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超荣 《化石》2009,(4):40-47
愿望的实现 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的印度半岛上,东部和孟加拉国、缅甸接壤,北部与不丹、尼泊尔、中国、巴基斯坦相连。濒临孟加拉湾、阿拉伯海和印度洋。  相似文献   

2.
古今演变中的云南植物若干特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再富 《广西植物》2003,23(4):299-302,293
云南的独特地理位置、地质历史、地形地貌和和季风气候环境等起源于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碰撞并插入所产生的青藏高原隆起与古地中海西退。在这个从古到今演变的舞台上,云南不仅成为“植物王国”,而且形成了一些重要的特点。云南既是东亚、东南亚和东喜马拉雅等植物区系的交汇区,又是欧亚大陆植物区系与赤道热带的唯一陆地交流通道;它们既有丰富的古老、孑遗植物,又有数量处于我国榜首的特有分类群;在横断山区这个新分类群分布和演化中心中,新分类群的分布格局与其原始类群的起源密切相关。此外,由于地质历史变迁、第四纪冰期影响和山地垂直变化等,使云南的很多植物具有较多的生态遗传型和较强的生态适应性。  相似文献   

3.
印度枳(Aegle marmelos(L.)Correa)属芸香科(Rutaceae),是印度的一种土产水果,生长在整个印度半岛,和斯里兰卡、巴基斯坦、孟加拉、缅甸、泰国等东南亚大多数国家。印度枳是一种相当耐寒的亚热带落叶果树,在各种土壤、气候条件下(沼泽土——干旱土)都能生长良好,并能耐碱性土,气温低至-7℃也不致受冻害。在印度,这种果树尚未有生产性栽培,因此种植范围不广,目前主要是野生或种在  相似文献   

4.
编者按          下载免费PDF全文
<正>新疆地处亚欧大陆核心地带,约占中国领土总面积的1/6,周边与8个国家接壤,边境线总长超过5600km,是我国面积最大、交界邻国最多的自治区。新疆是四大文明——中国文明、印度文明、波斯文明和希腊文明的交会之地,是东西方多元文化的交会点,自古就在"丝绸之路"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如今,"欧亚铁路大动脉"贯穿东西,"一带一路"建设促进了欧亚大陆的经济  相似文献   

5.
一千万年以前,在今天美国遥远西部的群山中,一座火山突然喷发了。随着地下闷雷般的隆隆轰鸣,一团团巨大的浓烟腾空而起,刹那间,热浪翻滚,天昏地暗,日月无光。同时,积聚在高空的一片不祥烟云,夹杂着大量的火山灰顺风向东飘去,越过北美中西部的大平原,最后在内不拉斯加东北部几百平方英里的土地上沉降下来。这时,生息在这块土地上的动物开始大难临头了。濛濛灰雨,纷纷扬扬,铺天盖地而  相似文献   

6.
《化石》2020,(3):75-76
正早期现代人的演化和扩散是目前学术界关注的热点。针对早期现代人向欧亚大陆东部扩散这一问题,学术界以往多关注沿欧亚大陆南部——阿拉伯半岛、印度、东南亚等区域扩散的"南方路线",较少关注沿北部区域扩散的"北方路线"。近期,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  相似文献   

7.
南海北部早第三纪涠洲组孢粉组合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本文是北部湾东北部、雷州半岛、涠洲岛及海南岛北部十几口钻井中涠洲组 孢粉工作的总结。在涠洲组中共见113种孢粉类型,其中大部分为欧亚及北美 第三纪、尤其是渐新世孢粉区系成分,同时也出现加里曼丹岛渐新世-早中新世 区系的一些重要分子。这表明沉积时期本地区与加里曼丹岛有陆地相通或在地 理位置上较今日为近,植物能相互迁移。 印度第三纪孢粉区系与涠洲组区系相 似性拉少,仅出现少数相似类型(水蕨孢子、松科花粉),说明虽然自印度次大陆 与欧亚大陆相遇后,这两地区的植物有了相互迁移的可能,但是直到渐新世,这 种迁移的规模还是很有限的,迁移到印度的植物所产生孢粉类型在印度发展的 高峰可能较欧亚大陆为晚。 从孢粉所反映的生态条件看,陆生及淡水植物多,而海产植物(如红树林)及 藻类很少。这说明当时北部湾可能为陆地,与雷州半岛等地连成一个内陆凹陷。 大量温带及山地针叶植物花粉及少量热带低地植物花粉的出现表明本地区附近 曾有大面积山地。 从孢粉组合上看,涠洲组形成的时代为渐新世。  相似文献   

