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评估国产封堵器治疗多孔型房缺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在X线及超声引导下对19例多孔型房缺植入国产房缺封堵器,术后常规进行心电图及经胸心脏超声随访半年。结果:所有患者均成功进行了房缺封堵,其中5例放置1枚国产普通型房缺封堵器,7例放置2枚国产普通型房缺封堵器,另7例则分别放置1枚细腰大边型房缺封堵器,术后即刻超声检查1例仍有少许分流,术后1月时随访分流消失,所有患者随访半年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国产房缺封堵器可安全应用于多孔型房缺患者的封堵治疗,在经验丰富的先心病介入治疗专科中心,封堵治疗可做为部分多孔型房缺患者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2.
目的:随机、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验证先健科技(深圳)有限公司生产的TM陶瓷膜VSD封堵器治疗室间隔缺损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根据试验的要求入选术前确诊为室间隔缺损的病人42例,随机分为实验组(A组)和对照组(B组),每组各21例,对A组病人植入CeraTM陶瓷膜VSD封堵器,对B组病人植入普通镍钛合金VSD封堵器,在超声心动图下或X线下观察室间隔缺损大小、位置、形态、类型,选择合适的封堵伞,经输送系统置入封堵器闭合VSD,分别于术前、术后24小时、术后30天、90天及术后180天进行随访,主要随访内容包括临床症状和体征、超声心动图、心电图、胸片、24小时动态心电图检查等。比较这两组患者的即刻手术成功率以及随访过程中终点事件发生率的不同。结果:试验组和对照组的成功率均为100%,残余分流率分别为0和4.8%,试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对照组未见明显差异(P0.005)。结论:试验组与对照组安全性与疗效相当,应用国产陶瓷封堵器是安全、有效的。但由于该项技术是一项新技术,临床试验样本量较少,其安全性和疗效特别是中远期疗效仍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对介入封堵治疗的室间隔缺损患者进行中长期临床随访,并和同期行外科修补手术的室间隔缺损患者进行对比,分析两种术式对心脏瓣膜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行介入封堵治疗患者279例(介入组),行外科手术修补治疗患者243例(手术组)。利用超声心动图检查瓣膜反流发生情况及随访转归情况,并对两组瓣膜反流的发生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术后短期介入组二尖瓣反流发生率较手术组高(P0.05),三尖瓣和主动脉瓣反流发生率两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中长期随访中,三尖瓣反流、主动脉瓣反流以及二尖瓣反流两组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结论:室间隔缺损介入封堵治疗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创伤较小。术前利用超声心动图对患者的严格筛选,术中熟练轻柔稳定的操作和适合封堵器的选择是减少介入封堵术后发生瓣膜反流最重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冠状动脉-肺动脉瘘(coronary artery-to-pulmonary artery fistula,CPAF)行经皮介入封堵治疗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长海医院心内科于2009年7月至2016年2月之间接受经皮介入封堵术的58例CPAF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合并其他复杂心脏病变而需要外科手术治疗的患者。结果:58名CPAF患者经介入封堵均获成功,平均植入封堵材料(2.35±0.87)枚。24名(41.38%)患者成功封堵后残余分流立即消失,34名(58.62%)患者仍有少量分流。未出现手术相关并发症。术后随访2~61个月,无出血、缺血等并发症。随访造影显示,其中3名(5.17%)患者出现了大量再通,后者随后均接受了再次封堵术并成功封堵。结论:经皮介入封堵CPAF切实可行,但应选择适宜患者,且需要经验丰富的术者操作。经治疗后冠状动脉瘘可能出现再通,因此对这些患者应进行随访造影或其他影像学检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国产Amplatzer蘑菇伞介入治疗中老年动脉导管未闭(patent ductus arteriosus,PDA)的近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例中老年PDA患者,经临床、心电图、X线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确诊,均成功行介入治疗。术后行心电图、X线胸片、TTE随访。结果:32例均1次封堵成功,成功率100%。无重要并发症发生。随访X线胸片显示肺血较术前减少,心胸比率不同程度缩小。术后48小时(32例)超声心动图显示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较封堵前明显缩小(P0.01);术后1、3、6月(32例)超声心动图随访显示LAD及LVDd、PASP进一步缩小;术后1年(30例)、术后2年(20例)、术后3年(12例)、术后4年(5例)超声心动图随访显示心脏大小及肺动脉收缩压恢复正常。