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列武  吴新智  张兆群  张翼  高星 《化石》2009,(3):58-68
南非共和园位于“人类的摇篮”非洲大陆的最南部,这里不仅以盛产钻石等珍稀矿产资源而闻名于世,同时还以丰富的古人类化石资源吸引着全世界的目光。自1924年往塔翁地点首次发现南方古猿幼儿头骨化石(南方古猿是生活420—150万年前的早期人类成员.迄今只在非洲发现)以来,迄今已经在南非9处地点发现了南方古猿化石。除了不同类型的南方古猿化石外.在这些地点还发现了早期人属(Homo)的化石(包括能人、匠人、直立人等)。在其它一些地点,  相似文献   

2.
李岩 《化石》2021,(1):8-12
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化石相当丰富的国家之一,迄今已在100余处地点发现了各种古人类化石,年代跨度在距今170万-1万年之间,这些古人类化石包括了直立人、早期智人和晚期智人。在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逐渐从西方开始流行起来的"走出非洲"这种人类演化故事的标准观点中,200多万年前直立人首先在非洲演化而出。  相似文献   

3.
1964年在陕西公王岭发现的蓝田人头骨的形态比周口店直立人和印度尼西亚爪哇直立人原始,其厚重的骨壁及较小的脑量,落入了早期人属成员的变异范围。最新测年结果将蓝田人的生存年代从原先普遍接受的距今115万年提早到大约163万年前,接近能人和南方古猿生存年代变异范围的下限,蓝田人是迄今为止我国发现的有确定年代数据的最早的古人类化石。本文采用高分辨率CT技术对蓝田人的颞骨岩部进行了扫描,对骨性内耳迷路进行了3D虚拟复原,通过与和县直立人、欧洲古老型智人、早期人属成员、南方古猿非洲种、粗壮傍人和现代人内耳迷路的21项测量项目的对比和分析,结果显示蓝田人内耳迷路的测量数据与南方古猿非洲种最接近,其次为现代人和欧洲古老型智人,而与早期人属成员和粗壮傍人相差较大。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蓝田人内耳迷路与早期人属成员、欧洲古老型智人、南方古猿非洲种及现代人都有重叠区域,距离最近的是南方古猿非洲种Sts 5,其次为和县直立人和南方古猿非洲种Sts 19,而与粗壮傍人距离较远。本文研究提供了中更新世中国古人类内耳迷路的形态数据,为进一步探讨蓝田人体质特征演化上的意义提供了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4.
王谦  孙历 《化石》2002,(3):2-4
2 德里莫伦地点新发现南方古猿粗壮种化石上个世纪末南非的另一个重要发现是安德烈·凯泽(Andr Keyser)博士于1992年发现的德里莫伦(Drimolen)地点和众多的人科化石(图1)。这是自1925年以来发现的第九个南方古猿地点 ,但是化石产量 ,在斯特克方丹和斯瓦特克兰斯(Swartkrans)之后名列第三。凯泽原来在南非地质调查所工作 ,退休之后加入威大的古人类研究组。德里莫伦也是一个废弃的方解石矿 ,位于约翰内斯堡的西北侧。凯泽于1992年在德里莫伦开始发掘 ,随即有不少重大发现。1994年吴汝…  相似文献   

