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蛇蚁的医疗保健价值和临床运用(摘要)重庆市大坪浮图关干休所门诊部阳金星遂宁灵广康复诊所阳灵广本文简述了蛇和蚂蚁的营养保健价值及具体的临床运用。蛇蚁具有多种氨基酸及微量元素,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抗癌等作用。并且,按照中医辨证施治的观点及用药原则,以蛇蚁为...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蛇类一新记录--绞花林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高红英  罗键 《四川动物》2002,21(3):186-186,185
20 0 1年 5月 ,笔者在重庆市开县麻柳乡双河口进行两栖爬行类动物调查时 ,捕捉到一条活体蛇类标本 ,编号为CQH0 1 0 5 2 43 3 9,经鉴定为游蛇科林蛇属绞花林蛇 (BoigakraepeliniStejeger,1 90 2 ) ,是重庆市爬行动物种类的新记录 ,标本现保存于重庆中学动物标本室。现报道如下。捕捉地麻柳乡双河口所在重庆市开县地理位置为1 0 7°5 5′~ 1 0 8°5 4′E ,3 0°5 4′~ 3 1°41′N ,属重庆市东北部大巴山脉的观而山区 ,海拔 80 0~ 2 42 5m ,主要为沉积岩类的砂岩、石灰岩、紫色页岩 ,有晋宁运动及下古生代末…  相似文献   

3.
重庆市红纹滞卵蛇的再发现及分类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7月~2007年4月,在重庆市丰都县南天湖自然保护区、奉节县天坑地缝自然保护区、巴南区清华自然保护小区及沙坪坝区先后发现红纹滞卵蛇(Oocatochus rufodorsatus),扩大了该种在重庆市的分布。同时,作者就其分类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蛇的食性     
自然界中蛇类的食物十分丰富.蛇主要吃活的动物,包括从低等的无脊椎动物如蚯蚓、蛞蝓、蛇、鸟、鱼、蛙、蜥蜴以及昆虫等,甚至小型兽类.蛇吃植物非常少见,但曾有人了见到蟒蛇吃芒果或番茄.研究蛇的食性,有利于为饲养蛇供应食料.蛇的种类很多,各种蛇所摄取的食物也不相同.有的蛇是狭食性的,专吃某一种或几种食物.例如翠青蛇吃蚯蚓;钝头蛇吃陆生软体动物;乌梢蛇吃蛙;眼镜王蛇专吃蛇或蜥蜴;眼镜蛇、蝰蛇嗜吃鼠类;尖吻蝮(五步蛇)、蝮蛇(土公蛇)等不但吃鼠、蛙、还捕食鸟类;银环蛇喜吃蟮鱼、泥鳅:金环蛇以鱼、蜥蜴、蛇为食;烙铁头以蜥蜴、鼠类和鸟为食;竹叶青以蛙、晰蜴和鼠类为食;海蛇均以鱼类为食;白花锦蛇和黑  相似文献   

5.
宁陕线形蛇Stichophanes ningshaanensis Yuan,1983是游蛇科Colubridae的单型属单型种,为中国特有种,至今仅被报道分布于陕西省宁陕县火地塘(模式产地)、湖北省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重庆市五里坡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目前对该物种的研究和野外采集记录甚少。2017年7月8日,在重庆市城口县大巴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采到1号疑似宁陕线形蛇的雌性成体标本。经形态比较和分子系统发育分析,鉴定为宁陕线形蛇。基于线粒体细胞色素b(cyt b)基因和核基因片段cmos的系统发育分析表明,城口大巴山标本嵌入宁陕线形蛇支系中,与该物种其他种群在cyt b基因上的遗传距离(0.001~0.009)远小于与其近缘种的(0.174~0.292)。本研究揭示宁陕线形蛇种群间存在形态和遗传上的分化。形态上,城口大巴山标本上唇鳞数量为5/5,而神农架和火地塘种群均为6/6,前者尾下鳞数量为61对,少于后者(64~73对)。在cyt b基因上,3个种群各自拥有1个单倍型。城口大巴山单倍型与湖北神农架单倍型之间有1个突变、与宁陕火地塘单倍型之间有9个突变,而分子系统树支持宁陕火地塘种群与湖北神农架种群关系更近。研究结果为宁陕线形蛇的地理分布和系统学研究提供了重要信息。  相似文献   

