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室内条件下,分别用马尾松针叶(Pinus massoniana Lamb.)、湿地松针叶(Pinus elliottii Engelm)、以及在不同的幼虫龄期从用马尾松针叶转移到用湿地松针叶饲养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 Walker,观察转换寄主对马尾松毛虫生长发育与繁殖的影响。结果表明:(1)从用马尾松针叶饲养转换到用湿地松针叶饲养,可显著影响马尾松毛虫生长发育和繁殖参数;而且当在马尾松毛虫幼虫老龄期进行转换寄主饲养比低龄期转换寄主饲养,可显著缩短马尾松毛虫幼虫的发育历期,降低死亡率,同时,可显著增加幼虫体重、蛹重和化蛹率;对食物的营养效应也越强。(2)取食马尾松的松毛虫较取食湿地松的马尾松毛虫发育历期短,死亡率低,幼虫及蛹重增加,产卵量高。结果说明,马尾松毛虫从马尾松转换移到湿地松上取食对其生长发育与繁殖是不利的。  相似文献   

2.
思茅松定名质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淡清 《植物研究》1990,10(4):87-92
本文从形态差异、地理分布及森林遗传等方面分析了思茅松、卡西松和朗边松之间的关系,认为思茅松就是卡西松(Pinus kesiga Royle ex Gord.)而不是朗边松(Pinus kesiga Roylc ex Gord var.langbianensis (A.Chev.)Gaussen)。  相似文献   

3.
云南松和思茅松的染色体组型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本文研究了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和思茅松Pinus kesiya var.langbianensis(A.Chev.)Gaussen的染色体组型。二者的染色体数目为2n=24,均由具中部着系点染色体所组成。但云南松有3对染色体(No.2、5、8)具有次缢痕;而思茅松仅有1对染色体(No.3)具有次缢痕,而且第一对染色体是杂合的。此外,思茅松的染色体组型较云南松更为不整齐。染色体组型比较的结果表明,二者的亲缘关系疏远,思茅松是比云南松更为进化的类型。  相似文献   

4.
一、高山松毛虫(Dendrolimus densatee Tsai etLiu)是高山松(Pinus densata Mast)和云南松(Pinusyunnanensis F.)的大害虫。主要发生在云南丽江地区高山针叶林及亚高山针叶林内。一般危害中幼林,尤以向阳没有松蚜及病害的树上为最常见。零星分布在海拔高2,700-3,000米处。一年发生一代,以蛹在针  相似文献   

5.
报道散斑壳属的2个新种:寄生于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 针叶的灰散斑壳Lophodermium griseum和生于油茶Camellia oleifera 叶片上的江南散斑壳L. jiangnanense。模式标本保藏于安徽农业大学森林保护教研室(AAUFP)。  相似文献   

6.
报道散斑壳属的2个新种:寄生于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anch. 针叶的灰散斑壳Lophodermium griseum和生于油茶Camellia oleifera 叶片上的江南散斑壳L. jiangnanense。模式标本保藏于安徽农业大学森林保护教研室(AAUFP)。  相似文献   

7.
松针毒蛾[Ocneria(Porthetria,Liparis或Lymantria)monacha Linne]是一种世界性和历史性的森林大害虫,1959年下半年我们在广西林学院林场(广西柳州沙塘)六千多亩的马尾松单纯林和其他相当大面积的松、栎、杉等杂木林中普遍发现此虫,但只见幼虫食害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 Lamb.)针叶,一般幼树(2-5米高  相似文献   

8.
本文将国产松属(Pinus)23种4变种4变型的针叶,进行了横切面及表皮结构的比较观察与描述,并综合列成检索表,以便从针叶解剖结构上来鉴别松属各种。综合比较观察结果发现,在横切面上可以将松属气孔分为红松型(单维管束亚属型)及油松型(双维管束亚属型);而此等气孔的外形与其“连接细胞”的结构有着密切的关系。在表皮上可以根据气孔周围的副卫细胞的数目与形状,以及气孔间“连接细胞”两边有无石细胞存在,而可明显的区别松属的两个亚属。其他如皮下层的类型、树脂道的位置与数目、内皮层的性貭等,也可作为亚属内区分种的重要依据。另外,并讨论了白皮松针叶的解剖特征,认为此系反映出了松属二亚属之间的自然连系。细叶云南松针叶内维管束由两个合并为一个,可能是由于长期适应于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而产生的变化。广东松P.wangii Hu et Cheng var.kwangtungensis(Chun)Cheng et Y.W.Law应恢复为P.kwangtungensis Chun。而黄山松与台湾松的分合问题,则尚有待于进一步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五针白皮松(Pinus squamata X. W. Li)是上世纪90年代描述的一种中国特有松树,目前野外只有立木32株,处于极度濒危状态.前人认为这个种可能是白松亚属(subgen. Strobus)的白皮松(P. bungeana Zucc. ex Endl.)与松亚属(subgen. Pinus)的云南松(P. yunnanensis Franch.)的过渡类型,并将其归入白皮松组狐尾松亚组(subsect. Balfourianae).本文试图在前人分子系统学工作的基础上,检测五针白皮松5个DNA片段,叶绿体基因rbcL、matK、rpl20-rps18间隔区和trnV 内含子以及核糖体ITS,将五针白皮松放在整个松属中探讨其系统位置.4个叶绿体基因单独分析结果和它们的联合数据分析结果以及根据ITS得到的系统树均表明,五针白皮松是白皮松亚组(subsect. Gerardianae)的一个稳定成员,其可能的姐妹群是西藏白皮松(P. gerardiana Wall.).对白皮松亚组的地理分布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0.
滇产云南松、思茅松松针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和思茅松〔Pinus kesiya Royle ex Gord.var.langbianensis(A.Chev.)Gaussen〕为云南针叶林主要树种。我们已研究了思茅松松节油的化学成分,为松针油利用提供科学数据,比较松节油与松针油化学成分的同异,并考察α-蒎烯,β-蒎烯的含量与分布的关系,本文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仪,对滇南到滇中水平分布及由低到高垂直分布的八个云南松和九个思茅松松针油油样进行了定性、定量分析。  相似文献   