结论:国产Amplatzer蘑菇伞介入治疗中老年PDA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且技术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近中期疗效明确,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国产Amplatzer蘑菇伞介入治疗中老年动脉导管未闭(patentductusarteriosus,PDA)的近中期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07年1月至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32例中老年PDA患者,经临床、心电图、x线及经胸超声心动图(TTE)检查确诊,均成功行介入治疗。术后行心电图、x线胸片、TTE随访。结果:32例均1次封堵成功,成功率100%。无重要并发症发生。随访x线胸片显示肺血较术前减少,心胸比率不同程度缩小。术后48小时(32例)超声心动图显示左房内径(LAD)、左室舒张末内径(LVDd)及肺动脉收缩压(PASP)较封堵前明显缩小(P〈0.01);术后1、3、6月(32例)超声心动图随访显示LAD及LVDd、PASP进一步缩小;术后1年(30例)、术后2年(20例)、术后3年(12例)、术后4年(5例)超声心动图随访显示心脏大小及肺动脉收缩压恢复正常。结论:国产Amplatzer蘑菇伞介入治疗中老年PDA具有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且技术成功率高、住院时间短等优点,近中期疗效明确,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TEVAR)术中封闭左锁骨下动脉(LSA)的疗效。方法:抽选我院2005年2月-2016年5月收治的608例TEVAR患者,其中未实施LSA封堵者396例,实施LSA封堵者212例,分析TEVAR患者LSA封堵及未封堵围手术期术后脑梗、截瘫等并发症的发生率,随访并回顾发生远期脑梗死、截瘫患者资料。结果:608例TEVAR患者术后均未出现左上肢严重缺血;LSA未封堵与封堵发生术后近期脑梗死、截瘫的概率分别为0.51%(2/396)VS 0.47%(1/212)、0.75%(3/396)VS 0.47%(1/21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平均随访(30.5±3.7)个月,共509例患者获得随访,其中死亡53例,随访时间内出现远期脑梗5例(LSA未封堵3例、封堵2例)。随访期间术前及术后截瘫共8例,2例分别在术后第7天、1月死亡,1例失访,其余患者下肢肌力在随访结束时均逐渐恢复至4级及以上。结论:对于主动脉夹层(TBAD)患者,TEVAR术中封闭LSA是可行的,不会引起急性后循环缺血,左上肢可很好耐受LSA封堵,不会增加术后近远期脑梗死、截瘫等严重并发症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辅助使用管路封堵器后,采用输尿管镜下碎石术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自2012年6月至2013年2月需输尿管镜处理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病例198例,随机分为应用管路封堵器组98例和对照组100例。封堵器组术中输尿管镜发现结石后,封堵器组患者使用英诺伟IVX-SC10型管路封堵器超越结石远端封堵结石,再予钬激光碎石,对照组术中输尿管镜发现结石后,直接予钬激光碎石,术后留置双J管2至4周。记录并随访患者输尿管镜术后结石清除率及肾脏出血相关并发症。结果:管路封堵器组碎石成功率95.9%(94/98),对照组碎石成功率81.0%(81/100),两组有统计学差异(P=0.0011)。碎石成功后管路封堵器组出现3例(3.2%)肾脏破裂出血,而对照组无肾脏破裂出血,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1048)。结论:辅助应用管路封堵器能提高输尿管镜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碎石成功率;其使用并没有增加术后肾脏出血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使用左心耳3D模型及左心耳封堵体外模拟治疗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方法:回顾性选择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来我院诊治的心房颤动患者,对照组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CT造影检查及左心耳封堵术。观察组行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心脏CT造影检查、基于心脏CT造影数据打印左心耳3D模型、应用3D打印模型进行左心耳封堵体外模拟演练及左心耳封堵术,对比两组相关指标。结果:两组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左心耳各径线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经CT检查左心耳各径线对比无差异(P>0.05)。两组封堵器固定大小对比有差异(P<0.05)。