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栖类消化道嗜银细胞和5-羟色胺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嗜银细胞属于内分泌细胞类,是消化道所含各类内分泌细胞的总称,5-羟色胺是其中含量和分布范围较广的一种胃肠激素。本文总结了两栖动物消化道嗜银细胞和5-羟色胺细胞的形态学特征、分布位置和分布密度规律,概述了冬眠、禁食和不同生活史阶段与两种细胞分布密度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应用S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对泽陆蛙消化道5-羟色胺细胞进行了鉴别和定位研究,并统计分析了5-羟色胺细胞沿消化道各段的分布密度。结果表明,消化道5-羟色胺开放型和闭合型细胞的比值变化范围为0.71~1.50,食管和直肠以开放型细胞为主,十二指肠两种细胞的比值接近于1,其余部位以闭合型细胞为主。分布密度直肠和十二指肠最高,贲门和胃体最低。泽陆蛙消化道5-羟色胺细胞的形态学特点与其他两栖动物相似,但分布密度有自身的独特性,这可能与其食性和生活习性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北方狭口蛙(Kaloula borealis)消化道5-羟色胺细胞的分布密度规律和形态学特点。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鉴别和定位雌雄各6只北方狭口蛙食管、贲门、胃体、幽门、十二指肠、空肠、回肠和直肠的5-羟色胺细胞。结果5-羟色胺细胞的分布密度高峰位于胃幽门部,胃体和十二指肠其次,贲门最低。开放型和闭合型细胞的比值从食管至直肠呈”V”形分布,胃幽门部为比值的最低点。食管、贲门和肠道各段的5一羟色胺细胞以开放型细胞为主,胃体开放型和闭合型细胞的数量几近相等,胃幽门部以闭合型细胞为主。结论北方狭口蛙消化道5-羟色胺细胞的分布型和形态学特点与其他两栖动物既有相同点,也有自身的独特性,这可能与其食性和善于穴居掘土的生活方式有关。  相似文献   

4.
采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 technique,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花背蟾蜍(Bufo raddei)消化道5-羟色胺(5-HT)细胞的分布密度及形态学特征进行了观察。结果显示,5-HT细胞在花背蟾蜍整个消化道中均有分布,食管、贲门、胃体和幽门的分布密度都显著高于肠道各段,胃幽门部密度最高,胃体部其次,直肠部最低。消化道各个部位5-HT开放型和闭合型细胞的比值变化范围为2.48~4.71。消化道各段均以开放型细胞为主,大多呈锥体形、梭形或不规则形,少数为闭合型细胞,呈圆形或椭圆形。花背蟾蜍5-HT细胞的形态学特征与其他两栖动物相似,但分布密度有自身特征,可能与其食性和善于摄取活动性小的食物的生活习性有关。  相似文献   

5.
采用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ABC)免疫组织化学法,对黑龙江林蛙(Rana amurensis)胚后发育各时期胃肠道中5-羟色胺(5-HT)细胞的发生过程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黑龙江林蛙胃中的5-羟色胺阳性细胞最早在第38期被检测到,小肠和大肠最早出现在第41期。从41期开始,5-羟色胺细胞分布于胃、小肠和大肠中,在同一发育时期中,胃部分布密度最大。同一部位在不同发育时期5-羟色胺细胞的分布密度不同,其中胃内5-羟色胺细胞在38期和43期分布最多,分布密度分别为1.8±0.62和1.8±0.89,45期分布数量最少,分布密度为1.1±0.31;小肠中5-羟色胺细胞在41期和43期分布最多,分布密度均为1.2±0.41,在44期和45期分布最少,分布密度分别为0.7±0.49和0.7±0.47;大肠中5-羟色胺细胞在第42期分布最多,分布密度为1.2±0.41,在44期分布最少,分布密度为0.7±0.47。5-羟色胺细胞最早分布在上皮细胞之间,随着胃肠道发育的日渐完善,在上皮基部或腺泡上皮之间也有分布。细胞形态变化不明显,有圆形、椭圆形、锥体形、长梭形和三角形。推测5-羟色胺阳性细胞的出现时间、形态以及分布型是与黑龙江林蛙的个体生长发育需要、胃肠道各段的功能以及食性转变相适应的。  相似文献   

6.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亲和素-生物素复合物(ABC)法研究极北鲵(Salamandrella keyserlingii)41至46期共6个时期幼体胃内5-羟色胺(5-HT)细胞、生长抑素(SS)细胞和胃泌素(GAS)细胞的分布位置及形态,5-羟色胺细胞和胃泌素细胞最先在41期幼体被检测出来,而生长抑素细胞发育略晚,在42期幼体才被检测到。文中采用Duncan多重比较的方法,对胃内同一种内分泌细胞不同发育时期的分布密度进行统计学分析,5-羟色胺细胞在41期分布最少,密度为1.2±0.51,46期分布最多,密度为2.3±0.91,随着胃的发育,5-羟色胺细胞密度呈递增的变化趋势;胃泌素细胞在42期分布最多,密度为2.1±0.99,46期分布次之,密度1.7±0.49,44期分布最少(密度1.0±0.00),从42期到46期呈先减后增的变化趋势;而生长抑素细胞在43期密度(2.6±0.99)高于其他各期,且差异显著(P0.05)。三种内分泌细胞最先均出现在胃上皮细胞之间,随着胃的不断发育,除了在上皮细胞之间分布以外,在腺泡上皮之间也有分布。不同内分泌细胞随着发育时间的不同,细胞形态也表现不同,如5-羟色胺细胞由最开始的椭圆形到后期的锥体形,胃泌素细胞由最先出现的锥体形到椭圆形再到锥体形,生长抑素细胞由锥体形到椭圆形。上述三种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及形态学特点可能与极北鲵的生长发育以及胃的功能相适应。  相似文献   

