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章首次报道了产于西藏南部堆纳-岗巴、时代为晚白垩世Campanian期宗山组下部的瓮虫类及其相关微体化石,分别概括地说明了它们的形态特征,讨论了它们的系统分类,在Calpionellidea超科的Calpionellidae科中,建立新属Endothicollaria属。瓮虫类的相关微体化石,是指过去长期来作为分类位置未定的钙球类分子,它们营浮游生活,常与瓮虫类共生的一类微体化石,现已作为钙质沟  相似文献   

2.
浙江江山白垩系一新的蜥脚类恐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记述的巨龙科Titanosauridae一新属种———礼贤江山龙 (Jiangshanosauruslixianensisgen .etsp .nov .)产自浙江江山的金华组下部 ,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的Albian期。化石保存了部分头后骨骼 ,经过与晚侏罗世至晚白垩世蜥脚类化石的对比表明 ,新属的尾椎特征与巨龙科较为相似 ,肩胛骨、乌喙骨与巨龙科中的阿拉蒙龙属 (Alamosaurus)最为接近 ,但新属的前部尾椎较大 ,前凹后突的程度较不明显。新属种保存的背椎和中部尾椎的部分特征与我国晚侏罗世马门溪龙科也很相近。新属种是在我国首次记述的巨龙科化石 ,为研究白垩纪蜥脚类恐龙在我国的演化分布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3.
浙江江山白垩系—新的晰脚类恐龙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记述的巨龙科Titanosauridae一种属种--礼贤江山龙(Jiangshanosaurus lixianensis gen.et sp.nov.)产自浙江江山的金华组下部,地质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的Albian期。化石保存了部分头后骨骼,经过与晚侏罗世至晚白垩世晰脚类化石的对比表明,新属的尾椎特征与巨龙科较为相似,肩胛骨、乌喙骨与巨龙科中的阿拉蒙龙属(Alamosaurus)最为接近,但新属的前部尾较大,前凹后突的程度较不明显。新属种保存的背椎和中部尾椎的部分特征与我国晚株罗纪马门溪龙科也很相近。新属种是我国首次记述的巨龙科化石,为研究白垩纪晰脚类恐在我国的演化分布提供了新的材料。  相似文献   

4.
广东兴宁盆地白垩纪介形类动物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描述的标本采自粤东兴宁盆地白垩系红层(兴宁群),该地层由叶塘组(上部)和合水组(下部)组成。共得介形类化石10属12种,9未定种,其中有2新种。叶塘组建立了Eucypris-CyproisCypridea组合,其时代为晚白垩世早期;合水组建立了Mongolocypris组合,其时代为早白垩世晚期。  相似文献   

5.
粤北丹霞盆地白垩系长坝组产介形类化石 15 属 50 种,笔者描述其中 15 属 47 种(包括 3 个新种)。长坝组介形类动物群可以划分两个化石组合:( 1 ) Mongolocypris-Cypridea-Darwinula 组合,分布长坝组二段,属种繁多, 组合特征明显,与松辽平原泉头组 - 姚家组、湖北贾店组、浙江兰溪组等的介形类面貌相似,可以大致对比,由于出现少量晚白垩世标志化石 Talicypridea 属和大个体的 Mongolocypris 属,反映它与晚白垩世介形类的关系更为密切,但又不同于晚白垩世中晚期的南雄群 Talicypridea 动物群,层位偏低,时代较早,属晚白垩世早期为宜,大致相当于赛诺曼期( Cenomanian );( 2 ) Cypridea-Altanicypris-Candona 组合,分布长坝组四段,其层位在长坝组二段之上,晚白垩世丹霞组之下,组合中富含类女星介科的 Altanicypris 属,许多属种出现在晚白垩世地层中,其时代属晚白垩世无疑,与土仑期( Turonian )大致相当。  相似文献   

6.
在龙爪沟群七虎林组中识别出多个时代分布仅限于早白垩世晚期至晚白垩世早期的双壳类化石属 ,其中 ,VectianellaCasey和PseudaphrodinaCasey的时代分布仅限于早白垩世阿普第期 ,这两个属的发现对于七虎林组和龙爪沟群时代的确定有重要意义。文中系统描述这两属化石 。  相似文献   