术后经食管超声心动图检查发现,观察组术后3个月及12个月血流通过封堵器几率高于对照组,但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及12个月时,两组的左心房内径降低,且同时间点观察组较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及12个月时左心室内径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的封堵器型号匹配率较对照组高,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量、造影剂使用量、封堵器术中释放次数较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的残余分流及手术并发症较对照组低,但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封堵器位置、有无残腔及不良心血管事件与对照组相比无差异(P>0.05),术后12个月,封堵器位置良好率较对照组低(P<0.05),其余两组间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术前使用左心耳3D模型及左心耳封堵体外模拟可提高心房颤动患者的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Interlock可解脱弹簧圈在脾动脉瘤的腔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19年2月于本中心使用Interlock可解脱弹簧圈治疗的36例脾动脉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10例男性,26例女性,31例真性动脉瘤,5例假性脾动脉瘤,术前均行超声或CTA明确诊断。术中栓塞后,立即血管造影以明确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及术后2周、3个月和6个月监测血常规、胰淀粉酶和主动脉CTA,观察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6例患者弹簧圈栓塞动脉瘤远近端及瘤腔,其余仅栓塞脾动脉瘤瘤腔。术中DSA血管造影提示即刻脾动脉瘤栓塞闭塞率为97%以上,术中共使用128枚Interlock弹簧圈,其中104枚为钻石型,24枚为普通2D型。弹簧圈平均直径为6.3±4.2(2-12)mm,平均长度为16±13.5(3-32)mm,瘤体平均尺寸为40.6±12.5(15-70) mm。围手术期无并发症发生。平均随访10.0±3.2(6-15)个月,1月后2例出现脾梗死,7例发生轻微腹痛及低热等症状,所有病例均未见瘤腔再通和瘤体增大。结论:Interlock可解脱弹簧圈可以安全有效地治疗脾动脉瘤,但其远期疗效需长期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11.
12.
13.
Doris Kavanagh-Gray 《CMAJ》1963,89(10):491-499
The case histories of seven infants with atrial septal defect are presented to draw attention to certain features and possible dangers of this defect in infancy. Four infants were asymptomatic but one failed to thrive and two died suddenly. Five had ejection murmurs and two, with pulmonary hypertension, had loud pan-systolic murmurs with a thrill. In two infants murmurs were noted at birth, but in five they were first heard between the ages of 1 and 6 months. The second pulmonary sound was initially narrowly split in all, but became widely split between the ages of 12 and 20 months. Electrocardiograms and chest roentgenograms were of little help at the outset but later showed findings characteristic of the defect after one year. All infants were catheterized; a left-to-right atrial shunt was detected in each instance. Pulmonary hypertension was present in two infants, one of whom died.  相似文献   

14.
15.
16.
17.
18.
目的:探讨经胸超声心动图引导下行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治疗先天性房间隔缺损(Atrial septal defect,ASD)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先天性ASD患者行超声心动图组(49例)或介入组(53例),患者的疗效及心脏功能的变化。结果:超声心动图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介入组(P0.05);术后4周,两组患者的心率、舒张期室间隔厚度(Interventricular septal thickness,IVST)、左室后壁厚度(Left ventricular posterior wall thickness,LVPWT)、左心室心肌重量(Left ventricular mass,LVM)和左心室心肌重量指数(Left ventricular mass index,LVMI)明显降低(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和左心室高峰充盈率(Left ventricular peak filling rate,LVPFR)均显著升高(P0.05),其余指标则无明显变化(P0.05);但术后1周超声心动图组的LVEF、IVST和LVMI即显著高于术前(P0.05)。结论:胸超声心动图引导下行ASD封堵术与X线介入封堵术疗效相当,但前者可能对ASD患者的心脏功能的改善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9.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