7.
禁食对东方蝾螈胃肠道5-羟色胺细胞形态和分布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禁食对东方嵘螈(Cynops orientalis)胃肠道5-羟色胺细胞形态学特点和分布密度的影响.方法 SP(streptavidin peroxidase)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果 喂食组东方蝾螈胃肠道5-羟色胺开放型和闭合型细胞的比值高峰为幽门和十二指肠,直肠其次,其余部位较为接近;禁食组幽门最高,十二指肠其次,贲门、空肠、回肠和直肠最低.禁食组胃体和空肠的比值高于喂食组,回肠低于喂食组,其余部位无组间差异.喂食组幽门和直肠的分布密度最高,胃体最低;禁食后,十二指肠的分布密度最高,贲门和回肠最低.禁食组胃体的分布密度显著高于喂食组,其余部位无组间差异.结论 东方蝾螈可通过胃体、空肠和回肠开放型5-羟色胺细胞数量的调整及胃体分布密度的增加来调节禁食后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能力.  相似文献   

8.
赤链蛇消化道5-羟色胺细胞的免疫组织化学定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张志强  吴孝兵 《四川动物》2007,26(2):294-296,I0006
应用卵白素-生物素-过氧化物酶复合物(avidin—biotin—peroxidase complex,AB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赤链蛇消化道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细胞的分布密度和形态学特点进行了观察。5-HT在其整个消化道中均有分布,以十二指肠密度最高,胃幽门部其次,食道和胃体最低。在整个消化道中,均可见到呈圆形或椭圆形的闭合型5-HT细胞,且主要分布于食道、胃部和直肠;开放型5-HT细胞呈长梭形、三角形或不规则形,集中分布于小肠各段,在其余消化道各段偶见。本文总结了蛇类消化道5-HT细胞分布型的一般规律,并结合赤链蛇的生活环境和合件.对苴消化谱5-HT细朐的分布密席讲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阐明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细胞在蝘蜓及蓝尾石龙子胃肠胰系统各段的分布及形态学特征.方法应用5-HT-S-P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消化道及胰腺的5-HT细胞.结果在蝘蜓胃肠胰系统各段均检测出5-HT细胞;而蓝尾石龙子只在消化道各段分布5-HT细胞,胰腺中未发现阳性细胞.5-HT细胞在两种爬行动物消化道都以胃幽门部位分布密度最高,空肠部位分布密度最低,但其分布类型各不相同.两种爬行动物消化道5-HT 细胞的形态多样,从整个消化道看两者大体都有椭圆形、梭形、纺锤形、烧瓶形、楔形、锥形细胞.不同形状5-HT 细胞分布于消化道不同局部,且其组织学分布特点亦有一定差别.蝘蜓胰腺5-HT 细胞散在分布于胰腺腺泡细胞间,呈椭圆形和锥形.结论两种爬行动物胃肠胰系统5-HT细胞的分布及其形态学特征和组织学分布存在着较多共同点,体现了两者消化生理的相同点;同时两种爬行动物胃肠胰系统5-HT细胞的分布型存在着种间差异.  相似文献   

10.
目的阐明爬行动物蝘蜓消化管各段内分泌细胞的类型、局部分布、分布密度和形态学特征。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中链霉卵白素-过氧化物酶(S-P)法。结果在蜓消化管内鉴别出5种内分泌细胞,即:5-羟色胺(5-hydroxytryptamine,5-HT)、生长抑素(somatostatin,SS)、胃泌素(gastrin,GAS)、高血糖素(glucagon,GLU)、P-物质(substance P,SP)免疫活性(i mmnoreactive,IR)细胞。5-羟色胺免疫活性细胞是消化管中最主要的内分泌细胞类型,以不同密度分布于消化管各段,其中胃幽门部位分布密度最高。生长抑素免疫活性细胞在消化管内仅局限分布于胃部。胃泌素免疫活性细胞仅见于幽门和十二指肠部位。高血糖素免疫活性细胞仅分布于回肠和直肠。P-物质免疫活性细胞仅出现在直肠部位。蝘蜓消化管内分泌细胞形态多样:圆形、椭圆形、纺锤形、梭形、楔形、锥形以及不规则形。胃部多数内分泌细胞分布于胃腺中,食管和肠管中多数内分泌细胞则分布于上皮细胞间。结论蜓和其它爬行动物胃肠内分泌细胞的分布存在一定共同特征,然而也存在着一些特有的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