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秦启联  王方海  龚和 《昆虫学报》1999,42(4):431-438
膜翅目内寄生的茧蜂科(Braconidae)、广腹细蜂科(Platygasteridae)、缘腹卵蜂科(Scelionidae)中,蜂卵孵化时,起胚胎营养作用的浆膜(serosalmembrane)释放到寄主血淋巴中,分散后游离形成畸形细胞。赤眼蜂科(Trich...  相似文献   

2.
<正>"啊——有老鼠!"妈妈发出一声尖叫,英子立即勇士般冲出来,抄起扫把就准备捉老鼠。英子捉鼠很有经验——用扫把将老鼠一按,脚一踩,就可以提溜起已经半死的老鼠了。什么?她会不会害怕?这么说吧,在农村几乎是没有孩子会怕老鼠的,就算一开始怕,见得多了慢慢也就习惯了。英子像往常一样兴冲冲地过来抓老鼠,她正准备一脚踩下时,冷不丁看见那只小老鼠抬起头,和她四目相对。"打鼠英雄"英子打了无数只老鼠,但她之  相似文献   

3.
鲁迅先生有句名言:时间就象海绵里的水,你肯挤总还是有的。这里说的海绵是一种什么东西呢?它是海里的一种原始的低等多细胞动物,在热带和亚热带海区,从浅海到七千米的深海,都能找到它。也有的生活在淡水中。它的体形多种多样,有的像瓶子,有的像壶,有的像盘子,有的像臼,还有的如同美丽的花镌一般。有趣的是,这种动物却从来不动,也不会动。它没  相似文献   

4.
窄腹细蜂属一新种(膜翅目:窄腹细蜂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窄腹细蜂属Ropronia Provancher,1886在我国已知2种:四川窄腹细蜂R.szechuanensis Chao,1962,分布四川省;短角窄腹细蜂R.brevicornis Townes,1948,分布福建省。 本文报导一新种,浙江窄腹细蜂R.zhejiangensis sp.nov.,模式标本存浙江农业大学。浙江窄腹细蜂Ropronia zhejiangensis He,新种 鉴别特征:本种与R.ishiharai Yasumatsu,1956近似,但本新种与后者有以下几点不同:①头部上半及中胸盾片均密布明显刻点;②头顶在后单眼与后头脊之间非常隆起;③后单眼间距明显短于后单眼至复眼的距离;④腹部第2背板侧面观背缘微弱弯曲,  相似文献   

5.
就平腹小蜂、荔枝蒂蛀蛾白茧蜂对几种常用农药的敏感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生物性农药的印楝素、定虫隆、灭幼脲对2种寄生蜂均较安全;Bt对平腹小蜂的毒性较小;杀虫双对平腹小蜂的影响较小,但对蒂蛀蛾白茧蜂有较高毒性(2 h内死亡率70%);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对平腹小蜂有一定的毒性,而对蒂蛀蛾白茧蜂有很高的毒性(2 h内死亡率均为100%);2种寄生蜂均对有机磷杀虫剂如敌百虫、辛硫磷、敌敌畏及氧乐果等极度敏感.表明蒂蛀蛾白茧蜂比平腹小蜂对化学杀虫剂更敏感.因此在综合防治中,尤其是当田间释放平腹小蜂时应合理选择使用杀虫剂,应以生物源性农药为首选,避免使用菊酯类农药,尤其要禁止使用有机磷类农药,以减少对平腹小蜂等寄生性天敌的杀伤.  相似文献   

6.
勤工儉学养蜂组的指导老师,曾向我们介绍过一种简便的捕蜂方法。就是设法从集结的蜂团中捉到母蜂,放到预备好的容器里,然后把蜂团赶散,蜜蜂就会集结在母蜂的周围,不再飞逃了。怎样才能从蜂团中捉到母蜂呢?我经过多次观察,发现了以下的规律,就是当蜂(?)剛集结成蜂团时,母蜂必定环绕蜂团几遍,然后才鑽入蜂团中间。抓紧时间,当尚未鑽入蜂团中间时捕捉母蜂,是很好的机会。可是,往往有些蜂团已经集结了很久,那又怎么办呢?从实地操作经验中,又发观了“轻轻击震蜂团几下,母蜂便会爬出蜂团外面环绕”的规律。  相似文献   

