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与鼻息肉摘除术对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的鼻腔通气功能、嗅觉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94例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根据数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47)与研究组(n=47),其中对照组患者行传统鼻息肉摘除术,研究组则行鼻内镜术。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临床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鼻腔通气功能、嗅觉功能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研究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49%(43/47),高于对照组的65.96%(31/47)(P0.05)。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鼻腔通气功能、嗅觉功能评分均较术前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6个月躯体功能(PF)、躯体角色(RP)、躯体疼痛(BP)、总体健康(GH)、情感角色(RE)以及心理健康(MH)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头晕、头痛、流脓涕、鼻塞、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采用鼻内镜术治疗,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指标、生活质量,对患者鼻腔通气功能、嗅觉功能均有促进作用,且术后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
为观察鼻内镜术后糖皮质激素浸润对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近期疗效及嗅觉功能的影响。我们收集2010年01月~2012年01月诊治的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的临床资料,共118例纳入本次研究,按随机法分为观察组(n=59)和对照组(n=59),两组患者均接受Messerklinger术式单行鼻内镜手术,术后观察组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布地奈德鼻喷剂)喷鼻,2次/d,1喷/次,持续治疗半年。对照组患者术前处理和手术方法同观察组,术后除不使用布地奈德喷剂喷鼻处理,其余方法及定期进行鼻内镜复查同观察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术后复发率、鼻气道阻力及嗅觉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显示,观察组54例显效(总有效率91.52%),对照组显效43例(总有效率72.88%),两组总疗效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在半年复发率方面观察组(6.78%)显著低于对照组(20.34%)(p0.05);术后,两组鼻气道阻力及嗅觉功能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且观察组术后1、4、12、24周两项指标评定结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术后用药并未增加不良反应,两组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鼻内镜术后应用糖皮质激素浸润治疗慢性鼻-鼻窦炎伴鼻息肉患者疗效安全,通过缓解患者鼻腔内炎症反应来减轻患者临床症状,同时促进鼻腔功能恢复,术后复发率低,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鼻内镜术前应用枸地氯雷他定对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及对患者嗅觉功能和鼻黏膜形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9年1月到2022年12月收治的80例慢性鼻窦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单纯鼻内镜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术前应用枸地氯雷他定治疗1个月后再行鼻内镜手术,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炎症因子水平,内镜下鼻粘膜形态量化评分,嗅觉功能与糖精试验时间。结果: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IL-6、IL-1、TNF-α相关炎症因子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鼻漏、结痂、瘢痕、黏膜水肿、息肉、脓性分泌物等情况内镜下鼻粘膜形态量化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鼻漏、结痂、瘢痕、黏膜水肿、息肉、脓性分泌物等情况内镜下鼻粘膜形态量化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嗅觉识别阈值、糖精试验时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嗅觉识别阈值、糖精试验时间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鼻内镜术前应用枸地氯雷他定对慢性鼻窦炎具有显著临床疗效,同时能够降低患者术后炎症因子水平,改善鼻黏膜形态,提升纤毛运动功能与嗅觉功能,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中鼻甲手术处理对治疗患者鼻窦炎的临床疗效,本研究选取2013年3月至2018年3月在我院进行鼻内镜手术的患者400例,根据术中对中鼻甲处理情况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00例,观察组行中鼻甲成形术,对照组行中鼻甲切除术;观察2组患者治疗一年后的疗效、Lund-Kennedy评分、主观症状VAS评分、嗅觉变化及并发症。研究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90.50%)与对照组(88.50%)无显著差异(p=0.514)。两组患者治疗1年后的Lund-Kennedy总评分均显著降低,并且观察组的Lund-Kennedy总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24 vs.2.75,p<0.05)。对于Lund-Kennedy评分的各个单项评分,治疗后观察组的息肉、瘢痕和结痂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1年后观察组的鼻塞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22 vs.3.43,p<0.05),而两组的脓涕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25 vs.2.76,p>0.05)。治疗1年后,两组嗅觉功能评分均显著降低,但两组评分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8 vs.1.81,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本研究表明,中鼻甲是否切除不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和嗅觉功能,然而,与中鼻甲切除术相比,中鼻甲成形术后患者具有较少的息肉、瘢痕、结痂、鼻腔干燥现象,并且可显著改善鼻塞主观症状。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3年8月~2014年8月收治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134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67例,实验组患者给予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6个月鼻腔鼻窦情况。结果:术前,两组患者鼻腔鼻窦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康复效果高于对照组,术后6个月,实验组患者的鼻腔鼻窦评分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护理干预的实施,有效的提升了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通窍鼻炎片联合克拉霉素对慢性鼻窦炎患者嗅觉功能、鼻黏液纤毛传输速度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11月~2020年6月期间,选取我院门诊收治的慢性鼻窦炎患者86例。