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蛇志》2018,(2)
目的探讨在B超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中晚期肝癌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015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行B超或CT引导下125I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的50例患者实施全程关护护理模式,包括术前评估及干预、术中护理、术后护理、营养干预、出院指导。结果 50例患者对放射防护相关知识完全知晓,均能顺利配合治疗及护理,护理满意度达98.0%;本组患者中主要并发症为穿刺部位轻度疼痛6例,穿刺口少量渗血3例。结论 B超或CT引导下经皮穿刺组织间植入125I放射性粒子治疗中晚期肝癌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介入法,并发症轻、发生率低,通过全程关护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对放射性粒子植入防护相关知识知晓率,提高防护意识,从而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蛇志》2015,(4)
目的探讨氩氦刀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2月收治的中晚期PHC患者72例,将其中38例采用氩氦刀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的中晚期PHC患者为观察组,34例单纯予氩氦刀治疗的中晚期PHC患者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肿瘤组织CT值和KPS评分及AFP值变化,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和97.4%,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3%和76.5%(均P0.01);而且观察组术后3个月和6个月CT值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均P0.01),KPS评分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1),AFP值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两组术中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氩氦刀联合125I粒子植入治疗中晚期PHC,具有微创、安全、高效的优点,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125)I粒子植入联合深部热疗治疗骨转移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3例骨转移瘤患者随机分为~(125)I粒子植入联合深部热疗治疗组和单独采用~(125)I粒子植入的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疼痛缓解情况与临床疗效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期间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但治疗组缓解更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局部病灶完全缓解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125)I粒子植入联合深部热疗在骨转移瘤的治疗中疗效确切,不良反应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目的:通过研究不同活度的125I粒子以及联合TACE治疗兔VX2肝移植癌的疗效及其病理基础,探讨125I粒子组织间植入治疗肝癌的有效性。方法:建立兔VX2肝癌模型。60只肝癌模型兔随机分成5组,对照组(A组)植入空白剂量(0mCi)125I粒子,B组植入1.0mCi125I粒子,C组植入0.7mCi125I粒子,D组植入0.4mCi125I粒子,E组植入0.7mCi125I粒子+TACE。观察植入前后各组肿瘤体积并计算抑瘤率,切除肿瘤组织及周围正常组织进行常规病理检查。结果:各治疗组肿瘤大小在治疗前后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均小于同期对照组(A组)(P<0.01)。在不同观察时期抑瘤率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个组间抑瘤率差异在治疗后2周最为明显(P<0.01),但均高于D组(P<0.01)。治疗后6周病理提示D组部分组织内仍可见少量肿瘤细胞,而其余各治疗组均未见明显的肿瘤细胞残存,B组对周围肝组织损伤较大,C组、E组适中。总体疗效E组优于其余各治疗组。结论:125I粒子联合TACE治疗肝癌效果明显优于单一的治疗方案,是肝癌目前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案,其中单个粒子活度以0.7mCi左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估植入支架长度对围手术期心肌梗死的预测意义。方法:选择2005年6月到2009年2月解放军第454医院医院及长海医院341名冠心病患者,共植入351枚雷帕霉素药物支架,根据植入支架数目分为单个支架组(22-36mm)及重叠支架组(>36mm);根据植入支架长度分四组:①28-36mm②37-59mm③60-80mm④>80mm。观察支架植入后的急性并发症,术后心电图变化和术后1周内心肌肌钙蛋白的变化。结果:1.手术成功率达98.9%,急性并发症发生率为6.1%。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达到14.1%。2.根据植入单个支架组与重叠支架组比较,重叠支架组(>36mm)术后肌钙蛋白I(TNI)显著高于单个支架组(22-36mm):6.0%VS1.1%,P<0.05;而在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上前者也明显高于后者:11.6%VS5.6%,P<0.05。3.在支架长度分组中发现支架长度>60mm组发生围手术期并发症及MACE事件明显高于28-36mm组,P<0.05;其余组间未见显著差异。结论:重叠支架植入方法及植入支架长度>60mm明显增加术后心肌损伤标志物释放,增加围手术期非Q波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腔镜微创食管癌根治术治疗Siewert I型胃食管结合部鳞癌患者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科2009年1月1日至2012年3月1日收治的Seiwert I型胃食管结合部鳞癌患者114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开胸食管切除术组(59例)和腔镜微创食管切除术组(55例),评估并比较两组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微创食管切除术组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评分评分均显著高于开胸食管切除术组(P0.05),患者2年生存率为83.6%(46/55),高于开胸食管切除术组(47/59,79.7%)。此外,微创食管切除术组肺部并发症(9.09%vs 28.81%)和声带麻痹(0%vs 15.25%)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胸食管切除术组(P0.05)。结论:腔镜微创食管癌根治术可显著提高Siewert I型胃食管结合部鳞癌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7.