7.
正竹节虫长得像树枝,竹节虫活得很隐秘,竹节虫有高超的模仿能力,竹节虫有非凡的御敌技巧。它们,还有什么?敢这么问?那么,你肯定不懂竹节虫……它们是天生的伪装者竹节虫有个有趣的俗名,叫作"walking stick",意思是"行走的枝条"。这个名字很形象地描述了这类昆虫的特点——长得特别像树枝!它们中有的呈棕色,有的呈黑色或绿色,枝条般的身体可以帮助其在枝叶茂密的丛林里尽情地玩"消失"。除非你有足够的耐心去观察,才会发现某处正有一小段"树枝"在缓缓移动,再仔细看,  相似文献   

8.
王艳坤 《化石》2007,(4):32-32
人们常说:“人有人言,鸟有鸟语”,那么,鸟类真的会说话吗?动物一般都有模仿能力,特别是模仿能力比较高级一些的鸣禽,常常能模仿不同的声音,并且与它们所模仿的声音条件、地点、时间及不同的个体有关。它们甚至于能学人说话,尤其鹦鹉学说话可以说是十分聪明的。例如曾经有一只鹦鹉,当它看到主人把水瓶拿起来时,就学着水流的“哗啦”之声;当它看到一只蜜蜂飞到房里,就发出蜂的“嗡嗡”之声:当听到敲门声时,会大喊:“请进来”。这是不是说这只鸟就会说话了呢?其实不然,鹦鹉对这些事都是无意识产生的,是看见一件东西后,就起一定声音的反射。例如…  相似文献   

9.
中国窄腹细蜂属四新种记述(膜翅目:窄腹细蜂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窄腹细蜂科Ropronia Provancher,1886隶属于细蜂总科Serphoidea窄腹细蜂科Roproniidae。全世界已知9种,我国已知3种:短角窄腹细蜂R.brevicornis Townes~1、四川窄腹细蜂R.szechuanensis Chao~2和浙江窄腹细蜂R.zhejiangensis He~3。本文报道在我国新发现的4新种:红腹窄腹细蜂R.rufiabdominalis、斑足窄腹细蜂R.pectipes、浪唇窄腹细蜂R.undaclypeus和双瘤窄腹细蜂R.bituberculata。新种模式标本除浪唇窄腹细蜂副模和双瘤窄腹细蜂副模存福建农学院生物防治研究所外,其余均放在浙江农业大学生物防治研究室。  相似文献   

10.
旗腹蜂总科Evanioidea是膜翅目Hymenoptera在侏罗纪大辐射时出现的一个重要类群.自1910年Brues命名了早白垩世产于美国的旗腹蜂总科的化石昆虫Pristaulacus rohweri和Pristaulacus bradleyi以来,世界古昆虫学家发表了30余篇关于旗腹蜂总科昆虫化石的文章.共记载4科、8亚科、35属、110种,分布于18个国家.本文统计了世界已记载的旗腹蜂总科的化石名录、地理分布及地质年代,初步总结世界旗腹蜂总科昆虫化石的组成特征,提出旗腹蜂总科化石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相似文献   

11.
根据产自内蒙古宁城中侏罗世道虎沟化石层中一块昆虫化石,建立新种——宁城冠腹魔蜂(Stephanogaster ningchengensis sp.nov.),归入膜翅目魔蜂科冠腹魔蜂属。根据中侏罗世的新材料对冠腹魔蜂属属征进行了修订。  相似文献   

