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广西金钟山鸟类调查及区系研究初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1984—1989年间我们对金钟山的鸟类作了初步调查,共记录到鸟类158种(另附2亚种),分隶14目40科,其中繁殖鸟有131种和亚种(留鸟107种和亚种、夏候鸟24种)。并发现广西鸟类新纪录12种和亚种。在繁殖鸟的总数中,东洋界种以占77.9%居冠。在全部繁殖鸟中华南区分布有125种,列东洋界下属三区之首。据鸟类区系分析结果,作者认为金钟山在动物地理区划中应从原华中区改属华南区闽广沿海亚区较妥。  相似文献   

2.
四川沪州地区鸟类调查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沪州地区有鸟类163种,另5亚种,隶属于15目33科,其中留鸟100种,根据各调查点留鸟种类的有无及多少,计算出相似性系数。再据其相性、将该地区鸟类分划为北部农田区,东部森林区,中部森林区,中南部农田区和西南部未恢复森林区。  相似文献   

3.
西藏那曲地区的鸟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7年3—8月,布那曲地区进行了鸟类调查,共获得118种及亚种,分属于14目27科,其中繁殖鸟类96种:古北种55种,东洋种9种,广布种18种和特有种14种。据该地区自然条件和鸟类区系组成,将该地划分为东部高山河谷、山地森林灌丛区,高原草甸、草原及湖泊沼泽区,羌塘高原干草原、荒漠区。  相似文献   

4.
王朗自然保护区鸟类调查报告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本文报道了王朗自然保护区的鸟类总计为139种另5亚种,分隶于12目32科(4亚科)。其中鸟76,夏候鸟52,冬候鸟6和旅鸟10种与亚种;棕头歌鸲是迄今国内采到的唯一标本。分析表明,以栖息针阔叶混交林的鸟类最多,占保护区鸟类总数的92.4%;全部优势种、89.5%的特种和87.5%的国家重点保护鸟类均见于这一生境。从繁殖鸟的区系从属关系进行分析,保护区内以古北鸟类为主,占60.6%,东洋界鸟类仅占29.2%。  相似文献   

5.
一、四川宝兴的鸟类区系,早在1962—1965年就曾进行过系统调查,并结合历史资料,就其区系组成和历史演变进行了研究分析[李桂垣等,1976动物学报22(1):101—114]。研究表明,一百年来在宝兴地区共记录了鸟类261种与亚种,其中有46种与亚种在解放后未见收录,而从1961年以后,却增录了  相似文献   

6.
云南省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鸟类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7年9~11月和2008年4~5月,对云南省丽江玉龙雪山自然保护区的鸟类资源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184种,结合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鸟类标本室收藏的该地区标本和文献记录的种类,保护区内共记录鸟类330种(另13亚种),隶属47科(另4亚科),18目,占云南省所录鸟类种数848种的38.92%,全国鸟类种数1329种的24.83%.其中国家一级保护物种1种,二级保护物种29种.黑眉长尾山雀Aegithalos iouschistos和大嘴乌鸦Corvus macrorhynchos为保护区内的优势种类.保护区记录的鸟类有留鸟230种和亚种,占所录鸟类种和亚种数的67.05%.区系成分以东洋界物种为主,有182种,占繁殖鸟类总种数的66.42%.亚区级区系分析表明保护区的鸟类以西南山地亚区的种类为主.结合该区鸟类生境分布的特点,提出云南松高山松林、针阔混交林和寒温性暗针叶林的保护是保护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7.
二滩水电站建成前后库区流域鸟类多样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对二滩水库库区的鸟类进行野外调查,发现在水库建成前后的鸟类都是187种,但其种类组成不同,相同种类129种,占观察到的种类的68.98%,同时 发现四川省鸟类新纪录12种,对建成前后的鸟类相对数量和多样性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在水库建成后,云南松林区,常绿阔叶林区和针阔叶混交林区3种生境的鸟为相对数量和物种多样性较建成前增高,均匀度变化不明显,农田耕作区的鸟类物种多样性和均匀度都降低;水库建成后,整个系统的鸟类β多样性略有下降,水域与其它生境的鸟类相似性很低,建成后农田耕作区与其它生境间的鸟类相似性比建成前有所降低,云南松林与另两种森林生境间的鸟类相似性变化不大,常绿阔叶林区和针阔叶混交林区的鸟类相似性增高,导致鸟类多样性变化的一个原因是生境复杂性降低。  相似文献   

