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本文记述采自云南省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热带雨林内的2个蚂蚁新种:小眼迷猛蚁Mystriumoculatumsp.nov.和直唇隐猛蚁Cryptoponerecticlypeasp.nov.。迷猛蚁属Mys-triumRoger为中国新记录属。  相似文献   

2.
徐正会 《动物学研究》1998,19(2):160-164
本文记述采自云南省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热带雨林内的2个蚂蚁新种:小眼迷猛蚁Mystrium oculatum sp.nov.和直唇隐猛蚁Cryptopone recticlypea sp.nov.。迷猛蚁属Mystrium Roger为中国新记录属。  相似文献   

3.
秦岭羚牛的家域研究   总被引:19,自引:6,他引:13  
1995年8月~1996年8月,在陕西省佛坪自然保护区内利用无线电遥测技术对4 只佩戴颈圈的羚牛(Budorcas taxicolor bcdfordi)的家域进行了研究。4只戴颈圈羚牛M1、M2、F1、F2的年家域面积分别为50.1km^2、35.2km^2、43.5km^2、98.5km^2,平均56.8km^2。羚牛的迁移习性对其家域大小有极大的影响。3只戴颈圈羚牛在春、夏、秋、冬4个季节中  相似文献   

4.
1992-1994年的5-9月,在山西庞泉沟自然保护区对黄眉姬Weng的繁殖生态作了观察,结果表明,该鸟的迁期为5月中旬和9月上旬,种群密度为6.6只/km^2,窝卵数4-6枚,孵卵期12-13d,孵化率为89.5%,育雏期12d  相似文献   

5.
细胞内外钙离子浓度对鲎腹神经感光器光适应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袁维佳 Stie.  H 《动物学研究》1998,19(5):367-373
用细胞内记录的方法研究了由微弱持续光刺激(6×10^6 ̄9×10^6光子/cm^2,10s引起鲎(Limlus polyphemus)腹神经光器膜电流的变化--光碰击。结果表明,在生理盐水(10mmol/LCa^2+)中光碰击的平均面积为(39.5±1.76)pC,微弱光适应(记录前2.5s加1次光闪,9×10^9光子/cm^2)使得光碰击的面积下降至(10.5±2.29)pC(n=4)。在低钙溶  相似文献   

6.
胶茶人工群落胶带内增热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马友鑫 《生态学报》1994,14(1):9-15
本文研究了西双版纳地区最冷月胶茶人工群落与纯橡胶园之间的胶带下层热量平衡各分量和小气候因子的差异。结果表明:RTC使土壤释热和地表有效辐射分别减少0.12和0.15MJ/m^2.d,而净辐射和感热则增加1.6和2.5倍;RTC内空气(1.5m高处)和地面的月平均14:00和最高温度分别提高0.9,1.8℃及2.8,2.6℃。这种增温效应在晴天时更明显。在40-60cm处有一最大增温层,而地温的增加  相似文献   

7.
无锡太湖地区夜鹭及鹭繁殖生物学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9年4 ̄6月对分布在无锡地区的夜ycticorax nycticorax)和白鹭(Egretta garzetta)的繁殖生物学进行了调查研究。调查地面积约27237.5m^2,植被以马毛松(Pinus massoniana)和香樟树(Cinnamomum hupehanum)为主。研究结果表明:栖息地共有鹭巢近万个,平均密度为0.36个/m^2,每棵树上平均巢数为1.06个,最多达25个/  相似文献   

8.
利用植物他感作用灭螺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60,自引:4,他引:56  
通过调查有螺滩地林下植被的演变和乌柏(Sapiumsebiperum)、枫杨(Pterocaryastenoptera)等滩地造林树种的灭螺效果发现,鸡矢藤(Paederiascandens)、水芹(Oenanthejavanica)的个体数量与钉螺的数量呈正相关关系,X2分别为12.8和11.2(a<0.02),而益母草(Leonurusartemisia)、问荆(Equisetumarvense)、酸模叶蓼(Rumexacetosa)、打碗花(Calystegiahederacea)、紫云英(Astragalussinicus)等与钉螺的数量呈负相关关系(a<0.02)经过一个汛期,枫杨、乌柏叶片使钉螺死亡率从草滩对照的2%升至43.3%和44.1%  相似文献   

9.
郑征  曹敏 《植物生态学报》1998,22(6):499-504
本文研究了西双版纳热带季节6种树种幼树在林下的光合作用。6种树种的叶单位重量面积为16.02-28.67m^2.kg^-1、光合作用光补偿点为3.8-6.5μmol.m^-2.s-1、光量子产率为0.018-0.044、最大净光合速率为1.97-4.71μmolCO2.m^-2.s^-1 46.99-92.33μmolCO.kg^-1.s^-1(以单位叶干重表示)、暗呼吸速率为0.15-0.31μ  相似文献   

