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壤丝状蓝藻在荒漠治理中的作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土地荒漠化是当前全球性的重要环境问题之一。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较大,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荒漠和荒漠化土地面积2·782×106km2,约占国土陆地面积的三分之一。荒漠化土壤常存在区域性结皮现象,这种结皮对改善荒漠化土壤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导致结皮的产生有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的因素,其中以生物结皮最具生态意义,而生物结皮又分藻结皮、苔藓结皮和地衣结皮。藻类是荒漠中的先锋植物,尤其是一些抗逆性很强的蓝藻,特别是丝状蓝藻在荒漠土壤中具有更强的拓殖作用。本文从丝状蓝藻在生理生态上的优势综合介绍其在荒漠治理中不可替…  相似文献   

2.
1995—2018年石羊河流域下游荒漠化动态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石羊河流域下游甘肃省民勤县为研究区,选取1995、2000、2005、2010、2015、2018年6期遥感影像作为数据源,利用RS和GIS理论和方法,基于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和地表反照率(Albedo)建立Albedo-NDVI特征空间,构建荒漠化差值指数,对民勤县荒漠化动态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 石羊河流域下游地区荒漠化面积占民勤县总面积的90%以上,绿洲零星分布在大面积荒漠化土地中,以中度荒漠化为主,占全县总面积的70%以上;1995—2018年间,民勤县荒漠化面积整体呈减少趋势,年均减少面积为22.06 km2,年均减少0.1%。研究期间,该县各类荒漠化面积减少与扩张并存,重度、中度、轻度、微度荒漠化面积的动态度分别为-1.5%、0.2%、-0.9%、3.8%,说明荒漠化严重程度降低;研究区荒漠化总体处于稳定状态,未发生大面积并且趋势较为明显的荒漠化过程,荒漠化治理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研究区荒漠化波动下降的面积占15.2%,而波动上升的面积只占3.9%,无规律波动变化区主要分布在荒漠绿洲过渡区和绿洲边缘地区,面积达到总面积的17.7%,说明在绿洲和荒漠区交错地带,荒漠化反复变化较为活跃,是将来重点治理和修复地区之一。  相似文献   

3.
陈伟烈 《生物学通报》2012,47(6):1-4,F0004
中国自然保护区共计2 588个(未计台、港、澳),总面积149万km2(土地面积143万km2,海洋面积6.37万km2),其中国家级保护区335个,总面积93.21万km2。自然保护区数量最多的是内蒙古、黑龙江和四川等省区,面积最大的在西藏。这些保护区保护了全国70%以上的生态系统类型,80%以上的濒危野生动物和60%的濒危高等植物,保护了一批国家地质剖面、珍稀古生物化石和美丽独特的景观,为中华民族的文化保护与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也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保留了良好的资源和环境。  相似文献   

4.
以沈抚新城为研究对象, 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 分析得到基于水源涵养、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侵蚀敏感性、地质灾害敏感性四种单一生态过程评价的生态用地, 将评价结果叠加重分类为一般重要生态用地、重要生态用地、极重要生态用地, 并以面积>1 km2的极重要生态用地为生态源, 现状土地类型为阻力因子, 基于MCR模型构建了沈抚新城综合安全格局体系。结果表明: 研究区内高水平安全格局缓冲区面积112.96 km2, 占研究区土地总面积的18.66%; 中水平安全格局缓冲区面积94.43 km2, 占研究区土地面积的15.60%; 低水平安全格局缓冲区面积176.23 km2, 占研究区土地面积的29.11%; 生态廊道60条, 总长275.77 km; 生态战略点49个。本研究可以摸清研究区的生态安全状况, 同时可以为城镇建设用地的扩张以及生态用地空间的保护提供定量指引。  相似文献   

