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研究了捕自安徽宿州的成年雄性山地麻蜥 (Eremiasbrenchleyi)选择体温、热耐受性、温度对食物同化和运动表现的影响。结果显示 :①选择体温、临界高温和临界低温的平均值分别为 33 7、 43 6和 3 3℃。②环境温度在 2 6~ 38℃时 ,对山地麻蜥食物通过时间、摄食量、表观消化系数 (ADC)、同化效率 (AE)和运动表现有显著的影响 ;在 2 6~ 30℃时食物通过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 ,超过 30℃则随温度升高而延长 ;在 2 6和 2 8℃时 ,摄食量、ADC和AE均小于更高温度的对应值。③体温在 19~ 34℃ ,蜥蜴的疾跑速随体温上升而加快 ,31和 34℃时最快 ,超过 34℃后随体温升高而减慢 ;31和 34℃时的持续运动距离最长 ,超过 36℃后随体温升高而显著缩短 ,但体温 19~ 36℃蜥蜴的持续运动距离无显著差异 ;19~ 34℃蜥蜴的跑道停顿次数较少 ,无显著差异 ,超过 34℃后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2.
原尾蜥虎的选择体温、热耐受性和食物同化的热依赖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大德  安虹  陆洪良  计翔 《动物学报》2007,53(6):959-965
(Tsel)、热耐受性和体温对食物同化的影响。Tsel无显著的日时间变化,两性个体的Tsel、临界低温(CTMin)和临界高温(CTMax)无显著的差异。Tsel、CTMin和CTMax的平均值分别为30.9℃、3.2℃和43.3℃。体温对动物食物通过时间有显著的影响。在25℃-33℃范围内,食物通过时间随体温升高而缩短;体温超过33℃后,食物通过时间随体温升高而延长。温度对原尾蜥虎的摄食量、表观消化系数(ADC)和同化效率(AE)有显著的影响。在25℃-37℃范围内,动物在低体温下(25℃和27℃)的摄食量、ADC和AE小于更高体温下动物的对应数值。种间比较结果显示,原尾蜥虎是生活于南方的蜥蜴中具有较强耐受极端体温的种类。  相似文献   

3.
热耐受性及温度对食物同化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邱清波  曾小飚  林隆慧  计翔 《生态学报》2009,29(4):1738-1744
研究变色树蜥(Calotes versicolor)的选择体温、热耐受性、温度对食物同化的影响.结果显示:①幼体的选择体温、临界高温和临界低温的平均值分别为32.6、41.7℃和 7.7℃;成体的选择体温、临界高温和临界低温的平均值分别为33.1、42.0℃和8.2℃.②环境温度在26~34℃时,对变色树蜥食物通过时间和摄入能有显著的影响;对表观消化系数(ADC)和同化效率(AE)无显著的影响;在28~34℃时食物通过时间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在26、28℃和30℃时,摄入能小于更高温度的对应值.  相似文献   

4.
华北丽斑麻蜥食物同化和疾跑速的热依赖性   总被引:8,自引:4,他引:4  
罗来高  屈彦福  计翔 《动物学报》2006,52(2):256-262
作者研究山西阳泉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成体的选择体温、热耐受性及食物同化和疾跑速的热依赖性。选择体温、临界低温和临界高温无显著的两性差异,分别为36·0℃、1·0℃和44·9℃。在实验温度范围内,体温显著影响食物通过时间、日摄食量、日粪尿排量、表观消化系数和同化效率。食物通过时间在26 -34℃范围内随体温升高而缩短,在更高的体温下则延长。蜥蜴在30、32、34和36℃体温下明显摄入较多的食物、排出明显较多的粪尿。34℃和36℃下的表观消化系数和同化效率大于其它更低或更高温度下的对应数值,但这两个变量未因体温变化而呈现清晰的规律性变化。疾跑速在18 -36℃范围内随体温升高而加快,在38℃体温下则减缓。36℃或附近体温最适合疾跑速。疾跑速最适体温接近蜥蜴的选择体温,表明蜥蜴疾跑速的最适温度可能与其选择体温密切相关[动物学报52 (2) : 256 -262 , 2006]。  相似文献   

