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热河生物群是在中生代晚期分布在东亚地区,特别是我国辽宁省西部的一个十分繁盛的中生代化石生物群。近几年来,关于热河生物群的重大学术成果不断地涌现,使我们对这个生物群的了解也愈加深入。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辽西课题组在科技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中国科学院的大力支持下,在2001年又为该生物群  相似文献   

2.
张鑫  郑大燃 《古生物学报》2022,61(4):654-661
热河生物群是保存最好的白垩纪陆地生物群, 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特异埋藏化石宝库之一。热河生物群的三阶段演化学说认为该生物群在第二演化阶段往南至秦岭、大别山一带, 包括河南西部和南部地区。早期研究记录表明河南西部地区产出热河生物群的代表分子三尾拟蜉蝣化石。本文首次报道了河南西部南召县马市坪盆地南召组衍蜓科稚虫化石, 并对其形态特征进行了简要描述, 同时报道了与之伴生的三尾拟蜉蝣稚虫化石。衍蜓科稚虫是热河生物群的代表化石之一, 先前均记录于辽宁西部义县组及相当地层, 属于热河生物群第二演化阶段的特征分子。河南西部新发现的昆虫化石证实了热河生物群在其第二演化阶段已经到达该地区。同时, 本研究确定马市坪盆地南召组可与辽宁西部义县组相对比, 南召组的地质时代属于早白垩世而非晚侏罗世。  相似文献   

3.
松辽盆地白垩纪三大生物群评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松辽盆地白垩纪生物群发育,分布广,在盆地演化的不同时期,先后出现过热河生物群,松花江生物群和明水生物群。文中较系统地总结了每个生物群的主要特征,揭示了盆地内整个生物群发育的总体面貌,纵向演化的基本特征及其在生物地层、生态环境、古气候研究中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雷锡霞 《化石》2002,(1):27-29
2001年11月29日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科学1 +1”节目播出了该节目主持人覃勇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周忠和博士的现场采访谈话 ,谈话内容十分广泛 ,涉及不少古生物学的一般知识 ,特别是包括了不少关于该所在辽西热河生物群研究方面的情况。热河生物群是在白垩纪早期(距今一亿两千万年左右)分布在东亚地区 ,特别是我国的冀北、辽西地区的、一个十分繁盛的中生代生物群。因为拥有保存精美的植物、无脊椎动物和脊椎动物约20个大的门类的古生物化石 ,从而使得冀北—辽西地区成为该地质时期世界上最重要的化石宝库 ,被人们比喻为中国的“白垩纪公园”。众所周知 ,最近一些年来 ,这一方面的研究取得了不少享誉世界的科研成果 ,特别是其中大量恐龙、鸟类、哺乳类、开花植物等重要的化石发现 ,引起了广大公众的浓厚兴趣。周忠和博士现在担任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有关热河生物群研究项目的负责人。我们从他和覃勇的谈话种摘录了部分的内容 ,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5.
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的驰龙类恐龙在分类和形态上多样化程度很高,其中的赵氏小盗龙曾被认为是已知体型最小的非鸟兽脚类恐龙之一。然而这个观点依据的标本都处于相对早期的生长发育阶段,因此热河生物群驰龙类恐龙的体型下限仍不明确。本文依据一件产自辽宁省凌源县四合当下白垩统义县组(热河群中部)的标本,描述驰龙类一新种,杨氏钟健龙。这一新种可归入小盗龙类,但它在很多特征上不同于其他小盗龙类,其中最明显的区别是其相对长的钩状突愈合于背肋上,肱骨具有强烈内倾的近端,肱骨三角嵴上有一窗孔,尺骨略长于肱骨,并具有窄跖型的足。最重要的是,已为成年个体的杨氏钟健龙正模估计体重约为0.31 kg,这证实了热河生物群的一些驰龙类恐龙属于已知体型最小的非鸟恐龙。初步分析显示热河生物群驰龙类恐龙有生态位分化的情况,这一现象在中生代恐龙动物群中报道很少。  相似文献   