7.
黑龙江绥滨-双鸭山地区城子河组的植物化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曹正尧 《古生物学报》1992,31(2):206-231
本文记述了黑龙江省东部绥滨-双鸭山地区城子河组的植物化石25属49种(包括5新种),讨论了这个植物化石群的组合特征、地质地理分布,并与相关植物群进行了对比,结合考虑下伏东荣组的时代为晚侏罗世,确定城子河组的地质时代应属早白垩世,至少城子河组二段已属旱白垩世。  相似文献   

8.
鹤冈盆地石头河子组孢子花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是对鹤冈盆地中生代主要含煤地层石头河子组孢粉化石的首次报道与研究,共记述孢子花粉26属46种,经描述12属20种。文中从所发现的海金沙科孢子Cicatricosisporites11种,Con-cavissimisporites1种,Pilosisporites1种,凤尾蕨科孢子Pterisisporites1种,石松科孢子Lycopodi-umsporites1种,蚌壳蕨科孢子Cibotiumspora1种,桫椤科孢子Cyathidites2种以及相当数量的松柏目双囊花粉,植物亲缘关系不明的特征性花粉Jiaohepollis1种等,论证了石头河子组地质时代应属早白垩世晚贝里阿斯期-巴列姆期。石头河子组地质时代长期被归为侏罗纪,这一孢粉组合的研究,无疑对正确确定这一含煤地层的时代有着较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内蒙古海拉尔盆地南部地区晚白垩世青元岗组介形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蒙古海拉尔盆地南部探井青元岗组红色碎屑岩中发现较丰富的介形类化石,即下段的Ahanicypris obesa-Talicypridea triangulata组合和上段的Chinocypridea augusta-Talicypridea qingyuangangensis组合,这些介形类化石地方性色彩强烈,表现为以具冠状壳喙类型的Ahanicypris,Talicypridea,Chinocypridea和网纹发育的Harbinia等属繁盛为特征,反映了中国东北地区晚白垩世晚期介形类动物群面貌。根据介形类化石组合特征及其分布规律,可以与松辽盆地晚白垩世四方台组的介形类动物群对比,时代为晚白垩世Maastrichtian期。  相似文献   

10.
广东三水盆地晚白垩世的介形类动物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据24口钻井及4条地表剖面372个样品的采集和分析,三水盆地晚白垩世的介形类动物群含介形类化石28属81种,本文描述其中24属62种,包括1新种.此介形类动物群在数量上以女星介科和玻璃介科最繁盛,次为背足介科、湖花介科和类女星介科,依其横向分布及纵向变化规律,划分为Talicypridea和Porpocypris两个动物群及Talicypridea amoena带、Porpocypris globra带和Porpocypris sphaeroidalis带等3个化石带.依据介形类化石三水组可与南雄群对比,时代属晚白垩世早--中期.大塱山组与上湖组坪岭段对比,时代应属晚白垩世晚期.  相似文献   

11.
描述河南西峡盆地晚白垩世含恐龙蛋地层中的腹足类化石5属2种、3未定种。根据Bithynia cf.elongata Martinson和Mesolanistes efremovi(Martinson)在地层中的分布和对比,含化石地层时代为晚白垩世桑托期(Santonian stage)至马斯特里赫特期(Maastrichitian stage)。  相似文献   

12.
河南淅川盆地的恐龙蛋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记述了河南淅川盆地10个地点发现的恐龙蛋化石计6种,分属于4个科6个属.其中新属1个、新种2个。新属、新种滔河扁圆蛋(Placoolithustaohensis)以其特有的壳单元分枝特征成为树枝蛋科的新型分子;另一新种渐川树枝蛋(Dendroolithusxichuanensis)与湖北安陆王店树枝蛋(D.wandianensis)性质相似,两者时代应彼此相当;含滔河扁圆蛋的马家村组下部应与其下含淅川树枝蛋的高沟组划归同一时段为宜,即晚白垩世早期;含副圆形蛋、椭圆形蛋、长形蛋、南雄蛋的马家村组中、上部和其上的寺沟组,时代应属晚白垩世中、晚期。  相似文献   

