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摘要 目的:探讨自膨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1月我院采取自膨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159例(A组)及采取单纯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患者178例(B组),比较两种手术方法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随访时间、手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并通过格拉斯哥(GOS)预后评分、Raymond分级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随访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出血及缺血事件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脑积水、肺炎发生率、致死率及致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连续校正后P=1)。术后1月内及术后12个月随访GOS评分,A组评分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内及术后12个月随访Raymond分级,A组优于B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自膨式支架辅助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栓塞效果明显且术后并发症少,对于颅内动脉瘤患者在弹簧圈栓塞基础上应用自膨式支架辅助可提高手术安全性及栓塞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摘要 目的:评价分析B超和X线下引导下腹主动脉预置球囊阻断术在凶险性前置胎盘剖宫产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22年6月我院收治的83例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病历,其中在B超引导下腹主动脉预置球囊行剖宫产术者40例(治疗组A),X线引导下腹主动脉预置球囊行43例(治疗组B)。比较分析两组患者子宫切除率和死亡率等;比较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的Apgar评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组A手术时间短于治疗组B,治疗组A术中出血量小于治疗组B(P<0.05);两组患者术中胎盘粘连率、胎盘植入率及子宫切除率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均未出现新生儿窒息现象,治疗组A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 Apgar评分以及早产儿率与治疗组B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后总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将B超下腹主动脉预置球囊阻断术应用于凶险性前置胎盘患者剖宫产,可有效减少术中和术后出血量,对新生儿出生后Apgar评分无影响,不增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MI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顺行交锁髓内钉、锁定加压钢板治疗肱骨干中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26例肱骨干中段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三组,MIPO组(42例)采用MI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髓内钉组(42例)采用顺行交锁髓内钉固定治疗,钢板组(42例)采用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所有患者术后随访12个月,比较三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前和术后第12个月美国加州大学肩关节评分系统(UCLA)评分、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欧洲五维健康量表(EQ-5D)评分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MIPO组和髓内钉组的术中出血量与术后住院时间均少于钢板组(P<0.05),MIPO组和髓内钉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MIPO组、钢板组骨折愈合时间短于髓内钉组(P<0.05),MIPO组、钢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MIPO组、钢板组术后第12个月UCLA评分均高于髓内钉组(P<0.05),MIPO组、钢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第12个月MEPS无差异(P>0.05)。术后第12个月MIPO组、钢板组EQ-5D评分高于髓内钉组(P<0.05),MIPO组、钢板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桡神经损伤、肩峰损伤发生率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桡神经损伤以钢板组发生率最高,肩峰损伤以髓内钉组发生率最高。结论:MIPO技术结合锁定加压钢板具有微创、术后恢复快、对肩关节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较小、术后并发症较少的优势,是肱骨干中段骨折较为理想的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4.
摘要 目的:对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新鲜期(急性期和亚急性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伴随和不伴随椎体内裂隙征疗效进行比较。方法:以行PVP术治疗OVCF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研究组A为OVCF伴随椎体内裂隙征(intravertebral cleft, IVC)患者,研究组B为OVCF不伴随IVC患者,以手术时间、所使用的骨水泥量,手术前、术后2 d、术后6个月患者VAS评分、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为指标,考察PVP的治疗效果。结果:与研究组A比较,研究组B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患者手术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B骨水泥量显著降低(P<0.05)。两组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患者手术前、术后2 d和6个月的VA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同组急性和亚急性期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与手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2 d和6个月的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两组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患者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无显著差异(P>0.05);与同组急性期比较,术前亚急性期患者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显著降低(P<0.05);与手术前比较,术后2 d和术后6个月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A组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患者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后B组显著增加(P<0.05)。术前B组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患者Cobb角较A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同组急性期比较,术前亚急性期患者Cobb角显著升高(P<0.05);与手术前比较,两组术后2 d和术后6个月的Cobb角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A组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患者Cobb度显著低于术后B组(P<0.05)。结论:PVP治疗新鲜期OVCF伴随和不伴随椎体内裂隙征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5.
摘要 目的:探讨膳食纤维添加联合中医推拿对幼儿功能性便秘的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月~2020年6月在佛山市妇幼保健院儿科门诊诊治的135例功能性便秘幼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分为A组(基础治疗组,42例)、B组(膳食纤维添加组,52例)及C组(膳食纤维添加联合中医推拿组,41例)。治疗四周后,比较三组患儿排便困难症状评分和治疗效果。监测三组患儿治疗期间发生不良反应情况。随访观察6个月,比较三组患儿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三组患儿排便困难、腹胀、排便频率及症状评分总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C组排便困难评分和症状评分总分低于A组和B组,B组和C组腹胀评分低于A组,C组排便频率评分低于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儿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和B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总有效率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三组患儿均未出现明显药物不良反应,如恶心、腹胀、呕吐、腹痛、腹泻、皮疹等。三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A组,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膳食纤维添加联合中医推拿治疗幼儿功能性便秘,能提高临床治疗效果,降低远期复发率,是幼儿便秘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摘要 目的:研究中药"灵景方"对冠心病PCI术后焦虑状态(心神失养证)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期间,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心血管科的患者者共64例,分为中药治疗组及对照组各32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治疗,中药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灵景方"治疗,疗程2个月,运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躯体化症状自评量表(SSS)、中医证候积分等评估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焦虑程度、躯体化症状程度以及中医临床证候的缓解程度,并分析患者治疗前后血清hs-CRP水平,以评估炎症反应程度,进而评价患者远期预后。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HAMA评分、S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血清hs-CRP等方面均无差异。治疗后HAMA评分的下降在中药治疗组内有差异(P<0.05),而对照组组内无差异(P>0.05),治疗后中药治疗组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均有下降(P<0.05),中药治疗组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中药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72.41%,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6.67%,中药治疗组的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SSS评分在治疗后均有下降,且中药治疗组评分下降更多(P<0.01)。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hs-CRP下降,中药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灵景方可明显减轻冠心病PCI术后(心神失养型)患者的焦虑情绪、中医临床临床症候及躯体化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降低炎症反应,对冠心病的远期预后可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7.
