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卫士’辣椒为砧木,‘新丰2号’为接穂嫁接,通过人工接种青枯病菌研究嫁接和自根辣椒根系特征、根际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的变化,探讨嫁接辣椒的抗病机理.结果显示:接种青枯病菌前,嫁接辣椒的根系重量、总长度、总体积、表面积、根尖数和分叉数均显著高于自根苗,根系活力、根际土壤放线菌数量和比例,以及根际土壤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脱氢酶)活性也明显高于自根苗.接种青枯病菌后,嫁接辣椒的根系受伤程度较自根苗轻,根系重量、总长度、总体积、表面积、根尖数和分叉数的降低幅度均显著小于自根苗,根系活力、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放线菌比例及土壤酶活性明显大于自根苗.研究表明,嫁接辣椒根系发达,根系活力增强,根际土壤放线菌比例增加及酶活性提高是其青枯病抗性增强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2.
正日光温室茄子嫁接栽培技术解决了土传病害之外还实现了作物的高产和稳产。很多种植大户在连续几年的时间里茄子亩产量达到了1、7万千克甚至以上。本文主要介绍了茄子嫁接技术,包括砧木与接穗的选择,嫁接后苗期管理,定植等方面内容,仅供温室茄子种植户参考。  相似文献   

3.
以‘卫士’(WS)和‘部野丁’(BYD)辣椒为砧木,‘新丰2号’(XF)辣椒为接穗嫁接,以‘新丰2号’自根嫁接辣椒(XF/XF)为对照(CK),研究嫁接对辣椒根际土壤微生物量、物理性质、养分含量及土传病害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嫁接辣椒新丰/卫士(XF/WS)与新丰/部野丁(XF/BYD)根际土壤的真菌和放线菌数量较多,放线菌比例较大;定植60 d时,嫁接辣椒根际土壤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显著高于CK;定植90 d时,XF/WS根际土壤磷酸酶、蔗糖酶、脲酶、硝酸还原酶(NR)活性显著高于CK;此外,嫁接辣椒根际土壤浸提液中的烃类化合物增多,XF/WS和XF/BYD根际土壤N、P、K含量显著低于CK,根际土壤电导率(EC)略高,XF/WS的pH显著高于CK,而XF/BYD与CK差异不显著.说明嫁接可优化辣椒根际土壤环境,增强其对土传病害的抗性,XF/WS和XF/BYD的产量分别比CK增加40.8%和28.7%.  相似文献   

4.
采用工厂化育苗方法培育辣椒幼苗,可以为日光温室、塑料大棚、小拱棚及露地辣椒生产提供大量适龄壮苗,并且可以降低育苗成本,保证育苗质量,本人总结多年的辣椒工厂化育苗经验,对辣椒的工厂化育苗技术规程进行了归纳总结,以期为辣椒工厂化育苗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湘两优2号在湘北鼎城区的种植表现;总结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培育壮秧、合理密植、平衡钾肥、科学管水、防治病虫。  相似文献   

6.
月季花因其品种繁多、花色艳丽、持续开花等特性而深受世界人民的喜爱。为不断培育新的月季品种,通常采用播种、嫁接和扦插等方法。播种多用于培育新品种;嫁接与扦插可保持品种特性。自从17世纪初以来,园艺育种家们又在这些传统育种方法的基础上,采用了突变体育种和天然突变体(芽变)选择相结合的方法,从而培育出了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大量、新奇的月季花品种。  相似文献   

7.
本文结合笔者多年来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就核桃嫁接育苗技术做重要探讨。指出了露地嫁接技术是果树栽培技术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嫁接技术,该技术具有价格低廉、效率高、见效快等特点,适合核桃的大范围种植。  相似文献   

8.
关于草本植物的嫁接问题,在本刊曾登载过几次,的确植物的嫁接是中学生物课外小组同学最喜爱的工作。特别是草本植物,由于它们的生长期较短,容易看见嫁接后的结果,更为同学感兴趣。上学期我们学校生物课外活动小组同学曾广泛的进行了这一工作,他们做了茄子与番茄、茄子与曼驼罗、番茄与马铃薯、向日葵与菊芋、辣椒与茄子、番茄,月光花与  相似文献   

9.
优质、高产谷子栽培技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根据吉林省的谷子生产情况,总结了谷子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包括选地、品种选择、选种及播种、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对高产高效谷子生产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10.
柑桔无病原体苗培育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简述了柑桔无病原体苗培育的 2种主要方法 :热处理法和组织培养法。其中重点介绍了利用珠心培养、胚珠培养以及茎嫁接脱除柑桔病原体的研究现状和最新进展 ,并就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本文简要介绍了河南省延秋茬大棚蔬菜主要种类如黄瓜、番茄、茄子、辣椒、菜豆、豇豆、花椰菜、芹菜、西葫芦、菠菜、蒜苗等的茬次安排及简要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2.
核桃嫁接技术在保证嫁接成活率和提高核桃产量方面有着较为重要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了影响嫁接成活率的因素,包括砧接穗的质量、砧木和接穗的亲和力、嫁接伤口流量、环境因素以及穗条的处理等。其次,对嫁接前的准备工作进行了介绍,包括砧木培育和选择接穗标准。最后,对嫁接过程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包括劈接技术、削接穗技术和插接穗技术等。  相似文献   

