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2 毫秒
1.
摄影的精神     
<正>照相机,跟电脑和手机一样,都是当今世界最为普及的工具。事实上,现在有些照相机是与手机、电脑三者合一的。几乎每个人,至少住在城市里的每个人,都在拍照。至于说一个人的形象从来没有出现在照片上,这样的人几乎很难找到。在我们开汽车、逛商店或走在马路上时,我们的形象常常会在无意中被监控录像拍下来。我们有足够的理由需要摄影。主要原因是它有众多的用途——有些用途大有裨益,有些则未必如此。摄影的目的可能是为了保留对假日的记忆,记录孩子成长的过程,显  相似文献   

2.
重识西藏人     
廉莞 《生命世界》2006,(7):19-22
每个青藏地区以外的人,心里都有一个西藏人的形象,这种形象是书本、是影视、是走马观花似的旅游勾画出来的。这种形象不可避免的充斥着幻想、偏见,甚至是杜撰。那么在今天,真实的西藏人是什么样的呢?  相似文献   

3.
如果有人问你:技术是什么?你会想到什么呢?电脑、手机?汽车、洗衣机?抑或是饮水机?提起技术,大家最经常联想到的就是身边的一些熟悉的产品。的确,这些都是技术给我们带来的。但实际上,技术可能比我们想到的要丰富得多,可以说,我们生活在一个  相似文献   

4.
<正>面对疼痛,很多人都不堪困扰,它几乎发生在我们每个人的身上,办公族的腰背痛、手腕疼,司机群体的腰脊椎痛,各个年龄都会有的牙痛,胃功能不好患者的胃疼,以及头痛、关节痛……面对疼痛,很多人都有一个误区,疼痛是理所当然的,所以能忍就忍。还有人认为,疼痛是一种疾病症状,只要把原发病治好了,疼痛就会消失。其实不然,有的疼痛本身就是一种疾病或者综合征,  相似文献   

5.
天然与人工     
进入20世纪以来,人类似乎变得特别聪明能干起来.尤其是城市人.于是人类也就沾染上更多自高自大,自作聪明的毛病。现代人一切都推崇人造的,从人造棉.人造革、人造花卉、人造石头、到人造鸡蛋、人造卫星;现在.连人们自己身体的部件也人工制造起来:人造双眼皮、人造高鼻梁、人造乳房、直到人造心脏……也许有一天我们全都用上人造大脑.脖儿梗上长出一个数字化的”电脑”来。到了那时.连制造人的人都是人造的了.真人没有了,那究竟是福是祸还真说不清!  相似文献   

6.
谢小军 《微生物学通报》2007,34(5):1026-1026
在我们这颗蓝色星球上细菌几乎无处不在,每个地方都有它们的踪影,但大自然对待它们显然没有对人类那样慷慨,从大地到海洋的几乎所有地方对细菌而言都是贫瘠的“荒原”,世界上的大部分细菌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忍饥挨饿,有限的生存资源使细菌之间展开了激烈的争夺。为了消除竞争对手  相似文献   

7.
"我们从哪里来?"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被这个问题所困扰着。所有的人类文化,对世界、生物和人类的起源都有自己的解释,而在科学产生之前,这样的解释往往是超自然的、神秘的,以创世神话的形式表现出来。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创世神话,有的甚至有多种版本。但这些神话的基本格式都类似,都是为了说明宇宙如何从混沌中产生,无物如何变为有物,人又是怎么  相似文献   

8.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是特别的、独一无二的。这是由于每代人在形成生殖细胞时,都会对来自父亲和母亲的DNA进行"洗牌",即"同源重组",从而产生几乎无限种可能的基因组合形式。同源重组的过程源于DNA双链断裂的修复机制,是形成DNA多样性最主要的原因,所有的生物都利用同源重组交换遗传物质。由于基因"洗牌",每个人都会同时拥有"好"基因和"坏"基因,都会有自己独特的优点和局限性。如何扬长避短,是每个人都应该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当今社会是一个崇尚高个的社会。做父母的都盼望自己的孩子长得高一些,年轻人都不愿意自己的身高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身材较高的人则希望凭借这一优势找到一个理想的职业。几乎所有的人都认为,要想有一个良好的社会形象,身高则是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于是在入学、就业、...  相似文献   

10.
方舟子 《生命世界》2005,(5):96-101
“我们从哪里来?”从人类诞生之日起,就被这个问题所困扰着。所有的人类文化,对世界、生物和人类的起源都有自己的解释,而在科学产生之前,这样的解释往往是超自然的、神秘的,以创世神话的形式表现出来。几乎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创世神话,有的甚至有多种版本。但这些神话的基本格式都类似,都是为了说明宇宙如何从混沌中产生,无物如何变为有物,人又是怎么出现的。  相似文献   

