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荒野之外,到达了从没有到达过的地方,见到了从没有见过的景致,原始的森林,古老的民族,潺潺的山泉,偶尔还和野生动物来个神秘的邂逅。但是,并不是每次邂逅都是浪漫的,有时甚至是危险的,比如恼人的蚊虫,惊恐的蛇,还有那可怕的野兽。  相似文献   

2.
<正>现代化交通工具可使旅游者很容易而快速地到达任何一个地方,从一个气候到达另一种气候根本没有过渡时期。不只是为了消遣,而是在人与人之间,文化、科学及商业交流方面的交往都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3.
我初次见到普氏原羚是在20年前,那是在1994年圣诞节前后,我再次登上了青藏高原,第一次翻过日月山到达青海湖畔寻找普氏原羚。到达时正赶上青海湖地区降下一场大雪,高原洁净如洗,碧空下,阳光耀目、银装素裹。那时青海湖还没有环湖公路,湖周边也没有加油站。为了保证考察途中的汽油供应,司机带上了灌满汽油的油桶。大概是为了防止天气太冷导致汽油凝固,晚上司机将车上的汽油桶搬到我们住的房间里,房间里生着火炉,门窗紧闭,整个房间弥漫着汽油味、煤烟味和烟草味。那个年代人们的安全意识没有像今天这  相似文献   

4.
朗达人——石斧制作者孑遗——考古学家们邂逅新几内亚高地居民,意外获得一次模拟史前技术的天赐良机。黄瑞平译仅仅一万年前,所有人类社会都还在制作和使用石头工具。当今之世,除了一些比较复杂的技术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史前时期的东西能够阻挡住历史洪流无情的淘汰而...  相似文献   

5.
救助毛冠鹿     
2007年的正月初五,刚过新年,寒冬还没有离去,山上还铺着白白的积雪,一只寻觅食物的毛冠鹿悄悄地出现了。它从东向西,趟过寒冷的河水到达对岸,又穿过公路。一路上很顺利,再走几百米就可以上山了。  相似文献   

6.
【目的】近年来随着人类活动的增加,温室气体尤其是大气CO_2浓度升高造成的虫害爆发已成为国际上关注的焦点,因此,研究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上桃蚜取食行为的变化对大气CO_2浓度升高的响应意义重大。【方法】本研究以拟南芥和绿色桃蚜Myzus persicae为研究对象,利用野生型拟南芥Col-0,茉莉酸途径信号传导缺失突变体(jar1)、水杨酸途径信号传导缺失突变体(npr1)、乙烯途径信号传导缺失突变体(ein2-5)为材料,以大气CO_2浓度升高为影响因子,利用刺吸式电位仪(EPG)记录了桃蚜在不同处理的拟南芥上的取食波形。【结果】研究结果发现:CO_2浓度升高缩短了Col-0和jar1植株上蚜虫首次刺探时间和首次到达韧皮部的时间,却延长了npr1和ein2-5上蚜虫首次到达韧皮部的时间,降低了jar1植株上蚜虫总的刺探时间且增加了其总的取食韧皮部时间,但没有改变其它基因型植株上蚜虫总的刺探和取食时间;同时增加了野生型植株上蚜虫的刺探频率,却没有影响其它基因型植株上的刺探频率。【结论】CO_2浓度升高降低了野生型植株和jar1植株抗性,有利于蚜虫到达韧皮部;却增加了npr1和ein2-5上的植物抗性,从而不利于蚜虫到达韧皮部。  相似文献   

7.
获救的脱险者常常会因过度寒冷而在救险者或亲人颤抖的手中死去,其实他们是可以存活下来的。人们通过不懈努力和冒着巨大风险,从冰冷海水中或雪崩的积雪中救出的人常常被冻死。如登山运动员好不容易到达营地帐篷,但由于帐篷内温度太低仍被活活冻死。微弱的煤油炉根本无法使帐篷内升温,而睡袋也没有需要的那样暖和。  相似文献   

8.
刘承泽 《化石》2007,(4):36-38
2007年元旦假期细雨沥沥,我还是兴致勃勃,去参观了自贡恐龙博物馆。我从怀化火车站出发,坐了一昼夜火车到达重庆,再转坐大巴车到达自贡汽车总站。随便找一家招待所住下,就打听怎样去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公交线路。我是元月5日坐15路公交车前往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该馆离我住处大约有10公里,路况较好,不一会儿就到达了目的地,当我走进博物馆广场时,被眼前的场景吸引住了,首先进入眼帘是“恐龙群窟,世界奇观”横匾立在进口处,使人为之一振,遐想联翩。游人广场中央“大地留痕”和“生命之泉”雕塑格外显眼,示意着地球的产生和生命的诞生,追根求源,世…  相似文献   

9.
我们为追赶金秋九月的摄影创作最佳时期,从成都出发仅用了五天时间就到达珠穆朗玛峰绒布寺。一路风尘仆仆,行程匆匆,真说得上是“日行千里,夜走八百”。功夫不负有心人,我们终于到达了久已向往的珠峰脚下,这时,四周浓雾笼罩,方向不辨,只好下车投宿。说也奇怪,珠峰好像是在欢迎我们这些远方的来客,天际间忽然云开雾散,慢慢地展示出巍峨的巅峰,满足了我们拍摄的要求。 9月23日,我们马不停蹄,从珠峰直转南下经定结踏上了去岗巴的征程,  相似文献   