13.
以‘卫士’为砧木,以‘赤峰特选’为接穂进行嫁接,在光照培养箱内对辣椒自根苗(对照)和嫁接苗进行低温 (8 ℃/5 ℃) 弱光(100 μmol·m-2·s-1)处理,处理7 d后在正常条件(25 ℃/18 ℃,550~600 μmol·m-2·s-1)下恢复3 d,研究低温弱光下辣椒嫁接苗和自根苗电解质渗漏率(EL)、丙二醛(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根系活力的变化.结果表明:低温弱光胁迫初期,辣椒幼苗叶片与根系的EL、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谷胱甘肽还原酶(GR)活性均显著升高,而根系活力大幅降低;1~3 d后EL和MDA含量趋于平稳,SOD、POD、APX、GR活性逐渐降低,根系活力呈上升趋势.恢复3 d后,嫁接苗EL、MDA含量、抗氧化酶活性及根系活力多达到或超过胁迫前水平(根系的MDA含量较胁迫前略高);而自根苗的EL和MDA含量仍显著高于胁迫前.与自根苗相比,嫁接苗在各处理阶段的EL和MDA含量显著降低,而SOD、POD、APX、GR活性及根系活力明显升高,说明嫁接可有效降低辣椒植株的膜脂过氧化,减轻低温弱光对其细胞膜的伤害.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旱坡地自然特征与玉米高产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河源灯塔盆地玉米基地玉米高产栽培技术、因土施肥技术及节水农业技术多年的研究表明,只要能解决当地玉米适宜播期;选植适合当地的高产、抗病、抗旱、耐密的优良杂交品种;采用育苗移植的高产栽培技术;改进施肥技术,加强施肥管理,提高肥料利用率;采用各种农业节水技术措施,增加土壤贮水能力,提高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旱坡地玉米生产完全可以达到单造6000kg/hm2以上的好产量.因而旱坡地不失为开发玉米生产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  相似文献   

15.
本文针对我国北方地区气候特点,提出了适合黑龙江省北部地区应用的大豆综合高产栽培技术方案,对提高我国的大豆栽培技术及大豆产量、质量进一步提高献计献策。其中包括整地与施肥、精选良种、施肥、适时收获等内容,请各位专家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6.
不同基因型砧木嫁接黄瓜结瓜盛期光合特性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CIRAS-Ⅱ型便携式光合作用系统,对黑籽南瓜和新培育的白籽南瓜A22种不同基因型砧木嫁接黄瓜结瓜盛期的光合特性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结瓜盛期,2种砧木嫁接黄瓜不同叶位的叶片净光合速率均有一定差异,其中A2嫁接黄瓜中部和下部叶片的净光舍速率显著高于黑籽南瓜嫁接的黄瓜。A2与黑籽南瓜相比其嫁接黄瓜利用光能范围较广且光饱和时净光合速率、RuBP最大再生速率和表观量子效率分别高出黑籽南瓜嫁接的黄瓜23.2%、12.6%和8.2%。2种砧木嫁接的黄瓜CO2饱和点与羧化效率均相近,CO2补偿点A2低于黑籽南瓜嫁接的黄瓜。A2嫁接黄瓜叶片叶绿素a、b及叶绿素总量均明显高于黑籽南瓜嫁接的黄瓜,可溶性蛋白含量与黑籽南瓜嫁接的黄瓜差异不显著。A2嫁接黄瓜的雌花节率和平均单株产量分别高出黑籽南瓜嫁接的黄瓜25.2%和29.4%,A2嫁接黄瓜果实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和VC含量分别高出黑籽南瓜嫁接的黄瓜6.3%、15,2%和15.4%。  相似文献   

17.
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中国水稻生产面临作物高产优质、资源高效、环境安全等多方面的挑战,生产方式逐步转变为规模化、机械化和轻简化,生产目标由单一的高产转型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现简要总结中国水稻栽培技术的变革历程,由最初高产栽培经验的理论总结到现在的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阐述绿色高产栽培的内涵,未来水稻栽培需因地制宜地开展模式创新;并介绍三种绿色高效栽培模式(再生稻、双季稻双直播和双水双绿模式)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黄心夜合的嫁接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研究试验黄心夜合的嫁接繁殖,为快速培育黄心夜合苗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9.
灵芝高产栽培技术的五项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灵芝高产栽培技术的五项改进徐振清,孟祥凤,姜久珍,赵中元,李洪诗(辽宁省朝阳市真菌研究所,122000)辽宁省朝阳市真菌研究所、双塔区食用菌站连续六年在灵芝栽培技术与生产管理过程中,不断地试验研究与生产实践,摸索出用玉米芯栽培灵芝高产、优质、高效益的...  相似文献   

20.
小麦是我国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在粮食总产量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例,提升小麦总产量是保证民生问题的关键。如何能增加小麦高产、超高产的收获产量,这需要在小麦栽培技术上进行探索和创新。本文便针对于小麦高产超高产栽培技术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