根据入院序号奇偶性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采用克拉霉素治疗,观察组采用通窍鼻炎片联合克拉霉素治疗,均治疗4周。对比两组疗效、临床症状评分、嗅觉功能、鼻黏液纤毛传输速度及血清炎性因子,记录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4周后T&T主观嗅觉测试法分级均较治疗前改善,且观察组的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两组鼻黏膜纤毛输送率(MTR)和鼻黏膜纤毛清除率(MCC)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两组血清白介素-5(IL-5)、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4周后,观察组鼻塞、头晕头痛、鼻漏、嗅觉下降、流涕、喷嚏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窍鼻炎片联合克拉霉素治疗慢性鼻窦炎患者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嗅觉功能及鼻黏液纤毛传输速度,缓解临床症状并降低机体炎性因子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联合鼻内镜对慢性鼻窦炎(CRS)患者嗅觉功能及血清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7月期间我院收治的CRS患者127例,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A组(n=62,鼻内镜手术)和B组(n=65,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联合鼻内镜手术),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症状评分、嗅觉功能、血清炎症介质及并发症情况。结果:B组术后1年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7.69%(57/65),高于A组的72.58%(45/62)(P0.05);术后3个月B组的嗅觉功能分布优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鼻塞、头面部胀痛、流脓涕、鼻涕倒流、头痛等症状评分均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血清白介素-5(IL-5)、白介素-17(IL-17)以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均降低,且B组低于A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差异(P0.05)。结论:CRS在鼻内镜的基础上联合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治疗的疗效显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嗅觉功能和临床症状,抑制机体炎性反应的同时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鼻窦炎、鼻息肉复发的相关性因素及鼻内镜再手术的疗效。方法:将我院近年来住院治疗的78例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根据患者要求予以保守治疗共21例,观察组57例,给予正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术前行鼻窦CT及鼻内镜检查,术后随访1-4年。结果:观察组较对照组患者在疗效、总有效率好,且GM-CSF、IL-5的阳性表达率低,两组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术后出现的相关并发症较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鼻肉镜再次手术对复发性鼻窦炎、鼻息肉复发的疗效好,结合全面的围手术期处理,掌握熟练的鼻内镜手术操作技巧可以显著改善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鼻内镜手术联合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方法选取住院治疗的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患者68例,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以咪康唑鼻窦内灌注。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治疗1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及药物不良反应,并比较治疗后随访半年与1年复发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22,P0.05)。观察组治疗中有2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症状较轻。治疗后随访半年与1年,观察组患者的复发率分别为3.13%和9.3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92%和34.62%(χ2=4.98或5.57,P0.05)。结论鼻内镜手术联合咪康唑鼻窦内灌注治疗非侵袭性真菌性鼻窦炎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的鼻内镜手术治疗,安全性较好,且其中远期疗效较好,能减少其术后复发,具有预防其病情复发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与鼻息肉的疗效。方法:选取350例鼻窦炎与鼻息肉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164例)给予综合疗法,观察组(186例)给予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联合综合疗法。通过观察并记录疗效,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患者体内IL-1,IL-8水平,SF-36量表评分,评价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治疗鼻窦炎与鼻息肉的疗效。结果:经手术和药物治疗,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IL-1和IL-8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3个月,两组IL-1和IL-8水平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IL-1和IL-8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SF-36各项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3个月,两组SF-36评分均明显增加(P0.05)。观察组在躯体疼痛和总体健康2项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其余6项评分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功能性鼻内窥镜手术对鼻窦炎与鼻息肉具有较好的疗效,能显著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估芪菊袋泡茶对功能性鼻内镜术(FESS)术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观察的FESS术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为常规处理,治疗组在常规处理的基础上给予芪菊袋泡茶雾化吸入及饮用:术后6h开始予芪菊袋泡茶治疗,以芪菊袋泡茶一袋配30 mL饮用水,作雾化吸入,另予一袋配100 mL饮用水泡服,每天2次,雾化联合饮用共1周。雾化疗程结束后,则以每次2袋,每天2次泡服,再饮用2周,并随访12周。比较两组间鼻窦炎相关症状(包括鼻塞、头痛、面痛、嗅觉障碍、鼻涕)评分、鼻腔粘膜改变和术腔上皮化程度、术后咽喉部症状(包括咽痛、异物感、排痰、咳嗽)评分。结果:术后2、4、8、12周,治疗组鼻窦炎相关症状总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术后4、8、12周鼻腔粘膜评分、上皮化程度较对照组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术后1d、3d咽喉部症状总评分、咽痛和异物感症状评分显著较对照组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芪菊袋泡茶在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FESS术后能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明显改善术后症状,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下鼻道小视窗双路径术和单独下中鼻道开窗术治疗真菌球型上颌窦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将2013年8月~2015年5月在我院择期行手术治疗的50例真菌球型上颌窦炎患者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行鼻内镜单独下中鼻道开窗术,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下鼻道小视窗术。