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1 毫秒
1.
橘子皮对水中亚甲蓝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低值廉价的橘子皮作为吸附剂对亚甲蓝染料废水进行吸附研究,考察了吸附平衡时间、溶液pH、染料浓度等因素对亚甲蓝吸附的影响,橘子皮主要含有羧基、氨基和磺酸基,橘子皮生物吸附剂对MB的吸附所需平衡时间为1小时,在pH=10的条件下,生物吸附剂对MB的最大吸附量(qm)为370.3±31.0 mg/g,等温吸附线符合Langmuir和Freundlich模式,研究结果表明:橘子皮对染料废水的吸附只需很短的时间则可达到吸附饱和,且吸附量大,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目的 建立马内菲青霉蛋白酶的体外诱导方法并进行活性测定。方法 制作酶诱导培养基, 在不同pH 条件下培养马内菲青霉, 在280 nm紫外光下分光光度法检测不同诱导时间的蛋白酶活性。结果 成功诱导并定量测定了马内菲青霉在不同pH条件下、不同诱导时间的体外蛋白酶产出量。pH 4. 0 时, 菌株在第6 天出现分泌高峰; pH 5. 6 时, 菌株在第3 天出现分泌高峰; 而pH 7. 2 时, 菌株几乎无蛋白酶产出。结论 建立了马内菲青霉蛋白酶产出的体外诱导和检测方法, 为进一步研究马内菲青霉体外蛋白酶的理化特性提供了途径。  相似文献   

3.
王祥红  汤志宏  李静 《生物学通报》2013,(7):54-55,F0003
利用曲霉极易在含糖及蛋白质等基质上生长的特性,从含淀粉及蛋白质的基质上分离曲霉并进行纯化。将分离得到的曲霉培养后用乳酸石炭酸棉蓝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清楚观察到曲霉的典型结构。此法简便易行,所需条件简单,在一般实验条件下就可以进行曲霉菌的形态观察。  相似文献   

4.
王龙  孔华忠 《菌物学报》2000,19(4):463-465
新种椭孢青霉Penicillium ellipsoideosporum sp. nov.分离自中国广西地区的一颗榕树籽。它在标准培养条件下生长局限;其帚状枝非常不规则,分生孢子幼时呈圆柱形,成熟后呈长椭球形、圆柱形或椭球形。  相似文献   

5.
淡紫拟青霉是一种具有防治植物线虫作用的生防菌株。为了获得淡紫拟青霉固体发酵的最佳条件,采用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对淡紫拟青霉固体发酵的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进行摸索。淡紫拟青霉固体发酵的最佳培养基组成为麸皮和玉米粉4:1、料水比1:0.6、氯化锰含量为0.6%、初始pH值为6.0,固体发酵最佳的培养条件为接种量6%,培养温度25℃,培养时间为9 d,在此条件下淡紫拟青霉固体发酵的分生孢子数为13.5×10~9 CFU/g。  相似文献   

6.
李长林  李伟 《菌物学报》2013,32(4):752-757
报道了分离自青岛沿海潮间带海藻的青霉属3个中国新记录种:产红青霉Penicillium rubens、苏门答腊青霉P.sumatrense和葡萄生青霉P.viticola,并对其进行了形态学描述和系统发育分析。研究菌株保存于中国海洋大学海洋生物标本室(OUCMB)。  相似文献   

7.
王龙  孔华忠 《菌物系统》2000,19(4):463-465
新种椭孢青霉Penicillium ellipsoideosporum sp.nov.分离自中国广西地区的一颗榕树籽。它在标准培养条件下生长局限;其帚状枝非常不规则,分生孢子幼时呈圆柱形,成熟后呈长随球形、圆柱形或随球形。  相似文献   

8.
张玉波  凌琪  陶勇  杨伟伟 《生物学杂志》2013,30(1):51-53,81
通过分析研究3种拟青霉在PDA培养基上的最佳生长曲线、最大产孢量、最佳生长适温和最佳生长pH值等生物学特性,发现3种拟青霉均可在中、低温环境下生长,且在较短时间内成熟产孢。这为春秋两季林间的害虫生物防治奠定了侵染基础,同时分析研究3种拟青霉不同的生境条件,也为林间混菌持续控制害虫和菌种发酵生产提供了参考指导。  相似文献   

