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赵长林  崔宝凯 《菌物学报》2013,32(2):192-201
报道了多年卧孔菌属Perenniporia5个中国新记录种。非洲多年卧孔菌Perenniporia africana采自安徽省,孔口表面浅黄色至赭色,且骨架菌丝不分枝;下延多年卧孔菌P.decurrata采自云南省,担子果盖形,具较小孔口和担孢子;椭圆孢多年卧孔菌P.ellipsospora采自云南省,担子果平伏,孔口圆形至多角形,担孢子不平截;硬多年卧孔菌P.inflexibilis采自福建省,担子果盖形,孔口表面灰白至浅褐色,担孢子无色至浅黄色;黄多年卧孔菌P.xantha采自海南省,孔口较小,表面呈黄色,且在KOH试剂中呈深褐色。根据采集的标本材料提供了它们的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图。  相似文献   

2.
吴兴亮 《菌物系统》1998,17(3):206-208
本文报道了采自海南岛南部地区笼头菌属(ChlthrusMich:Pers)一个新种,即:海南笼头菌ClathrushainanensisX.L.Wusp.nov.文中对新种的形态特征作了拉丁文和汉文的描述,附有新种担子果和孢子(扫描电镜)照片,并讨论了新种与本属其他种的区别,主模式标本保存于贵州学院真菌标本室(HGAS),副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隐花植物标本馆(HKAS)。  相似文献   

3.
徐阿生  罗大庆 《菌物学报》2003,22(2):191-194
报道了中国地下真菌的一个新记录属——川普包属Trappea及其一新种——肉桂色川普包Trappeacinnamomea。新记录属以在真包被下具一层不育腔室组织及鬼笔型的孢子不同于其它近缘属;新种则以产孢组织鲜时肉桂色的颜色不同于属内的其它种。新种主要特征为:担子果地下生,球形或近球形,径0.5~1.5cm,伤后变红色,基部具细长(粗约0.5mm,长达6cm以上)的白色根状菌索。包被宿存,白色,厚120~200靘,由径±4靘的菌丝交织而成,菌丝具锁状连合,具颗粒物,在5%KOH液中呈深色。产孢组织胶质的,新鲜时肉桂色至浅褐色,干后橄榄绿色,产孢腔室不规则。与真包被相连的不孕(腔室)组织厚达500靘,由胶质薄壁的菌丝交织而成,菌丝径3~4靘,具锁状联合,不孕腔室四周由20~30×7~10靘的无色棒状细胞排列而成。中柱明显,浅色,在担子果中部树枝状分枝。菌髓板宽37~60靘,由无色、薄壁、径±2.5靘的菌丝交织而成,菌丝具锁状连合。担子长棒状至柱状,22~30×4~5靘,具(4-)5~7(-8)个孢子。担孢子光滑、无色,矩圆形或一端稍窄,4~5.6×2~3m。模式标本(徐阿生2001-107,HXZE1723)保存于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标本室(HXZE)。  相似文献   

4.
赵长林  崔宝凯 《菌物学报》2012,31(5):789-794
报道了多年卧孔菌属Perenniporia 3个中国新记录种。竹生多年卧孔菌P. bambusicola采自云南省,孔口表面橙色且仅生长于竹子上;树状多年卧孔菌P. dendrohyphidia采自广西,具树状菌丝;灰黄多年卧孔菌P. isabellina采自云南省,担子果平伏,孔口灰黄色,具树状骨架菌丝,且担孢子较大。根据采集的标本材料提供了它们的详细描述和显微结构图。  相似文献   