5.
用采自安徽滁州琅琊山的蜓(Sphenomorphus indicus,头体长42.8-54.4 mm,n=12)和蓝尾石龙子(Eumeces elegans,头体长43.9-57.3 mm,n=10)幼体,研究温度(24-32℃)对蜓和蓝尾石龙子幼体食物通过时间、摄食量、表观消化系数(ADC)、同化效率(AE)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24-30℃范围内,蜓和蓝尾石龙子幼体的食物通过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超过30℃则基本不变。蜓幼体:30和32℃摄食量和生长小于24-28℃;24-30℃ ADC、AE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但32℃时又升高。蓝尾石龙子幼体:24-26℃摄食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26℃后随温度升高显著下降;24-28℃ ADC、AE大于30和32℃,呈现出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趋势;26℃生长最快。结果表明,蜓和蓝尾石龙子幼体的摄食和同化能力均低于相应的成体。  相似文献   

6.
用采自安徽滁州琅琊山的蝘蜓(Sphenomorphus indicus,头体长42.8~54.4mm,n=12)和蓝尾石龙子(Eumeces elegans,头体长43,9~57.3mm,n=10)幼体,研究温度(24~32℃)对蝘蜓和蓝尾石龙子幼体食物通过时间、摄食量、表观消化系数(ADC)、同化效率(AE)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24~30℃范围内,蝘蜓和蓝尾石龙子幼体的食物通过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超过30℃则基本不变。蝘蜓幼体:30和32℃摄食量和生长小于24~28℃;24~30℃.ADC、AE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但32℃时又升高。蓝尾石龙子幼体:24~26℃摄食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26℃后随温度升高显著下降;24~28℃ADC、AE大于30和32℃,呈现出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趋势;26℃生长最快。结果表明,蝘蜓和蓝尾石龙子幼体的摄食和同化能力均低于相应的成体。  相似文献   

7.
用采自安徽滁州琅琊山的(虫匽)蜓(Sphenomorphus indicus,头体长42.8~54.4mm,n=12)和蓝尾石龙子(Eumeces elegans,头体长43.9~57.3mm,n=10)幼体,研究温度(24~32℃)对(虫匽)蜓和蓝尾石龙子幼体食物通过时间、摄食量、表观消化系数(ADC)、同化效率(AE)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24~30℃范围内,(虫匽)蜓和蓝尾石龙子幼体的食物通过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超过30℃则基本不变.(虫匽)蜓幼体30和32℃摄食量和生长小于24~28℃;24~30℃ADC、AE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但32℃时又升高.蓝尾石龙子幼体24~26℃摄食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26℃后随温度升高显著下降;24~28℃ADC、AE大于30和32℃,呈现出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趋势;26℃生长最快.结果表明,(虫匽)蜓和蓝尾石龙子幼体的摄食和同化能力均低于相应的成体.  相似文献   

8.
用采自安徽滁州琅琊山的(虫匽)蜓(Sphenomorphus indicus,头体长42.8~54.4mm,n=12)和蓝尾石龙子(Eumeces elegans,头体长43.9~57.3mm,n=10)幼体,研究温度(24~32℃)对(虫匽)蜓和蓝尾石龙子幼体食物通过时间、摄食量、表观消化系数(ADC)、同化效率(AE)和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24~30℃范围内,(虫匽)蜓和蓝尾石龙子幼体的食物通过时间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超过30℃则基本不变.(虫匽)蜓幼体:30和32℃摄食量和生长小于24~28℃;24~30℃ADC、AE随温度升高而下降,但32℃时又升高.蓝尾石龙子幼体:24~26℃摄食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26℃后随温度升高显著下降;24~28℃ADC、AE大于30和32℃,呈现出随温度升高而下降的趋势;26℃生长最快.结果表明,(虫匽)蜓和蓝尾石龙子幼体的摄食和同化能力均低于相应的成体.  相似文献   

