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水产养殖是解决对江河海洋自然水产对人类需求供应不足的有效方法。因此,近几年来,随着人们对水产品需求的增加,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但在满足人们的需求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水域污染问题,因此,必须采取强有力的措施治理水域污染,减少水产养殖对水域环境的负影响。本文针对我国近年来水产养殖对渔业水域环境以及水质和底质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和探讨,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现代微生物识别技术在水产养殖环境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殖环境的恶化已成为制约水产业健康发展的瓶颈。鉴于微生物在养殖水体中的重要作用,本文从技术角度对近年来发展起来的现代微生物分子识别技术进行了概括介绍,并综述了以核酸为靶分子和以微生物表面抗原为靶分子的两类微生物识别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进展,为水产养殖环境的改善及其病害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植物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丹菁  靖元孝 《生态科学》2008,27(6):522-526
植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能吸收利用、富集、吸附和固定水产养殖水体中的有机物、无机物和重金属,降低养殖水体中的TP、TN、TSS、COD和BOD。同时,植物在水体中可通过其发达的通气组织和根系传输氧气,为微生物和其他生物的代谢活动提供适宜的条件。选择合适的植物构建人工湿地,通过人工湿地中植物、微生物和基质的物理作用、化学作用和生物作用处理水产养殖废水,可建立循环的水产养殖模式。将植物应用于水产养殖废水的处理,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水产养殖的基础。本文综述了近年来藻类和高等植物在水产养殖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
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微生态制剂的主要作用有 :净化水质、改善养殖水体环境 ;抑制病原微生物 ,提高机体免疫力 ;作为饲料添加剂 ,促进养殖生物生长 ;常用的微生物菌群主要有光合细菌、硝化细菌、芽孢杆菌等。综述了微生态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作用及常用微生物菌群。  相似文献   

5.
微生物是海洋养殖环境和海洋牧场生态系统中的关键环境因素之一,在牧场环境的物质循环、水质保障、饵料供应、水产健康等方面起重要作用,是营造海洋牧场环境且影响其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主要围绕海洋养殖环境中的病原微生物以及有益微生物两方面,概述了我国海洋养殖环境常见的病原性细菌、真菌、病毒以及相应的病害防治措施等,并介绍了海洋养殖环境中能够改善海水养殖环境,包括降低水体氨氮含量、降解水体硫化物、抑制赤潮藻类的生长等以及直接促进海水养殖生物生长的有益功能微生物类群。目前,我国关于海洋牧场环境营造过程中微生物的研究仍很少,而与海洋牧场环境有一定相似性的海水养殖环境中微生物的研究较为成熟,其对海洋牧场环境健康营造有很好的启示。海洋水产养殖环境中微生物的新功能菌种的发现、作用机制以及功能菌应用等方面的深入研究将会对我国大力推进海洋牧场建设起到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近年由于水产养殖行业发展迅猛,规模的逐渐扩大,方式的各种各样,已遍布在全国各地,由此也带来了因为水产养殖而不容小觑的环境问题。本文从多方面综合阐述了现阶段水产养殖的状况、养殖造成的污染对水域环境的影响及一系列的解决措施,为提高对水体重复利用率,了解生态环境自我修复的周期,开发环保养殖新模式,创造和谐的生态环境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微生物絮凝剂在养殖废水处理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微生物絮凝剂作为一种新型的絮凝剂,因其安全、高效等特性,正逐渐成为目前水产养殖废水处理研究的热点。主要从微生物絮凝剂的概念、絮凝机理、特点、研究现状、应用实例等方面,分析了微生物絮凝剂作为水质改良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并就今后的研究趋势作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益生菌是一种活性微生物或微生物制剂,由于其安全、无毒、无副作用等,目前在水产动物饲料中被广泛应用。本文概述了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研究,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探究:养殖污染概况、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益生菌在水产养殖中应用存在的问题及本文的研究意义。  相似文献   

