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主攻绿色认证农产品供给质量,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内容,更是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抓手。本文提炼总结了浙江省坚持绿色生态导向,系统化构建“三品一标”绿色认证农产品供给体系的经验与做法,深入分析了绿色农产品认证工作存在“认知、条件、结构和价值”四个方面的短板,针对性提出了四条建议:凝聚一个共识,形成三个格局,进一步完善可持续发展支撑体系;坚持一个“严”字,狠抓三个环节,进一步提升公信力权威性;处理一对关系,实现三个优化,进一步增强供给质量水平;围绕一个机制,加大三个力度,进一步提升产业内生动力。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大报告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它是医院改革与发展,特别是绿色医院建设的行动指南。文章以环境问题使疾病负担加重、医院能力不足,医院的医疗过程造成了新的健康危害这两个医院发展建设面临的基本问题作为切入点,讨论了建设绿色医院的必要性。从可持续发展,医疗安全、感染控制、职业安全,提高质量、增强竞争力以及经营管理四个方面阐明了绿色医院建设是医院自身实现科学发展的需要,并对绿色医院的内涵、绿色医院建设的具体内容以及应当注意避免的认识偏差进行了归纳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粮食供应与食品安全是世界各国面对的共同问题,在这样的情景下,人类在发展过程中应积极拓宽农业视野,在农业经济发展中加强绿色防控技术的应用,在实现高产的同时,确保食品的质量安全。虫传病毒和细菌在进化与传播中对宿主的代谢与免疫反应会产生较大影响,且影响着介体昆虫的摄食、繁衍行为及和其他虫类群落之间的关系,促进着介体的生长发育,两者逐渐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共生关系。文章基于生态化防控的思想,综合了既往微生物组学形成的研究成果,较为详细地探究了农业病虫害的绿色防控技术,以供同行们参考学习。  相似文献   

4.
基于农业生态服务价值的农业绿色GDP核算——以安塞县为例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陈源泉  高旺盛 《生态学报》2007,27(1):250-259
将传统GDP绿色化,也就是“绿色GDP”是国民经济核算研究和探索的热点。从微观层面对农业生产进行绿色GDP核算,认为农业绿色GDP不仅包含传统的产品价值,还应包括农业对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生态服务价值,并以基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农业绿色GDP=农业常规GDP+农业生态GDP”的公式核算了安塞县的绿色GDP。结果表明:(1)安塞县2000年的农业生产总值为29187万元,减去中间消耗为18972万元;(2)若考虑农业生态环境代价,则农业生产产值仅为6272.30万元,是农业常规GDP的33.06%,农业常规GDP背后至少隐含着66.94%的农业生态环境代价;(3)应用市场价值法、机会成本法、替代工程法、影子价格法等核算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结果为504218.37万元,把农业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作为农业系统的间接产出,则该县2000年的农业绿色GDP为510490.67万元。安塞县农业经济的获得背后至少有66.94%生态环境代价是依靠其农业生态系统的服务来提供和补偿的。  相似文献   

5.
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对我国粮食安全、生态保护、重要战略布局意义重大。本研究梳理了农业生产系统和农业生态产品(农产品、其他生态系统服务与负服务)的概念与边界,基于能值分析构建了农业生产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核算方法体系,核算了我国单位面积典型农产品生态系统服务与负服务,并进一步提出分类化的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1)已经通过市场化价值实现的农业生态产品需要通过提升绿色度、特殊度和建立农业产业链等实现溢价增值;2)尚未通过市场化价值实现的农业生态产品需要进行价值补偿途径,或通过生态产品赋能及区域共用品牌质量承诺实现价值变现;3)通过多途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通过土地养分管理策略减少氮磷、农药、杀虫剂对生态系统和人群健康的损害,以及通过合理的景观结构减少农业生态系统负服务的产生,以此实现农业生态产品的价值保值;4)还可通过取消二次农业补贴、建立生态交易平台和生态产品认证等推动相关的金融方案。本研究有助于提出农业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促进绿色金融发展,推动自然资源管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绿色空间体系在渥太华市历次城市规划中占有重要地位,深刻影响了加拿大首都的城市结构、空间形态、城市增长以及居民生活。通过研究渥太华过去一个多世纪以来的城市规划及各类绿色空间规划,分析渥太华绿色空间体系发展的3个重要阶段,包括20世纪早期为提升首都形象而形成的公园系统规划,1950年以遏制城市增长为主要目标的国家首都规划,以及近20年来聚焦于自然保护、娱乐休闲、农业等多重目标的综合规划及各类专项规划,阐述了在时代发展背景下渥太华绿色空间体系形成、发展、不断完善的过程。通过分析不同发展阶段的规划背景、战略目标及策略要点,总结其规划经验,以期能为中国城市绿色空间体系的构建和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相似文献   