8.
【目的】草地螟LoxostegesticticalisL.是一种世界性害虫,主要分布在北温带36°N-55°N范围内。明确草地螟在整个欧亚大陆的发生动态,对于阐明其灾变机理具有重要意义。【方法】通过查阅有关中、俄草地螟的文献资料,分析1900年以来欧亚大陆草地螟的发生情况。【结果】从20世纪20年代中期至今,草地螟在欧亚大陆先后于1925-1936年、1948-1960年、1969-1989年和1995-2014年出现了4个大的群发期。在1925-1936年、1969-1989年和1995-2014年3个群发期内,存在着草地螟重发生区沿着欧亚大草原东西向蔓延的现象。在1948-1960年这个群发期,草地螟主要发生范围局限在东北亚地区。此外,草地螟种群在不同区域内呈现出不同的暴发周期。在俄罗斯欧洲部分,草地螟的暴发周期为10年左右,但在1937-1968年间出现了长达30余年的间歇期。在我国东北及华北地区,草地螟的暴发周期为20年左右。在俄罗斯西伯利亚,由于其位于欧亚大陆两个主要的发生基地之间,无论草地螟重发生区自西向东还是自东向西传播,都会在当地造成危害,因此发生也更频繁。【结论】草地螟在欧亚大陆的猖獗为害具有群发性,重发生区会沿着欧亚大草原东、西向蔓延。草地螟在一个地区内的间歇性猖獗不仅与当地的环境因素有关,还可能受到草地螟重发生区在大陆尺度上转移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银杉是珍贵的“活化石”。据古生物学家考证,在距今一千多万年前,这种松柏类植物,曾广布欧亚大陆,但到第三纪晚期,地球上气候变冷,发生大量冰川,因而绝迹。从前,人们仅在德国、波兰至苏联西伯利亚东都的地层中找到银杉的化石。我国植物学家于1955  相似文献   

10.
南湾猴岛     
海南南湾自然保护区位于海南岛陵水县城南约14公里处的南湾半岛上,东经110°,北纬18°23′,依山傍水,东、西、南三面临海,东北角连结内陆。半岛总面积(包含滩涂)约25平方公里,其中保护区面积10平方公里,海岸线20公里。自1965年半岛上建立猕猴保护区以来,现居住着二千多只猕猴,因此人们称之为“南湾猴岛”,它是我国第一个以保  相似文献   

11.
《化石》1996,(4)
名词解释:冈瓦纳古陆冈瓦纳古陆是一个假想的存在于南半球的古大陆(亦称南方大陆),得名于印度中部的冈瓦纳地方,那里的一套地层叫冈瓦那系,南半球各大陆都发现有与之相似的岩系和化石,地质学家推论过去曾是统一的大陆,大约在两亿年前这块大陆分裂成现今的非洲、马...  相似文献   

12.
我和麋鹿     
我拍麋鹿,首先是因为一种缘分 我的家乡在黄海之滨一个叫做小海的地方,这里在20年前新出土了一批麋鹿化石。资料表明,我的祖先曾经与珍稀动物麋鹿毗邻而居。古籍记载:“麋鹿践踏成泥,民人不耕而获”。可见我们这块土地的  相似文献   

13.
新疆地处欧亚大陆东西方交汇处,公元前200年以后的人群迁徙、融合历程能够反映丝绸之路沿线地区不同族群的形成历史和多元文化的互动模式。拉甫却克墓地是东疆哈密地区首次发掘的历史时期墓葬群。本文基于该墓地10例成年人颅面部测量数据,采用多元统计及生物距离的方法来评估拉甫却克墓地的人群结构,并对哈密绿洲地带青铜时代晚期到历史时期的人群变迁进行初步探索。结果显示:1)拉甫却克人群呈现出明显的异质性,既有与欧亚大陆东部人群颅面部特征相近的个体,也有表现出东西方混合特征的个体;2)青铜时代晚期至早期铁器时代(公元前2000年至公元前1000年),哈密人群在体质特征上存在连续性;而早期铁器时代到历史时期(公元前1000年以后),随着欧亚大陆东部人群遗传贡献的增加,哈密人群体质特征发生明显变化。结合考古证据和历史记录,新的人骨标本让我们对哈密历史时期的人群迁徙和融合有了初步认识,也使后续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展开更详细的多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14.
马东东 《化石》2019,(2):22-28
<正>遇见Cova Gran旧石器时代中期,尼安德特人曾经广泛生活于欧洲和西亚地区,直到距今3-4万年期间,尼安德特人和其代表的旧石器时代中期石器技术体系才逐渐消失。有关旧石器中期技术体系消失及旧石器时代晚期技术起源的问题一直是学术界关注的热点话题。伊比利亚半岛被认为是欧亚大陆西部尼安  相似文献   