6.
早白垩世热河生物群的驰龙类恐龙在分类和形态上多样化程度很高,其中的赵氏小盗龙曾被认为是已知体型最小的非鸟兽脚类恐龙之一.然而这个观点依据的标本都处于相对早期的生长发育阶段,因此热河生物群驰龙类恐龙的体型下限仍不明确.本文依据一件产白辽宁省凌源县四合当下白垩统义县组(热河群中部)的标本,描述驰龙类一新种,杨氏钟健龙.这一新种可归入小盗龙类,但它在很多特征上不同于其他小盗龙类,其中最明显的区别是其相对长的钩状突愈合于背肋上,肱骨具有强烈内倾的近端,肱骨三角嵴上有一窗孔,尺骨略长于肱骨,并具有窄跖型的足.最重要的是,已为成年个体的杨氏钟健龙正模估计体重约为0.31 kg,这证实了热河生物群的一些驰龙类恐龙属于已知体型最小的非鸟恐龙.初步分析显示热河生物群驰龙类恐龙有生态位分化的情况,这一现象在中生代恐龙动物群中报道很少.  相似文献   

7.
2003年9月24~27日,由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热河生物群课题组”和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联合举办的“热河生物群现场研讨会——庆祝常征路高级工程师70华诞暨从事地质工作50周年”在阜新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召开。来自中科院古脊椎所、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沈阳地质矿产研究所、  相似文献   

8.
热河生物群的起源与发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西朝阳丰富的化石资源 ,充分证明了 1.3亿年前 ,朝阳独特的地质结构和生态环境 ,促使陆生动、植物种群的大爆发 ,构成了当时地球物种的天堂 ,形成了“热河生物群”。自 2 0世纪中叶起 ,随着古生物化石的不断发现 ,使沉睡了 1亿多年的“热河生物群”重现生机和活力 ,为人类研究生物的起源、生物演化和地质变化提供了科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叶剑  王原 《化石》2002,(1):30-30
近年来 ,我国的古生物学研究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特别是河北北部、辽宁西部以及内蒙古东南部“热河生物群”的发现和研究 ,一次次震惊了世界古生物学界 ,被誉为20世纪最惊人的古生物发现。热河生物群相关的研究 ,近几年来仅在国际著名的科学杂志《Science》和《Nature》上 ,就已发表了近20篇重要论文。中华龙鸟、孔子鸟、华夏鸟、三燕丽蟾、张和兽、辽宁古果等重要化石的名声也不胫而走 ,引起世人极大的关注。在此背景下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1年11月出版了一部反映优秀学术研究成果的精美画册———《热河生…  相似文献   

10.
辽西热河脊椎动物化石群及生物地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1概述 近年来,在冀北、辽西和相邻的内蒙古南部地区晚中生代盆地沉积的热河群地层中,相继发现大量保存精美的以鸟类和恐龙类为代表的脊椎动物化石群(汪筱林等,1998,1999a,2000a),极大地丰富了热河生物群的组成.  相似文献   

11.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合作,即将推出并发行一部以学术研究成果为依托的篇幅约200页的画册──《热河生物群图鉴》(以下简称《图鉴》)。这是中国科学院首次以图册的形式向公众展示著名的热河生物群的最新研究成果。 近年来,我国的古生物学研究出现了蓬勃发展的趋势。在国际知名的学术刊物《Nature》和《Science》上每年都有近10篇关于我国古生物化石研究的论文发表。今年初,《Science》杂志与新华社合作,发表了长达9页的专文,介绍我国古生物研究…  相似文献   

12.
辽西北票义县组是含著名的热河生物群的地层单元。近年发现鸟类化石的丰富程度已登上世界之最。其它门类的动物化石如昆虫类、鱼类、两栖类、爬行类也大量发现。植物化石方面近年也不断有新的报导。在已报导的被子植物化石中 ,对有的种类的隶属关系虽然尚有不同看法 ,但是大家对化石生态都有一个新奇的共识。因而不仅古生物学家、地层学家等自然科学家格外关注 ,就连收藏家和社会各阶层对热河生物群所产化石的兴趣也火爆起来。我们知道 ,现在地球上千姿百态的一切生命有机体(包括人类在内) ,都不是什么神创造的 ,而是在30多亿年前由最简…  相似文献   

13.
辽西十二年     
王原 《化石》2009,(3):16-27
辽西是辽宁省西部的简称。这里的地震中,尘封着一个古老的化石生物群。它们生活在距今1亿3千万到1亿2千万年前,核心分布区位于现在的辽西、冀北和蒙东南部,正属于20世纪20年代“热河省”的行政辖区,“热河生物群”也因此而得名。  相似文献   