9.
几种微生物制剂和微藻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工厂化高密度养殖,需人工大量投喂饲料,饵料残余及水产动物的排泄物溶解于水中,对养殖水体造成污染,危害养殖对象的健康生长。对鱼虾疾病用药物防治只是暂时性手段,广谱抗生素杀死或抑制了敏感细菌而保留了耐药的致病菌,破坏或干扰了水体原有的正常微生物区系的生态平衡,更增加了养殖动物感染病菌的机会,抗生素在生物体内的残留,最终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微生物应用于水产养殖来改善水体生态环境,抑制杀死病原微生物,并可作为饲料添加剂,补充营养成分,改善养殖动物胃肠道有益菌群,达到生态防治的目的,使养殖生产良性发展,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本文对目前国内外较为普遍应用于水产养殖的几种微生物、微藻类在水处理、防治病原微生物和病害发生方面的应用情况和发展动态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广东省的水域生态学研究在近几十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目前广东省拥有一批在水域生态学研究上颇具优势的科研单位,如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南海水产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广东海洋大学、暨南大学水生生物研究中心以及其他省内或驻粤各高校的相关研究所或研究中心,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的创新性成果。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分析《生态科学》发表的与水域生态学相关的论文,可以看出广东省近年越来越重视水域生态学的相关研究,涉及海洋生态、淡水生态、河口与湿地生态、水域养殖生态等。广东省水域生态学研究中的一些课题仍需进一步地深化与加强,以缩短与国际研究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为我国水域生态学的发展做出更多开创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1.
彭燕  蔡俊鹏 《微生物学通报》2008,35(5):0809-0814
每年有大量来自工业、农业、养殖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废水被排入到水环境中, 因此, 地球上的水环境面临大量来自生活废水、工农业废水、非法排放的废水及其它废水的污染物质(如抗生素、杀虫剂、除草剂、烃等)的严重挑战,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 废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并且随着分析手段的进步, 能够检测到被排入水环境中的化学污染物质也越来越多, 这些化学污染物对水环境中的生物产生有害影响。但是, 微生物在污染控制上具有许多重要的作用。因此, 本文对微生物在水环境污染物降解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论。结果表明微生物主要是应用在水产养殖水中, 而在其它的水体系(如河、湖、海)的应用较少。  相似文献   

12.
每年有大量来自工业、农业、养殖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废水被排入到水环境中,因此,地球上的水环境面临大量来自生活废水、工农业废水、非法排放的废水及其它废水的污染物质(如抗生素、杀虫剂,除草剂、烃等)的严重挑战,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废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并且随着分析手段的进步,能够检测到被排入水环境中的化学污染物质也越来越多,这些化学污染物对水环境中的生物产生有害影响.但是,微生物在污染控制上具有许多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对微生物在水环境污染物降解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论.结果表明微生物主要是应用在水产养殖水中,而在其它的水体系(如河、湖、海)的应用较少.  相似文献   

13.
彭燕  蔡俊鹏 《微生物学报》2008,35(5):0809-0814
每年有大量来自工业、农业、养殖业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废水被排入到水环境中, 因此, 地球上的水环境面临大量来自生活废水、工农业废水、非法排放的废水及其它废水的污染物质(如抗生素、杀虫剂、除草剂、烃等)的严重挑战, 特别是近年来随着集约化养殖的发展, 废水污染问题日益突出, 并且随着分析手段的进步, 能够检测到被排入水环境中的化学污染物质也越来越多, 这些化学污染物对水环境中的生物产生有害影响。但是, 微生物在污染控制上具有许多重要的作用。因此, 本文对微生物在水环境污染物降解中的应用进行了评论。结果表明微生物主要是应用在水产养殖水中, 而在其它的水体系(如河、湖、海)的应用较少。  相似文献   

