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云南锡兰莲属一新变种费勇(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昆明650204)ANEWVARIETYOFNARAVELIAFROMYUNNANFeiYong(KunmingInstituteofBotany,ChineseAcademyofSciences,...  相似文献   

2.
锡兰肉桂中的黄酮类化合物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锡兰肉桂 (CinnamomumzeylanicumBl)为樟科樟属植物 ,原产斯里兰卡 ,勐腊、景洪有栽培。前人对其中的挥发油成分进行过研究 ,但其它成分未见有报道。对采集于西双版纳植物园的锡兰肉桂的地上部分的乙醇提取物进行了活性筛选 ,结果表明具有抗PAF活性。为寻找抗PAF活性的先导化合物 ,我们对该植物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研究。现报道锡兰肉桂地上部分分离得到的 5个黄酮类化合物 ,经1HNMR ,13 CNMR ,MS等波谱测定 ,它们被分别鉴定为 :山奈酚 (kaempferol 1 ) ,山奈酚 - 3- 0 -α -L -鼠李糖甙(k…  相似文献   

3.
锡兰肉桂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从锡兰肉桂中分离获得 7个化合物 ,经光谱测定 ,鉴定了其化学结构分别为 :丁香酚 (1) ,大豆脑苷Ⅰ (2 ) ,大豆脑苷Ⅱ (3) ,GingerglycolipidB(4) ,GingerglycolipidC (5 ) ,1 O Hexadecan oyl 2 O (9Z ,12Z octadecadienoly) 3 O [α D galactopyranosyl (1″ 6′) O β D galac topyranosyl]g lycerol(6 ) ,(2S) 1 O (9Z ,12Z octadecadienoly) 3 O β D galactopyranosylgl ycerol(7)。均具有不同程度的抗PAF活性。  相似文献   

4.
三种樟科植物的细胞总DNA提取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从富含次生代谢物的樟科植物肉桂、锡兰肉桂、阴香中获得高质量DNA ,研究和改进了CTAB法、高盐低pH法和尿素法。改进方法包括 :1)在裂解液中加入 2 % β -巯基乙醇和 5 %PVP ,以防止氧化褐变的发生 ;2 )在酚 :氯仿抽提前加入 1 5mol L醋酸铵冰浴处理 ,能降低DNA的黏性。所得DNA的质量和产量经电泳、紫外吸收A2 60 A2 80 、PCR扩增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检测 ,结果表明改进法提取的DNA质量要比常规法的好。其中改进的CTAB法获得的DNA纯度最高 ,能用于PCR扩增和限制性内切酶酶切 ,是提取这 3种樟科植物总DNA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5.
在对山东淡水真菌的种类与分布的调查研究中,发现了砖格孢属的一个中国新记录种——锡兰砖格孢(Dictyosporium zeylanicum)。文中对该新记录种进行了描述、图示和讨论。  相似文献   

6.
锡兰肉桂(Cinnamomum zeylanicum)为樟科肉桂属的常绿乔木。主产斯里兰卡、印度、马耳加什、巴来西亚、毛里求斯等热带国家和地区。我国在海南、云南、广东、广西等地有少面积引种栽培。锡兰肉桂的桂皮是一种古老的香料,最初发现  相似文献   

7.
【目的】锡兰玻壳蚧Drepanococcus chiton是我国近年来新纪录的一种蜡蚧科(Coccidae)有害昆虫,对农业生产及生态环境造成巨大威胁,在云南滇西首次发现并记述其危害余甘子Phyllanthusemblica。研究明确其空间分布及相关形态学和生物学特性对该害虫的监测与防控意义重大。【方法】采用标准地调查于2019年5-9月对云南保山3块余甘子栽培林内的锡兰玻壳蚧种群发生密度进行抽样调查,应用聚集度指标法分析空间分布型;2020年1-12月分别以鲜嫩无虫余甘子枝条和嫁接有锡兰玻壳蚧雌成虫的余甘子植株作为寄主进行室内培养和试验地饲养,观察锡兰玻壳蚧的生殖方式、胚后发育、形态特征、发育历期及生活史。【结果】锡兰玻壳蚧在滇西余甘子栽培林内呈聚集分布,为害率为32%~56%,虫口密度为10.95~94.26头/株。该蚧虫一年发生2代,以受精雌成虫在寄主枝条上越冬,产卵期为1-2月、6-7月和10-11月,1-2龄若虫发生期为1-3月和6-9月,雄成虫羽化及雌雄交尾高峰期分别在3月中下旬和7月下旬-8月中旬。生殖方式为两性生殖,胚后发育系卵生类型;卵椭圆形、橘黄色,单产堆积于母体外被蜡壳保护,平均发育历期8-13 d;1龄若虫体扁平光滑,橘黄色,行动活泼随风扩散,12-18 d蜕皮;2龄若虫体背稍拱,分泌出齿状蜡质突起,7-10 d分化雌雄;3龄雌若虫体背大幅拱起,具透明薄蜡壳,虫体黄绿色或棕褐色,平均历期13-18 d;雌成虫平均历期最长(50-62 d),产卵前腹部向背面挤压,单雌产卵量847.03±13.72粒,卵孵化率为97.59%;雄性历经预蛹、蛹和成虫3个发育阶段,预蛹期5~7 d,蛹期7~10 d,雄成虫前翅发达,后翅退化,外生殖突发达,生命历期最短仅1~3 d,林间很难见到。【结论】滇西余甘子林中的锡兰玻壳蚧种群呈聚集分布,雌成虫种群具一定产卵繁殖能力,薄弱期为1龄若虫分散期和2龄若虫刺吸发育期(分别为1-3月和6-9月),建议这些时期对该虫开展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8.
【目的】锡兰玻壳蚧是我国余甘子上新发现的重要害虫,对农业生产及生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本研究旨在筛选出高效理想的防治药剂,为生产中科学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浸渍法测定8种杀虫剂对锡兰玻壳蚧的室内毒力,采用喷雾法评价5种毒力较好药剂的田间防效。【结果】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毒死蜱、啶虫脒、吡虫啉、阿维菌素、甲维盐对1、2龄若虫的毒力较强,48 h致死中浓度(LC50)分别为11.1245、26.2376 mg·L-1,17.5381、26.1910 mg·L-1,27.5896、34.2868 mg·L-1,26.5876、38.8034 mg·L-1,29.0528、43.0443 mg·L-1;毒死蜱和阿维菌素对3龄若虫、雌成虫的毒力较强,48 hLC50分别为87.3427、495.8339 mg·L-1,95.4751、1131.6430 mg·L-1;螺虫乙酯、吡丙醚和高效氯氟氰菊酯对各虫期的毒力均较弱;吡虫啉、阿维菌素、啶虫脒、甲维盐对各龄若虫的毒力比差异较小,毒死蜱的毒力比差异较大,但后者对各龄若虫的毒力均较强。田间防效结果表明:毒死蜱和阿维菌素对田间种群增长抑制效果最好,药后7 d防效分别为96.90%、92.00%;吡虫啉、甲维盐和啶虫脒对低龄若虫种群速杀效果较好,药后7 d防效分别为78.06%、67.62%、62.78%。【结论】锡兰玻壳蚧的化学防治应于1~2龄若虫期进行,推荐阿维菌素、毒死蜱、吡虫啉、甲维盐和啶虫脒轮换使用;3龄雌若虫及雌成虫盛发期推荐使用毒死蜱和阿维菌素防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