15.
广布物种的地理分布范围涉及欧亚大陆地区,主要分为4种模式:全球分布模式、全北区分布模式、欧亚大陆中高纬度分布模式以及欧亚大陆中低纬度分布模式.通过比较近年来欧亚大陆广布种的谱系地理学的研究结果,总结得出三种谱系地理格局:(ⅰ)"单一组分"格局;(ⅱ)"东-西组分"格局;(ⅲ)"边域组分"格局.本研究分析了欧亚大陆广布种的谱系地理格局形成的成因,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ⅰ)物种本身较强的环境耐受力和扩散能力,以及受到人类的贸易、运输、驯养活动的影响;(ⅱ)东-西相异的更新世冰期气候和内陆干旱带来的影响:欧洲在冰期期间大部分区域被冰盖覆盖,物种退到避难所,间冰期物种从避难所向适宜生存的区域扩张,扩张时间大致在末次冰盛期后;亚洲大部分地区的冰期气候相对较为温和,尤其是亚洲东部并没有被大范围冰川覆盖,冰期对这些地区生物的分布格局影响相对较小;此外,由于更新世青藏高原的快速隆升及亚洲夏季风的增强,促进了欧亚大陆内陆干旱带的形成,从而起到长期生态隔离的作用;(ⅲ)边域种化的影响:种群扩散至分布边缘新环境,由于地理或新环境隔离,遗传漂变在小的隔离种群中固定下来,种群间产生遗传分化.通过分析欧亚大陆广布物种在相同地理、地质历史事件下的应对机制的独特性与一致性规律,有助于深入了解广布种在欧亚大陆的地理种群演化及种系发生的形成机制,能够更好地总结、完善整个欧亚大陆生物物种的谱系地理格局的多样性和普遍规律.最后,从大规模核基因组标记的应用和基于物种的生活史特征的预测谱系地理学两个方面对欧亚大陆广布物种的谱系地理学研究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我国野象即亚州象(Elephas maximus)。象是现存最大陆栖动物,现今分布于亚州大陆南缘,从中印半岛至印度次大陆。野象在我国以往分布亦较广泛,其北界曾达长江流域诸省。但在历史记载上,以福建、广东、广西和云南四省数量较多,分布面积大,记叙的持续时期亦颇长。  相似文献   

17.
探析世界第三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几千万年前,一股强大的地壳运动力,将印度板块渐渐挤压到欧亚板块的下方。从那时起,这股强大的力量竟把原来曾是大海海床的庞大地壳缓缓托起,历经整个第四纪的漫长抬升,逐渐发展成为一个面积为250万平方公里的椭圆形高地,最高点竟有8848米。这块神奇高地的出现带给全球一系列变化,今天人们就把地球上这块年纪最轻的高地称为“世界第三极”,这就是青藏高原。  相似文献   

18.
肉豆蔻树(Myristica fragrans)广泛分布于热带地区,肉豆蔻油的化学成分和感觉特征受产地的环境影响极大。在商业上,它被分为东印度型和西印度型两种。而斯里兰卡的肉豆蔻油与上述两种油的化学成分有所不同。斯里兰卡科研人员对该油的成分进行了分析。他们采来肉豆蔻籽样品,冷冻后在搀和器内碾碎。然后,用蒸气蒸馏四小时,冷凝器内的冷却水应保持在5℃左右。内豆蔻种子的含油量为10—15%。  相似文献   

19.
三宝鸟(Eurystomus orientalis Linnaeus)属于佛法僧目(Coraciiformes)的佛法僧科(Coraciidae)。主要分布于日本南部、印度、中印半岛、澳洲以及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本文分析了分布于我国三宝鸟的染色体核型,试图从核型上了解该物种的特性,并初步探讨其演化程度和分类地位。  相似文献   

20.
陈相如 《生态科学》1992,(1):156-160
红树林是热带、亚热带海岸的一种特殊的森林群落,其大致分布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的范围内,以马来半岛及附近岛屿的生长最繁茂,种类最丰富.世界红树林可分为东、西两群系.东方群系见于印度洋和西太平洋海岸;西方群系分布于热带美洲、西印度群岛及西非海岸.而孟加拉湾(Bay of Bangle)分布的红树林,是印度洋海岸最集中、最典型的,也是世界面积最大的红树林分布区之一.其中孟加拉国占有60%,印度40%.盂加拉国红树林植物计有17科、18属、23种.主要树种是小叶银叶树、海漆、盂加拉角果木、无瓣海桑、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