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兔双歧杆菌超微结构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观察了兔双歧杆菌(Bifidobacteriumcuniculi)的超微结构,发现青壮龄免双歧杆菌的菌体结构完整,从外向里为糖被、细胞壁、细胞膜和细胞质。细胞壁为双层结构即外界膜和内界膜。胞质中有糖原颗粒、核蛋白体、中介体、液胞或空泡。未见有分叉杆菌。老龄菌无糖被,细胞壁不完整,呈碎片状,可见到许多分叉杆菌。提示兔双歧杆菌分叉的形成与营养不良、环境不利及老龄有关。  相似文献   

2.
1959年,J.David Robertson根据电镜超薄切片观察的结果提出了细胞膜结构的单位膜模型,即在电镜下呈现出暗-亮-暗三层结构。外、内暗带(即染色较深的蛋白质和脂类的极性头部分)厚度均约20 ,中间亮带(即染色较浅的脂双分子非极性尾部)厚约35(?),细胞膜总厚度为75-80 。尽管1972年S.Jon Singer和Garth Nicolson提出了细胞膜结构的流动镶嵌模型(fluid mosaic model),取代了单位膜模型,但作为描述电镜下所观察到的细胞膜的结构图象,单位膜这一术语仍沿用至今。  相似文献   

3.
艰难类梭菌(Clostridioides difficile)是一种革兰氏阳性、可产毒素的专性厌氧菌,是引起抗生素相关性腹泻的主要致病菌。芽胞是造成艰难类梭菌传播和感染复发的重要因素,其形成和萌发在感染的发展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艰难类梭菌芽胞形成和萌发的具体机制被阐明。本文就近年来艰难类梭菌芽胞形成和萌发的相关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发针对芽胞的有效治疗手段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 本文报告了用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和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对E型肉毒梭菌的细胞壁结构改变和毒素附着位置所做的形态学研究的结果。用超薄切片,冰冻腐蚀和SEM样品则细胞壁结构进行研究,以TEM和SEM免疫电镜术确定毒素附着的位置。 以接种于蛋白陈一酵母浸液一葡萄糖(PYG)肉汤,浓度为10~5芽胞/nl的E型肉毒梭菌35396株的芽胞悬液,作为TEM的样品。SEM样品的制备则是将芽胞悬液接种于加10%兔脱纤维血的PYG琼脂平皿,使每个平皿形成大约100个菌落。在接种6,12、24和48小时后,收获肉汤或平皿上的细菌。除了冰冻腐蚀样品外,均先用2.5%戍二醛  相似文献   

5.
本文探讨了重组艰难梭菌毒素B(rTcd B)对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的诱导凋亡作用。采用不同浓度rTcd B处理CT26细胞, 通过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 比色法测定Caspase 3活性; 细胞形态学和流式细胞技术检测细胞凋亡。结果表明, rTcd B显著抑制了CT26细胞的增殖, 并呈时间?剂量依赖性; Caspase 3活性在处理6 h后显著升高, 至18 h达到最大值, 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荧光显微镜观察到典型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 细胞膜内侧的磷脂酰丝氨酸(PS)异位到了膜外侧, 细胞膜呈明亮的绿色荧光; 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表明, 细胞凋亡率呈时间?剂量依赖性增加。实验结果表明, 重组艰难梭菌毒素B能够诱导小鼠结肠癌CT26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地灵组培白化苗的超微结构变化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超薄切片和电镜观察了唇形科水苏属植物地灵组培白化苗和正常苗叶片的超微结构。结果表明:在超微结构上,白化苗与正常苗叶片细胞具有明显差异。多数白化苗细胞中胞质含量稀少,叶绿体数量较少,叶绿体的形态变化较大,极少数为正常形态,多数呈部分解体状态,还有部:分叶绿体呈现膜融合状态。而细胞壁、细胞核以及细胞形态等结构,白化苗与正常苗细胞并无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7.
小麦条锈菌胞间菌丝的超微结构和细胞化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应用电镜技术和细胞化学方法,对小麦条锈菌寄主胞间菌丝的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观察发现:小麦条锈菌胞间菌丝有两种类型,即具隔膜菌丝和无隔膜菌丝。在胞间菌丝中,多核现象极为普遍。常规染色和细胞化学染色结果表明:胞间菌丝的细胞壁由四层组成,隔膜由三层构成,细胞壁的内层与隔膜的外层相连,细胞壁和隔膜中含有蛋白质和多糖物质。隔膜的发育可分三个阶段,即隔膜突的形成,隔膜壁的延伸和隔膜孔结构的形成。本研究中还观察到胞间菌丝间的融合现象。本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小麦条锈菌胞间菌丝的一些特征显然不同于其它锈菌。  相似文献   

8.
正常成年仓鼠肠道菌群可拮抗艰难梭菌在该动物肠道中定居。将该菌群转移到无菌小鼠并经过抗生素和热(70℃,10min)简化处理后,获得一组由严格厌氧菌组成的菌群,仍有拮抗艰难梭菌的能力,由此建立了一研究拮抗艰难梭菌在肠道中定居的实验动物模型。作者研究了屏障菌群与艰难梭菌相互作用的可能机制,并对与艰难梭菌有关的伪膜性结肠炎的病原学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猕猴桃茎尖超低温保存过程中超微结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透射电镜观察了猕猴桃组培苗茎尖细胞在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过程中的超微结构变化.研究发现:在预培养、PVS2脱水处理过程中,茎尖细胞内液泡逐渐变多、变小,质壁分离愈加显著,表明细胞的抗冻力增强;在随后的冷冻和解冻过程中,部分细胞的质壁分离更加严重,细胞壁与细胞膜之间出现液腔,细胞器变得模糊,有些细胞的细胞膜、甚至细胞壁撕裂,细胞腔内留下破碎的细胞膜和细胞残片,细胞结构破坏严重,这可能是导致材料在恢复培养中死亡的原因之一;部分细胞经过7d的恢复培养后,细胞器清晰,细胞膜完好并紧贴细胞壁,细胞中央出现较大的液胞,具有与对照相似的结构特征,最终存活下来并能够再生植株.  相似文献   

10.
细菌表面S-层的结构及其功能和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细菌的细胞外壁一般由细胞壁和细胞膜组成 ,除此之外 ,在许多古细菌和真细菌中还有一层表面结构 ,称为表面层 (Surfacelayers)或称为S 层 (S layers) ,它们是由蛋白质组成的晶格状结构 ,位于细胞壁或细胞膜外层 ,是生物进化过程中最简单的一种生物膜[1,2 ] 。图 1 细菌细胞表面S 层的冰冻蚀刻电镜照片[3 ]1 S 层的形态结构细菌的每一个分类群都存在S 层 ,涉及 3 0 0多个种 ,其中在古细菌中分布更广。与大多数原核细胞的其它表层结构不同 ,S 层只有通过电镜 ,特别是冰冻蚀刻技术才能清晰地观察到。在真细菌和古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