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日本三角涡虫摄食行为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研究了光强度、温度变化、食物种类、饥饿程度以及破坏耳突对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涡虫摄食行为的影响。弱光和低温最利于涡虫摄食;4种人工饲料中,涡虫偏爱食熟的鸡蛋蛋黄;在一定范围内,饥饿时间长短与摄食强度呈正相关;破坏耳突后涡虫的摄食能力基本消失,“脑”对涡虫摄食是否有作用尚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1.将培养皿洗干净,倒入一些清水(经过晾晒的自来水或采涡虫带回的河水),把涡虫放入培养皿中,向清水中投入少许薄荷脑(不能触动涡虫),经一小时左右,涡虫的咽便从口中伸出。可用放大镜观察。 2.在洗净的培养皿中,倒入一些清水,将涡虫放入,再把晒干的蝗虫撕成细块(也可将活蚯蚓剪成小块),投入培养皿的清水中,涡虫很快向食物爬去,并用身体腹面紧贴在食物上,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咽从口中伸出,将食物吸住。用第一种方法观察效果好。涡虫处于麻醉状态,咽伸出后不缩回,可用镊子翻动仔细观察。但经麻醉的涡虫,只有少数可以继续饲养,  相似文献   

3.
涡虫(Planaria sp.)是扁形动物门的代表动物,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向学生讲到涡虫消化系的时候,必定要提到涡虫的吻,平时涡虫的吻是缩在咽鞘内,只有当它摄取食物的时候才突出来,如何才能观察到活体涡虫的吻从咽部突出来呢?在实验室内我们曾用蛋黄及切碎的猪肝餵食,虽然可以见其吻伸出,但由于涡虫的咽部位于其身体腹面近中央处,加之虫体与食物接触往往被食物所埋藏,故不易观察清楚,为此:我们曾用乙醚麻醉法试验,效果良好,特介绍供参考: 材料:活体涡虫。艺品及用具:乙醚、吸管、脱脂棉、表面皿、培养皿、水。  相似文献   

4.
涡虫咽藏在口后咽囊中,伸出取食时不易观察。有几种观察法曾被报道过,如:凹玻反置、培养皿投食上举等,但因涡虫取食时咽并不是完全伸出,加之食物的遮挡和投食后水体变浑,实验过程中怕震动等原因,实验观察效果也不理想,而且费时。笔者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经过反复试验,终于找到了一种用直流电电击涡虫来观察其伸出的咽的办法。此法十分方便有效,并同时可供几人肉眼观察,应用到实验教学中,学生们都非常感兴趣。实验步骤如下:  相似文献   

5.
1 观察涡虫吻的好方法在涡虫实验中 ,用食物诱导及人工刺激等方法观察涡虫吻 ,操作和观察都较困难 ,成功率不高。如改用下法 ,效果较好。取 1条三角真涡虫 ,置于载玻片上 ,加 1小滴蒸馏水 ,待其身体完全伸展时 ,再加 1滴医用盐酸普鲁卡因 ,然后 ,在实体显微镜下观察。此时 ,可见虫体的吻已伸出 ,并不断地做出翻动取食动物。2 制作蛙骨骼标本时 ,除净肌肉的方法在制作蛙骨骼标本时 ,其肌肉很不容易除净 ,残存的肌纤维 ,既妨碍了某些骨块的显露 ,也影响了标本的美观。如改用下法 ,效果较好。去蛙皮、内脏后 ,用流水洗净血污于沸水中煮 3m in…  相似文献   

6.
1.材料准备:将培养在于浮溪水中的涡虫放到暗室饿一周,使它体表色素逐渐褪色。2.杀死与固定:用毛笔取涡虫放载玻片上,俟涡虫完全伸展后,以吸管吸固定液(10%冰醋酸),从涡虫尾部迅速浇至头部浇死,见涡虫身体先卷曲后稍伸展时,立即用另一支毛笔轻轻将涡虫首尾位置移正摊平,最好立即再加一载玻片压上使其身体压平,再取下然后将腹面朝上。固定时间为5—10分钟,直到身体透明为止。  相似文献   

7.
佟磊  朱斌  闵卿 《生物学通报》2005,40(1):39-39
涡虫是扁形动物的重要种类.口咽腔是其取食器官.在教学中通常采用将涡虫饥饿处理后再喂食的方法进行观察,但此方法存在诸多不便.例如稍有移动口咽腔便会缩回,不便于在解剖镜下观察。现提供1种简单有效的方法,能方便地观察到涡虫的口咽腔.  相似文献   