5.
本文报道了采集于广东省阳山县太平洞乡的一个亚硬孔菌属Rigidoporopsis Johan. &Ryv.新种,命名为大孢亚硬孔菌Rigidoporopsis macrospora G.Y.Zheng et Bi。三个国内新纪录:榆硬孔菌R.ulmarius(Fr.)Ryv.;薄皮蜡卧孔菌Ceriporia leptoderma(Berk.&Br.)Ryv.和新西兰背孔菌Chaetoporus novae-zelandiae(G.H.Cuna.)G.H.Cunn. 硬孔菌属和亚硬孔菌属的主要差别是:前者孢子光滑,非淀粉质反应;而后者则为轻微粗糙或具小疣,淀粉质或拟糊精质反应。另外,前者的担子较后者小得多。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采集于广东省阳山县太平洞乡的一个亚硬孔菌属Rigidoporopsis Johan. &Ryv.新种,命名为大孢亚硬孔菌Rigidoporopsis macrospora G.Y.Zheng et Bi。三个国内新纪录:榆硬孔菌R.ulmarius(Fr.)Ryv.;薄皮蜡卧孔菌Ceriporia leptoderma(Berk.&Br.)Ryv.和新西兰背孔菌Chaetoporus novae-zelandiae(G.H.Cuna.)G.H.Cunn. 硬孔菌属和亚硬孔菌属的主要差别是:前者孢子光滑,非淀粉质反应;而后者则为轻微粗糙或具小疣,淀粉质或拟糊精质反应。另外,前者的担子较后者小得多。  相似文献   

7.
本文报道寄生在鳞毛蕨科(Dryopteridaceae)卵果蕨(DryopterispolypodoidesFee)上的尾孢菌属一新种-鳞毛蕨尾孢(CercosporadryopteridisY.L.Guo.sp.nov)尾隐菌属真菌在鳞毛蕨科是首次报道。鳞毛蕨尾孢叶斑角状至不规则形,灰白色至浅黄褐色,子实体主要生在叶背面,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12根簇生,青黄褐色至中度褐色,顶部色泽较浅,宽度不规  相似文献   

8.
报道了采自藏东南林区的炭角菌属一新种──委陵菜生炭角菌(XylariapotentillaeA.SXusp.nov.)。该种子座直立,头部分叉或柄基分枝,地上部分高2~4.5cm,顶端可孕。子囊座柱状或圆锥状或扁平,长1~3cm,宽3~7mm,表面精糙,桑葚状,黑色5内部蜡质,中实,白色。柄柱状,直或扭转,具纵皱折,地下具延伸的假根。子囊壳卵圆形,450~500×200~300μm,孔口突出,盾状或疣状。子囊棒状,70~100×6~8μm,8孢子,顶端遇Melzer's试剂变蓝部分为长方体状,6×2.5μm。子囊孢于单行排列,梭形、不等边椭圆形至半球形,10~163×5~7.5μm,成熟后褐至黑褐色,光滑,芽缝不明显,直,稍短于孢子长度。侧丝多,细长,径15μm,无色,无隔。地下假根寄生在蕨麻委陵菜(Potentillaanserina)的活根上。模式标本保存于西藏高原生态研究所标本室(HXZE)。  相似文献   

9.
本文报道寄生在鳞毛颜料(DryoPteridaceae)卵果蕨(DryopterispolypodioidesFee)上的尾孢菌属一新种——鳞毛藏尾孢(CercosporadryopteridisY.L.Guo,sp.nov.)。尾孢菌属真菌在鳞毛蕨科是首次报道。鳞毛蕨尾孢叶斑角状至不规则形,灰白色至浅黄褐色。子实体主要生在叶背面。分生孢子梗单生或2~12根簇生,青黄褐色至中度褐色,顶部色泽较浅,宽度不规则,常基部较宽,不分枝或偶具分枝,1~4个屈膝状折点,1~5个隔膜,40~150(~210)×4.3~6μm。孢痕疤明显加厚,宽2.5~3.2μm。分生孢子无色,针形,直立或弯曲,顶端尖细,基部平截,具不明显的多个隔膜,95~250×3.7~4.8μm。文中为新种提供了拉丁文简介并附图。模式标本保藏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  相似文献   

10.
报道了口蘑科中国新记录属——紫杉菌属。并基于形态特征及分子系统学方法描述了中国新记录种粗壮紫杉菌,标本采自中国浙江省丽水市。该种的鉴别特征是子实体中型,菌盖浅黄褐色,中央黄褐色至深褐色,具有不连续的褐色锥状鳞片,菌褶直生,菌柄圆柱状,中实,基部略膨大,菌环以下污白色,具近似于盖上的锥状小鳞片,常脱落。菌环膜质,易脱落;担孢子椭圆形至宽椭圆形,表面具疣状纹饰,非淀粉质;褶缘囊状体和侧生囊状体缺失,菌盖鳞片由匍匐或半直立状菌丝组成,末端细胞圆柱状,无球针状囊状体,分支,具硬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