7.
江西省绿色发展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省绿色发展区划研究,是江西省主动适应“绿色崛起”、“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新形势,实现从以“治山、治江、治湖、治穷”的应急抢救型为主的生态治理模式,转变为“富山、富水、富民、强生态”的减压增效型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前提和基础.以往的区划研究重生态保护理念、轻绿色发展.本文基于江西省地形、地貌、生态、农业、林业、草业、湿地、经济、旅游等空间数据,建立定性与定量、生态与经济、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44项指标体系,评价各研究单元的发展条件与方向,科学划分了4类一级区、17类二级区和51类三级区.首次实现以绿色发展为目标,以县域资源及其发展优势为基础,以各单元绿色发展途径为出口的区划.该区划结果有助于明确各县绿色发展方向,便于指导资源的优化利用与产业的合理布局,并可为推进江西省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江西省绿色发展区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西省绿色发展区划研究,是江西省主动适应“绿色崛起”、“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和“生态文明试验区”的新形势,实现从以“治山、治江、治湖、治穷”的应急抢救型为主的生态治理模式,转变为“富山、富水、富民、强生态”的减压增效型为主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的前提和基础.以往的区划研究重生态保护理念、轻绿色发展.本文基于江西省地形、地貌、生态、农业、林业、草业、湿地、经济、旅游等空间数据,建立定性与定量、生态与经济、全面与重点相结合的44项指标体系,评价各研究单元的发展条件与方向,科学划分了4类一级区、17类二级区和51类三级区.首次实现以绿色发展为目标,以县域资源及其发展优势为基础,以各单元绿色发展途径为出口的区划.该区划结果有助于明确各县绿色发展方向,便于指导资源的优化利用与产业的合理布局,并可为推进江西省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水稻(Oryza Sativa L.)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面对农业生产与资源环境日益突出的矛盾,我国科学家提出了"绿色超级稻"的理念,并开展了卓有成效的系统研究与实践,在发掘与利用高产、优质、抗病虫、抗逆和营养高效等重要性状基因、建立全基因组育种技术平台、培育与应用绿色超级稻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的重大成果。"绿色超级稻"已经成为全球作物育种的新目标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现概要介绍我国绿色超级稻的理论与实践的近期研究进展以及绿色超级稻选育与应用的主要成果。  相似文献   

10.
化学氮肥在解决人类温饱问题中起了极为重要的作用,但近年发现过量施用化肥有较大的负面影响.植物内生固氮菌是近年发现的一类非豆科植物中的高效固氮微生物,这一新型固氮系统为新型绿色农业生产建设提供了一种新的生物固氮途径.本研究综述了化学氮肥在农业生产建设中的危害、生物固氮作用、植物内生同氮菌及其固氮机制、植物内生固氮菌在绿色农业生产建设中的应用,并对应用植物内生固氮菌的可能性和意义,以及需要注意的问题作了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1.
我国农业害虫综合防治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农业害虫综合防治是昆虫学的一门应用科学,旨在明确农作物害虫的发生危害与暴发成灾规律,提出害虫监测预警和可持续治理的理论与方法。在2012-2016年的5年间,我国提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和多尺度空间管理的害虫生态调控新理论,发展了害虫行为调控技术和化学防治新技术,并在棉铃虫对Bt棉花抗性治理对策、稻飞虱的监测预警和综合防控技术、小菜蛾抗药性诊断及治理技术、青藏高原农牧害虫发生规律和分区治理等防治实践中取得了重要进展。根据国际上害虫综合防治学科发展趋势和我国的研究现状,将来还需要在害虫灾变机制研究、害虫绿色防控技术创新研发以及集成应用等方面进行深入探索,为我国农业害虫可持续治理以及化学农药减量使用提供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2.
结合我国农业发展的国情和社情,提出了农业标准化生产的有关概念、建设内容以及化什么、怎么化、谁来化的标准实施三要素。根据我国农业标准化实践,指出以食用农产品为实施对象,突出质量安全标准的推进目标,并总结了标准体系建设和实施方式情况以及取得的成效,分析了我国农业标准转化率有待提高、农业标准化体现形式多样化、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作用重视不够等问题,提出了强化落实农业标准化生产的基础作用、重视农产品生产操作规程的建立和实施、实现农业标准化生产与品牌农产品有机结合等建议。  相似文献   

13.
农业生态安全及其生态管理对策探讨   总被引:25,自引:5,他引:20  
对生态安全和农业生态安全的基本内涵进行了探讨。认为生态安全是指不同尺度的生态系统及其生物要素、环境要素、资源要素等在数量、质量及其相互作用关系上的一种和谐、健康、稳定的状态和水平。农业生态安全包括农业环境安全、农业资源安全、农业生物安全和农业产品安全等几个方面的内容。提出了一系列农业生态安全管理对策 ,包括 :①加强农业生态安全管理 ,发展生态产业 ;②加强对现有资源与生态系统的保护、培育与可持续利用 ;③保护农业生物多样性 ,保障生物安全 ;④加强农业综合抗灾能力建设 ;⑤加强农业生态安全监测与法律法规体系建设 ;⑥建立良好的、和谐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关系。  相似文献   

