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植物引种驯化研究概述   总被引:38,自引:0,他引:38  
植物引种驯化是植物学的一个分支学科,该学科与植物的迁地保护和当地的经济建设紧密相关,属于应用基础研究的范畴。但有关理论和方法的研究至今仍显得比较零碎,不够系统,判断植物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尚不够明确。本文就植物引种驯化的概念和意义、主要理论和方法、影响其成败的因子、途径和程序、判断植物引种驯化成功的标准等进行了综述和探讨,并提出了植物引种驯化的展望。  相似文献   

2.
引种驯化是增加植物资源的一种传统育种方法。本文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引种驯化研究发展回顾入手,剖析了温州植物引种结果,以方法的改进反映浙江现代引种驯化学术水平的进步,最后讨论了植物引种驯化研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3.
浙江植物引种驯化研究进展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引种驯化是增加植物资源的一种传统育种方法。本文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引种驯化研究发展回顾入手,剖析了温州植物引种结果,以方法的改进反映浙江现代引种驯学术水平的进步,最后讨论了植物引种驯化研究的若干问题。  相似文献   

4.
西双版纳傣寨传统栽培植物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报道了西双版纳傣寨传统栽培的315种植物引种的历史、引种的途径和它们在西双版纳的适应性。此外,对这些植物的经济价值,它们在发展生产上的潜力及在植物引种驯化上的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福建珍稀南药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多年南药植物引种、种植和驯化的实践经验,概述福建35种珍稀南药植物,编录了各植物的药用部位、性味及生境等,并提出南药资源合理开发和持续利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中国植物学会第一届全国植物引种驯化学术会议已于1964年9月21—28日在庐山举行。这是解放后我国植物引种驯化工作者的第一次全国性的学术会议。出席会议的代表40余人,代表16个省、自治区、市的28个单位。大会共收到论文158篇,包括引种驯化、栽培繁殖、生物学特性、资源调查、种子学、遗传育种、植物保护及造园设计等方面的论文。此外,全国各地植物园还分别作了有关工作概况的报告。还在会外放映了学术幻灯片并参观了当地的园林建设。会议收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就解放前和解放后的植物园事业进行了新旧对比,并以庐山植物园为例,不少代  相似文献   

7.
1 缘由  1963~1972年我们在陕西咸阳渭河滩地曾引入新疆、甘肃、青海、吉林、辽宁、山西、山东、河南、江苏及陕西等十省区的罗布麻地区类型原始材料164份进行观察研究,并于1985年写出《罗布麻在陕西关中的引种适应性》一文刊于《植物引种驯化集刊》第四集①。该文从罗布麻地区类型间多年的出苗、保苗、生长发育、病害、存活、干物重等表现认为来自我国西部内陆干旱区的白麻不甚适应陕西关中地区自然条件,期间共引入新疆白麻62份,至1972年仅存1份,且生长势弱。1990年因《罗布麻种子贮存研究》课题结束(1965~1990),将贮存25年后仍有发芽…  相似文献   

8.
福建省亚热带植物研究所引种场创建于一九五九年,对外称厦门华侨亚热带植物引种场,是一个通过华侨渠道开展国际引种驯化科学实验活动的科研机构。它位于鼓浪屿英雄山下,三面环山,南面临海,气候适宜,环境优幽,拥有土地面积近二百亩,是一个植物检疫、防止病虫害传布的较好的天然隔离区,适于开展植物的引种驯化工作。  相似文献   

9.
《植物杂志》2012,(2):4-9
北京植物园作为。中国科学院植物园网络建设‘温带地区的核心植物园,是我国“三北”地区(华北、东北、西北)野生植物迁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研究的重要中心,担负着野生植物资源发掘和迁地保护、总结植物引种驯化理论和技术方法等重要研究任务,  相似文献   

10.
征稿简则     
《广西植物》1982,(3):128-128
<正>《广西植物》是广西植物学会与广西植物研究所合办的枪物学学术刊物。主主刊登植物分类学、植物形态学、植物地理学、植物生态及地植牧学、植物生理学、植物引种驯化和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等领城的试验研究论文、报告,同时亦适当选登一些帧牧学研究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1.
植物引种驯化过程中的病虫害问题及其防治对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植物园在引种驯化过程中存在的病虫害问题是:病虫随植物的引种大量带入园区,且严重为害,造成很大损失;生境的改变及栽培管理的不当使植物的抗病虫能力下降;农药的过分使用,造成环境污染,病虫抗药性的产生及对有益生物的大量杀伤,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防治对策提出了加强植物检疫及栽培管理、利用生物防治、合理使用化学农药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概述了中国140多个植物园过去50年发展的历史过程、分布和特征,以及植物园在研究、保护、展示和利用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功能.评述了中国植物园早期在经济作物烟草、药用植物薯蓣和野生果树资源研究中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以及近年来在种子科学、物种保护、经济植物引种驯化和育种等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介绍了中国植物园活植物收集的现状.其中木兰科、姜科、苏铁类、药用植物、猕猴桃属和杜鹃属等收集圃的建设已属世界领先.介绍了植物园科普和旅游的发展和中国植物园特有的盆景艺术园和硅化木收集园.  相似文献   