5.
发现于埃塞俄比亚MiddleAwash地区Bodo地点距今60万年的人类头骨化石是迄今发现的最为古老和完整的非洲中更新世人类化石。由于Bodo头骨化石在形态特征上兼有直立人与智人的特点,多年来学术界对其分类地位一直存在争议。Rightmire认为Bodo头骨化石与BrokenHill及Petralona等在分类上属于古老型智人的中更新世人类更为接近,是非洲直立人向古老型智人过渡的代表。至少在距今60万年的中更新世早期直立人向古老型智人转变的成种事件在非洲就已经发生。以Bodo头骨为代表的一批更新世中期非洲和欧洲人类化石构成了可能是后期人类祖先的人属海德堡种。这些观点导致了近年学术界对古老型智人在非洲及欧亚出现时间以及更新世中期非洲和欧亚地区古人类相互之间演化关系的关注。基于这样的背景,本文对年代与Bodo化石接近的周口店直立人头骨特征与Bodo头骨的相似及差异表现情况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Bodo头骨在一系列特征上与周口店直立人相似,同时在包括颅容量在内的其它一些特征上呈现出后期智人的特点,但总体形态上似乎与直立人更为相似。作者认为尽管这种进化上的镶嵌现象在中国古人类化石记录上也广泛存在,但由于中国人类化石标本在年代上的不确定性,目前还没有可靠的证据说明这种集直立人与智人化石特征为一体的镶嵌性在中国古人类化石出现的时间接近或早于非洲。考虑到中国与非洲直立人生存年代的巨大差异及人类演化的不同步或地区间差异,具有较多后期人类特征表现的人类首先出现在非洲是完全可能的。根据这些研究对比,作者就人类演化的镶嵌现象、更新世中期非洲与亚洲地区人类演化上的差异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马圈沟遗址鱼咀沟1号地点位于泥河湾盆地东缘,大田洼台地的北坡,为该遗址最北的一处地点,2017-2018年发掘80 m2,发现7个文化层、4个化石层,发现207件石质标本和一部分动物化石。石制品152件,类型包括石锤、石核、石片、石器、残废品以及备料等,其中石器包括刮削器、凹缺器、尖状器、钻器、砍砸器等,具有中国北方小石器工业的典型特征。原料主要为燧石(39.6%),其次是白云岩(27.5%)与硅质灰岩(19.3%),最后是玄武岩等其他岩类(13.6%)。遗址埋藏于早更新统泥河湾组的地层内,第4、第7文化层分别与马圈沟遗址第I、第III文化层对应,年代分别为距今155万年、166万年,整体年代处于距今166-150万年之间。该地点地层序列清晰,年代古老明确,文化层序众多,文化遗物丰富,进一步丰富了马圈沟遗址早更新世古人类的文化序列,为探索东亚地区早期人类的出现与演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相似文献   

7.
付丽娅 《人类学学报》2001,20(3):200-200
1990年初 ,云南省“人类起源研究”课题古生物组野外普查中 ,姜础等首次在雷老大树箐梁子化石层中发现 7枚古猿牙齿化石 ,该发现引起元谋人陈列馆和当地村民对该地区古猿化石采集的极大重视。雷老古猿化石地点距元谋县城西北约 50公里 ,距离小河 -竹棚古猿地点南偏西约 1 0公里 ,以密级山相隔 ,化石层位与小河古猿化石层位相当。自 1 990年以来 ,元谋人陈列馆工作人员和当地村民不断地从雷老大树箐梁子采集到古猿牙齿化石。1 992年 ,姜础等人在雷老地区进行古猿化石保护范围的测量 ,从村民文贵福家征集到一块含古猿化石的钙质结核 (也采自雷…  相似文献   

8.
吴汝康 《人类学学报》1984,3(4):297-303
本文论述从1980年迄今的五年内我国古人类学的进展。内容包括古猿和各阶段人类化石的发现和研究;用不同方法对各人类化石地点年代测定的结果;在日本和香港举行中国古人类展览;国际上对我国古人类工作的评价及介绍中国古人类学的外文书刊的编写;近年来今人类学和应用人类学的研究等五部分。  相似文献   

9.
王谦  孙历 《化石》2002,(2):2-4
南非共和国(RepublicofSouthAfrica)地处“人类的摇篮”非洲大陆的最南端 ,是最早的人科成员(南方古猿)首先发现的地方。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 ,达特(RaymondA.Dart)辨认出第一个南方古猿标本———汤恩(Tuang)小孩头骨 ,迄今在南非已有9个地点发现南方古猿化石。南非在古人类学上的独特之处 ,就在于具有比较完全的人类化石出产 ,除了南方古猿(Australopithecus)外(至少2个种) ,还有早期人属(Homo)的标本(能人、匠人或直立人) ,早期智人 ,以及目前年代最早的晚…  相似文献   