5.
基于RS和GIS的塔里木盆地荒漠化动态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RS和GIS技术,利用MODIS-NDVI遥感数据,计算植被覆盖度作为评价指标,对塔里木盆地2000—2014年的荒漠化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并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探讨了荒漠化的原因。结果表明:(1)塔里木盆地重度荒漠化占比最大(64.63%),中度荒漠化(17.70%)、轻度荒漠化(9.95%)、非荒漠化较少(4.18%),其中重度荒漠化15年间向东北方向迁移21.08 km;(2)不同程度荒漠化土地面积变化不一,重度荒漠化面积近十余年平均变化速率约为-0.0076 km~2·a~(-1),略有减少,而中度荒漠化面积增加迅速,以0.0169 km~2·a~(-1)速率增加,轻度荒漠化面积有小幅上升趋势,非荒漠化面积则有显著上升,分别以0.0093和0.0289 km~2·a~(-1)的速率增加;(3)塔里木盆地荒漠化是由气候和土地利用变化共同作用的结果。年降水量与年均植被覆盖度关系密切,相关系数为0.45;人类活动导致耕地面积不断扩张,近15年耕地面积增加了13.18×103km2,强烈挤占了生态用水,加速了绿洲外围荒漠化过程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神农架完好保留了我国北亚热带山地丰富独特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类型及其生物生态学过程,是公认的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关键地区,也是具有地理标志意义的最重要的国家生态安全屏障区之一。神农架自然地域总面积12,837.42km2,其中,湖北省有11,050.60km2,占总面积的86.1%;重庆市有1,498.23km2,占11.7%;陕西省有288.59 km2,占2.2%。海拔1,000m以下的区域有4,618.91 km2,占总面积的36.0%;1,000–1,500m有6,945.75 km2,占54.1%;2,000–3,000 m有1,271.88 km2,占9.9%;3,000m以上仅有0.88km2(徐文婷等,2019)。  相似文献   

7.
樊江文  梁飚 《生态学杂志》2002,21(6):33-35,19
农牧过渡带 (或农牧交错带、半农半牧区 )是指我国传统种植业区和传统畜牧业区的镶嵌结合地带。近世纪以来 ,由于人口剧增 ,垦草种粮面积不断扩大 ,滥垦、过牧、滥樵 ,使草地植被大面积消失 ,沙漠化和荒漠化日趋严重。据报道 ,目前我国北方农牧过渡带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 1 6 7×10 5ha ,占土地总面积的 5 2 73% ,年增长率约为1 39% [3] 。赤峰市是我国北方农牧过渡带较典型、分布面积较大的地区。该地区资源类型丰富 ,互补优势明显 ,特别是农牧结合的潜力巨大。但长期以来这里区域生态环境恶化加剧 ,导致严重的贫困化。解决这一问题的关…  相似文献   

8.
内蒙古荒漠草原防风固沙服务变化及其驱动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荒漠化是内蒙古荒漠草原面临的最严重的生态环境问题之一,而风蚀则是造成土地退化的主要因素。采用修正风蚀方程(Revised wind erosion equation,RWEQ)定量评估了内蒙古荒漠草原2000和2017年的固沙量,并结合土地利用、降水、风速、植被覆盖度数据分析了该区域防风固沙服务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内蒙古荒漠草原的防风固沙服务表现出明显的空间异质性,不同土地利用类型提供的防风固沙服务有所差异,其中高覆盖度草地的固沙量相对较高。总体来说,2000年固沙量与降水、风速、植被覆盖度均为正相关,2017年固沙量与降水为负相关,与风速和植被覆盖度为正相关。2000-2017年内蒙古荒漠草原固沙物质总量增幅为53.95%,其中9.65%来源于土地利用变化区域,土地利用方式发生变化的面积占研究区总面积的5.6%。2000-2017年土地利用变化以林地的恢复、建设用地的扩张以及不同覆盖度间草地的转换为主。2000-2017年,风力因子的分布模式对防风固沙服务的空间分布变化的影响较大。总的来说,土地利用变化对内蒙古荒漠草原的防风固沙服务有一定的增强作用,防风固沙服务的空间分布在时间上的变化主要受气候因子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马铃薯甲虫是一种外来的有害生物,已在新疆、黑龙江等地建立种群,危害马铃薯、番茄等农作物,危害范围在中国逐年蔓延扩大。预测马铃薯甲虫在中国的适生区,有利于制定该虫的早期监测预警及控制。根据马铃薯甲虫现有的分布记录,筛选出主要的环境变量,采用MaxEnt模型和ArcGIS软件对其在中国的潜在分布区进行预测和分析。结果表明:用主成分分析法、相关性检验结合刀切法筛选出7个主要环境变量,MaxEnt模型模拟的AUC值为0.917,预测结果与实际拟合度非常高; ArcGIS软件中重分类方法计算出马铃薯甲虫当代适生区总面积为3.72×106km2,占中国国土面积的38.67%;高适生区仅占中国国土面积的0.08%,主要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和呼和浩特市辖区;中适生区面积为1.26×106km2,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3.07%,包括黑龙江、辽宁和河北的东部,四川的西部,甘肃的西南部,河南的西北部,山西的南部,新疆的北部,江苏、湖北、贵州和安徽的中部地区,山东广大地区以及内蒙古包头市周边;低适生区面积为2.45×106km2,占中国国土面积的25.52%,主要分布在内蒙古中部、新疆北部、东北东部、华北、华中和华南的广大地区;年平均温度、最冷月最低温度和最干季度降水量是影响马铃薯甲虫适生区分布的最主要环境变量。  相似文献   