8.
黑叶猴在喀斯特石山生境的觅食活动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2002 年 8 月至2003 年 7 月,对一群生活在广西扶绥珍稀动物保护区内孤立石山中的黑叶猴进行观察,通过收集有关栖息地利用的数据,从中探讨栖息地的破碎化对其生态习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猴群的觅食活动在石山各个部位的分布存在着显著差异,它们更偏好在山腰觅食(66.1%),而较少利用山脚(18.6%)和山顶(15.3%).从横向水平来看,猴群的觅食活动主要集中在6个觅食斑块,总面积为7.94 hm^2,约占栖息地面积的18.9%.觅食斑快中黑叶猴喜食食物的植株密度明显高于非觅食斑块.虽然树叶在黑叶猴食物组成中占绝大部分,但其食物组成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与之相对应,猴群对觅食斑块的利用也表现出明显的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9.
借助自行设计的圆盘混合法和水槽独立法研究了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对食物的选择趋性以及光照强度对其摄食的影响。结果表明:日本三角涡虫对5种食物的趋食性由强至弱依次为鱼脾脏牛肝脏蚯蚓鸡肝脏熟蛋黄;400 lx以下的光照强度对涡虫摄食没有影响;当光照强度达到800 lx时,对涡虫摄食有明显影响,其中96.7%的涡虫停止摄食;当光照强度增加至1000 lx时,涡虫全部停止摄食。研究结果为淡水涡虫进化生物学和行为生态学的研究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植食性哺乳动物食物选择的生态学意义及行为机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综述了植食性哺乳动物食物选择行为机制的研究进展。植食性动物的食物选择是觅食生态学研究最为活跃的领域,动物食物选择对策主要有营养选择、植物次生化合物假设、营养平衡假设、最优觅食理论和条件性气味回避假设。动物学习食物选择的行为过程中,觅食个体能通过其认知过程和感知过程来处理食物信息、学习选择食物项目是一种可塑性行为方式,有利于动物获得适应栖息地的行为模式。幼体通过社会学习自母体学习的觅食经验,在幼体一生的食物选择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在环境条件相对稳定条件下,幼体可模仿成体的食物选择模式;在环境剧烈变化的条件下,动物通过试错学习选择的食物项目可能较模仿成体所摄取的食物项目营养含量更丰富。  相似文献   

11.
小熊猫对食物的选择和觅食对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5,自引:6,他引:9  
魏辅文  王维 《兽类学报》1995,15(4):259-266
作者在四川马边大风顶自然保护区对小熊猫的食物选择和觅食对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熊猫喜欢选择在坡度较大,林木郁闭度适中,竹子生长良好,竹子密度适中,离水源较近的杜鹃-大叶筇竹林中活动觅食,喜食大叶筇竹竹叶和竹笋,偶食白背玉山竹竹叶和竹笋,不食刺竹,并且对大叶筇竹竹龄和竹叶也有明显的选择,喜食1、2年生竹或刚萌生的幼嫩竹叶。环境每1m^2的大叶筇竹竹叶能提供2850、09KJ的能量,若按1%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利用乙酰胆碱脂酶分布定位的组织化学方法,描述了丽杰氏涡虫和中国小达氏涡虫的神经系统。结果显示:1.中国小达氏涡虫神经结构由一对脑神经节、10条纵神经索、一对咽侧神经节、一条围咽神经环和多条斜向的横神经等分支组成,腹纵神经索最粗,对生殖系统的控制已经呈现分工,无梯状结构;2.丽杰氏涡虫神经由一对脑神经节和8条纵神经索构成,有明显的梯状结构。经比较,表明这二种涡虫神经结构有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黑脸琵鹭的觅食地在哪里?民以食为天,鸟为食而亡。弄清黑脸琵鹭的食物来源,对保护它们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4.
从经济学观点看,动物的任何一种行为都是一种投资,同时又能获得一定的收益。进化和自然选择将趋于使动物行为的净收益增至最大,这种思想也是组建行为生态学最适模型的基础。如果为海滨蟹提供各种大小不同的贻贝任其选食的话,那么它所选食的贻贝大小往往能使它得到最大的能量净收益。为了精确地计算捕食者应当吃多少不同大小的食物,就需要建立一个最适模型。当动物领域行为的收益大于投资时,自然选择就会促进这种行为的产生和发展,而最佳领域大小则可借助于建立经济模型进行预测。将饥饿风险降至最小的原则可应用于动物的觅食决策。绒斑啄木鸟在觅食时可利用它们所收集的信息使其食物摄取率达到最大。  相似文献   