10.
研讨会邂逅的飞机鸟阳春三月,万物开始复苏,经历了一个严寒的冬季,鸟儿终于迎来它们欢快的时光,我甚至能在屋内听到窗外传来的鸟鸣声。  相似文献   

11.
越北穿行     
<正>这是我第一次去越南。我们一行6人于2018年10月14日启程前往河内,但分别从西双版纳和北京出发。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的苏涛博士带着刘佳、邓炜煜东两位年轻人从景洪经昆明转机到河内,我则同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的吴飞翔博士和土耳其博士生Kazim Halaclar从北京先飞深圳再飞河内。之所以要转机,并非河内是不容易到达的偏远城市,而是北京到河内的航班都非常奇怪地是半夜起飞凌晨到达。  相似文献   

12.
正5月2日,天朗气清,和风舒畅,我环着杜鹃湖进行例行的巡山观鸟。在哀牢山地区,5月是鸟类的繁殖高峰,今天的巡护还是很可能发现鸟巢的。就在心想之际,一只鸟忽然从地面飞出,经过一番仔细寻找,我在一棵树的树根处发现了一个鸟巢,里面有着4枚淡粉色、两端带深褐色斑点的鸟卵。估计雌鸟正在孵卵,我的意外到来把它给惊飞了。意外邂逅了这个巢也算是缘分,我决  相似文献   

13.
走进内蒙     
孙丹辉 《化石》2016,(1):61-65
2015年8月1日,我们每一个人收拾好行囊,整装待发,在邓涛老师带领下踏上了去往内蒙古的征程,拉开了探索灰色生命之旅的序幕. 队伍由两辆车、8人组成,我们早晨7点从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出发,披着清晨的阳光,摆脱城市的拥挤,缓缓地“逃离”了北京城.直到抵达张北之后我们的车子才能像矫健的马儿一样驰骋在广袤的公路上,沿途没有了城市的喧闹,没有了交通的堵塞,伴随我们的只有那一眼望去蓝蓝的天空、随风摆动的小草,以及那迷人的风景,偶尔打开车窗,一股凉爽的清风扑面而来,沁人心脾.经过一路的颠簸,我们在傍晚时刻到达锡林浩特,当地文物保护站的同志为我们安顿好了一切.  相似文献   

14.
中国极地考察起步是不平衡的,曾经重南极而轻北极。不仅在南极建立了长城站和中山站,而且自1984年以来,每年都派考察队赴南极考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学成果。对比而言,我国的北极考察要弱一些,至今没有设考察站,也很少组队前往北极。我国作为北半球国家,相对来说北极列我国的影响要大于南极,仅气候影响就非常明显。为了扭转这一局面,近年来我国的北极考察被提上日程,有的组队到达北极点,有的科学家乘船赴北极冰区考察。现在,北极斯瓦尔巴德群岛又进入中国考察队视野,已经成为中国北极考察基地。2001年10月,新华社记者张继民随科学探险队到达了斯瓦尔巴德群岛,感于北极独特的风情,写出了他的所见所闻,特刊出。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一名业余摄影师,我在环保方面的艺术生命是从邂逅滇金丝猴开始的。那是1996年的夏季,当时云南的一些地方因过度砍伐,致使大片原始森林被夷为荒地,不仅损失了大量宝贵的森林资源,更严重的是这种行为直接威胁着生活在那里的滇金丝猴。  相似文献   

16.
考察三江源,我们真正的考察应该算是从当曲漂流开始。漂流探险是科学认识长江源的好办法,因为它成本低、效率高,而且能够到达很多陆路无法到达的地方,只是危险性极大。漂流期间汽车无法跟行,把我们送到下水点后就要原路返回,再到下游接应我们。本来为主力桨手的杨西虎因为感冒无法漂流,只好让手腕骨折的徐晓光代替。  相似文献   

17.
刘俊 《化石》2007,(4):47-48
因为写作博士论文的需要,去年三月我第一次飞往英国,到各个历史悠久的博物馆观察标本。我英伦之行的首站是牛津大学自然历史博物馆。从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出发,七个小时就飞抵伦敦。到达时天刚亮,取了行李,到汽车站,等候到牛津的长途汽车。天还有些冷,呼吸哈出的气也还清晰可见。八点十分,车开动,向西而行。路并不是很宽,两边也是乡村风光,但是与中国乡村最大的差异就是不见农田的踪影,只见一片片草地被矮树围着,里面放养了些牛。进入城市,车停靠的站渐渐多了起来,路边是古老的建筑,岁月的痕迹清晰地印在了石头表面,于是知道自己到达了牛津…  相似文献   

18.
名刊封面     
《生命世界》2006,(6):5-5
地球的大气圈大致可分为对流层、平流层(同温层)、中间层和热层4层。大气中的臭氧层主要位于对流层顶部和平流层中,是地球的一道生命防线,它吸收了太阳光中的大部分紫外线,使阳光到达地面时,紫外线辐射大大减弱。如果没有臭氧层的保护,人类将会面临很多问题。1985年南极上空臭氧层空洞的发现让科学家一直很关注这个问题,他们对空洞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很多研究。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理论上系统地论述了林冠如何调节到达林地的降水动能,推导了计算大气降水和穿透水动能的理论和方法。经由理论推导指出并非所有的森林都适合作为水土保持林,即由穿透水的水滴直径较大,而且不受大气降水强度的影响及穿透水常常不是以最大的稳定速度到达林地这两个规律来讨论森林冠层在水土保持功效方面所具有的地位,可以做为营造水土保持林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0.
正2016年9月11日,笔者一行刚刚结束了对甘肃黄河首曲自然保护区的调研工作,在从玛曲县返回兰州市的途中,不经意间,十分偶然地经过了尕海-则岔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这个名字拗口的自然保护区,位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碌曲县境内,是一个由尕海和则岔两个独立的部分组成的保护区,其中尕海片区保护高原湖泊和草甸,则岔片区主要保护原始森林。受时间限制,我们只在尕海边稍作停留,沿木栈道走到了湖边,与尕海-则岔保护区来了一次不经意的邂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