10.
1995~2000年中国沙地空间格局变化的遥感研究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18  
利用遥感方法 ,在覆盖全国的 Landsat-TM数据的基础上 ,对 1 995年和 2 0 0 0年中国沙地的空间分布格局与动态变化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了 2 0 0 0年中国沙地总面积为 5 9× 1 0 4 km2 ,主要分布于各主要沙漠和我国的 7个主要省份。1 995~ 2 0 0 0年 ,有 470 9.7km2的土地转化为沙地 ,同时又有 2 1 5 6.4km2的沙地转化为其它土地利用类型 ,沙地总面积扩大了2 5 5 3 .3 km2 。对变化为沙地的土地进行分析 ,发现草地占主要部分 ,但耕地所占的比重也非常突出 ,同时也表明有部分沙地变化为草地和耕地。根据土地沙化的空间分布特征 ,将土地沙化过程分为 5种格局 :沙地 -绿洲型、沙漠型、沙地 -黄土过渡型、沙地 -草地型和高原风蚀型。通过对中国发生土地风蚀沙化的主要省份在 1 995~ 2 0 0 0年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发现 ,土地利用变化是促使土地发生沙化的一个重要因素。在 5 a的时间里 ,7个省份耕地总面积扩大了 90 3 9.7km2 ,草地减少了 1 1 5 97.9km2。耕地的增加部分几乎均表现为对草地的侵占 ,土地变为沙地也主要发生在草地区。人为因素导致的耕地面积扩大是促使土地沙化的重要原因。对主要省份的土地利用方式进行分析 ,探讨不同地区减轻土地沙化趋势下的土地利用布局。  相似文献   

11.
目前,藏羚羊分布区估计约100万平方千米,主要集中在我国西藏、青海和新疆三省(区),四川也有少量分布。藏羚羊在西藏栖息面积占其栖息地总面积的57.7%,主要栖息于藏北的羌塘地区。其中,繁殖地面积占栖息地面积的40.6%。该区域自然条件恶劣,草地沙化严重,藏羚羊栖息范围内牧民牧草地面积占到分布区总面积的69%,过度放牧、采挖虫草和盗猎是藏羚羊栖息地遭受威胁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2.
新疆库尔勒市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性状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陈浮  濮励杰  彭补拙  包浩生 《生态学报》2001,21(8):1290-1295
土地利用与土地覆被变化是全球变化研究的热点问题。在新疆库尔勒市选择土地利用变化后已持续利用15-20a的9种典型利用方式,11个剖面,与荒漠、原始胡杨林2各参照利用方式3个标准剖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显示土地利用变化对土壤养分、土壤盐分、土壤侵蚀、土壤水分和土地生产力有明显的影响,荒漠开垦后土壤养分呈下降趋势,土壤侵蚀强度也呈下降趋势,土地生产力与土壤有水分含量呈上升趋势。同时发现土壤侵蚀强度与生产力呈负相关关系,土地生产力与土壤水分呈正相关关系。林、草有利于保护干旱区生态环境,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合理开垦,加之预防和治理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可防止或减弱土地退化(荒漠化)进程。  相似文献   