8.
四川泸州地区鸟类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泸州地区有鸟类163种,另5亚种,隶属于15目33科。其中留鸟100种。根据各调查点留鸟种类的有无及多少,计算出相似性系数。再据其相似性、将该地区鸟类分布划为北部农田区,东部森林区,中部森林区,中南部农田森林区和西南部未恢复森林区。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云南白马雪山响古箐地区鸟类多样性的垂直分布格局,于2013年7月—2014年2月采用样线法对白马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响古箐地区的鸟类进行了调查。共记录鸟类139种,隶属9目36科,其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鸟类2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9种。不同生境中栖居的鸟类种数不同,其中云南松林69种、常绿阔叶林78种、针阔混交林123种、寒温性针叶林45种、高山灌丛草甸24种。从鸟类多样性的结果分析可知,中低海拔的云南松林、常绿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具有较高的多样性指数,分别为3.762、3.777、3.786;高海拔的高山灌丛草甸鸟类多样性指数最低,为2.871。同时针阔混交林及以下地区,东洋界鸟类比例随海拔的上升而增加,古北界和广布种所占比例随海拔上升而下降;寒温性针叶林以上地区,古北界鸟类比例随海拔的上升而增加,而东洋界与广布种鸟类的比例则下降。综上所述,响古箐地区鸟类多样性随海拔的升高而呈现出单峰分布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贝加尔湖与贝加尔湖沿岸地区鸟类区系的综合报告,是基于长期的调查研究以及观察了八千余号标本而写成的。西伯利亚东部地区的鸟类是相当丰富的,在这里共记录了325种,连同亚种一起共395类型。对这样的纬度来说,应该认为是相当多的。 研究这一鸟类区系的核心,即夏候鸟类,是有一定意义的。  相似文献   

11.
在横断山区鸟类区系分类的研究中,发现采自云南中甸,西藏昌都和左贡地区的藏雪鸡(Tetraogallus tibetanus Gould)标本与已知的亚种有显著差异,认为是一新亚种。藏雪鸡为云南省的首次纪录。  相似文献   

12.
新疆西南山地鸟类调查初报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疆西南部山地动物区系组成复杂,鸟类的垂直分布明显。本文根据1981年、1983—1988年实地考察资料,初步查明该地区有鸟类178种和亚种,其中在山区繁殖的鸟类约104种。  相似文献   

13.
陕西太白山地区鸟类三十年变化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本文从1956—1985年间,对太白山地区的鸟类作了分析对比,据文献记载,该地区计有192种和亚种,占秦岭鸟类的57%;而1982—1985年的采集调查中,共获151种和亚种,占秦岭鸟类的44.7%,30年后,下降了12.3%,目前已有41种鸟类未采到标本。 由于环境的变化,鸟类的分布不断向上迁移,同时分析了种类下降和种群数量变动的原因。说明了生态环境是影响鸟类分布和种群数量发展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由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唐妈珠教授主编的《横断山区鸟类》一书,于1996年经科学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本书是青藏高原横断山区科学考察丛书之一,系16开本,546页,附图版5幅。共记述横断山区鸟类585种,另55亚种,分隶于19目61科。是迄今为止记述横断山区鸟类最全面、系统的一部专著。横断山区地处我国西藏东部、四川西部和云南西北部一带,总面积约50万kin。由于该地区的自然地理条件独特,是举世瞩目的研究生物和地学中许多重大理论问题的关键性地区。本书是在作者1981—1985年进行野外实地考察,获得鸟类标本3427号的基础上,参考有关文…  相似文献   

15.
由吴至康等同志编著的我国第一部鸟类省志《贵州鸟类志》,已由贵州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全书共记述贵州鸟类417种和51个亚种。其中有一个新亚种(白鹇榕江亚种)。有13°个种和亚种为贵州省新纪录。对每种都详尽地记述了形态、生态和分布,并对一些种还进行了分类讨论,内容比较全面系统。本书有以下特点:1.本书所依据的资料比较丰富。贵州鸟类区系以往未进行过全面系统的调查研究。作者在编志过程中,经历十余年,行程一万八千多公里,采集点遍布贵州各地,共积累标本八千余号。本志就是在掌握了大量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进行编写的,是贵州鸟类研究现…  相似文献   