10.
西双版纳片断山地雨林蚁科昆虫群落研究   总被引:27,自引:3,他引:24  
西双版纳是中国具有热带雨林的3个地区之一。采用样地调查法对西双版纳自然保护区山地雨林和3块山地雨林片断的蚂蚁群落作了比较研究。目的是揭示保护区与各片断间距离对蚂各落的影响。在4种样地中共计采集蚂蚁6亚科35属74种。与保护区距离不等的片断各有自己的特有种(10-11种),各片断的特圾种少于自然保护区(15种)。随着片断与自然保护区的距离增加,片断与保护区共有物种数减少(从5种、3种至2种);最重要  相似文献   

1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CWDMs及其宁代细菌型和伤寒杆菌粗糙型的乳酸脱氢酶(LDH)同功酶,以了解沙门菌CWDMs生物氧化的特点和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结果表明,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的细菌型及伤寒杆粗糙型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后显示出相同的4种具有不同泳动速率的LDH同功酶,但CWDMs仅显示2种LDH。CWDMs的2种LDH同功酶与其亲代细菌型及伤寒杆  相似文献   

12.
沙门菌CWDMs脂代谢检测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采用毛地黄皂苷敏感试验和菌细胞胆固醇、甘油三脂及胆碱酯酶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寒杆菌和甲型副伤寒杆菌经L 型变异后形成的细胞壁缺陷突变株(CW DM )的脂类代谢活性,了解这些CW DM 变异的性质和探讨细菌细胞壁缺陷突变与细菌演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 DM s 具有显著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对毛地黄皂苷高度敏感并且还具有与白色念珠菌相似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的含量,但未能检出胆碱酯酶活性。CW DM s返祖菌丧失了脂类代谢酶类和胞浆膜不含胆固醇,恢复了与其亲代细菌型相似的代谢特征。提示在沙门菌天然即存在有与脂类及胆固醇代谢相关的基因,细胞壁的缺陷导致这些脂类及胆固醇代谢基因活化,以致 CW DM s 能够表达固醇和甘油三脂代谢活性和胞浆膜含有胆固醇  相似文献   

13.
光照对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8种蕨类植物配子体假根向重力性反应的研究结果表明,除卷柏Selaginella tamariscina Spring配子体假根无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其生长方向与光照方向无关外,其它7种的配子体假根均有向重力性反应,并且假根的向重力性反应在配子体发育初期,因光照的方向不同而异,表现为负向光性。随着配子体发育至片状体阶段,光对其向重力性反应的影响逐渐减弱,而重力的影响增强。在蕨类植物配子体发育初期,光对  相似文献   

14.
作者解剖观察了33种,隶于4目、7亚目、15科、19属的中国鳐类脑颅的形态。研究结果认为:锯鳐目和鳐目是原始类群,它们均具吻软骨,其中圆犂头鳐科和团扇鳐科是特化类群。电鳐目亦具吻软骨,它们是特化和退化类群。在较高等的鲼目则无吻软骨。依据鳐类不同的分类阶元,其脑颅亦各具有不同的式型。  相似文献   

15.
沙门菌CWDMs氨基酸代谢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易旭  王和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2000,12(3):142-143,145
采用氨基氨利用生长试验和谷丙转氨酶(GPT)、谷草转酶(GOT)、乳酸脱氨酶(LDH)、肌酸激酶(CK)、α-闳丁酸脱氢酶(α-HBD)、γ-谷志肽酶(γ-GT),酸性磷酸酶(ACP)定性与定量分析法,检测伤CWDMs变异的特点及其机制,探讨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变异的性质及其与细胞壁缺陷突变的关系。结果表明,沙门菌CWDMs在仅含蛋氨酸或脯氨  相似文献   

16.
17.
18.
细胞壁缺陷细菌生物氧化特性的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和  陈峥宏 《微生物学报》1998,38(5):396-399
The L-forms were induced from Staphylococcus aureus,Escherichia coli and Bacdtos cereus by β-lactam anhbiohcs and then observahons on the proPenies of oxygen requlrement sugar fermentahon and sensihve tO cyanide of the Lforms were done. The resultS were shown that the Lforms derived from the obligate aerobe or the faCultative anaerobe did not ferment sugars and were highly oxygendePendent and more sensihve tD cyedde than their Parent bacteria The metabolic achvihes which were same as the Parent bacteria of …  相似文献   

19.
两种蚤的幼虫形态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肖柏林 《昆虫学报》1990,33(2):250-253
关于蚤类幼虫形态的研究,进展比较缓慢,我国王敦清1956年首次描述7种蚤的幼虫形态以后,由柳支英,虞以新(1957),孙昌秀(1965),叶瑞玉(1982,1986),费荣中(1986)等学者先后共描述过约29种蚤的幼虫形态。到目前为止,我国已知蚤类幼虫形态约36种,隶属6科19属。本文描述未见报道的无棘鬃额蚤Frontopsylla aspiniformis Liu etWu(1960)和青海双蚤Amphipsylla qinghaiensis Ren et Ji(1979)两种蚤山幼虫形态。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