6.
重庆市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研究及保护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罗键  高红英  周元媛 《四川动物》2004,23(3):249-256
1996~2004年对重庆市35个县(区、市)进行野外调查采集,结合有关资料记载,重庆市共有爬行动物2目12科38属58种,其中龟鳖目4种,有鳞目蜥蜴亚目12种、蛇亚目42种(含重庆市蛇类新记录3属4种)。建议加强对该市爬行动物物种多样性及其生境的保护,合理利用爬行动物资源。  相似文献   

7.
重庆市巴南区发现的钩盲蛇及其分布现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罗键  高红英 《四川动物》2003,22(4):233-234
2003年3月30日,笔者在重庆市巴南区清华中学大门附近的水沟旁采得一号蛇类标本(编号CQH030330573),经鉴定为钩盲蛇Ramphotyphlops braminus(Daudin,1803)。因其形体小,圆柱形,常被误认为蚯蚓,俗称“蚯蚓蛇”,但以通身被覆大小相似的黑褐色圆鳞而无环节,可与蚯蚓区别。它是我国已知蛇类中最小的一种蛇。标本保存于重庆清华中学动物标本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中国动物志》与文献记载竹叶青蛇属分类存在矛盾,故本研究探讨了产自海南岛的竹叶青蛇的分类地位。为了研究其分类地位,理清国内外分类系统的矛盾。通过原竹叶青蛇属37个物种91个个体的ND_4基因进行测序,计算遗传距离;以瘤鼻蛇为外群,建立分子发育树。结果显示:所有物种在分子树上明显分为7支;产自海南岛的竹叶青蛇属于两个物种,即白唇竹叶青蛇和福建竹叶青蛇。由此得结论为国际上将原竹叶青蛇属细分为8个属的观点比较合理;支持"福建竹叶青蛇海南亚种"的分类地位。本研究丰富了海南基于分子生物学竹叶青蛇分类研究,完善竹叶青蛇生物信息学理论体系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蛇菰属(蛇菰科)植物的修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邢福武  李泽贤 《植物研究》1992,12(4):379-381
本文修订了中国蛇菰属植物,新改级红烛蛇菰[Balanophoraharlandii Hook.f.var.mutinoides(Hayata)Xing,stat.nov.];杯茎蛇菰(Balanophora subcupularis Tam)为短穗蛇菰的异名;旋生蛇菰(Bala-nophora harlandii Hook.f.var.spiralis Tam)为鸟(黍离)蛇菰的异名;中国植物志中所载的日本蛇菰Balaophora Japonica Makino)和海南植物志记载的多蕊蛇菰(Balanophora polyandra Griff.)系原作者鉴定错误。  相似文献   

10.
2022年9月和2023年4月在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仰义水库分别采集到1条脊蛇属(Achalinus)物种幼体尸体标本(标本编号分别为2022AZJLCN1和2023AZJLCN2)。形态上它们分别与黄家岭脊蛇(A. huangjietangi)和云开脊蛇(A. yunkaiensis)接近。基于线粒体COI基因片段的最大似然树结果,两蛇样本序列分别与这两种脊蛇聚为一个支系;2023AZJLCN2标本与云开脊蛇的遗传距离为0.10,低于中国境内分布脊蛇属物种间的遗传距离(0.12~0.16);2022AZJLCN1标本与黄家岭脊蛇的遗传距离为0.09,在黄家岭脊蛇种内遗传距离(0.04~0.12)范围内。综上,鉴定2023AZJLCN2标本为云开脊蛇,2022AZJLCN1标本为黄家岭脊蛇。此前记录云开脊蛇分布于我国广东和广西,本次在浙江温州市鹿城区的发现为浙江蛇类新分布记录种;黄家岭脊蛇分布于安徽和浙江,此次在在温州市鹿城区的发现是温州市首次新分布记录。这两种脊蛇的新分布记录提示它们有更广的分布范围。  相似文献   