14.
绿色文化即人类与环境和谐共进,使人类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包括了持续农业、持续林业和一切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的绿色产业。人类的绿色文化传统是源远流长的。早期的图腾文化中就包含了绿色文化的萌芽,而且这些传统一直延续至今,这在少数民族的传统文化中十分突出。我国各民族的绿色文化传统,从人类幼年时期就开始创造,并且得到宏扬与光大,成为今天绿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绿图腾、树崇拜等自然崇拜观,正受到现代文明社会的挑战,特别是人口、资源和环境问题的挑战,也受到商品经济和金钱万能思想的冲击。在我国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往往会造成优秀的绿色文化传统的丢失,而发展、特别在传统绿色文化基础上的持续发展,又会造成绿色文化传统的  相似文献   

15.
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发展绿色防控技术是当前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对保障我国粮食安全、生态安全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从农业和生态调控、理化诱控、生物防治、精准施药等4个方面回顾和梳理了我国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研究的发展和现状,并对未来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和展望.本综述可为水稻害虫绿色防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绿色发展指数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田金平  臧娜  许杨  陈吕军 《生态学报》2018,38(19):7082-7092
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的缩影,已成为中国推动开放型经济发展,促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实现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处理好经济发展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关系,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是国家级经开区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新挑战。为推进国家级经开区的创新驱动和绿色发展,加强对国家级经开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引导,通过建立绿色发展指数方法,对国家级经开区的绿色发展水平进行评价,以期为管理决策提供参考。绿色发展水平定量评价研究运用多准则排序方法构建了绿色发展指数。首先从经济发展、资源能源消耗、生态环境和基础设施4个方面构建了国家级经开区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次对各项指标进行归一化处理,加权后得到绿色发展指数。以2007年52家国家级经开区各项指标(基于不变价格的平均值)为参照,分析了2007—2012年52家国家级经开区绿色发展指数的动态变化,采用动态气泡图直观地表征年际间经开区绩效的横向和纵向变化。比较了东中西部国家级经开区绿色发展水平的差异,及建设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对其绿色发展指数的影响,进而对国家级经开区的绿色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日本的农业基因工程研究及其安全管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农业部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公室对日本的基因工程研究状况、转基因工程体的环境安全和转基因食品的安全所采取的政策、措施,以及消费者对转基因产品的态度、政府对国民和科技普及教育等方面情况的了解,对加快我国农业生产、技术发展,加强和提高我国农业基因安全管理的水...  相似文献   

18.
刘畅  方长明 《生态科学》2014,33(3):553-558
针对上海市南汇东滩围垦区农业开发特点, 以压力-状态-响应(PSR)模型框架作为研究方法, 构建了反映和体现滩涂围垦区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环境影响的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和综合加权评分法对南汇东滩围垦区农业发展进行生态评价, 并对未来农业可持续发展安全进行预测。结果表明, 南汇东滩围垦区围垦初期(2009-2012)农业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数范围为4.1-4.8, 其安全状况处于临界安全状态。2015-2050年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指数从5.3到7.0, 都高于围垦初期, 其中2020年将达到良好安全状态, 主要原因是社会响应的增加。可见, 在政府引导和政策支持下, 企业自主经营的模式有利于推动围垦区生态农业的建设和发展, 可直接为南汇东滩围垦区农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其研究方法可为类似围垦区农业生态安全评价借鉴。  相似文献   

19.
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总被引:31,自引:2,他引:29  
谢花林  李波  王传胜  杨波  张新时 《生态学报》2005,25(11):3028-3036
农业生态系统健康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综合特征,它具有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是实现生态农业建设目标的重要保障。根据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系统的特点和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内涵,从活力、组织结构和恢复力3方面选取单位面积农业净产值、农民人均纯收入、NPP利用率、土地人口承载度、系统生产优势度、人口密度、农村劳动者受教育程度、植被覆盖度、水资源供需比、系统稳定性指数、绿色覆盖度、抗灾度、有效灌溉面积率、单位面积耕地化肥农药农膜负荷和农业支出比例等17个指标,构建了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的评价指标体系。然后,应用综合评价法、层次分析法和G IS等多种方法与手段,在区域尺度上对西部地区的6个农业生态区进行农业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最终得到如下结果:处在“亚健康”状态的是四川盆地区和广西盆地区;处在“不健康”状态的是青藏高原区、云贵高原区和黄土高原区;处在“恶化”状态的是蒙新区。西部地区农业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结果的排名次序为:广西盆地区>四川盆地区>云贵高原区>青藏高原区>黄土高原区>蒙新区。  相似文献   

20.
农业综合生产与保护(IPP)是在早期IPM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先进的可持续农业生产理论,由欧洲的昆虫学家于1977年首先提出,现已被欧洲和世界许多国家接受和应用,以保护生态环境,保障食品安全,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文章概述IPP产生和发展过程,基本原理和目标,综合植物保护的地位与基本组分,IPP在世界和我国的应用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