术前及术后6个月采用鼻腔鼻窦结局测试20条量表(SNOT-20)对两组患者进行评分,术后6个月对鼻黏膜纤毛清除功能及疗效进行评估,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SNOT-20量表评分显著低于术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粘膜纤毛传输时间(MTT)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总有效率、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以上两种手术路径治疗真菌球型上颌窦炎的疗效相近,但鼻内镜下中鼻道联合下鼻道小视窗双路径术更有利于减轻患者症状及促进鼻黏膜纤毛清除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究基于血清IgE水平及嗅功能变化探究奥马珠单抗在变应性鼻炎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期间我院就诊80例的变应性鼻炎患者,并按照单双号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应用奥马珠单抗治疗,40例)和对照组(应用常规药物治疗,40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3个月后的临床疗效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鼻出血、口咽干、鼻腔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免疫功能(血清IgE、CD3+、CD4+、CD8+)、鼻内镜检查结果(炎性渗出、水肿、囊泡)、嗅功能变化和生活质量[鼻结膜炎生活质量量表(RQLQ)]。结果:治疗3个月后,观察组的临床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两组的IgE、CD8+水平、鼻内镜检查结果和RQLQ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两组的CD3+、CD4+水平和嗅功能均较治疗前显著提高,且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奥马珠单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的症状、改善免疫功能,同时显著提高患者的嗅功能,具有良好的安全性,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手术方式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及其对上颌窦黏膜纤毛传输功能的影响,为临床制定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优选术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4年12月于本院耳鼻咽喉科就诊的160例确诊为慢性鼻-鼻窦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治疗组1~4,每组各60例。治疗组1接受上颌窦自然开口扩大术,治疗组2接受上颌窦开窗术,治疗组3接受经泪前隐窝上颌窦开放术,治疗组4接受上颌窦口球囊扩张术。观察和比较4组患者的术后鼻腔黏膜的覆盖、水肿、囊泡形成、骨质暴露、瘢痕形成等情况,上颌窦窦腔内分泌物性状、蓄积情况以及术后3个月和6个月时行上颌窦腔糖精实验及窦口周黏膜活检情况。结果:四组手术后均取得较好临床疗效,而组4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其他三组(均P0.05)。术后3、6个月,组4Lund-Kennedy评分和MMT时间均明显低于其他三组(均P0.05);在上颌窦黏膜活检方面:术后炎性细胞数量及状细胞和黏膜下腺体细胞形态及黏膜下结构水肿改善程度亦在中组四最为显著(P0.05)。结论:上颌窦窦球囊扩张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疗效较高,可有效改善状细胞和黏膜下腺体细胞形态及鼻窦黏膜水肿、窦口通畅引流等作用,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比值(NLR)、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鼻窦CT评分诊断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CRSwNP)的价值。方法:选择2019年2月至2021年12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1例CRSwNP患者纳入观察组,87例鼻中隔偏曲患者纳入对照组,根据《中国慢性鼻窦炎诊断与治疗指南(2018)》将CRSwNP患者分为轻度组(29例)、中度组(40例)和重度组(22例)。所有受试者均检测外周血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以及血清IL-6水平,计算外周血NLR,行鼻窦CT检查,根据CT检测结果,采用Lund-Mackay CT评分标准对受试者进行鼻窦CT评分。对比各组外周血NLR、血清IL-6水平及鼻窦CT评分差异,分析CRSwNP 患者外周血NLR、血清IL-6与鼻窦CT评分的相关性以及外周血NLR、血清IL-6、鼻窦CT评分诊断CRSwNP的价值。结果:观察组外周血NLR、血清IL-6水平及鼻窦CT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重度组外周血NLR、血清IL-6水平及鼻窦CT评分均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P<0.05),且中度组高于轻度组(P<0.05)。CRSwNP患者外周血NLR、血清IL-6水平与鼻窦CT评分均呈正相关(r=0.502、0.539,P<0.05)。外周血NLR、血清IL-6及鼻窦CT评分诊断CRSwNP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83、0.659、0.697,联合三项指标诊断CRSwNP的AUC为0.882,高于各指标单独诊断。结论:外周血NLR、血清IL-6水平及鼻窦CT评分上升可反映CRSwNP患者病情加重,外周血NLR、血清IL-6水平与鼻窦CT评分呈正相关,外周血NLR、血清IL-6及鼻窦CT评分联合诊断CRSwNP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6.
摘要 目的:探究小青龙汤加味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治疗鼻鼽的疗效及免疫功能。方法:选择2018年12月至2020年4月陕西省中医医院诊治的鼻鼽患者102例,按照随机的数字表法分为两组,研究组60例,给予小青龙汤加味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治疗;对照组62例,给予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治疗,两组均持续治疗28 d,对比两组治疗的有效率、治疗前后症候积分、免疫指标免疫球蛋白E(immunoglobulin E,IgE)、白介素(interleukin,IL)IL-4、IL-12、IL-17A、IL-35 及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的症候积分比较无差异(P>0.05),治疗28 d后,两组的症候积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1.67 %,显著高于对照组(75.81 %,P<0.05)。治疗前,两组的IgE、IL-4、IL-12、IL-17A、IL-35 的水平对比无差异(P>0.05),治疗后28 d,两组IgE、IL-4、IL-17A水平均降低,IL-12、IL-35 的水平升高,且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观察组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8.33 %,与对照组对比无差异(11.29 %,P>0.05)。结论:小青龙汤加味联合盐酸左西替利嗪胶囊治疗鼻鼽,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症候,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免疫功能,同时有助于矫正体内免疫功能失衡,系可能是治疗鼻鼽的机制,同时不会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