摘要 目的:探讨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对介入治疗颅内动脉瘤(IA)患者神经功能、认知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入2020年1月~2022年6月在我院接受介入手术治疗的IA患者80例,根据麻醉方式不同分为A组(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和B组(丙泊酚联合瑞芬太尼),每组40例。评价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认知功能、炎症因子水平等指标,并进行统计比较。结果:A组T1~T3时心率(HR)和平均动脉压(MAP)明显优于B组(P<0.05);A组术后24 h和术后7 d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明显低于B组(P<0.05),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显著高于B组(P<0.05);A组术后24 h、术后3 d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P<0.05);A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及拔管后躁动发生率较B组低(P<0.05);不良反应无差异(P>0.05)。结论:将七氟醚联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应用于介入治疗IA患者,可平稳血流动力学,改善术后神经功能及认知功能,降低炎症反应,提高麻醉苏醒质量。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拔河针法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远期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以期为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加合理方案。方法: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10月深圳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0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系统随机化法分为常规针刺组、改良拔河针法组各30例。常规针刺组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改良拔河针法组采用改良拔河针法治疗。分别于疗程结束时比较两组临床有效率,于治疗前、治疗后及治疗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疼痛评级指数(PRI)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问卷表(ODI)评分及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分。结果:改良拔河针法组临床有效率86.67%,略高于常规针刺组的80.00%,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内比较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后、治疗后3个月的PRI评分、ODI评分及SF-36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且治疗后3个月的PRI评分、ODI评分及SF-36评分低于治疗后(P<0.05)。组间比较显示,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PRI评分、ODI评分及SF-36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改良拔河针法组治疗后3个月的ODI评分及SF-36评分优于常规针刺组(P<0.05)。结论:改良拔河针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可获得普通针刺法相当的临床效果,且在改善患者远期关节功能和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更佳,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调神益气针法治疗脑卒中后疲劳(PSF)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20年10月至2022年10月我院收治的80例PSF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采用治疗黄芪桂枝五物汤治疗2周,观察组(40例)采用治疗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调神益气针法治疗2周。比较两组疗效、疲劳程度、运动功能、生活质量以及不良反应差异。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0.00% vs 62.50%,P<0.05)。两组治疗后疲劳严重程度量表(F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Fugl-Meyer上肢和下肢评分、脑卒中专用生活质量量表(SS-QOL)、改良Barthel 指数(MBI)评分均较治疗前增高(P<0.05)。观察组治疗后FS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Fugl-Meyer上肢和下肢评分、SS-QOL、MBI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联合调神益气针法可更有效地改善疲劳症状和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衰弱对老年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跌倒坠床发生率、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2021年1月收治的271例拟行心脏手术的老年患者,按照术前是否合并衰弱情况,将患者分别纳入衰弱组、非衰弱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跌倒坠床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术前、术后认知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结果:271例患者中,共有78例(28.78%)符合衰弱判断。衰弱组术后跌倒坠床、并发症发生率高于非衰弱组,其住院时间较非衰弱组更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简易智力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均较术前下降,衰弱组术后7 d MMSE评分低于非衰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衰弱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发生率为11.54%(9/78),高于非衰弱组的1.04%(2/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基础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DL)及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动能力(IADL)评分均较术前下降,衰弱组术后7 d BADL、IADL评分低于非衰弱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合并术前衰弱的老年患者较非衰弱患者心脏手术后跌倒坠床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更高,认知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受影响越明显,且术后恢复速度更慢。  相似文献   

11.
12.
13.
Raji, a human B lymphoblastoid cell line has the ability to activate the complement cascade by alternate pathway mechanisms with subsequent fixation of C3 to receptors on the Raji cell membrane. Using this property, we examined the role that complement plays in mediating a cytolytic event between human peripheral blood monocytes and Raji cells coated with C3b, antibody, or both. Presence of C3 was confirmed by immune adherence. IgG bound to the Raji membrane was quantitated using I125 Staphylococcal protein A assay. The presence of alternate pathway-activated C3 on Raji cells failed to produce monocyte-mediated cytotoxicity. These same target cells subsequently coated with antibody concentration ranging from 200 to >600,000 SPA molecules per Raji cell produced neither enhancement nor inhibition of antibody-dependent, cell-mediated cytotoxicity (ADCC). ADCC was enhanced by complement when complement activation and binding of C3 to the cell surface occurred by classical pathway mechanisms. ADCC of 32% ± 3.2 occurred with undiluted antiserum (625,000 SPA molecules bound/Raji cell) with enhancement to 52% ± 1.1 in the presence of C3. IgG inhibition of ADCC was unaffected by the presence of membrane-bound C3.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