13.
吕一河  傅伯杰 《生态学报》2011,31(1):293-295
2010年11月在以色列召开了第三届荒漠化国际学术研讨会,会议的主题是"旱地、荒漠和荒漠化:探寻恢复之路"。会议设20个专题,可以归纳为8个科学问题,表现出了多学科性、地域广泛性及多尺度性、关注社会人文机制等突出特点。以色列在荒漠化防治、生态恢复与区域发展方面的辉煌成就以及本次会议所反映的国际前沿和趋势对中国有着重要启示:(1)加强技术研发和推广,提高干旱、半干旱区人口的可持续生计与能力建设是中国防治土地生态退化和荒漠化的关键所在;(2)在土地生态退化和恢复的研究和实践中必须重视社会人文因素的作用;(3)深化中国干旱、半干旱区全球变化响应与适应的研究,推动荒漠化防治、生态保护与恢复、全球变化方面的国际合作是一项非常紧迫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14.
中国东部地区常绿阔叶林景观破碎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常绿阔叶林是中国东部地区的地带性植被,常绿阔叶林景观破碎化的监测与评价是对其进行生态恢复、保护和经营管理的基础。本文应用NOAA-AVHRR计算出时间序列的NDVI合成影像所得的植被遥感分类数据,结合景观格局指数,对中国东部地区常绿阔叶林景观破碎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东部地区常绿阔叶林残存面积仅为35427km2,占全区面积的5.9%,平均斑块面积为8.55km2,斑块密度为0.69个.100km-2,≤5km2的斑块数量占全部常绿阔叶林斑块数量的61.2%,但面积比例则仅为5.75%,而≥25km2的斑块数量比例仅为10%,面积比例却达58%;对各省的常绿阔叶林破碎化状况分析表明,常绿阔叶林斑块总面积、斑块密度、斑块平均面积、边界密度、景观形状指数、最大斑块指数以及平均分维数均呈福建浙江江西安徽,而斑块之间的隔离距离则正好相反。所有这些均表明,中国东部地区的常绿阔叶林已经处于严重的破碎化状态。加强常绿阔叶林的保护、生态恢复及管理成为一项迫切的任务。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省完达山地区马鹿生境破碎化及其影响因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姜广顺  张明海  马建章 《生态学报》2005,25(7):1691-1698
应用景观生态学原理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分析黑龙江省完达山地区马鹿生境相关因子重要性、对景观连接度进行模糊相对赋值,建立了景观连接度评价模型及景观斑块指数,研究了黑龙江省完达山地区关于马鹿生境的景观连接度水平、生境的适宜性以及景观的空间结构。结果表明:(1)在155.6km2的面积中,适宜地区的总面积仅为14.81km2,占研究地区的9.52%;次适宜地区的总面积为9.57km2,占研究地区的6.15%;一般适宜地区的总面积为130.05km2,占研究地区的83.58%;不适宜地区的总面积为1.17km2,占研究地区的0.75%;(2)研究地区马鹿各类适宜地区呈多个斑块且相互隔离,在空间分布上处于破碎状态,而且不适宜地区斑块(人为活动景观)的面积比例虽小,在生态系统中形态上的破碎化程度较小,但对马鹿的生境的生态功能的丧失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新疆生态系统的特征和现状(一)新疆荒漠生态系统新疆地处中纬度欧亚大陆中心,总面积约165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的六分之一,是我国最干旱的地区,南疆则为全世界少数极端干旱地区之一。与世界其它干旱地区相比新疆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世界上广大荒漠区都处于亚热带,而新疆处于温带,广大平原和低山在气候上是处于温带荒漠气候带,太阳辐射很强,年总辐射为125~155千卡/平方厘米,居全国第二位。  相似文献   

17.
四川邛崃山系小熊猫分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0-2002年,对四川邛崃山系11个县(市)的小熊猫分布状况进行了调查.共完成调杏样线2332条,发现有小熊猫痕迹样线130条,分布在9个县,样线平均遇见率为5.57%,样线遇见率最高的是汶川县和崇州市;估算整个山系有小熊猫栖息地面积5107.82km2,以宝兴、汶川和天全3县的面积最大,分别占总面积的34.08%、30.65%和16.61%,这3个县占总面积的81.34%;小熊猫分布密度等级最高的区域是崇州市的四川鞍子河自然保护区.在山系内7个自然保护区中有小熊猫栖息地面积2166.84km2,占栖息地总面积的42.4%.小熊猫空间分布格局极不连续,存在许多空白区域,栖息地存在破碎化趋势,应进一步加强对邛崃山世界遗产地内小熊猫种群的保护.  相似文献   

