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Ⅱ型启动子转录的外源短链RNA可以竞争性抑制细胞内源mRNA的核质转运,因而可能会提高植物RNA 病毒载体表达的外源基因在植物中的积累. 为了验证这一假说,利用OE-PCR技术合成拟南芥U6-1核内小RNA序列,并构建其Ⅱ型启动子转录的植物表达载体. 以农杆菌渗滤技术,与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 TMV)表达载体共接种寄主植物本氏烟,通过对报告基因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ce protein, GFP)的荧光观察,并以Western印迹和ELISA测定GFP在烟草中的表达情况,分析共表达Ⅱ型启动子转录的U6 RNA对外源基因在植物中表达的作用效果. 结果表明,共接种Ⅱ型启动子转录的U6 RNA对TMV病毒表达载体表达外源基因的水平有明显的增效作用,推测RNA核质转运干扰是提高外源基因表达的可能机制.  相似文献   

2.
Stat1 (信号转导与转录活化子 1 )的激活与刺激因子和细胞组织类型有关 ,它的活化受体有组织分布特异性 .本研究比较 G0 期和对数生长周期两个不同状态体外培养的人包皮成纤维细胞受到干扰素 ( INF-α)刺激后 Stat1基因 m RNA、蛋白质表达以及蛋白质合成效率的差异 .结果表明 :成对数生长的细胞 Stat1的m RNA表达量较对照组增加达 1 0倍左右 ,蛋白质表达增加 3~ 4倍左右 ;G0 期细胞 Stat1的 m RNA表达量较对照组增加约 3~ 4倍 ,蛋白质表达增加约 3~ 4倍 ;对数生长细胞 Stat1蛋白质合成效率明显降低 ,在翻译水平可能有调控 .以上结果提示对数生长和 Go 细胞对 INF-α刺激反应有差异  相似文献   

3.
玉米(Zea mays)只有1对45S rDNA位点并在分裂期染色体形成次缢痕, 是研究植物细胞rRNA基因组织和表达模式的简单模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 FISH)、CPD(PI与DAPI组合)染色和银染技术, 分析了玉米根尖分生细胞rRNA基因的组织和表达模式。45S rDNA探针在所有间期细胞核中显示2种杂交信号: 荧光强烈地位于核仁周边的纽, 而相对较弱地分布于核仁内的点。在部分细胞中可观察到点与纽相连或从纽发出; 点的数目越多, 纽变得越小; 点的数目多少与细胞的活性呈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 纽代表了处于凝缩状态的非活性的rDNA染色质, 纽解凝缩形成的点是rRNA基因活跃转录的细胞学表现; 不同阶段间期核的点的数目变化反映了被活化的rRNA基因数目不同。间期和前期细胞的CPD染色和相继的银染结果显示, 大部分rDNA染色质没有参与核仁的形成。rDNA FISH显示, 同一间期细胞的2个同源rDNA位点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 同源染色体次缢痕的长度差异以及Ag-NOR和银染核仁的异态性进一步证实了这种差异的存在。FISH结果显示, 早中期细胞的rDNA染色质相对解凝缩, 银染在所有早中期细胞和部分中期细胞显示了明显的核仁, 表明玉米的rRNA基因在有丝分裂早中期有较活跃的转录, 其转录在晚中期才停止。  相似文献   