11.
从松针中提取混合氨基酸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主要是讨论从马尾松(Pinus mossoniana Lamb)针叶中提取混合基酸的方法。研究结果表明,用方法I和方法Ⅱ从马尾松针叶中提取18种混合氨基酸,平均收率为10%-14%;用方法Ⅱ从马尾松针叶中提取18种氨基酸的总量是用方法1从同量松针叶中提取18种氨基酸的总量的1.5倍以上。  相似文献   

12.
对来自27个不同种源的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 Fr.)进行苗期试验,测定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并对其21个月生的苗高和地径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种源的云南松在相同试验条件下,其苗高和地径差异极为显著,初步选出其苗高超过对照(安宁种源)175.3—205.3%的10个种源,可供造林试验用种。本试验还对云南松形态特征的地理变异规律及其相互间的关系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3.
<正> 由Darker(1967)建立的小鞋孢菌属(Solcella Darker)是斑痣盘菌科(Rhytismataceae)中一个极小的分类群。迄今已报道2个种,即条状小鞋孢菌[S.striiformis(Darker)Darker]和杉木小鞋孢菌(S.cunninghamiae Saho et Zinno)。前者发生在北美几种松树(Pinus spp.)的针叶上,后一种分布于日本,危害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针叶。最近,我们将安徽合肥大蜀  相似文献   

14.
异耦阿扁叶蜂(Acantholyda dim orphaM aa)是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Lamb.)的食叶害虫,局部可对马尾松林的生长造成损失。此虫在浙江省松阳县1 a发生1代,以预蛹在土茧内越冬。成虫于3月中旬至4月下旬羽化,并在当年生嫩针叶上产卵。幼虫于5月中旬至6月中旬成熟并陆续入土。  相似文献   

15.
研究近缘种复合体的针叶表型变异及其地理分布格局,有助于从生理生态机制上理解针叶树种的地理变异、种群动态以及对区域气候的响应。云南松(Pinus yunnanensis)、思茅松(P. kesiya var. langbianensis)和卡西亚松(P. kesiya)是一个跨越了东南亚热带和亚热带地区的近缘种复合体,具有典型的地理替代分布特征,拥有丰富的表型变异和遗传变异。该研究在3种松树分布区采集了31个代表种群,每个种群选择10个样木,测量了针叶长度、气孔密度、气孔保卫细胞长度和宽度、木质增厚层长度和宽度、气孔腔长度和宽度等共8个性状。采用巢式方差分析计算性状在树种间和种群间的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揭示针叶性状的种群变异结构;分析针叶性状随纬度的变化规律,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来确定影响针叶性状变异的主要环境因子。结果表明:(1)针叶性状在种群间的变异系数为12.01%–34.08%,气孔保卫细胞长度、木质增厚层长度和宽度、针叶长度和气孔密度的表型分化系数较高;(2)云南松和卡西亚松在大多数性状上存在显著差异,思茅松介于二者之间,聚类分析结果表明3种松树针叶性状的种群变异结构...  相似文献   