18.
新疆阿勒泰地区草地类型特征及其分类经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草地退化已严重制约着阿勒泰地区畜牧业的健康发展.通过分析不同草地类型的群落特征、生态服务价值、功能多样性和主导性,提出了阿勒泰地区草地资源分类经营的模式和策略.研究表明,生态功能区面积为164.66×10^4hm^2,占草地面积的16.73%,草地类型主要有高寒草甸和草原、沼泽、山地荒漠草原、山地草原化荒漠和部分平原荒漠,经营策略为禁牧和封育;经济功能区面积为116.33×10^4hm^2,占草地面积的11.82%,主要草地类型有山地草甸、低地草甸和草甸草原,经营策略为通过施肥、灌溉等手段,集约化管理,提高单位面积产值;混合功能区的面积为703.21×10^4hm^2,占草地总面积的71.45%,草地类型主要有山地草原、平原荒漠草原和大部分平原荒漠,经营策略是以草定畜,合理轮牧.  相似文献   

19.
1982-2013年基于GIMMS-NDVI的新疆植被覆盖时空变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洋  李诚志  刘志辉  邓兴耀 《生态学报》2016,36(19):6198-6208
利用美国国家航天航空局(NASA)全球检测与模型组(Global Inventor Modeling and Mapping Studies,GIMMS)的归一化植被指数数据(NDVI)和英国东英格利亚大学气候研究所(Climate Research Unit,CRU)全球气温降水数据(1982至2013年),研究新疆1982-2013年植被覆盖格局的时空变化。运用一元线性回归法分析近32年来新疆NDVI变化趋势;运用Theil-Sen median与Mann-Kendall检验研究新疆NDVI格局及趋势特征;并将检验的结果和Hurst指数的结果相结合,研究新疆NDVI格局的可持续性特征。研究表明:(1)新疆植被覆盖在空间分布上差异明显,其中北疆优于南疆,西北优于东南;(2)近32年来新疆年NDVI均值在0.10-0.12之间波动,且存阶段变化性;(3)新疆植被改善趋势的区域占总面积的25.89%,轻微退化的区域占总面积的18.00%;(4)从可持续性来看,新疆大部分地区植被变化将保持现在的趋势,但局部地区具有反持续性,持续性改善的面积占全疆总面积的24.39%,持续性轻微退化的区域占15.73%,另外59.88%为严重退化和未来变化趋势无法确定区域。开展NDVI空间格局的变化研究,对于干旱区新疆来说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绿洲化过程中的土地结构变化和稳定性研究对沙地荒漠化治理尤为重要。本研究基于1980—2020年8期土地利用数据,提取了该时间段毛乌素沙地绿洲化土地空间分布信息,使用叠置分析、格网化等方法,分析毛乌素沙地绿洲化土地变化模式和稳定性的时空分异特征。结果表明:研究期间,毛乌素沙地荒漠化问题已得到有效解决,并成功实现逆转,绿洲化过程显著,林草覆盖率从1980年的10.2%增长到2020年的73.7%,绿洲化土地面积从1980年的3.25万km2增长到2020年的3.39万km2,极重度、重度和中度荒漠化面积大幅下降,非荒漠化和轻度荒漠化面积大幅上升;绿洲化土地变化表现为稳定、波动、扩张和退缩4种模式,2020年这4种模式的绿洲化土地面积占比分别为78.7%、12.2%、6.2%和2.9%;毛乌素沙地累积变化强度较低的绿洲化(低于0.12)占总绿洲化土地面积的82.7%,沙地绿洲化总体趋于稳定。针对毛乌素沙地稳定沙带及不同变化模式绿洲化土地应采用适宜的分区治理对策,其中,在风沙活动强烈的沙漠化扩张区域歼灭沙害;在生态脆弱、沙漠化反复的绿洲化区域巩固风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