13.38%(55/411)和23.11%(95/411)。同时比较分析了不同性别及年龄组中国猕猴的病毒感染情况。该研究将有助于建立SPF级别的中国猕猴繁殖种群。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阴道炎妇女阴道分泌物病原体感染状况。方法应用病原体培养,显微镜下直接检测等方法,对1 860例女性阴道炎患者取分泌物检测淋球菌(NG)、沙眼衣原体(CT)、解脲支原体(UU)、细菌性阴道病(BV)、念珠菌及滴虫等进行病原体感染状况调查。结果 NG阳性检出率为1.08%,CT阳性检出率为16.7%,UU阳性检出率为32.2%,BV阳性检出率为9.2%,念珠菌阳性检出率为35.0%,滴虫阳性检出率为5.8%,同时发现多种病原体混合感染模式。结论临床上应重视分泌物病原体检查,只有明确病因,患者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毕氏肠道微孢子虫(Enterocytozoon bieneusi)、肠炎微孢子虫(Encephalitozoon intestinalis)和兔脑炎微孢子虫(Encephalitozoon cuniculi)在我国西南地区的流行情况。方法收集了124份西南地区腹泻患者的粪便,通过显微镜镜检、PCR检测等手段,进行微孢子虫的分离与鉴定。结果毕氏肠道微孢子虫和肠炎微孢子虫的检出率较高,分别为7.26%(9/124)和3.23%(4/124),兔脑炎微孢子虫的检出率为0。结论西南地区腹泻患者有感染微孢子虫的情况,感染类型多为毕氏肠道微孢子虫和肠炎微孢子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