9.
纤维素降解菌青霉T24-2的分离及产酶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稻田腐烂秸秆中分离到一批纤维素分解菌株。通过滤纸崩解测试、刚果红纤维素平板识别,以及产酶鉴定,筛选得到一株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真菌。经形态观察和18S r DNA基因片断分析,鉴定该菌株为青霉。对菌株的液态发酵条件进行研究,该菌株培养基含3%稻草粉、0.25%尿素和无机盐营养液,最佳产酶条件为:自然pH,30℃,130r/min发酵4d。该菌株的CMC酶活和滤纸酶活最高分别达到45.01I U/mL和6.89I U/mL。随后对该菌酶解稻草粉进行研究,糖化率达到40.17%。研究表明,青霉T24-2菌株在秸秆综合利用上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明确我国医院中分离得到的一株青霉的分类地位。【方法】采用六级梯度撞击式空气采样法获得医院空气样品,在SA培养基上分离得到青霉菌,通过形态学鉴定和β-Tubulin序列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选取MEGA 4.0软件用Bootstrap方法构建β-Tubulin序列系统进化树并分析其亲缘关系。【结果】对北京市的医院集中空调系统的污染真菌群落进行调查,发现一株青霉新记录种,即Penicillium bilaiae。本文对其菌落和微观形态进行了详述,并根据β-Tubulin序列建立了系统发育树。P. bilaiae是被检样品中青霉属第二优势菌种。【结论】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鉴定结果,判定菌株SW11-6为比莱青霉(P. bilaiae),即发现青霉属一株中国新记录种,但其是否对人类健康存在潜在危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1.
茶叶中富含单宁化合物。从分离自黑茶的真菌菌株中,筛选高产单宁酶的菌株;进而分离纯化单宁酶,分析单宁酶对茶汤的转溶效果。从不同产地的3个黑茶样品中,共分离获得44个真菌分离物;经初步鉴定,这些真菌分离物以曲霉属(Aspergillus)、青霉属(Penicillium)和散囊菌属(Eurotium)的真菌居多。以单宁酸为底物的鉴别培养基初筛表明,其中26个真菌分离物在鉴别平板上产生透明圈,显示单宁水解酶活性;通过固体发酵复筛,筛选到1株产单宁酶活性较高的菌株,初步鉴定为青霉属(Penicillium)菌株,命名为青霉MP-24菌株。青霉MP-24可以以茶叶、茶梗和麸皮等农副产品作为原料固体发酵产生单宁酶。以麸皮为原料的发酵产物经过硫酸铵分级沉淀、DEAE阴离子交换层析和葡聚糖G-150凝胶层析等分离纯化步骤,得到分子量为70 kDa的单一蛋白质条带,单宁酶活力达到603.68 U/mg。纯化获得的单宁酶对茶汤有良好的转溶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在黑茶相关微生物中含有丰富的产单宁酶菌株,是工业酶制剂的重要资源。  相似文献   

12.
为探明纳木措春季水体可培养丝状真菌的群落特征,研究在分离纯化丝状真菌的基础上,结合经典分类法、rRNA-ITS转录间隔区测序法确定丝状真菌的群落组成及丰度;同时对水体理化因子进行分析,揭示丝状真菌优势类群生态分化与理化因子的相关性。结果在纳木措水体中共分离纯化出921株丝状真菌,归为20属62种,真菌资源较为丰富。其中,主要优势种(Y>0.02)包括:普通青霉Penicillium commune、酒色青霉Penicillium vinaceum、波兰青霉Penicillium polonicum、青霉菌Penicillium goetzii、灰玫瑰青霉Penicillium griseoroseum、冻土毛霉Mucor hiemalis、总状毛霉Mucor racemosus、格孢腔菌Pleosporales sp.2和壳青霉Penicillium crustosum。优势种生态位指数显示,优势种间生态响应速率之和为负数,低度重叠的种对占比较大(56.94%),总体上呈正关联,但未达到显著水平(χ2>3.841),表明群落正处于衰退阶段。优势种间竞争...  相似文献   

13.
[背景]广陈皮为药食同源中药材,在高温、高湿且贮存不当的条件下容易发霉,从而产生毒素,严重威胁陈皮的质量安全.[目的]分析广陈皮表面外源真菌的组成及其产生毒素的真菌.[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分离广陈皮表面外源真菌,利用分生孢子形态特征及DNA序列分析进行真菌鉴定,采用高效液相色谱-三重串联四极杆质谱联用技术对青霉属和曲霉...  相似文献   