11.
陈星 《植物杂志》2009,(9):30-33
一提到辐射,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X射线等放射性辐射,然后就是近些年来在媒体上频频露脸的电磁辐射,手机、电脑,以及各种家用电器,多多少少都让我们不得不近距离地接触这个总是与致癌联系在一起的名词。如果有人告诉你,我们吃的食品也被辐射过,会不会让你望而生畏?这不是我们的想像或假设,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那么,食品为什么要被辐射?经过辐射的食品对人体究竟有没有危害呢?  相似文献   

12.
无处不在的蝙蝠,是福是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自然保护旗帜高扬的今天,我们来讨论的不是珍稀濒危物种,而是无处不在的蝙蝠。人类应该怎样和这样的动物相处?是几乎与每个人都有关的问题。我们在本期刊登了几篇文章:“当心!你在与病毒携带者共舞”、“古建筑里的神秘房客”和“空袭果园的不速之客”,讲述蝙蝠给人类带来的一些问题并特此请到了中科院动物所研究员张树义、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员李湘涛、北京麇鹿苑博物馆副馆长郭耕来做客编辑部,就人类如何与蝙蝠这类动物相处这个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刘春明 《生命世界》2005,(10):86-90
"一日为师,终生为友",描述的是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师生关系。每个人一生当中,都有过无数的老师,每个老师都会给我们传递知识,教导我们人生真谛,有的还可能成为我们的终生之  相似文献   

14.
洪兰 《生命世界》2006,(4):49-52
人人都想要有创意,但是创意从何而来?根据脑科学的研究与历史上许多著名案例,创意不会凭空蹦出,而是有它一定的条件!创造力是每个人都希望有,却不用阅读活化大脑会长出作物。我们可以说,一个有创是每个人都能有的能力。  相似文献   

15.
陈星 《生命世界》2009,(9):30-33
一提到辐射,我们首先想到的就是X射线等放射性辐射,然后就是近些年来在媒体上频频露脸的电磁辐射,手机、电脑,以及各种家用电器,多多少少都让我们不得不近距离地接触这个总是与致癌联系在一起的名词。如果有人告诉你,我们吃的食品也被辐射过,会不会让你望而生畏?这不是我们的想像或假设,而是客观存在的事实。那么,食品为什么要被辐射?经过辐射的食品对人体究竟有没有危害呢?  相似文献   

16.
正大熊猫是人们熟知的动物,独特的黑白形象早已深入人心,它憨态可掬、与世无争的悠闲样子受到全世界人民的喜爱。然而野生大熊猫几乎都呆在深山老林里,通常我们只能看到圈养条件下的大熊猫。在动物园,往往雌雄两只大熊猫共同生活在一个圈舍里;而在圈养种群较大的繁育机构,每只成年大熊猫虽有独立圈舍却彼此相邻;在亚成体集中的幼儿园,更是容易看到多头大熊猫  相似文献   

17.
<正>非洲大陆是什么样的地方,是神秘之地,是狂野之地,还是蛮荒之地?非洲大陆的生物是什么样的呢,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的非洲,每个人都会对非洲充满遐想,毕竟那里有斑马、犀牛、河马,那里也是金合欢装点过后最特别的草原,还是黑猩猩、大猩猩、倭黑猩猩这些人类近亲的家园,更是孕育我们人类的摇篮!2014年10月,当北京迎来了金秋时  相似文献   

18.
崔雨新 《生物学杂志》1999,16(1):31-31,38
我们都知道,DNA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决定着我们的肤色、性别、身高、健康状况等个体特征。每个人的DNA不完全一样。在法医学上,往往需要鉴别现场留下的物证是否属于犯罪嫌疑人。传统的方法主要是通过指纹、脚印、唇纹、化学物质等核对,这在一些情况下能起到作用...  相似文献   

19.
“地震来时,我正带着一台照相机和一台摄像机站在跌水崖环路边的一个向外突出的陡崖上面,这个山是东西走向的,我面朝北.背后就是青川的唐家河保护区,我站的这个地方是大熊猫觅食时常走的路的上方,因为在竹林里想拍到大熊猫实在太难了.经过几年的摸索,我们发现这里是拍摄大熊猫的好地方。  相似文献   

20.
一、细胞核 细胞核是细胞的重要结构。出现细胞核是生物进化上的一个重要标志,首先由布朗(Bro-wn)发现。几乎细胞的全部遗传信息都储存在胞核内。 一般讲每个细胞只有一个细胞核,但也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