11.
对几种常见观赏蛇的生长及繁殖情况进行比较, 为观赏蛇人工高效养殖提供科学参考。实验采用室内温度控制个体单独饲养法, 分别对玉米蛇、王蛇、黑眉曙蛇、赤链蛇、王锦蛇、白条锦蛇6 种常见观赏蛇进行饲养与观察, 测量与记录取食、增重、蜕皮、交配、产卵、孵化、子蛇存活、患病及死亡等相关生物学特性指标, 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 20-32 ℃人工养殖条件下, 大鼠和小鼠的幼鼠是各观赏蛇的主要食物; 王锦蛇在出生重与1-4 龄重等指标明显高于其它品种蛇; 进食越多的个体蜕皮次数越多, 3 龄前为各蛇种生长高峰期; 3 龄蛇可达性成熟, 多数在3-5月份交配; 玉米蛇、王蛇的孵化率、成活率较其他四种观赏蛇高。人工养殖条件下, 各观赏蛇生长与繁殖生物学特性不同, 中小规模人工养殖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掌握蛇在养殖状态下的血液学参数,对人工孵化繁育的棕黑锦蛇Elaphe schrenckii、赤峰锦蛇E.anomala和王锦蛇E.carinata进行了比较研究。观测的参数包括血细胞形态和大小、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以及血栓细胞计数。结果表明:3种蛇血细胞的形态、大小和数量各有不同,种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王锦蛇的红细胞表面积和体积最大,数量最多;白细胞中淋巴细胞所占比例均为最高;除王锦蛇为嗜酸性粒细胞数量仅次于淋巴细胞外,其余2种蛇嗜中性粒细胞的数量在白细胞总数中所占比例仅次于淋巴细胞。特别的是王锦蛇的嗜酸性颗粒细胞和血栓细胞均高于其他2种锦蛇的2倍以上,而嗜中性颗粒细胞却只有其他2种锦蛇的一半。  相似文献   

13.
《蛇志》2012,(1):94-F0004
为落实卫生部的指示精神,减少蛇伤对公众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最大限度降低蛇伤患者病死率和伤残率,卫生部应急办公室于2012年2月24日在重庆市召开紧缺药品储备工作研讨会,研究建立抗蛇毒血清药品的应急储备、调用和供应机制。会议由卫生部应急办杨峰处长主持,国家卫生监察厅郝阳专员作重要讲话,并就抗蛇毒血清药品应急储备、调用作了布署。会议还关注近年来的蛇伤及抗蛇毒血清的生产供应及质量问题。预计未来1~2年,我国抗蛇毒血清的质量及数量将有明显改善,从而缓解我国目前抗蛇毒血清紧缺、告急状态。  相似文献   

14.
王锦蛇的人工养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惠平 《蛇志》2001,13(4):79-80
王锦蛇是一种比较适合人工养殖的无毒蛇。王锦蛇体大、耐寒、适应性强、生长快、饲养周期短、易孵化 ,很多蛇场或养蛇户多以王锦蛇作为蛇类的养殖品种 ;王锦蛇特别适合在我国北方各省区养殖。作者以北方地区为例 ,浅述王锦蛇的养殖方法。1 王锦蛇的生长习性  王锦蛇又名菜花蛇、大王蛇、臭薰领等 ,无毒 ,常栖息在山地、平原及丘陵地带 ,活动于河边、水塘边、库区及其它近水域的地方。王锦蛇动作敏捷、性情凶猛、爬行速度快且会攀树 ,属广食性蛇 ,常以蛙类、鸟类、鼠类及各种鸟蛋为食。食物缺乏时 ,它甚至吞食自己的幼蛇和同类。2 王锦蛇…  相似文献   