14.
蝉拟青霉孢子粉对小菜蛾的致病性试验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试验采用蝉拟青霉(Paecilomyces cicadae)孢子粉处理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 L.幼虫,结果表明,蝉拟青霉可以在小菜蛾幼虫和蛹上寄生,并导致小菜蛾死亡。室内试验,蝉拟青霉对小菜蛾的致死率高达96.55%;田间试验,1.6×107个/mL浓度的022017#蝉拟青霉防治小菜蛾的校正死亡率可达75.86%。该结果可用于蝉拟青霉新型真菌杀虫剂的研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明确我国医院中分离得到的一株青霉的分类地位。【方法】采用六级梯度撞击式空气采样法获得医院空气样品,在SA培养基上分离得到青霉菌,通过形态学鉴定和β-Tubulin序列对菌株进行初步鉴定;选取MEGA 4.0软件用Bootstrap方法构建β-Tubulin序列系统进化树并分析其亲缘关系。【结果】对北京市的医院集中空调系统的污染真菌群落进行调查,发现一株青霉新记录种,即Penicillium bilaiae。本文对其菌落和微观形态进行了详述,并根据β-Tubulin序列建立了系统发育树。P.bilaiae是被检样品中青霉属第二优势菌种。【结论】结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鉴定结果,判定菌株SW11-6为比莱青霉(P.bilaiae),即发现青霉属一株中国新记录种,但其是否对人类健康存在潜在危害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筛选分离可以分解玉米秸秆纤维素的菌株。【方法】采用平板稀释法从土样中分离纯化得到能够分解玉米秸秆纤维素的菌株,对分离得到的菌株进行生理生化及分子鉴定,同时以菌株Penicillium spp.(CICC40361)作为对照,比较菌株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的活性,研究不同因素对菌株纤维素酶活力的影响,确定菌株纤维素酶动力学常数Km值。【结果】分离得到的菌株命名为PL2#,经生理生化及分子鉴定后,确定菌株PL2#为羊毛状青霉(Penicillium lanosum)。菌株PL2#的纤维素酶和木质素酶活力高于对照菌株Penicillium spp.;菌株PL2#的最优酶活测定条件为:1%CMC底物浓度,pH 4.8,50°C,酶反应时间60 min以及2 m L DNS添加量。【结论】羊毛状青霉(Penicillium lanosum)菌株PL2#比对照菌株Penicillium spp.具有更好地降解玉米秸秆纤维素的性能。  相似文献   

17.
对分离自海南和辽宁滩涂沉积物中的曲霉属和青霉属菌株进行系统分类研究,报道5个中国新记录种:假溜曲霉Aspergillus pseudotamarii、乌尔米曲霉A.urmiensis、南极青霉Penicillium antarcticum、荒漠青霉P. desertorum和拉布拉多青霉P. labradorum,并提供了上述物种的形态特征描述及图示。同时,联合BenA和CaM基因序列进行系统发育分析,为形态学鉴定提供了佐证。研究结果丰富了我国该类真菌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18.
变灰青霉线粒体基因组特征及系统发育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对一株分离自细虫草上的变灰青霉SFY00C3菌株线粒体基因组进行测定,分析其组成特征,并探究其与青霉属真菌的系统发育关系。结果表明,SFY00C3的线粒体基因组是一条长度为28 301 bp的环状DNA分子,共编码42个基因(15个蛋白编码基因、2个rRNA基因和25个tRNA基因),其碱基组成有显著的A-T偏好性,25个tRNA基因均可形成典型三叶草结构,并存在32处G-U错配。通过青霉属物种间共线性分析发现其线粒体基因组发生了基因重排;共有的14个蛋白编码基因的Ka/Ks值均小于1,表明受到了纯化选择压力的影响;系统发育分析表明:SFY00C3在青霉属中是一个独立的分支,应该是6种青霉祖先的姊妹。本研究丰富了变灰青霉的线粒体基因组序列信息,为青霉属的系统发育、资源保护及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相似文献   

19.
本文报告从贵阳市细叶桉树流胶上分离到的一株青霉,在查氏琼脂上生长极为局限,菌落质地为绳状,并形成匍匐枝样的菌丝,超越菌落之外再重新进入培养基内生长。帚状枝大多为双轮对称型,少数单轮生或不规则分枝。瓶梗不呈典型的披针形。分生孢子球形至近球形,具瘤状突起。分生孢子链形成相当致密的短柱,一部分的顶部稍尖。该菌属于双轮对称青霉组的绳状青霉系,近于擒状青霉(Penicillium piceum Raper et Fenncll),但区别在于菌落特征明显不同和具有瘤状突起的分生孢子,命名为树脂青霉(Penicillium resinae sp. Nov)。  相似文献   

20.
采用涂布平板法在马丁氏培养基平板上对麦草浆污泥作真菌分离研究,共分离纯化获得27株真菌,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曲霉属(Aspergillus)、麦轴梗霉属(Tritirachium)根霉属(Rhizopus)和毛霉属(Mucor)为其优势菌群;在麦芽提取物-OPP培养基平板上分离得到10株真菌,其中拟指突孢曲霉属(Emercellopsis)为其优势菌群。通过对麦草浆污泥连续富集培养得到真菌10株,经初步鉴定为曲霉属(Aspergillus)和青霉属(Penicillium)。对富集培养分离的菌种进行木聚糖酶产酶特性研究,结果表明:最优菌株为Aspergillussp.MC-JAⅡ,其木聚糖酶酶活性最高值达到2060 U/mL,发生在产酶培养的第84 h,相应纤维素酶活为99.5 U/mL。为国内首次报道麦草浆污泥中的降解木质纤维真菌的分离、鉴定和产酶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