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 毫秒
1.
介形類化石在中國古生代地層中發現雖多,但在下二叠紀棲霞灰岩中發現的材料很少。僅侯祐堂先生在1954年作過“湖北西部下二叠紀介形類化石”一文,描述了12屬27種。1955年春,本所組織龍潭野外實習隊,在南京附近龍潭觀山的棲霞灰岩中發現了化石約50層,其中24層含有介形類。和這些介形類化石共生的動物有(竹蜓)科、珊瑚、腕足類  相似文献   

2.
江苏乌桐系Lepidodendropsis hirmeri Lutz的发现与讨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中國东部烏桐系的植物羣曾經德國高騰教授和斯行健研究,他們决定其地質時代屬於下石炭紀的最底部。根据斯行健1943年的論文(Sze,1943,第66頁),东亞下石炭紀的烏桐系的時代,应当相当於歐洲的Etroeungtion期。因为在歐洲方面,下石炭紀所發現的植物化石大部分是發現於Viséan期的,而在定为Etroeung tian期和Tournaisian期的地層中發現植物化石是非常稀少的,斯行健在1943年發表的論文第66頁中曾經提  相似文献   

3.
腕足类的新种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於中國腕足類化石的系統研究,葛利普、趙亞曾、田奇瑞与黄汲清諸先生,都會做过很重要的工作,但僅包括泥盆紀和石炭二叠紀的材料。關於其他各地質時代的标本,則只有各別著者的零星報道。因此,筆者在編著“中國标準化石”腕足類一章的時候,首先遇到的一个困难,就是舊有資料的不足,國內已知的屬太少。同時感到,“中國标  相似文献   

4.
中国西南部奥陶纪三葉蟲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緒 言本文係1941年所寫,研究的材料來自三處:(1)四川峨眉山;(2)四川與貴州邊境;(3)雲南中部。前兩處材料係作者於1938到1940年採集,部分材料係劉之遠惠贈的。雲南材料由許德佑、邊兆群及昆明北京大學郭文魁等贈送。產三葉蟲的地層,有下奥陶紀及中奥陶紀,其中產有相當於北美奥札克統(Ozarkian)上部的美洲式生物羣,和相當於亞利  相似文献   

5.
浙江长興长興灰岩中的(竹蜓)科化石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長興灰岩是中國南部上二叠紀樂平統上部的一個地層單位,在浙江省境內,僅在長興縣屬煤山區一帶有其出露。雖然葛利普教授(1931)最初命此名時並未指出,顯然,這裹應是長興灰岩的標準地點。近年來,研究長興灰岩中的(竹蜓)科化石,已漸漸引起注意。盛金章(1955)最初研究江西及貴州一帶長興灰岩中的標本時,由於材料零散,在野外沒有作系統採集,(竹蜓)科在這個  相似文献   

6.
引言森林古猿是人類進化上的一個重要環節,一般認為它可能是人和猿的共同祖先。而最近在雲南開遠發見的森林古猿牙齒化石又是這種化石第一次在中國的發見,所以具有特別重要的意義。一、八類與猿類的關係以及人類起源於古猿的理論 關於人類與現代猿的關係,很早就有人提到了。古代希臘的亞里斯多德提出了“生物階梯”的思想,由這種思想出發,許多人把人拿來與猿相比較,發現他們之間存在着很多基  相似文献   

7.
一、江西玉山晚奥陶世Favistina的发现江西玉山至浙江江山一带的上奥陶统为一套介壳相地层,富含珊瑚、腕足类、三叶虫、头足类和腹足类等化石。该地上奥陶统分为下部黄泥岗组和上部三巨山组。珊瑚化石在上、下两组均有产出,但是以上部的三巨山组更为丰富。由于化石保存较好,形态各异,属种也多,所以成为研究我国东南晚奥陶世珊瑚的一个有利地  相似文献   

8.
一、前言本文所描述之鹦鹉螺化石标本为我所李积金、钱义元、张俊明以及南京地质矿产研究所应中锷等同志于1982年夏季采集,化石产于安徽泾县北贡公社南面三华里山冲附近走路岗和鸡笼坑上奥陶统五峰组。上奥陶统五峰组的鹦鹉螺化石曾在我国四川城口、西藏申扎、云南保山以及安徽贵池等地发现,但因多数保存在泥岩和页岩中,一般都成压扁状态,内部构造没有保存。由于壳形细长而直,往往被误认为是小型  相似文献   

9.
我國藥理学的研究工作一起始就是從中藥的研究着手的。這種情况很容易理解,因為中醫中藥在祖國文化遺產中,佔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幾千年來中醫中藥不僅為中國人民解除疾病的痛苦,受到中國人民的信任和支持,而且不斷的流傳到外國,為外國採用和推崇。有很多國家,特別是一些亞洲國家,至今還擁有相當數量採用“漢藥”進行治療的“漢醫”。在亞洲國家中例如日本和朝鮮的學者,曾對中藥進行過很多系統的研究。我國早期的藥理學家在1920年前後就開始承擔起中藥藥理的研究,並且獲得顯著  相似文献   

10.
在古生物学报3卷4期所發表的論文中,作者已經指出:根据延長植物羣的組成分子的植物学上的性質,这一个植物羣是和东亞及世界各处的所謂瑞底克期至里阿斯期以及中侏罗紀的植物羣是完全不相同的。作者又會指出这一个植物羣是以刀Danaeopsis及Bernoullia为主的,根据植物羣在地層土的發生次序,顯然是較老于以Dictyophy-  相似文献   