15.
《蛇志》2019,(2)
目的探讨金枝蛇伤药酒抗5种蛇毒与4种细菌的效果。方法采用鲎试剂试管凝集反应法检测金枝蛇伤药酒对蝰蛇、竹叶青蛇、五步蛇、眼镜蛇、蝮蛇蛇毒的抗毒效果,采用滤纸片法检测金枝蛇伤药酒对大肠埃希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粪肠球菌的抑制效果。结果金枝蛇伤药酒浓度为1.0ml/ml时,可抑制以上5种蛇毒;浓度为0.5ml/ml时,可抑制五步蛇、竹叶青蛇、眼镜蛇蛇毒;浓度为0.3ml/ml时,仅能抑制五步蛇蛇毒;浓度为0.1ml/ml时,无抑制作用。金枝蛇伤药酒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粪肠球菌抑制作用较强,对大肠埃希氏菌、铜绿假单胞菌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结论金枝蛇伤药酒有较好的抗蛇毒与抗菌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游蛇科8种蛇的鳞片显微皮纹结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游蛇科8种蛇,分别为云南沾益采集的棕网腹链蛇(Hebius johannis),云南铜壁关采集的卡西腹链蛇(H.khasiensis)、八线腹链蛇(H.octolineatum)、双带腹链蛇(H.parallela)、八莫过树蛇(Dendrelaphis subocularis),云南澜沧采集的大眼斜鳞蛇(Pseudoxenodon macrops),云南昆明采集的虎斑颈槽蛇(Rhabdophis tigrinus),云南临沧采集的中国小头蛇(Oligodon chinensis)。于2014年4月对其背鳞显微皮纹结构进行扫描电镜观察,8种蛇每种使用1个个体,每个个体分别从蛇体的前、中、近尾部各采集3枚鳞片,共观察9枚鳞片。低倍下观察到鳞棱,高倍下观察到纵行小棱、条索、横纹、小孔结构,这些结构存在种间差异。八莫过树蛇和中国小头蛇无鳞棱,但是其余6种蛇鳞棱十分明显;大眼斜鳞蛇的纵行小棱短于100μm,其余7种蛇的纵行小棱均长于100μm;仅八莫过树蛇和双带腹链蛇背鳞上有明显的条索结构;八莫过树蛇的横纹为平缓波纹,其余7种蛇的横纹为"U"形波纹;小孔的形状、排列位置在种间变化较大,小孔的密集程度以八莫过树蛇、大眼斜鳞蛇、虎斑颈槽蛇较高。在8种蛇中,八莫过树蛇背鳞的显微皮纹结构最为复杂,可能与其栖息在热带雨林中有关。  相似文献   

17.
蛇用人工配合饲料的制备和使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李荷超  李有源  李兴翠 《蛇志》2003,15(1):64-65
蛇类养殖成功 ,获得较大效益的关键有四点 :一是选择和驯化适合养殖的优良蛇种 ;二是科学的饲养方法 ;三是要有效防治蛇病虫害的良药 ;四是有较好的人工配合饲料及其科学的使用方法。目前 ,前 3个问题已经有较多的经验报道 ,本文探讨蛇用人工配合饲料的制备和使用。下面以王锦蛇的人工配合饲料为例加以说明。该方法也适合于喂养蟒蛇、滑鼠蛇 (水律蛇 )、虎尾蛇 (棕黑锦蛇 )、黑眉锦蛇、乌梢蛇等。1 王锦蛇的野外食性  王锦蛇适应性强 ,是广温、广食性蛇 ,分布地区广、肉质好、个体大、生长快的无毒蛇 ,最大个体达 6kg以上 ,它的养殖目前…  相似文献   

18.
竹片蛇,因其头体部扁平似竹片俗称竹片蛇或裹脚蛇(图1见封二)。上唇鳞2—2—3;体鳞排列明显斜行;鳞式19—17—15;背鳞起棱;腹鳞145—165,尾下鳞58—70对;雄性体长550毫米,尾长150毫米;雌性体长570毫米,尾140毫米,颈背有黑色箭形斑纹。经鉴定为斜鳞蛇中华亚种(Pseudoxenodon macrops sinensis Boulenger),分布于湖北、贵州、云南、四川、甘肃、陕西、河南等省。无毒蛇。以蛙类为  相似文献   

19.
《蛇志》2018,(1)
目的分析萍乡地区毒蛇咬伤患者流行病学特点,为本地区的蛇伤防治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通过1993~2012年萍乡地区毒蛇咬伤流行病学调查,并对蛇伤住院患者的年龄、性别、受伤部位、年份、季节、职业、蛇伤种类和治疗转归等进行分析。结果蛇伤的发病率逐渐上升,死亡率逐年下降;主要致伤蛇种为蝮蛇、五步蛇、银环蛇、眼镜蛇;蛇伤患者以中老年男性居多,职业以农民、市民、野外工作及蛇类作业者为多;咬伤部位以下肢多见。危重症与就诊时间及咬伤蛇种有关,治愈好转率为99%。结论了解本地区毒蛇咬伤的流行病学特点,加强宣教,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预防意识及急救知识,对降低本地区毒蛇咬伤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初中动物学的爬行纲一章内,以黄颔蛇与蝮蛇为代表,简要地谈到无毒蛇与毒蛇的区别。可是书中所指的黄颔蛇究竟是什么蛇?我国无毒蛇类种类很多,应该以什么蛇作为代表?这个问题值得进一步讨论。有人认为黄颔蛇是指产于日本的 ELaphe climaco-phora;也有人将凡是颔上有黄斑的种类都称为黄颔蛇,因此,将紫灰锦蛇 Elaphe porphyracea、三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