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当归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中国当归的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研究概况刘春宇唐丽华顾振纶(苏州医学院药学系,苏州215007)中国当归为伞形科(Umbeliferae)植物Angelicasinensis(Oliv)Diels(AngelicapotymorphaMaxvar.sin...  相似文献   

2.
郭林 《菌物系统》1998,17(1):1-3
本文报道了3个新组合种和3个中国新记录种。新组合是:广州孢堆黑粉菌[Sporisorium cantonense(Zundel)L.Guo]香茅粒孢堆黑粉菌[Sporisorium cymbopogonis-distantis(Ling)L.Guo]和海南孢堆黑粉菌[Sporisorium bainanae(Zundel)L.Guo]。中国新记录种为:中间黑粉菌(Ustilago tanakae  相似文献   

3.
中国西北地区中国林蛙各居群的分类学研究(两栖纲:蛙科)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形态学比较和数值分类相结合,对中国西北部分布地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各居群间(包括分布于青藏庙的地区的原定种或亚种)的差差水平进行了探讨。结果认为:分布于中国西北部高原地区的各居群其形态特征和数值分析这〖其中包括原定名为Rana amurensis kukunoris(Nikol skii,1918,青海湖),R.weigolid(Vogt,1924,四川甘孜和德格),R.  相似文献   

4.
中国叶猴类的分类、现状与保护   总被引:36,自引:3,他引:33  
中国的叶猴据记载朋5种;长尾叶猴、戴帽叶猴、灰叶猴、黑叶猴(含2亚种)和(?)金叶猴。对这叶猴的属、种分类颇有争议;在属级水平上, 使用过Pithecus、Semnopithecus、Presbytis和Trachypithecus作为属名,我国绝大多数学者迄今一直用Presbytis作为属名。本文采用Semnopithercus(长尾叶猴)和Trrachypithecus(其他叶猴)作为属名,在  相似文献   

5.
扇脊姬蜂属分布于古北区和东洋区的北缘。迄今为止,已定名的有3种:白颈扇脊姬蜂A.albiceruicalis Sheng et Fan 1995、尼扇脊姬蜂A.nikkoensis(Uchida,1930)和黄扇脊姬蜂A.flavipes(Gravenhorst,1829),第1种分布于中国(沈阳),第2种分布于中国(福建)和日本,第3种分布于德国。本文记述发现于中国贵州的1个新种:等扇脊姬蜂Al  相似文献   

6.
中国新第三纪中—小型猿类化石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悦容 《人类学学报》1998,17(4):283-292
中国新第三纪中-小型猿类主要有早中新世江苏泗洪的双沟醉猿(Dionysopithecus shuan-gouensis Li,1978)和江淮宽齿猿(Platodntopithecus jianghuaiensis Gu and Lin,1983);中中新世宁夏同心的占祥上猿,(Pliopithecus zhanziangi Harrison,Delson and Guan,1991)和晚中新世云  相似文献   

7.
中国马尾杉属(石杉科)的两个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记述了中国产马尾杉属Phlegmariurus(Herter)Holub的两个组,即龙骨组(新组合)sect.Carinaturus(Herter)H.S.Kung et L.B.Zhang和马属组sect.Phlegmariurus。确认这两组在中国共8种,分别编写了两组的分种检索表及各种的地理分布,并提出一个新异名:Ph.camcellatus var.minor(=Ph.cancella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中国金小蜂科、金小蜂亚科的瘿蚊金小蜂属Propicroscytus Szelenyi,1941,重新描述了中国分布的2个种:斑腹瘿蚊金小蜂Propicroscytus mirificus(Girault)及斑腹金小蜂Propicroscytus oryzae (Subba Rao),编制了中国瘿蚊金小峰属分种检索表。其中,斑腹瘿蚊金小蜂Propicroscytus mirificus (Gi  相似文献   

9.
中国寒蝉属新种和新记录(同翅目:蝉科)雷仲仁(西北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陕西杨陵712100)关键词同翅目,蝉科,寒蝉属,分类学,中国寒蝉属MeimunaDistantMen’zunaDistant,1905,Ann.Mug.Nat.Hist.15(7...  相似文献   

10.
中国高山亚属(SubgenusAlticola)的系统分类与分布O.L.Rossolimol.J.Pavlinov(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大学动物学博物馆)R.S.Hoffmann(美国史密桑宁研究院华盛顿)高山亚属(Alticola)广布于中亚山地,即从...  相似文献   

11.
描述了产自四川内江晚侏罗世的中国龟科(Sinemydidae)化石一新属新种──叶氏香港龟Hongkongochelys yehi。它以椎盾较横宽、第7、8椎板较退化、上臀板缺失、具腹甲后窗等特征区别于中国龟属(Sinemys)和满洲龟属(Manchurochelys)。这是中国龟科化石在四川的首次发现.  相似文献   

12.
中国蚕业激光应用和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蚕业激光应用始于70年代初。研究对象,除有桑树(Morus)外,还有家蚕(Bombyxmori)、蓖麻蚕(Philosaniacynthiaricini)和柞蚕(Antheraeapernyi)。研究内容,主要是激光育种及其遗传机理的研究,且已取得明显进展。  相似文献   