9.
舒霖  张群利  屈彦福  计翔 《生态学报》2010,30(8):2036-2042
研究了青海沙蜥(Phrynocephalus vlangalii)成体的选择体温、热耐受性及食物同化和运动表现的热依赖性。结果显示:选择体温、临界低温和临界高温无显著的两性差异,其平均值分别为33.3、0.9℃和46.9℃。在27-35℃实验温度范围内,体温显著影响日摄食量,表观消化系数(ADC)和同化效率(AE)无显著影响。停顿次数随着体温的升高而降低,至39℃时停顿次数最少,但与37℃和41℃处理下的停顿次数无显著差异。疾跑速在17-39℃范围内随体温升高而加快,在39℃体温下最快。体温大于39℃后速度减慢。在17-27℃体温范围内,随体温的升高持续运动距离无显著差异。持续运动距离在29-41℃体温下大于较低体温(17-27℃)下的测定值。  相似文献   

10.
李仁德  陈强 《动物学报》1996,42(3):247-252
研究在不同实验温度下驯化的荒漠沙蜥和密点麻蜥的血红蛋白浓度、血浆总蛋白浓度以及血浆清蛋白与球蛋白比例的变化,结果表明:在5℃下驯化的两种蜥蜴的血红蛋白浓度都很低;而在15-30℃之间驯化的蜥蜴血红蛋白浓度较高且比较稳定;35℃时蜥蜴的血红蛋白浓度则下降。在同温度下密眯麻蜥的血红蛋白浓度高于荒漠沙蜥。同种蜥蜴中,雄性的血红蛋白浓度高于雌性。两种蜥蜴的血浆总蛋白浓度均随驯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荒漠沙蜥在  相似文献   

11.
温度对蜥蜴血红蛋白及血浆总蛋白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在不同实验温度下驯化的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和密点麻蜥(Eremiax mul-tiocellata)的血红蛋白浓度、血浆总蛋白浓度以及血浆清蛋白与球蛋白比例的变化,结果表明;在5℃下驯化的两种蜥蜴的血红蛋白浓度都很低;而在15℃~30℃之间驯化的蜥蜴血红蛋白浓度较高且比较稳定;35℃时蜥蜴的血红蛋白浓度则下降。在同温度下密点麻蜥的血红蛋白浓度高于荒漠沙蜥。同种蜥蜴中,雄性的血红蛋白浓度高于雌性。两种蜥蜴的血浆总蛋白浓度均随驯化温度的升高而增加;荒漠沙蜥在25℃、密点麻蜥在20℃~25℃时,血浆清蛋白与球蛋白的比例基本相等,高于或低于此温度时,清蛋白的比例上升,球蛋白的比例则下降。  相似文献   

12.
用2006年4-6月捕自长安(陕西)、共和(青海)、哈尔滨(黑龙江)三个地理隔离种群尾部完整的丽斑麻蜥(Eremias argus)成年雄体检测断尾对选择体温、表面活动(表面调温个体数)和摄食量的影响。各种群个体均分为实验和对照组,在距尾基部10 mm处切除实验组蜥蜴尾部,获得断尾个体。实验和对照组个体饲养在相同的实验室条件下收集相关数据,历时四周。表面活动的种群间差异是不同种群个体对其所处区域热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断尾个体减少表面活动见于所有三个种群,表明尾自切能导致丽斑麻蜥活动水平的改变。同一种群断尾和有尾个体表面活动的时间格局无显著差异,不同种群表面活动的时间格局无显著差异,这些结果表明丽斑麻蜥白天活动节律具有种的特异性,不受断尾影响。丽斑麻蜥选择体温随纬度或海拔升高而降低,这种变化趋势可能是热环境制约的结果。所有三个种群断尾个体的选择体温均低于有尾个体,表明断尾可改变丽斑麻蜥的体温调定点。丽斑麻蜥摄食量存在种群间差异,长安种群蜥蜴的摄食量显著大于共和种群蜥蜴。三个种群断尾个体均未增加摄食以满足尾再生的额外能量需求,表明增加摄食不是该种蜥蜴补偿断尾能量代价的对  相似文献   