14.
本文采用原位诱导有益微生物(污水菌、芽胞杆菌、硝化菌和副球菌等),复合添加外源的有益微生物(金藻、栅藻、硅藻、芽胞杆菌、光合菌、酵母菌和EM(effective microorganisms)菌等),在养殖水体中建立稳定的有益微生物复合菌群,使水体中亚硝酸氮和氨氮清除率分别可达100%和99%。并进一步利用这些菌群在小红鲫鱼(red crucian carp)和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养殖中进行原位水质净化应用。在小红鲫鱼养殖水质原位自净中,无需清污和换水,就可长期维持水环境完全稳定,连续养殖50 d以上,水中未检测出亚硝酸氮,氨氮低于0.2 mg/L,稳定在优质安全的养殖环境;在南美白对虾养殖中,投菌后初期水体亚硝酸氮较快下降,第10 d后氨氮浓度也降至养殖安全范围内,形成稳定安全的养殖水质环境。实验效果显著,表明微生物菌群原位水质自净技术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Geophagus brasiliensis is a species native from Brazilian continental waters and it is distributed in several aquatic ecosystems. Despite its importance to artisanal fishing, mainly for riverside communities, and fishkeeping, this species is an unusual resource for aquaculture. Fish farming can be carried out in different systems, as in biofloc system (BFT), which has some advantages comparing to traditional semi-intensive systems: high densities, maximizing the use of water and food provided. The objective was to evaluate the rearing of the G. brasiliensis in a BFT comparing with a clean water system (CW), considering the zootechnical performance, water quality and microorganisms community. The experiment lasted 40 days and was carried out in tanks with a useful volume of 200 L, with three repetitions for each treatment. To compare the two systems, the fish conditions (weight-length ratio, condition factor and zootechnical performance) and the conditions of the environment (water quality and composition of microorganisms in the BFT treatment) were evaluated. BFT animals showed higher zootechnical performance (final weight, weight gain and feed conversion) when compared to treatment CW. The water quality showed a difference between BFT and CW for all levels except temperature and N-ammoniacal; however, it was within the acceptable limits for cichlids in the two treatments. Eight rates of microorganisms, potential food for the fish, were found in the BFT treatment during the experiment. The species G. brasiliensis showed a higher zootechnical performance in a biofloc system compared to the clear water system, indicating the potential for cultivation in intensive production systems.  相似文献   

16.
珠三角养殖水体中参与氮循环的微生物群落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为了研究珠三角地区养殖水体中各种含氮化合物循环转化的特征及其相关功能微生物的群落结构。【方法】构建人工模拟养殖系统,采用15N-稳定性同位素探测技术(stable isotope probing,15N-SIP)标记参与氮素迁移的微生物,通过氯化铯-溴化乙锭密度梯度超高速离心法分离15N标记的DNA,并以此构建含15N-DNA的细菌和古菌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结果】15N标记的基因组DNA经过超高速密度梯度离心后成功与14N-DNA分离;对克隆文库序列的分析表明:细菌文库得到的19个可操作分类单元(Operational TaxaUnits,OTUs)分别归为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和浮霉菌门(Planctomycetes)。变形菌门为绝对优势类群,占整个细菌克隆文库的99.2%,其中优势菌群为丛毛胞菌属(Comamonas)(15.7%)、亚硝化单胞菌属(Nitrosomonas)(12.4%)、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11.5%)和硝化杆菌属(Nitrobacter)(11.5%);古菌文库得到的9个OTUs归为奇古菌门(Thaumarchaeota)、泉古菌门(Crenarchaeota)和广古菌门(Euryarchaeota)。【结论】将15N-SIP技术应用于珠三角养殖水体氮素循环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中,得到了丰富的氮素循环微生物群落的组成,这些信息为进一步分离纯化氮素降解微生物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为营造健康的水产养殖环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养殖水体作为不可忽视的温室气体排放源,已引起社会广泛关注。本文通过文献综述分析了国内养殖水体N2O溶存浓度、饱和度及排放通量的时空分布特征,并结合N2O产生机制探讨了养殖水体N2O排放的影响因素。我国养殖水体N2O介于饱和与过饱和状态,水-气界面排放通量范围为-9.82×10-3~143.25×10-3mg·m-2·h-1,养殖水体成为N2O的重要排放源;空间变异特征表现为南方地区的排放通量显著高于北方地区,北方地区养殖水体N2O排放通量整体高于本区自然水体,而南方地区相反;从时间变化特征看,各养殖塘排放通量变化规律较为相似,大致表现为养殖中期排放量最高,养殖末期和养殖初期较低;季节变化上,夏季最高、冬春季较低。养殖水体N2O的产生机制与其他水生生态系统相似,主要为硝化和反硝化作用,影响养殖水体N2O在排放的因素除温度、pH、营养盐、盐度、叶绿素a等环境因素外,还与曝气活动、饵料投放、排水活动和养殖种类等人为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18.
Indicator organisms for estuarine and marine waters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Abstract The use of indicator organisms for estuarine and coastal waters has been reviewed. The natural flora of the environment must be considered in selecting an indicator organism, but, more importantly, recent work which shows a viable but non-recoverable stage of pathogens entering the marine environment demonstrates that the conventional detection of indicator microorganisms is misleading, if not inaccurat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e newly developed epifluorescent/immunofluorescent direct detection of pathogens in the environment may be the most reliable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ublic health hazards in marine and estuarine water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