13.
中国植物园五十年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概述了中国 14 0多个植物园过去 5 0年发展的历史过程、分布和特征 ,以及植物园在研究、保护、展示和利用生物多样性等方面的功能。评述了中国植物园早期在经济作物烟草、药用植物薯蓣和野生果树资源研究中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贡献 ,以及近年来在种子科学、物种保护、经济植物引种驯化和育种等方面的理论和应用研究成果。介绍了中国植物园活植物收集的现状。其中木兰科、姜科、苏铁类、药用植物、猕猴桃属和杜鹃属等收集圃的建设已属世界领先。介绍了植物园科普和旅游的发展和中国植物园特有的盆景艺术园和硅化木收集园  相似文献   

14.
托烷类生物碱主要包括阿托品、莨菪碱、山莨菪碱、东莨菪碱和樟柳碱,是主要抗胆碱类药物。解析药用茄科植物托烷类生物碱合成的分子调控机制以及研发高产托烷类生物碱的植物生物反应器一直是近几年的研究热点。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托烷类生物碱在不同茄科植物中的合成部位、分子调控和利用转基因技术研发高产托烷类生物碱的发根生物反应器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对可能存在的问题以及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5.
This paper reports the complete process from secondary emblings (SE-derived plants) regeneration to acclimatization of Eucalyptus globulus and describes histocytological changes that occur in leaves from in vitro to ex vitro acclimatization for a 3-month period. After elongation, plants were transferred to pots with sterilized peat:perlite and acclimatized in a phytotron, with progressive reduction of RH and increase of light intensity. Histocytological analyses were performed in fixed material using light microscopy and ultrastructural changes followed by electron microscopy (SEM and TEM). The protocol used allowed the successful acclimatization of the emblings. Plants looked morphologically normal and FCM screening revealed no ploidy or DNA content abnormalities. Histocytological analyses showed significant changes along time, mostly in stomata shape and aperture, starch reserves, chloroplast morphology and mesophyll differentiation. This is the first report concerning emblings acclimatization to ex vitro conditions in Eucalyptus. It was clearly demonstrated that during acclimatization emblings suffered profound changes in leaf morphology in order to successfully adapt to ex vitro conditions.  相似文献   

16.
经引种栽培,作者观察研究了野生掌叶复盆子(Rubus chingii Hu)的栽培性状,包括植株形态、花果期、产量、果实大小等。通过对11个单株个体性状的统计分析,发现在单株产量、可育花比例、果实大小方面个体间差异极大。认为掌叶复盆子适合驯化栽培,野生种群中有很大的选优潜力。  相似文献   

17.
For several years it has been recognized that introduction of plant cells into culture results in genetic changes. These genetic alterations have been recovered in the plants regenerated from cell cultures. More recently it has been recognized that this method of introducing genetic changes into crop plants could be used to develop new breeding lines. The technology of introducing genetic variation by using cell culture has been termed somaclonal and gametoclonal variation. This paper reviews the history of this technology and offers genetic documentation of somaclonal variation in tomato. As this variation represents a new tool for the plant breeder, breeding strategies for the use of this variation are presented and discussed. Somaclonal and gametoclonal variation are new tools for the geneticist and plant breeder that permit reduction in the time period for new variety development and that permit access to new classes of genetic variation.  相似文献   

18.
The special conditions during in vitro culture result in the formation of plantlets of abnormal morphology, anatomy and physiology. After ex vitro transfer, these plantlets might easily be impaired by sudden changes in environmental conditions, and so need a period of acclimatization to correct the abnormalities. This review is focused upon contemporary information on the changes in leaf structure, water relations and photosynthesis during acclimatization of plantlets to ex vitro conditions. It also describes some ways of improving plant survival and for the speeding up of acclimatization. This revised version was published online in July 2006 with corrections to the Cover Dat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