4.
玉米(Zea mays)只有1对45S rDNA位点并在分裂期染色体形成次缢痕,是研究植物细胞rRNA基因组织和表达模式的简单模型。采用荧光原位杂交(fluorescence in situ hybridization,FISH)、CPD(PI与DAPI组合)染色和银染技术,分析了玉米根尖分生细胞rRNA基因的组织和表达模式。45S rDNA探针在所有间期细胞核中显示2种杂交信号:荧光强烈地位于核仁周边的纽,而相对较弱地分布于核仁内的点。在部分细胞中可观察到点与纽相连或从纽发出;点的数目越多,纽变得越小;点的数目多少与细胞的活性呈正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纽代表了处于凝缩状态的非活性的rDNA染色质,纽解凝缩形成的点是rRNA基因活跃转录的细胞学表现;不同阶段间期核的点的数目变化反映了被活化的rRNA基因数目不同。间期和前期细胞的CPD染色和相继的银染结果显示,大部分rDNA染色质没有参与核仁的形成。rDNA FISH显示,同一间期细胞的2个同源rDNA位点的表达水平存在差异,同源染色体次缢痕的长度差异以及Ag-NOR和银染核仁的异态性进一步证实了这种差异的存在。FISH结果显示,早中期细胞的rDNA染色质相对解凝缩,银染在所有早中期细胞和部分中期细胞显示了明显的核仁,表明玉米的rRNA基因在有丝分裂早中期有较活跃的转录,其转录在晚中期才停止。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对棉铃虫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Helicoverpa armigera serine protease inhibitor,Haspi)基因的基本特征、分布情况及功能进行了初步探究。通过与已报道的家蚕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同源比对,利用RT-PCR技术成功克隆到3条与家蚕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因相似性高的Haspi基因,分别命名为:Haspi-5、Haspi-6和Haspi-10。实时定量PCR结果表明3个基因在棉铃虫各组织部位均有转录,但在不同组织部位处的表达水平差异显著。Haspi-5基因在表皮中的表达水平最高;Haspi-6基因在头部的转录水平远远高于其他组织部位;Haspi-10基因在前肠中表达水平最高,中肠的转录水平也相比其他组织较高。构建表达Haspi-5、Haspi-6基因的ds RNA的载体,用表达ds RNA的HT115菌液喂食,其中Haspi-5基因在棉铃虫的转录水平明显下降,约降低了6.5倍,而Haspi-6基因转录水平略有下降但并不明显,约降低了1.2倍,但是没有观察到明显的表型变化。上述研究为Haspi基因的功能及棉铃虫防治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支原体对体外培养细胞基因功能的影响。【方法】利用si RNA抑制DNA双链损伤修复关键基因——FIGNL1在无支原体感染、感染猪鼻支原体及清除支原体污染后的人小细胞肺癌细胞株NCI-H446与NCI-H1688中的表达后,采用定量PCR、流式细胞术等方法检测支原体感染对宿主细胞目标基因表达、细胞周期等影响。【结果】虽然猪鼻支原体感染对si RNA沉默FIGNL1表达无显著影响,无支原体感染及清除支原体污染的H1688和H446细胞FIGNL1表达沉默后,与仅加转染试剂的空白组(mock)相比较,靶标FIGNL1基因的实验组(T1)和阴性对照组(nc)的S期细胞比例均未发生显著变化。但猪鼻支原体感染的H1688和H446细胞相对于空白组,实验组与阴性对照组的S期细胞比例,H1688细胞提高了约1.38倍和0.51倍,H446细胞提高了约1.27倍和0.55倍。【结论】推测由于支原体会对宿主细胞DNA造成损伤,而FIGNL1是DNA双链断裂损伤修复的重要基因,从而导致沉默猪鼻支原体感染的H1688和H446细胞FIGNL1表达时,细胞会出现S期阻滞。鉴于支原体感染对细胞有广泛、显著的影响,在基因功能、肿瘤等细胞生物学研究中,应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7.
核糖体是由核糖体RNA和核糖体蛋白组成的复合体,其功能是参与蛋白质合成.SUMO化修饰的底物蛋白对核糖体的形成有重要调控作用.前期研究发现,KRAB型锌指蛋白Apak能特异地抑制p53所介导的凋亡通路.进一步研究发现,在核仁应激及癌基因激活条件下,抑癌蛋白ARF促进Apak发生SUMO化修饰并促使其移位于核仁.为了进一步探讨SUMO化修饰的Apak对核糖体RNA合成的调控功能,本研究通过Northern blot检测SUMO化修饰的Apak对核糖体RNA合成的影响,实时定量PCR检测核糖体RNA转录水平,RNA-Ch IP方法检测核糖体RNA与Apak蛋白的相互作用,结果表明,SUMO化修饰的Apak抑制47S核糖体RNA前体的合成且抑制RNA聚合酶Ⅰ介导转录的18S和5.8S r RNA的合成;在放线菌素D以及癌基因诱导下,促进Apak与18S,5.8S r RNA相互作用.本研究对理解Apak的功能和作用机制提供了新的依据,为深入研究KRAB型锌指蛋白家族分子对核糖体RNA的调控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
蛋白激酶A抑制剂对HeLa细胞S期进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同步化的HeLa细胞为实验材料, 研究了蛋白激酶A(PKA)抑制剂对HeLa细胞S期进程的影响及其作用的分子机理.通过TdR双阻断法, 获得了同步化的S期细胞, 3H-TdR掺入实验表明PKA抑制剂typeⅢ(80 mg/L)明显提高了S期3H-TdR的掺入水平, 提示了PKA在S期进程中起阻抑作用.进一步实验表明,在PKA抑制剂typeⅢ作用下胸苷激酶(TK)活性和PCNA蛋白水平均有所提高,同时明显促进了CyclinA蛋白的表达, 并抑制了周期负调因子p21蛋白的水平,但对CDK2表达几乎无影响.结果表明, PKA可通过作用于PCNA和引擎分子CyclinA的水平和通过影响p21的表达负调于S期进程. 这可能是PKA负调HeLa细胞S期进程的分子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9.
转录组测序技术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相似文献   

10.
转录介导的扩增技术可以RNA或DNA为模板,利用RNA聚合酶和逆转录酶在约42°C等温反应条件下进行扩增,产物为RNA。该技术在每一循环可产生模板的100~1000个拷贝转录本,15~30 min可将模板扩增约1010倍,在人类白细胞抗原等位基因分型、细菌和病毒的快速检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We studied the behaviour in interphase and mitotic human cells of a 125 kDa (pI 6.5) antigen, associated with the nuclear matrix and detected in proliferating cells. Indirect immunofluorescence with a specific monoclonal antibody reveals that during interphase in WISH and Namalwa cells, as well as phytohaemagglutinin-stimulated lymphocytes, the antigen displays a speckled distribution in the nucleoplasm of all cells. At early prophase the fluorescence intensity of the coalesced speckles increases markedly. During metaphase and anaphase the antigen gives maximal fluorescence distributed diffusely in the nucleoplasm, while chromosomes remain negative. At anaphase and cytokinesis the antigen is still cytoplasmic, but fluorescence intensity decreases. Two-dimensional gel electrophoresis and immunoblotting reveal that the p125/6.5 antigen displays a net increase in isolated mitotic cells as compared to interphase cell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p125/6.5 protein participates in late G2 phase and G2/M transition events preparing the cell for mitosis.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18.
19.
The incorporation of methionine-methyl-14C into 18S ribosomal RNA of cultured Chinese hamster ovary cells in early and late interphase has been determined by zone-sedimentation analysis of phenol-extracted RNA preparations. Synchronized cell cultures were prepared for these studies by thymidine treatment and by mechanical selection of mitotic cells. The specific activity of 18S RNA labeled in late interphase was found to be 1.1–1.2 times that of 18S RNA labeled in early interphase. Upon correction for increase in RNA mass, the rate of methylation of 18S RNA in late interphase is about 1.9 times that in early interphase.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