13.
中国沿岸小型鲸类误捕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道了1994 ~1995 年对中国沿岸小型鲸类误捕情况的调查结果.调查表明,有误捕记录的小型鲸类主要有5 种,即江豚( Neophocaena phocaenoides) 、长喙真海豚( Delphinus capensis) 、瓶鼻海豚( Tursiopstruncatus) 、点斑原海豚(Stenella attenuata) 和伪虎鲸( Pseudorca crassidens) ,其中以江豚的误捕率最高.1994 年在山东、浙江、福建、广东、海南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沿岸渔业误捕的小型鲸类约3045 ±2120 头,其中江豚的误捕量约2132 ±1484 头.误捕小型鲸类的渔具主要有拖网、刺网和张网.中国沿岸没有专门捕鲸的渔业方式.误捕的小型鲸类在沿岸居民的生活中不占重要地位,它们大部分被丢弃或廉价出售.目前尚不知道误捕对中国水域小型鲸种群影响的程度,但可能是造成数量下降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4.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生态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陈涛 《生态学杂志》1996,15(6):68-70
面向21世纪的中国生态学陈涛(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110015)EcologyTowards21stCenturyinChina.ChenTao(InstituteofAppliedEcology,ChineseAcademyofScien...  相似文献   

15.
在贵州樊静山和吉林长白山食线虫菌物调查中,发现2种相近的菌物,经比较研究后,将长白山菌株鉴定为球捕轮虫霉新种(ZoophagustylopagusLiu&Zhang),将樊静山菌株鉴定为胶孢轮虫霉(Zoophaguspectosporus(Drechsler)Dick)中国新记录种。标本保藏在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菌物标本室(HMAS)。  相似文献   

16.
从感染致病的中国对虾(Penaeuschinesis)中分离到一种球状病毒,其育径约为20±4nm。进行人工感染实验,对虾死亡率为66%;用脱氧核糖核酸酶(DNase),核糖核酸酶(RNase)及二苯胺染色法对病毒核酸进行处理,证明该病毒核酸为脱氧核糖核酸,用Sl核酸酶(Slnucleasc)对该核酸进一步消化处理,进一步证实该病毒含单链DNA。SDS-PAGE结果显示,该病毒含4条结构多肽,其分子量分别为86kD,79kD,70kD及25.5kD。根据上述特性分析,该病毒可能属于细小病毒科(par-voviridae),故暂定名为中国对虾细小病毒(PenaeuschinesisParvovirus简称PcPV)。  相似文献   

17.
卢欣 《生态学杂志》1993,12(4):33-35
太岳山丘陵地带中国林蛙成体的肥满度和某些器官系数的季节变化卢欣(山西省生物研究所,太原030006)SeasonalVariationsofAdult’sCorpulenceDegreeandOthcrOrgans’IndicesofCommonFrogsinTaiyucMountainIIillyLands¥.LuXin(ShanxiInstituteofBiology,Taiyuan030006).ChineseJournalofEcolo-gy,1993,12(4):33-35.InvestigationswerecarriedoutfrornFebruary1989toApril1990inTaiyuemountainofShanxiprovince.Theadult'scorpulencedegreeofcommonfrogsishigherduringhibernationaidlowestinMayandJune,andthatofmalesissignlficantlyhigherthanfemales’(exceptinAugust).DuringApril-August,thecoef-  相似文献   

18.
霉草科(Triuridaceae)-中国大陆分布新记录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报道中国大陆霉草科(Triuridaceae)2种分布新记录,大柱霉草(Sciapila megastyla Fukuyama et Suzuki)和多枝霉草(Sciaphila ramosa Fukuyama et Suzuki)。  相似文献   

19.
卡颖蜡蝉属CaristianusDistant中国种类记述(同翅目:颖蜡蝉科)周尧,袁锋,王应伦(西北农业大学昆虫研究所,陕西省杨陵区712100)关键词同翅目,颖蜡蝉科,卡颖蜡蝉属,新种,分类学,中国卡颖蜡蝉属CaristianusDistant,...  相似文献   

20.
栗属中国特有种居群的遗传多样性及地域差异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采用超薄平板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技术对栗属(Castanea(Tourn.)L.)3个中国特有种即中国板栗(C.molisimaBL.)、茅栗(C.seguiniDode.)和锥栗(C.henryi(Skan)Rehd.etWils.)的30个居群,12个酶系统的20个位点进行了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分析。结果表明:中国板栗在种和居群水平都具有较茅栗、锥栗高的遗传多样性(P分别为90.0%和84.7%,He分别为0.311和0.295),尤以长江流域居群表现显著,揭示了长江流域的神农架及周边地区为中国板栗的遗传多样性中心。Nei的遗传一致度测量结果显示中国板栗和茅栗的亲缘关系最近,并且地理距离和遗传距离有一定的相关性。中国板栗、茅栗和锥栗的遗传分化程度逐渐增大,Gst分别为7.5%、10.9%和22.1%;基因流(Nm)分别为3.20、2.05和0.88。研究结果为探明栗属起源、系统进化及制定保育策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