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利用光照培养箱,在16、19、22、25、28、31和34℃7个恒温条件下饲养金银花尺蠖Heterolocha jinyinhuaphaga Chu,对其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在16~34℃的温度范围内均能正常生长发育,但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在31℃以下的温度时,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超过31℃时,发育速度反而减慢,发育历期则逐渐延长;卵、幼虫、蛹、产卵前期和整个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9.42、11.44、5.42、13.98和9.74℃,有效积温分别为122.64、303.15、195.95、39.15和673.03日.度;根据有效积温法则预测该虫在滁州市1年的理论发生代数为3.07代,这与实际发生情况基本相符合。  相似文献   
2.
采用微量滴定法测定了10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金银花蚜虫的生物活性.结果表明,10种植物乙醇提取物对金银花蚜虫均有一定的驱避活性和毒杀作用.在10 mg/mL的浓度下,臭椿、曼陀罗和桂花的提取物对金银花蚜虫的驱避作用较强,其在12 h的驱避率分别为78.74%、77.54%、75.11%;夏枯草提取物的驱避效果最弱,12 h的驱避率为58.53%.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各植物提取物的驱避效果均呈下降趋势;印楝提取物的毒杀活性最强,72 h后的校正死亡率达68.30%;曼陀罗和苦瓜的作用次之,72 h后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66.41%和63.70%;夏枯草提取物的作用最低,72 h后的校正死亡率仅为26.47%.进一步的毒力分析表明,印楝提取物对金银花蚜虫的毒力较强,24h的Lc.值为11.0836 mg,/mL.  相似文献   
3.
皖琅琊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群落多样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柴新义  许雪峰  汪美英 《生态学报》2010,30(6):1508-1515
对安徽省琅琊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的群落多样性进行了研究。对该区内设置的样地Ⅰ(针阔混交林)、样地Ⅱ(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样地Ⅲ(落叶阔叶林)、样地Ⅳ(琅琊榆-刺槐林)和样地Ⅴ(竹林)共5种具有代表性的植物群落内的大型真菌的种类和数量进行了调查。选用了物种丰富度(R)、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Pielou均匀度指数(E)和优势度曲线(K-dominance)等指标,对该区大型真菌的群落多样性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大型真菌的分布与植物群落类型有着密切关系。R的变化趋势为样地Ⅱ样地Ⅰ样地Ⅲ样地Ⅳ样地Ⅴ;H′的变化趋势是样地Ⅰ样地Ⅱ样地Ⅲ样地Ⅳ样地Ⅴ;E的变化趋势是样地Ⅰ样地Ⅲ样地Ⅱ样地Ⅳ样地Ⅴ。另外,季节变化对大型真菌的分布也有较大的影响。秋季大型真菌出现的种类及个体数量较高,R和H′高于春季,而E值却相反。选用的群落多样性指标能较客观地反映该地区大型真菌群落的组成,并揭示不同群落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琅琊山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琅琊山药用植物资源及其开发利用郑朝贵汪美英(安徽滁州师范专科学校,滁州239012琅琊山位于安徽省滁州市中部,地理座标为32°14′-32°20′N,118°11′-118°20′E,总面积约35km2。这里风光秀丽,景色宜人,现已被列为全国十大重点...  相似文献   
5.
在室内7个恒温(16、19、22、25、28、31和34℃)条件下研究了温度对金银花尺蠖Heterolocha jinyinhuaphaga Chu生长发育、存活、成虫寿命及繁殖等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对其有显著的影响,金银花尺蠖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明显缩短,当温度继续升高到34℃,发育历期反而延长,各虫态发育历期同温度之间呈抛物线变化;25℃时金银花尺蠖各虫态的存活率最高,均达到90%以上,在高温和低温下,存活率则明显下降;低温条件下,金银花尺蠖的雌性比率大于雄性的比率,随着温度的升高,雌性比率在不断的下降;成虫寿命与温度成负相关,随着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平均单雌产卵量在25℃时最高,为232.34粒,高温和低温下,则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6.
安徽琅琊山大型真菌区系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安徽省琅琊山自然保护区大型真菌区系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地区共有大型真菌107种,分属于25科56属,其中优势科为多孔菌科Polyporaceae(20种,占18.69%)、口蘑科Tricholomataceae(14种,占13.08%)、丝膜菌科Cortinariaceae(11种,占10.28%)、红菇科Russulaceae(10种,占9.35%),以上4科仅占琅琊山大型真菌总科数的16%,而种数占全部种数的51.4%;优势属有鹅膏属Amanita(8种,占7.48%)、栓菌属Trametes(7种,占6.54%)、乳菇属Lactarius(5种,占4.67%)、小皮伞属Marasmius(5种,占4.67%)、红菇属Russula(5种,占4.67%),共包括30种,占全部种数的28.04%.从属的区系地理成分上可分为:世界性分布成分(66.07%)、泛热带分布成分(19.64%)、北温带分布成分(10.71%)、东亚分布成分(1.79%).琅琊山大型真菌主要是以世界广布成分为主,其次是泛热带成分和北温带成分,这种分布状况可能与该地区的气候、地理和植被等自然条件的特征有着密切的关系.从种的组成上可划分为世界性分布种(70.09%)、温带分布种(14.95%)、热带-亚热带分布种(14.02%)及中国-日本共有种(0.93%)等4个分布类型,表现出一定的热带向温带过渡的区系特征.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