13.
徐大德  计翔  陆洪良  林植华 《生态学报》2009,29(4):1745-1755
设计4项实验研究4种内外因素(环境温度、摄食、断尾和怀卵状态)导致的肇庆原尾蜥虎运动表现种群内变异.环境温度通过影响体温而影响原尾蜥虎运动表现.两性成体疾跑速均具有在低体温范围内随体温升高而加快、在高体温范围内随体温升高而降低的一般模式.在任何体温下成年雌体的疾跑速均略大于雄体,但两者平均值在统计上无显著差异.体温对原尾蜥虎最大持续运动距离的影响存在两性间差异.成年雌体的最大持续运动距离在低体温范围(从17 ℃到27 ℃)内随体温升高而增加,而在相对较高的体温范围(从27 ℃到37 ℃)内无显著变化,成年雄体在实验体温范围(从17 ℃到37 ℃)内无显著变化;在任何体温下成年雌体的最大持续运动距离均显著大于雄性.性别与体温相互作用对最大持续运动距离有显著影响.两性个体的平均疾跑速和最大持续运动距离呈显著的正相关.当去除最大持续运动距离差异的影响后发现,疾跑速两性差异统计上仍不显著.摄食、尾自切和雌体怀卵在两个实验温度下(27 ℃和31 ℃)均减小壁虎疾跑速;而仅尾自切减小壁虎的最大持续运动距离,摄食和雌体怀卵对其无影响.以上3种因子分别与体温、性别的交互作用均不显著.这些结果说明生理限制和尾自切是原尾蜥虎运动能力变异的重要来源.一些内外因素能近因性诱导蜥蜴功能表现发生一定程度的种群内变异.  相似文献   

14.
荒漠沙蜥和密点麻蜥的体温都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相关非常显著(P<0.001)。在相同环境温度条件下,荒漠沙蜥的体温约高于密点麻蜥3 ℃。荒漠沙蜥集中选择38-40 ℃的环境,密点麻蜥选择35-37 ℃的环境。荒漠沙蜥的热僵死阈值为44-48 ℃,致死温度(TL[50])为48 ℃,密点麻蜥的热僵死阈值为42-46 ℃,致死温度(TL[50])为46 ℃。两种蜥蜴对低温的耐受性基本相似,冷僵温度为0- -3 ℃,致死低温(TL[50]):荒漠沙蜥为-2.3 ℃,密点麻蜥为-2.5 ℃。两种蜥蜴的这些差异与种的特征、栖息环境及体形的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5.
四种利用不同生境蜥蜴运动能力的形态特征相关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体态特征、功能表现和生境利用之间是否存在相关性是当前生态形态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焦点。在实验室条件下测定分别利用开阔地面、草丛、岩石、树丛生境的 4种蜥蜴 (中国石龙子、北草蜥、山地麻蜥和变色树蜥 )的形态特征和运动能力 ,着重探讨蜥蜴运动能力与形态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4种蜥蜴的头体长大小依次为 :中国石龙子 >变色树蜥 >北草蜥 >山地麻蜥。就相对体长而言 ,中国石龙子 >山地麻蜥和北草蜥 >变色树蜥 ,而头大小、附肢长度和尾长的种间差异趋势则相反 ;体高的种间差异为北草蜥 >中国石龙子和变色树蜥 >山地麻蜥。在平面上 ,山地麻蜥和北草蜥的速度显著大于中国石龙子和变色树蜥 ;在斜面上 ,变色树蜥和山地麻蜥的速度显著高于中国石龙子。变色树蜥斜面附着能力最强 ,中国石龙子最弱。生境利用不同的蜥蜴形态迥异 ,运动能力亦因此有显著的差异。本研究结果支持动物形态特征与其功能表现相关的观点。  相似文献   

16.
李仁德  陈强 《动物学研究》1998,19(4):269-276
采用甘肃省民勤县荒漠半岛漠环境中的卵胎生蜥蜴密点麻蜥(Eremiasmutiocellata)为材料,研究其心电活动随体温变化的规律以及在对环境温度的适应特点,共记录密点麻蜥125只,每只蜥蜴记录5,10,15,20,25,30,35℃7个温度等级,每个等级15~20只;少数蜥蜴记录的温度范围扩展到40,42,44,45和46℃。环境温度采用由电接点温度计和继电器控制的电冰箱和恒温箱来控制,体温测  相似文献   