13.
黑龙江晚白垩世植物区系及东亚、北美区系的关系   总被引:24,自引:5,他引:19  
本文记载了黑龙江嘉荫县乌云组所产植物化石,计有53种,隶属39属、28科。其中蕨 类植物7种,裸子植物8种,被子植物38种(包括单子叶植物1种),10个种为新种。 乌云组植物化石的区系及植被的分析结果表明,在植物区系成分中,大多是亚热带至暖温 带分子,具少数温带成分,由此组成的群落有暖性针叶林,落叶阔叶林和常绿阔叶林等,共同组 成暖性针阔叶混交林,指示当时气候温暖潮湿,大约是暖温带向亚热带过渡的气候特点。再从 植物化石叶子外貌特征来分析,其中全缘叶占40%; 叶的体积以中型的占大多数,大型和小型 的均少数; 脉序以具掌状脉的占多数。这些特征说明,沉积时期亦为温暖潮湿的气候。 晚白垩世在东亚出观的35属化石中,其中27属和北美共有,约占总属数的77%,这种区 系组成的相似程度,表明其区系具有密切的亲缘关系。这种亲缘随着时间的推移,在进入第三 纪或向更晚发展的进程中而逐渐减弱。主要由于大陆漂移和板块运动,使欧亚、北美在第三纪 初完全分离,此后这两块大陆隔离发展,植物区系的相同分子逐渐减少,以至现在生存植物中 的相同属仅占总数的4.1%,其中草本植物还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根据我国东北地区晚白垩纪所产植物化石及同时代南方所产化石,大致可把晚白垩世的 植物区(带)划分为三个:(1)暖温带至亚热带植物区,主要代表植物是Metasequoia,Trochoden- droides,Platanus,Ampelopsis,Protophyllum,Pterospermites,Menispermites; (2)亚热带至热 带植物区,植物有Brachyphyllum,Cinnamomum,Nectandra和棕榈科植物; (3)亚热带或干 旱植物区,兼有南北过渡的植物或呈干旱性的植物。 乌云组植物大化石共有33属,和东亚,北美同时代植物群对比,出现不少相同属种,其中 15个属种出现在苏联晚白垩世的察加扬组及东锡霍特阿林,11个属种出现在日本晚白垩世 的Kuji地区,若与加拿大晚白垩世植物群比较,有11个相同属种; 与阿拉斯加晚白垩世植物 对比,则有12个相同属种; 若与乌云组同属一区的太平林场组比较,相同属种更多。再从孢粉 组合成分看,和本区松辽盆地明水组相同的属有15个,并具有少数晚白垩世代表性的花粉如 鹰粉、沃氏粉和山龙眼粉,表明乌云组的时代和明水组接近。同时在乌云组大化石中绝灭类型约占70%,证实该植物群的古老性。其时代属于马斯特里赫特期至达宁期而不是古新世。  相似文献   

14.
山东平邑盆地固城组、卞桥组共发现介形类化石21属21种4比较种13未定种,本文记述了其中的17属16种4比较种9未定种。卞桥组一段下部的介形类可称为Talicypridea reticulata-Mongolocypris longa-Frambocythere fangjiaheensis介形类动物群,含化石地层的时代被确认为晚白垩世最晚期,即马斯特里赫特期的晚期。该动物群的发现,为平邑盆地白垩系/古近系界线的确定提供了十分重要的依据。  相似文献   

15.
滇西西部中奥陶统施甸组虽创名很早,但其时代一直有争论,尽管大都是依据其地层中的笔石来确定,但有的学者把它归于早奥陶世Floian期至中奥陶世Darriwilian期,而有的却认为只应属于Floian期至Dapingian期,或是Darriwilian期,甚至是Darriwilian期延至晚奥陶世Sandbian期。施甸组产有许多腕足类,但未经详细研究,其它化石相对较少,笔石详细研究也很晚,三叶虫、棘皮动物、头足类等研究也很少。本文报道了张远志新厘定的施甸组下部的腕足类,共有27属29种,它们可分为Leptellina(Leptellina)和Saucrorthis两个腕足类群落,时代属Darriwilian期中、晚期。另据施甸组下部腕足类与邻区的对比表明,滇西应分为东西两部分,东部属印支地体,西部归滇缅马地体。  相似文献   