12.
恐龙,对于许多人来说,似乎已成为化石世界中绝灭动物的一个缩影。一提到恐龙,人们的脑海中就会浮现这样的情景:在潮湿的沼泽地带,有一群体躯庞大而形态笨拙的怪物,步履维艰地朝着不可避免的绝灭的深渊走去。但是,人们常常提出这样的问题:为什么在中生代广泛繁衍、几乎占领整个陆地的恐龙家族至今断子绝孙?恐龙真的是呆笨而低能的动物吗?为什么在长达一亿多年的中生代期间,恐龙却能和几乎是同时产生的哺乳动物相匹敌,抑制后者向新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3.
记述采自中国黑龙江的并腹茧蜂属Hylcalosia Fischer 1新种——沟腹并腹茧蜂H.ventisulcata sp.nov..该新种与海氏并腹茧蜂Hylcalosia hymaenei Belokobylskij最为相似,但新种的如下特征容易与后者相区别:1)下颚须相当长,可达后足基节处;2)腹部第2-3节背板具1条宽而浅的中纵沟,几乎纵贯2、3背板;3)前翅2-SR脉基部弯曲,后翅m-cu脉对叉式;4)腹部第1背板中长等于端宽。文中修订了该属全世界已知种的检索表。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福建农林大学益虫研究所。  相似文献   

14.
大分舌蜂营巢生物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延会  丁亮  袁峰  张彦周  图立红  朱朝东 《昆虫学报》2010,53(11):1287-1294
于2009和2010年对广东河源大分舌蜂Colletes gigas的巢穴结构及生物学习性进行了初步研究。对分布在同一区域大分舌蜂的巢穴进行了挖掘, 详细记录了两个巢穴的结构; 挖出的卵、 幼虫及蛹的形态进行了解剖镜和电镜观察, 并做了简要描述。另外, 还通过分子及形态学方法对与大分舌蜂共用筑巢场所的另一种分舌蜂进行了鉴定。研究发现大分舌蜂喜欢在沙土中筑巢, 并且有集中筑巢的习性。大分舌蜂的巢穴由一条主道和几条虫室道组成, 虫室建在主道及各个虫室道的末端。大分舌蜂往年的巢穴可以被翌年羽化的大分舌蜂再次利用, 沿主道重新建造自己的虫室道或扩展原有的虫室道。大分舌蜂在中国南方专性取食山茶科植物尤其是油茶的花粉及花蜜, 蜂粮由于花蜜含量较多而呈液体状。通过进一步比较COI与28S D2区数据, 甄别出同一巢区中还存在另一种分舌蜂属物种, 表明大分舌蜂可以与另一种分舌蜂Colletes sp.共用筑巢场所。  相似文献   

15.
<正> 以蝽科昆虫卵为寄主的蝽卵蜂属(Trissol-cus)是缘腹细蜂科(Scelionidae)中一个较大类群,Kieffer(1926),Hellen(1971),Козлов(1970,1971),Masner(1976)等人先后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仅苏联就记述了53种(Медведва,1978),有的国家还用蝽卵蜂作了蝽科害虫的生物防治试验(Larachi,1976)。我国仅周仁濂(1955)等人记载一种稻蝽沟卵蜂能寄生稻褐蝽卵,寄生率达41.75—94.2%。作者近年发现广泛为害粮、棉、油料、麻类、甜菜、蔬菜、烟草和果树的害虫斑须蝽Dolycoris baccarum L.的卵能被另一种蝽卵蜂——斑须蝽蝽卵蜂Trissolcus sp.大量寄生,寄生率达35—60%,为其重要天敌,国内未见报道,我们对其生物学特性作了初步观察,现把两年来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记述中国甲腹茧蜂属Chelonus Panzer长腹甲腹茧蜂种团elongatus-group 3新记录种:墨色甲腹茧蜂Chelonus carbonator Marshall,1885、圆筒甲腹茧蜂Chelonus cylindrus(Klug,1816)和长腹甲腹茧蜂Chelonus elongatus Szépligeti,1898,提供了种的形态描述、分布、寄主记录及特征图。标本保存于浙江大学昆虫科学研究所寄生蜂标本室。  相似文献   