17.
通过测量头、尾、体和胃检,研究肇庆南草蜥Takydromus sexlineatus个体发育过程中两性异形和食性差异。南草蜥成体个体两性大小无显著差异,雄性头部显著大于雌性,两性头部大小异形可能是受到性选择压力的结果。雌雄个体食物生态位重叠度较高,两性生态位差异微弱,食性差异与两性头部异形无明显相关性。通过设计13种不同的环境温度,研究体温变化对南草蜥两性个体运动能力表现的影响。结果显示环境温度通过影响体温而影响南草蜥的运动表现,两性个体疾跑速均具有在低体温范围内随体温升高而加快、在高体温范围内随体温升高而降低的模式。在多数测试温度下,雄体的疾跑速均略大于雌体,但两者平均值在统计上无显著差异。体温对南草蜥的最大持续运动距离和停顿次数的影响显著,两性个体的疾跑速和最大持续运动距离呈显著正相关。雄性和雌性分别在26℃和30℃具有最佳的运动表现。  相似文献   

18.
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 strauch)和密点麻蜥(Eremias multiocellata Guenther)的体温都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相关非常显著(P<0.001)。在相同环境温度条件下,荒漠沙蜥的体温约高于密点麻蜥3℃,荒漠沙蜥集中选择38—40℃的环境,密点麻蜥选择35—37℃的环境。荒漠沙蜥的热僵死阈值为44—48℃,致死温度(T_(L50))为48℃,密点麻蜥的热僵死阈值为42—46℃,致死温度(T_(L50))为46℃。两种蜥蝎对低温的耐受性基本相似,冷僵温度为0——3℃,致死低温(T_(L50)):荒漠沙蜥为-2.3℃,密点麻蜥为-2.5℃。两种蜥蜴的这些差异与种的特征、栖息环境及体形的大小有关。  相似文献   

19.
断尾对胎生蜥蜴运动能力和选择体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尾自切是蜥蜴为了降低被捕食危险而采取的一种反捕食适应策略,但断尾可导致体重减轻、热量收支平衡改变,并影响蜥蜴的运动能力和体温调节.为检验断尾对蜥蜴运动能力和选择体温的影响,于2006年5月选取黑龙江省小兴安岭地区的一个胎生蜥蜴种群进行实验.结果表明:在30 ℃和24℃两个实验温度下,断尾后胎生蜥蜴的运动能力均明显下降,表现在停顿次数增多、最大可持续距离和最大疾跑速度减少等方面;断尾、温度和性别对胎生蜥蝎运动能力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是相互独立的,断尾是影响胎生蜥蜴运动能力的主要因素;断尾对胎生蜥蝎的选择体温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20.
温度对密点麻蜥心电活动的影响(英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甘肃省民勤县荒漠半荒漠环境中的卵胎生蜥蜴密点麻蜥(Eremiasmutiocelata)为材料,研究其心电活动随体温变化的规律以及对环境温度的适应特点。共记录密点麻蜥125只,每只蜥蜴记录5、10、15、20、25、30、35℃7个温度等级,每个等级15~20只;少数蜥蜴记录的温度范围扩展到40、42、44、45和46℃。环境温度采用由电接点温度计和继电器控制的电冰箱和恒温箱来控制。体温测量采用SY-2型数字式温度计,测定时插入泄殖腔2cm。心电描记采用LMS2B型二道生理记录仪。电极为不锈钢针形电极。实验前将蜥蜴放入待测温度环境中适应2h。被测蜥蜴背位固定于木板上,不麻醉,将记录电极的正极插入左前肢皮下,负极插入右前肢皮下,地线插入后肢皮下,插入深度均为5mm。电极固定后待蜥蜴的体温达到预定温度5min后再开始心电记录。在实验记录纸上测量各波的电压值及各间期的时间,其中R~T间期即S~T段,表示从QRS波结束到T波结束的时间,T~P间期表示从T波结束到P波开始时的时间,P~R间期表示从P波开始到QRS波开始的时间,以t测验检验相关系数的显著性。体温为5~35℃时的心电图中P波和T波是正向的,且幅度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