16.
国外松种间杂交后代生长和形态性状变异及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随机区组设计营建的试验林资料,对6种树龄5年的国外松杂种后代生长和形态性状变异及其相关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国外松种间杂交后代不同物种,同一物种的不同家系,同一家系内的不同单株均表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单株材积和树干通直度的变异系数达30%~50%;而其它形态、生长性状变异系数为2%~30%。这些杂交种丰富的生长和形态变异为多目标选择奠定了基础。以湿地松(Pinus elliottii Engelman var.elliottii)为母本的杂交松针叶长度变短,同时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P.caribaea Morelet var.hondurensis(Senecl.)Barrett et Golfari)还表现出良好的干形性状(通直度好,分枝角小等)。以火炬松(P.taeda L.)为母本的杂交松对针叶的改良效果不明显,但是火炬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单株平均材积大、干形通直、分枝角小、侧枝细,说明这个杂交类型具有生长快、树形紧凑等优良特性。相关分析显示生长快、针叶短、分枝角度小、树干通直度好这几个性状可以同步改良。研究认为国外松种间杂交后代生长性状不低于母本,在形态性状上湿地松×洪都拉斯加勒比松与母本相比针叶较稀疏,针叶长度较短,分枝角较小,因此比母本更能抵抗雨雪冰冻等自然灾害,这对于我国南方湿地松抗逆性育种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松属植物种子油脂肪酸的分布及化学分类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方法分析了6种双维管束松亚属树种:赤松(Pinus densiflora Sieb.etZucc.)、黑松(P.thambergii Parl.)、油松(P.tabulaeformis Carr.)、巴山松(P.henryi Mast.)、黄山松(P.taiwanensis Hayata)、马尾松(P.massoniana Lamb.)和2种单维管束松亚属树种:白皮松(P.bungeanaZucc.)及红松(P.koraiensis Sieb.et Zucc.)的种子油脂肪酸成分。结果表明这8种松属植物的种子油脂肪酸成分有相似的分布情况:最主要成分都是亚油酸C_(18:2(9,12));都同时含有3种Δ~5的不饱和脂肪酸:C_(18:2(5,9)),C_(18:3(5,9,12))和C_(20:3(5,11,14))。这两个特征可以作为松属(Pinus L.)的化学分类证据。结果还表明同一属内各种间的种子油脂肪酸成分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8.
松梢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松梢蚧又称松针蚧,是同翅目珠蚧科松蚧属专寄生在松树针叶上的害虫。由于它发生起始于松树梢头的新针叶,有些地区的群众称它为松梢蚧,表达了它发生的特点。松树受害严重的可使枝梢上的针叶大部脱落,影响松树生长。 在我国浙江早已发现中华松梢蚧(Matsucoccus sinensis Chen)。Ferris(1950)重新描述了在昆明云南松上采到的所谓中华松梢蚧。我们研究了从昆明采集的标本,发现它不是中华松梢蚧,而是一个新种。Ferris的鉴定和重新描述,很容易引起对中华松梢蚧的误解。  相似文献   

19.
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是我国南方生态建设与造林用材的主要树种,为了揭示马尾松抗虫机理尤其是诱导抗虫性的分子机制,该研究以马尾松幼苗为材料,通过外源喷施茉利酸甲酯(Me JA),分析了处理与对照间植株针叶显微结构、萜类合成酶活性及其细胞化学定位的变化。结果表明:在0.2 mmol·L~(-1)Me JA处理下马尾松植株松针中萜类物质,尤其是单萜、二萜的相对含量增加,马尾松毛虫拒食性明显,诱导抗性增强。显微观测中,针叶叶肉细胞内树脂道分泌物增加,叶绿体数目减少,但叶绿体体积增大,叶绿体片层结构增加。Me JA处理4周后,针叶中萜类合成酶活性增加,通过电镜酶细胞化学观察,膜系统尤其是叶绿体膜上萜类合成酶活性定位明显增强。这说明Me JA诱导的马尾松诱导抗性可能与改变的叶绿体结构及绿色质体萜类合成酶活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寻求基于红外热成像技术监测云南松切梢小蠹(Tomicusyunnanensis)危害的可行性,该研究以不同受害程度的云南松(Pinusyunnanesis)针叶为研究对象,利用红外热成像仪观测受云南松切梢小蠹危害的云南松针叶温度的日变化规律,并通过不同受害程度针叶的叶绿素含量、叶片含水量以及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蒸腾速率(T_r)等生理生化因子来分析解释针叶温度的变化。结果表明:(1)云南松针叶内叶绿素和水分含量随受害时间增加逐渐降低,叶绿素含量下降速率比含水量下降速率快;(2)叶片的P_n、G_s及T_r随受害程度增加而降低,针叶温度与大气温度的温差(ΔT_(l-a))则随受害程度增加而变大;(3)不同程度受害针叶温度与健康针叶的温差(ΔT)在14:00–15:00之间达到最大,轻度、中度和重度受害针叶ΔT分别可达0.6、0.7、2.5℃;(4)不同程度受害针叶的G_s、叶片含水量与ΔT呈较强的负相关关系。针叶受害后叶片内部水分失衡引起叶温变化,利用红外热辐射对于温度变化的敏感性,可通过红外热成像技术精确探测针叶温度的变化,从而检测到云南松遭受云南松切梢小蠹危害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