11.
從各個時代地層中所保存的脊椎動物化石,我們可以了解各主要动物門类及個别種属間彼此的關係,也就是說它們演化的歷史。其中有一些關係,是具有特殊意義的。譬如说人類從古代猿類演化而來的經歴,已有若干猿人的化石为其代表。靈长類的來源問题,也有若干古老的靈長類化石作為代表。再往古推,哺乳類動物的來源,乃至魚的來源,也就是说整個脊椎動物的來源,  相似文献   

12.
安徽贵池早奥陶世晚期及中奥陶世的头足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中锷 《古生物学报》1989,28(5):617-633
一、前言安徽贵池一带的奥陶系发育良好,含丰富的头足类化石。1984年夏,笔者等在贵池百安的方村剖面采获不少头足类化石,其中以下奥陶统的紫台组、牯牛潭组及中奥陶统的大田坝组、宝塔组所产的头足类最为丰富。这批化石经研究共有33种(其中10新种),分属15属8科。另有2未定属种。这些化石的发现增加了我国奥陶纪头足类的新材料,并对这个地区奥陶纪地层的划分以及与国内外的对比提供了可靠的依据。笔者在研究过程中,得到中国科学院南京  相似文献   

13.
奥杜韦峡谷因发现早期人类化石及其文化而闻名于世。截至目前为止,奥杜韦峡谷中先后已发现约50个人科化石地点,分属于第四纪的不同层位。峡谷里第四纪地层出露完好,包括从185万年前以来至1万5千年前间大致连续的沉积物,多数层位含有丰富的脊椎动物化石。  相似文献   

14.
化石《化石》(一)化石天择,天择,世纪光阴过客!桑田沧海何耶?化石生灵昔遐。遐昔,遐昔,奥密几多明迹。(二)《化石》谋策,谋策,《化石》年编四册!兴衰物种何耶?存灭灾难逆差。差逆,差逆,展卷开颜裨益转应曲(二首)@庞秉璋!200233,上海桂林西街30弄29号303室  相似文献   

15.
中国笔石科的新材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9年8月间,中南矿冶学院地质系杨心宜、戈定二同志,赴浙江江山一带进行化石采集工作;曾在江山陈家坞、黄泥岗及凉棚亭等地,采到不少笔石化石;特别是在陈家坞东北约500米处的下奥陶统宁国组中,采到的一些笔石化石,经笔者鉴定是中国笔石科的一些新种属。共有2属6种:  相似文献   

16.
河南新蔡的第四纪哺乳类动物化石*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一.序言 1964年春季,为了縮短航線和減免河水堵塞泛濫,河南省治淮工程指揮部挖掘了由新蔡縣練村集到淮浜縣黑龍潭的洪河的一条直的新河道。在这个“練黑取直”工程進行中,在許多地方,在地面下約工2米上下的黑土層中,發現了許多哺乳類動物化石。治  相似文献   

17.
塔里木盆地井下奥陶纪疑源类   总被引:9,自引:5,他引:4  
从塔里木盆地覆盖区钻井样品中获取疑源类化石16属、28种。根据这些疑源类化石组成并结合分析其它古生物地层资料,表明产出该微化石组合的有关层段应为中、上奥陶统。  相似文献   

18.
棠垭虫(Tangyaia)是卢衍豪1975年建立的一个属,模式层位是湖北宜昌分乡中奥陶统的庙坡组。陕西陇县所发现的标本系一新种,定名为陇县棠垭虫(Tangyaia longxianensis sp.nov.),产于中奥陶统的平凉组。庙坡组主要为一套黑色页岩,富合笔石化石,乃滞流还原环境的沉积。平凉组也是一套以黑色页岩为主的沉积,亦富含笔石化石,这就说明生物的分布,主要受环境的控制,由于沉积环境相似,故有相似的动物群。所以笔者赞同卢衍豪等提出的“生物-环境控制论”(卢衍豪等1974;1976)。棠垭虫在陕西陇县中奥陶统的发现,进一步证实了这种观点。  相似文献   

19.
河南淅川晚奥陶世珊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河南淅川地区位于秦岭东部,东与华北平原毗邻。淅川与西面的陕西山阳以及西南面的湖北郧西一带,在地层分区上,列入华中地层区的北部(张文堂等,1982)。区内的中、上奥陶统为一大套局部受浅变质的浅海相和盆地相的沉积。岩性变化较大。在未受变质或受较轻微变质的层段内保存着各门类的海相化石。除了前人对山阳和郧西晚奥陶世海相化石报道之外,关于淅川奥陶纪化石的报道还未见及。1985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  相似文献   

20.
浙江淳安县大坑坞剖面安吉组底部化石丰富,其中腕足动物组合属于BA3中上部,指示正常浅海底域环境。作者通过分析该层位腕足化石标本的围岩发现一个低分异度的几丁虫组合,包含3属4种,即Ancyrochitina sp.,Belonechitina cf.postrobusta sensu Butcher,Belonechitina sp.,Spinachitina verniersi。该组合具有强烈的奥陶-志留纪过渡色彩,其时代可定为奥陶纪末期至志留纪初期。这是首次在该地区获得奥陶-志留纪过渡地层的几丁虫,有助于开展国际奥陶-志留系界线精细划分对比研究。文中描述了Belonechinacf.postrobusta和Spinachiti-naverniers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