17.
白蜡吉丁柄腹茧蜂的羽化和产卵与寄主之间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白蜡窄吉丁是危害白蜡属树木的一种重要蛀干害虫,因其幼虫期高度的隐蔽性生活而极难检测和防治.白蜡吉丁柄腹茧蜂是新发现外寄生于白蜡窄吉丁幼虫的优势天敌种,对寄主害虫的控制作用较强,具有良好的生物防治利用前景.研究调查了白蜡吉丁柄腹茧蜂及其寄主白蜡窄吉丁越冬代成虫羽化的时序差异、不同时期林间的寄生率、寄主密度与寄生率的关系以及寄主幼虫大小与茧蜂产卵量的关系.结果表明,越冬后白蜡吉丁柄腹茧蜂的羽化时间比其寄主害虫白蜡窄吉丁的羽化要晚1个多月.2003年白蜡吉丁柄腹茧蜂越冬代成虫的羽化从6月中旬持续到8月中旬,羽化高峰期在7月份;寄主白蜡窄吉丁的羽化期在5月中下旬.2004年白蜡吉丁柄腹茧蜂越冬代成虫的羽化从5月下旬持续到7月下旬,羽化高峰期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寄主羽化期在4月中旬至5月中旬(室内).越冬后天敌的羽化时间刚好适应最早寄主发育到可供寄生的龄期,这是二者长期协同进化的结果,也表明白蜡吉丁柄腹茧蜂很可能是一种专性寄生蜂.林间白蜡吉丁柄腹茧蜂对白蜡窄吉丁幼虫的自然寄生率随着时间的推移总体上是逐步上升的.自然条件下茧蜂决定是否产卵与寄主幼虫的大小即龄期有关,它仅在前胸宽和体宽1.5 mm、体长12 mm以上,即3~4龄的寄主幼虫体表产卵,但只要接受寄主并产卵,不同龄期寄主幼虫上的产卵量无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18.
以中华蜜蜂和意大利蜜蜂为试验材料,通过组织相应无王群,把一蜂种无王群中的子脾加入到另一蜂种无王群中,进行中蜂和意蜂无王群培育非自身蜂种蜂子和改造王台特性研究,当未培育出蜂王时,分别从原有王群中调入子脾进行第2、第3期试验。结果表明:中蜂无王群中的工蜂会清除引入意蜂子脾中的蜂卵,但随着引入意蜂子脾封盖子羽化出房的意蜂幼蜂数量增加而逐渐接受意蜂幼虫,蜂群未改造意蜂王台,只培育出中蜂蜂王;意蜂无王群中的工蜂会随着引入中蜂子脾中羽化出房的中蜂幼蜂数量增加而逐渐接受中蜂卵及幼虫,并从第2期试验开始会改造中蜂王台,但最终只培育出意蜂蜂王。  相似文献   

19.
《生命世界》2007,(1):24-27
科学真的枯燥乏味吗?转眼诺奖已过百年,这一百多年来,诺贝尔殿堂吸引了无数的科学家、作家、经济学家、以及社会学家和相关组织,上演了一幕幕或激荡或落寞的大戏。有人声名显赫,有人依旧故我;有人有家族渊源,有人是多年的老对头;有的奖不请自来,有的奖擦肩而过……诺奖,我们到底了解多少?  相似文献   

20.
<正>尼斯是一条蛇,一条有着三角脑袋、花斑纹,一看就让动物们不自觉地起鸡皮疙瘩的蛇。用业内的话说,这形象最适合做特型演员,只能扮演某一类特定角色。尼斯就是这么个戏路窄的演员。它常年扮演的角色,不是偷袭比它弱小的动物,就是作为"怪兽"被阳光、正面、颜值高的英雄杀死。扮演前一类,观众会诅咒、愤怒甚至大喊"蛇滚出动物圈";扮演后一类,观众则说这蛇真蠢真恶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