16.
准噶尔盆地腹部芳3井紫泥泉子组所夹灰色泥岩中产丰富的盘星藻、葡萄藻等藻类、疑源类化石及一定数量的孢粉化石。孢粉化石计75属160种,并首次在新疆地区发现了可靠的鹰粉型化石Aquilapollenites以及在我国主要产于松辽盆地和广东三水盆地上白垩统的“大孢子”化石Balmeisporites,建立Schizaeoisporites grandus-Parcisporites parvisaccus-Liliacidites creticus(GPC)组合。通过对部分孢粉属种已知地质分布的分析以及与国内外部分地区晚白垩世孢粉组合的对比,将GPC组合的时代确定为晚白垩世坎潘期至马斯特里赫特期。根据紫泥泉子组的沉积特点及孢粉组合特征,认为晚白垩世准噶尔盆地应归属西北-东南孢粉植物区,局部层段沉积时期气候比较湿润,孢粉组合具有我国东北孢粉植物区与西北-东南孢粉植物区的过渡特点。  相似文献   

17.
描述我国西藏南部堆纳地区宗山组下部及基堵拉组中的遗迹化石。宗山组中的遗迹化石组合可归属于Zoophycos遗迹相,该遗迹相可进一步划分产于富氧条件下的Thalassinoides-Planolites遗迹及产于贫氧条件下Zoophycos-Chondrites遗迹亚相。基堵拉组中的遗迹化石组可归属于在高能的潮下带的临滨和潮间带的前滨环境下产生的Skolithos遗迹相。  相似文献   

18.
宁夏六盘山盆地晚三叠世孢粉组合及其地层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宁夏六盘山盆地炭山、窑山及上流水等3条剖面中原划为中侏罗统延安组下部含煤地层的21块岩样进行了孢粉分析,获得丰富的孢粉化石,鉴定出76属144种,建立了Dictyophyllidites-Aratrisporites-Cycadopites组合。通过与国内外相关孢粉组合对比,认为该组合地质时代应属晚三叠世。首次以孢粉化石为依据,确认了六盘山盆地上三叠统延长组的存在。  相似文献   

19.
描述黑龙江省东部鸡西盆地典型的城子河组下部海相层(包括南部条带海相层,即原"石河北组”)的沟鞭藻类化石15属19种,含1新种和1新组合种.它们可分出两个沟鞭藻组合: Odontochitina operculata Muderongia tetracantha组合(下部)和Vesperopsis zhaodongensis组合(上部);讨论沟鞭藻组合的特征及其地质时代,并与国际上有关地层进行对比,认为典型的城子河组下部海相层的时代为Hauterivian晚期.据此,推测城子河组下部,即海相层及其下的地层时代属Valanginian晚期-Hauterivian晚期.  相似文献   

20.
李琪  李国彪 《古生物学报》2019,58(3):353-362
白垩纪是大洋缺氧及生物灭绝等重大地质事件频发的一个时期,也是全球气候变暖的重要时期。因此,白垩纪研究对于探讨地质历史时期地球的系统演化,尤其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协同演化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西藏定日贡扎剖面保存着上白垩统较为完整的地层序列,文中对上白垩统岗巴村口组和宗山组剖面岩石样品中获得的有孔虫化石进行研究,鉴定出有孔虫化石8属22种,识别出Dicarinella asymetrica、Globotruncanita elevata、Globotruncana ventricosa、Radotruncana calcarata等4个有孔虫化石带。根据有孔虫化石确定贡扎剖面的地层时代为晚白垩世桑顿期(Santonian)至坎潘期(Campanian),桑顿阶/坎潘阶界线位于Dicarinella asymetrica带与Globotruncanita elevata带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