16.
武夷山是中国东南陆域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关键地区之一。检索《中国动物志·鸟纲》和《中国鸟类分布名录》(2版),记录有模式种(亚种)产地为武夷山及其邻近区域的鸟类模式种11种,包括单型种5种,即黑眉柳莺(Phylloscopusricketti)、棕噪鹛(Garrulaxberthemyi)、白喉林鹟(Cyornis brunneatus)、棕腹大仙鹟(Niltavadavidi)和蓝鹀(Emberizasiemsseni),以及指名亚种6种,即白眉山鹧鸪(Arboricolagingicagingica)、黄腹角雉(Tragopancaboticaboti)、白斑尾柳莺(Phylloscopus ogilviegranti ogilviegranti)、短尾鸦雀(Neosuthora davidiana davidiana)、华南斑胸钩嘴鹛(Erythrogenys swinhoeiswinhoei)和红尾噪鹛(Trochalopteronmilneimilnei),另有其他亚种31种。其中,产地记录为"挂墩"和"武夷山"31种(亚种),记录为"邵武"和"光泽"2种(亚种),记录为"福建西北部"和"南平或野猫坑"9种(亚种)。在近80年的武夷山区鸟类调查中,这些鸟类模式种(亚种)记录情况分别为:1938至1963年郑作新等记录28种,2004至2011年程松林等记录40种,而红尾噪鹛(Trochalopteron milnei milnei)和蓝鹀(Emberiza siemsseni)在前述两部分调查中均没有记录。依据程松林等调查记录的40鸟种进一步分析,其中,留鸟26种、夏候鸟10种、冬候鸟3种、旅鸟1种;常见7种、易见19种、少见12种、罕见2种。分析结果表明,模式种(亚种)产地为武夷山及其邻近区域的40种鸟类,作为宝贵的地模标本资源,在江西武夷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了较好的保护,对我国鸟类分类与区系分布、鸟类生物地理学和保护遗传学等方面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桂西北红水河中上游流域鸟类考察初报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1985—1986年,对广西西北部红水河中上游流域的鸟类作了初步考察,共采集到标本175种和亚种,分隶于13目33科,其中有17种和亚种为广西新纪录。在动物地理区划上,调查区归属于华中区,但据调查结果分析,其鸟类区系组成以华南区成份为主,结合该地植被和气候情况,作者认为,华南区的北界在桂西段应北移至沿红水河和南盘江北岸划线较为合适。  相似文献   

18.
书讯     
《动物学杂志》2005,40(5):118-118
郑光美院士主编的《中国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已于2005年5月由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是作者继《世界鸟类分类与分布名录》后,收入“华夏英才基金学术文库”的又一部巨著,是一部研究中国鸟类分类系统以及种和种下分类与分布的专著。参考鸟类分类学研究的最新进展,全书共收录中国鸟类1331种(2260种及亚种),隶属于24目、101科、429属。书中给出每个种的中文名和英文名,以及种和亚种的拉丁学名、分布区(包括动物地理亚区和省级行政区)。为便于国际交流,书中亦列出了分布区的英文名。本书还认真核定了中国特有种鸟类,列出71种中国特有鸟名录。书中附有参考文献以及拉丁学名、英文名和中文名索引,以及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图和行政区划图,以便读者检索和查阅。  相似文献   

19.
湖北崩尖子自然保护区夏季鸟类群落及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14 至2015 年每年的6—8 月, 采用样线法对崩尖子自然保护区夏季鸟类群落组成与结构进行了研究, 野外调查共记录鸟类9 目29 科 56 种, 其中国家重点保护鸟类 3 种。从居留型来看, 留鸟39 种,夏候鸟16 种, 旅鸟1种; 在地理区系构成上, 东洋种37 种(66.07%),古北种8 种(14.29%),广布种11 种(19.64%)。多样性分析结果显示,该区鸟类群落Shannon-Wiener 指数、Pielou 指数、和Simpson 指数分别为3.33、0.83 和0.95。从各生境群落多样性指数看,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中鸟类群落多样性指数最大,其次是落叶阔叶—温性针叶林,高山灌丛草甸带的多样性指数最小; 优势度指数在不同生境的变化趋势与群落多样性指数相似; 高山灌丛草甸中鸟类群落Pielou 均匀度指数最高,常绿阔叶林中的鸟类群落均匀度指数最低,旨在为崩尖子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1980—1984年,我们相继就阿尔泰山、罗布泊地区、帕米尔高原和昆仑山东部等地的动物区系进行了调查,录得鸟类300余种,其中有一些是国内或新疆未曾记录过的种或亚种。现报道如下。 一、普通秋沙鸭(中亚亚种)Mergus 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