谈宗国  毛世华  刘洁  章伟芬  熊辉 《生物磁学》2013,(26):5127-5129,5142
目的:研究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125I粒子植入后血清CA125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2年4月-2013年4月来我院就诊的40例复发妇科恶性肿瘤患者,平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实验组20例行腹腔镜下切除病灶并进行^125I粒子植入治疗,对照组20例仅行腹腔镜切除病灶治疗。监测术后6个月内患者血清CA125的变化情况。结果:术后随访的6个月内,实验组的血清CA125水平明显降低,术后3个月降低至正常水平共有14例(75%);术后随访的6个月内,对照组血清CA125水平降低后逐步升高,术后3个月降低至正常水平共有3例(15%),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实验组的2a肿瘤生存率为20%,对照组为8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发性妇科恶性肿瘤腹腔镜下病灶切除术125I粒子植入后血清CA125水平显著降低,该法是评估肿瘤治疗疗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胸腔镜辅助小切口(VTAMS)与传统开胸手术对胸外伤患者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选取2017年7月~2019年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胸外伤患者91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A组(n=44,行传统开胸手术)和B组(n=47,行VTAMS手术),比较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前及术后7d的凝血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病死率。结果:B组术中出血量、术中输血量少于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7d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血小板(PLT)较术前降低,D-二聚体(DD)、凝血酶原时间(PT)较术前升高(P<0.05);B组术后7d的APTT、PLT高于A组,DD、PT则低于A组(P<0.05)。B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0.64%(5/47),低于A组的27.27%(12/44)(P<0.05)。B组病死率为2.13%(1/47),低于A组的15.91%(7/44)(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相比,胸外伤患者应用VTAMS手术治疗,可改善围术期指标,对凝血功能影响较轻,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同时还可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晚期肝门部胆管癌的治疗方法.方法:肝门部胆管癌9例,肿瘤局部切除,胆肠吻合,吻合口后壁采用血管吻合线无创吻合,残余肿瘤125I组织间植入持续、精确、适形的放射治疗.结果: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黄痘于1-2月后基本消退,未出现胆漏及胆管炎等并发症,随访2-18月,全部存活.结论:肝门部胆管癌肿瘤局部切除,胆肠吻合时后壁采用血管吻合线吻合,可以简化手术;125I组织间植入治疗残余肿瘤安全,有效,操作简单,对于胆管癌行肿瘤姑息性切除者,可降低术后复发,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腔镜微创食管癌根治术治疗Siewert I型胃食管结合部鳞癌患者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科2009 年1 月1 日至2012 年3 月1 日收治的Seiwert I型胃食管结合部鳞癌患者114 例,并将其随机分为开胸食管切除术组(59 例)和 腔镜微创食管切除术组(55 例),评估并比较两组的短期临床疗效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微创食管切除术组患者术后生存质 量评分评分均显著高于开胸食管切除术组(P<0.05),患者2 年生存率为83.6%(46/55),高于开胸食管切除术组(47/59,79.7%)。此 外,微创食管切除术组肺部并发症(9.09%vs 28.81%)和声带麻痹(0%vs 15.25%)的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开胸食管切除术组(P<0.05)。 结论:腔镜微创食管癌根治术可显著提高Siewert I型胃食管结合部鳞癌短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林泓怡  林建  王净蒙  韩影 《生物磁学》2011,(Z1):4675-4677
目的:比较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PLDD)和经皮颈椎间盘等离子消融术治疗单节段突出的神经根型颈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2007年6月至2011年5月的颈椎间盘突出症住院患者36例。其中PLDD治疗17例(A组),等离子消融治疗19例(B组)。根据VAS评分和JOA评分,评价术前和术后一月内的疗效,同时记录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结果:所有病例均成功穿刺并完成随访。两组手术后一月内各观察点的VAS评分和JOA评分均明显优于术前(P<0.05),其中B组患者术后3d和7d的VAS评分低于A组(P<0.05),而两组间术后JOA评分无明显差异。两组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与经皮激光椎间盘减压术相比,经皮椎间盘等离子消融术治疗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症状消失更快。  相似文献   

12.