15.
动物的觅食行为包括对食物的搜寻、捕捉和加工处理三个方面。动物觅食的搜寻方式、捕食效率和处理技能都对动物的食性范围有直接影响。但是这三种觅食技能的相对重要性却依食物的特性而有所不同,以叶栖昆虫为食的小型鸟类就是这方面的一个典型事例,这些鸟类专门以小型和隐蔽的猎物为食,所以它们特别善于搜寻,而不太善于追捕和对付那些比较活跃的动物。下面就动物觅食行为的三种技能分别作些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16.
行为生态学(二):最优觅食行为(1)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动物觅食时经常面临着各种不同的选择,如猎取什么食物?到哪里去猎食?采取怎样的猎食路线?自然选择总是使动物的觅食效率尽可能地加以改进,因为只要捕食者能够借助于更有效的觅食,使其存活和繁殖成功的机会增加,自然选择就会对它有利。这个道理对山雀属鸟类来说是很明显的,这些食虫小鸟在冬季白天必须每隔三秒钟就捕食一只昆虫才能维持自己的生存(J.A.Gibb,1960)。  相似文献   

17.
郭素青 《蛇志》2007,19(1):33-33
吸入性肺炎是指经吸入进入气道的“吞咽物”,包括咽下的食物、液体和药物,也包括经胃、食管逆行反流至咽的反流物,还包括鼻、咽的分泌物以及从气管、支气管内被咳出至咽的分泌物,即所谓的“痰”。这些“吞咽物”可在吞咽时被吸入,也可在吞咽动作之后,食团的绝大部分进入食管,小  相似文献   

18.
涡虫异常生殖过程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涡虫被异物穿插后,出现在咽前断裂的异常无性生殖,及其断裂形成的头部片段不能完全再生成一正常个体的情况。这一特殊现象,可以认为是异物穿插破坏了涡虫体内抑制生长物质正常梯度分布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白头叶猴食谱与觅食时间分配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白头叶猴生活在喀斯特石山环境 ,以树叶为食。对其进行跟踪观察表明白头叶猴有食物 42种 ,其中乔木占 42 .8% ,灌木占 2 6.1 % ,藤本占 2 1 .5% ,草本占 9.6% ,食物组成中树叶占63%— 95% ,果实占 5%— 35% ,花占 0— 6%。白头叶猴有两种觅食方式 ,每天猴群有觅食高峰 2次。白头叶猴觅食的持续时间占日活动时间分配的比例在一年中有季节性变化 ,表现为夏天低冬天高 ,分别为 1 0 .0 3% (6月份 )— 2 3.2 1 % (1 2月份 ) ,这与食物的丰盛状况有关。  相似文献   

20.
《遗传》2021,(8)
细胞自噬基因Atg6在细胞自噬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功能缺陷影响神经发生。涡虫是研究中枢神经系统(central nervous system, CNS)再生的良好模型,其头部切除后1周就能再生出一个新的头部。因此,研究Atg6基因在涡虫CNS再生中的作用对探究自噬调控神经发生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首次报道了日本三角涡虫(Dugesia japonica) Atg6基因(DjAtg6)的分子特征,并利用RNAi技术研究了其在涡虫CNS再生中作用。结果显示:DjAtg6 cDNA全长1366 bp,编码423个氨基酸。DjATG6含有ATG6/Beclin 1蛋白家族的Coil-Coil结构域和β折叠α螺旋自噬功能结构域。涡虫沿咽前咽后切割后,DjAtg6表达量显著增加,其转录本主要在新再生的脑神经节表达。RNAi-DjAtg6引起涡虫头部再生迟缓、脑神经结构偏小,并下调神经相关基因的表达。此外,本研究还发现,RNAi-DjAtg6不影响涡虫干细胞的增殖,但下调细胞迁移相关基因mmp1和mmp2的表达,且干扰mmp1和mmp2的表达影响涡虫头再生。因此,本研究结果表明,DjAtg6在涡虫CNS再生的组织重构中发挥重要作用,干扰DjAtg6影响涡虫CNS再生可能与细胞迁移有关,其详细的分子机制尚需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