14.
密歇根湖畔     
邓涛 《化石》2016,(1):38-46
中国拥有得天独厚的古生物资源和高水平的古生物研究,最近20年来在澄江生物群、关岭生物群、热河生物群、和政动物群、札达动物群等的研究上取得令各国同行称羡的发现.美国拥有强大的古生物研究力量,设备精良、技术先进、思路新颖,一直是我国古生物学国际合作研究的主要国家.我国新一代的青年古生物学者和研究群体正逐步进入国际行列,在此背景下中美古生物学者的合作讨论会已分别在中国和美国举办多次.  相似文献   

15.
我国内蒙中侏罗世道虎沟生物群是古生物学的热点之一,报道了种类繁多的脊椎动物化石如两栖类、爬行类、哺乳动物等,特别是有尾两栖类热河螈和初螈在道虎沟数量丰富。一些学者曾经报道过道虎沟生物群中的蝌蚪化石,经过重新分析这块标本并不具备脊椎动物的骨骼构造,跗骨特征与脊椎动物差别很大而符合昆虫的跗节构造,其身体部分具有一些骨板缝,所谓的"蝌蚪"尾部其实是昆虫的喙,因而这是一块残破蝉类化石的虫体前部。虽然蛙类化石在我国下白垩统地层中并不少见,但道虎沟生物群迄今并未报道过真正的蛙类。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以下简称古脊椎所)标本馆是亚洲规模最大的古脊椎动物、古人类化石及石器标本的收藏中心,同时也以鲜明的区域性标本收藏闻名于世,如直立人化石、辽西热河生物群  相似文献   

17.
黄子健 《化石》2023,(4):27-31
<正>热河生物群的分布区最南可以到什么地方?能到浙江吗?与辽西等地的典型热河生物群有区别吗?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一行六人在2023年1月前往浙江省衢州市南的石柱岭进行了一次印象深刻的野外化石采集之旅。2022年以来,我们一直在为建设中的常山“金钉子”地质博物馆采集各个时代的古生物化石。由于要求采集的是浙江省内特别是浙西地区的古生物化石,因此我在李文杰老师的带领下已经到衢州地区开展了多次野外采集工作,采集了一大批古生代不同时期的精美化石,包括笔石、腕足动物、三叶虫、鹦鹉螺、珊瑚等,还有一些要用显微镜才能看到的?和牙形刺等,这些化石清晰地反映出当时浙西地区处于一片汪洋中,海底和海水在不同时期蕴育着各式各样的生物群落,令人叹为观止。当我听说这里还有中生代恐龙化石和丰富的其他陆地古生物化石时,就想着一定要去化石原产地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18.
猫头鹰 《化石》2010,(3):10-19
2008年春的一个晚上,"直道映象"的编剧打通了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古鸟类学家周忠和的电话,商谈将热河生物群的研究成果搬上荧屏。"直道映象"是一个依托上海理工大学新闻出版总署重点实验室——现代传播科学实验中心、  相似文献   

19.
在我国,对于广大地质工作者、特别是从事中生代古生物地层学研究的科技人员来说,“热河动物群”这个名词是不陌生的,这是晚中生代生活在我国辽阔大地上的一群特色鲜明的生物群,是我国古生物学界最早研究的古生物群之一。多年来,它们那扑朔迷离的地理分布、错综复杂的出现层位以及时代归属一直是我国地学界的争论问题。在中外几代地质、古生物学家和广大地质工作者的努力下,近年来,蒙在热河动物群上的神秘面纱终于被逐渐揭开了。热河动物群,最初是由著名的德籍地质学家葛利普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提出的,专门指分布于东亚狼鳍鱼岩系里的综合化石群的名称,而其中最重要的分子  相似文献   

20.
热河生物群的翼龙都发现于义县组和九佛堂组。金刚山层位于义县组上部,已经报道的翼龙包括最早发现的两件翼龙胚胎,两件古翼手龙超科的标本,以及一件存疑的金刚山义县翼龙。对这一层位发现的一件前肢标本进行了描述,并确定其属于无齿翼龙超科。对现存于本溪地质博物馆的金刚山义县翼龙的正型标本进行了观察,并修订其鉴定特征。无齿翼龙超科成员具有独有的特征组合为:牙齿垂直于咬合面,呈三角形且唇舌向扁,前两对更长更细;第二翼指骨长度约为第一翼指骨的93%。在热河生物群中,古翼手龙超科的标本主要发现于义县组,而古神翼龙超科主要发现于九佛堂组。包括这件新标本和金刚山义县翼龙在内的无齿翼龙超科在九佛堂组发现的略多于义县组,这与之前认为的翼龙分布情况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