徐志宏  唐立文  王赞 《生物磁学》2011,(Z1):4665-4667
目的:观察帕瑞昔布联合应用曲马多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镇痛的作用效果评价。方法:72例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患者,随机分成3组,每组24例。A组与B组术前15 min静注帕瑞昔布0.8mg/kg,C组手术结束前10 min静注帕瑞昔布0.8mg/kg;术毕A组静注生理盐水20 mL,B组与C组静注曲马多1 mg/kg。分别记录术毕给药后1、3、6、12、24 h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不良反应及患者对镇痛治疗的总体满意度。结果:B组VAS评分在术后24h内各时间点均低于A组和C组(P<0.05);3组术后不良反应无显著差异(P>0.05);B组镇痛药物用量明显少于A、C组(P<0.05);患者对镇痛治疗总体满意度B组与A组、C组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105)。结论:帕瑞昔布术前应用具有超前镇痛作用,同时联合应用曲马多,可以提高镇痛质量,是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患者术后镇痛的良好选择。  相似文献   

13.
王志鸿  李鲁  周乃康  邵壮  解华杰  杨帆 《生物磁学》2011,(Z1):4672-4674
目的:观察射频消融术(RFA)联合吉非替尼(Gefitinib)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26例晚期NSCLC(III、IV期)患者用RFA联合Gefitinib治疗,与23例单独使用RFA治疗的对照组进行比较,观察两组之间有效率、生活质量和不良反应。结果:根据疗效、生活质量评分等指标进行评价,联合治疗组有效率为65.4%,高于单纯RFA治疗组的34.8%,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接受治疗的患者进行生活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所有接受RFA和Gefitinib联合治疗组中有71.3%的病人生活质量良好,而接受单纯RFA治疗组中只有47%的患者生活质量良好,两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患者不良反应主要是疼痛、发热、腹泻等,只需对症处理。结论:RFA联合Gefitinib综合治疗NSCLC方案优于单纯采用RFA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介入血管腔内治疗孤立性肠系膜上动脉夹层(ISMAD)的安全性和疗效。方法:5例患者均通过腹部CT及血管造影明确诊断ISMAD,本组病例确诊后行介入血管腔内治疗,术后继予抗凝抗血小板治疗,并术后1、3、6个月进行CTA或血管造影随访。结果:5例患者手术成功率100%,其中支架联合弹簧圈栓塞2例,双支架重叠技术3例,无并发症发生。全部患者术后3周内症状逐渐消失;术后3~6个月时肠系膜上动脉CTA及血管造影显示动脉瘤腔不显影,支架腔内血流通畅;随访3~12个月(平均7.8个月)夹层动脉瘤无复发。结论:介入血管腔内治疗是治疗ISMAD的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共同性外斜视患者内直肌中Myf-5的表达变化,探讨其在共同性外斜视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收集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2009年12月-2010年11月住院手术治疗的共同性外斜视病人获得的内直肌段为斜视组,共16例。另选同期行眼球摘除或角膜移植供体取得的内直肌为成人对照组(共6例)。所有的内直肌段固定切片后行Myf-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测Myf-5在眼外肌中表达的平均光密度值,对两组间平均光密度值进行比较。结果:Myf-5的平均光密度值在斜视组0.024±0.041,对照组0.233±0.02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眼外肌中Myf-5表达的降低可能与斜视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丙泊酚与瑞芬太尼持续泵注浅全麻状态下拔除气管导管在临床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ASAI-II级择期行开腹胆囊切除手术全麻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100例。对照组术毕符合拔管条件时拔除气管导管,试验组手术结束时持续泵注丙泊酚瑞芬太尼维持病人于浅麻醉状态,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潮气量达6~8ml/kg,呼吸频率大于12次/min,脱氧10minSpO2在95%以上,PetCO2在正常范围,停止输注丙泊酚和瑞芬太尼,拔除气管导管。记录两组患者手术结束时、拔管时、拔管后1min、3min、5min各时点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结果:组内比较,与T1时刻比较,试验组T2、T3、T4时刻的MAP、H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2、T3、T4时刻的MAP、HR高于T1时刻(P<0.05)。组间比较,T1时刻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2、T3、T4时刻的MAP、HR对照组高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不良记忆的发生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pO2<96%的发生例数、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丙泊酚与瑞芬太尼持续泵注浅全麻状态下拔除气管导管,患者血流动力学平稳,无不良记忆。  相似文献   

17.
徐菊娣  张明  倪国英  丁罡 《生物磁学》2011,(Z1):4781-4783
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手术切除是治疗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是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多数为中晚期,无法进行手术切除。高强度聚集超声(HIFU)是一种非侵袭性的治疗方法,在肝癌的治疗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此作者对HIFU治疗肝癌的原理、提高免疫力的作用及抑制肝癌侵袭和转移的作用进行阐述,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经胃镜鼻空肠置管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血糖及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将32例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早期肠内营养组(EEN,18例)和肠外营养组(PN,14例)。详细记录治疗期间的血糖波动,第4d、10d营养指标和淀粉酶等变化,并观察临床恢复情况。结果:早期肠内营养组血糖水平波动较肠外营养组平稳(P<0.01)。入院第4天EEN组患者的各项营养指标和淀粉酶指标恢复明显高于PN组患者(P<0.01)。并发症发生率EEN组少于PN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经胃镜鼻空肠置管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胰腺炎患者营养支持的较好方法,方便血糖调控,同时可促进机体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程志健  何斌  邱洪清  卢娅萍 《生物磁学》2011,(Z1):4693-4695
目的:观察复方嗜酸乳杆菌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诱导和维持缓解作用的疗效。方法:第一阶段将102例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成A组(34例)、B组(34例)和C组(34例),分别服用美沙拉嗪片、复方嗜酸乳杆菌、美沙拉嗪+复方嗜酸乳杆菌治疗12周后观察3组临床疗效,缓解率及缓解时间。第二阶段将各组缓解者随访1年,观察3组维持时间及复发率。结果:3组临床疗效评价,临床缓解时间、缓解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见(P>0.05),3组患者维持临床缓解时间、复发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所以由中国株嗜酸乳杆菌,日本株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和枯草杆菌等四种菌粉组成的复方片剂是值得推荐的维持治疗缓解期UC的有效药物;两者联合用药并未增效,联合使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和美拉沙嗪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联合维持治疗是没有必要的。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诱导和维持缓解作用的疗效与美拉沙嗪比较无差异,没有必要联合使用复方嗜酸乳杆菌片和美拉沙嗪作为溃疡性结肠炎的联合维持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代谢综合征(MS)的相关性。方法:282例T2DM患者根据是否合并MS分为MS组(163例)和非MS组(119例),测定24h尿白蛋白(UAlb)及相关生化指标,比较两组UAlb水平及糖尿病肾病(DN)患病率,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方法分析T2DM患者微量白蛋白尿的危险因素。结果:MS组的UAlb及DN患病率明显高于非MS组,且随着MS组分增加,UAlb水平显著升高。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甘油三酯、糖化血红蛋白、收缩压为影响UAlb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T2DM患者微量白蛋白尿与MS密切相关,需采取综合干预措施避免或延缓DN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