10.
刘武  吴秀杰  邢松 《人类学学报》2019,38(4):473-490
以往,在东亚大陆发现的更新世中期人类化石被分别归入直立人和古老型智人。这种分类的主要依据是化石形态特征以及年代。魏敦瑞对周口店第一地点人类化石研究描述的一些头骨、下颌骨和牙齿特征通常被作为判定直立人的标准。根据这些化石的年代分布,一般将30万年前的中更新世晚期作为划分直立人与古老型智人的大致年代界限。近20年来,在非洲、欧洲和东亚新发现了一些更新世中期人类化石,目前古人类学界对中国更新世中期人类化石特征及演化有了与以往不同的认识。最近对大荔、许家窑、盘县大洞、许昌、华龙洞等人类化石的研究显示,近30万年以来东亚大陆人类演化呈现复杂的多样性,将这一时期人类全部归入古老型智人难以准确反映更新世中期中国古人类演化模式及规律。本文结合近年中国更新世中期人类演化研究进展,选择部分具有演化及分类价值的形态特征,分析这些特征在更新世中期中国古人类化石的表现特点。在此基础上,对更新世中期中国古人类演化模式做了尝试性探讨。本研究发现,周口店、和县、沂源、南京等中更新世早期人类化石呈现有较多的区域性特征,形态特征表现相对稳定;而大荔、金牛山、许家窑、许昌、华龙洞、马坝、盘县大洞等中更新世晚期人类在化石形态特征表现复杂多样,变异范围大。此外,在这一时期人类化石上发现较多与生存活动、健康、环境适应有关的证据。根据这些发现,作者认为中国中更新世早期组人类演化以形态连续性为主;进入中更新世晚期,中国古人类演化区域性特征减弱,演化模式以多样性为主。一系列新的化石发现和研究证据提示中更新世晚期东亚大陆可能生存有不同的古人类成员。根据目前掌握的化石形态和年代证据,大约30万年前是中国更新世中期演化变化关键时间节点。  相似文献   

11.
当你步入博物馆大厅,参观璀灿的中华民族古代文化时,都会被那尊尊栩栩如生的不同时代的远古人类塑像所吸引。正是因为这些,才使我们一睹几百万或几十万年前人类祖先的尊容,从中探知人类体质的进化历史。然而,这些复原像又是怎样制作的呢?让我扼要地将禄丰古猿的复原过程加以介绍。禄丰古猿化石发现于我国云南省禄丰县,这是生活在距今800万年前的、向南方古猿和非洲大猿方向进化的一种猿类。丰富的头骨和下颌骨化石提供了可靠的复原依据。有关学者对这些化石进行过十余年的  相似文献   

12.
元谋小河-竹棚与雷老地点古猿牙齿特征的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良  高峰  刘武 《人类学学报》2002,21(3):179-190
针对学术界持有不同看法的在元谋盆地发现的古猿化石是否代表着两个种的争议 ,本文把迄今在元谋发现的全部古猿牙齿化石按地点分为小河 -竹棚和雷老两组 ,从牙齿形态特征、测量数据分析及犬齿形态指数三方面对出自元谋不同地点的古猿在牙齿特征上的相似及差异程度进行了对比。结果显示在本文所对比的牙齿特征中 ,不同地点的古猿牙齿在形态特征、牙齿大小及犬齿形态比例的表现非常相似 ,未发现它们彼此之间在这些特征上存在任何明显的差别。作者认为本研究不支持在元谋不同地点发现的古猿之间存在不同种类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元谋新第三纪食肉动物化石的初步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云南元谋盆地产古猿化石地点的部分食肉类化石进行了初步观察分类,认为它们的时代似应稍晚于禄丰,相当上新世早期,估计距今5-6百万年.  相似文献   

14.
人类什么时候开始用火,这是许多科学家一直关心的一个很有趣的问题。由于发现最早用火的遗迹实在不多,所以探讨这一问题常常有不少困难。早在1947年南非德兰士瓦的波希特萨斯东北16公里的马卡畔斯加特白云石洞穴堆积中,与南方古猿化石一起发现一些变成黑色的骨头,曾被认为是南方古猿用火的遗迹。但是,后来经过进一步研究,查明骨头表面呈黑色系矿物质污染所致,从而否定了南方古猿用火的论点。最近,布莱因和希林教授在斯瓦特克朗洞对含人类化石的角砾岩进行了发掘,从距今大约1—1.5百万年前的地层中发现一批烧过的骨头。他们对这些标本进行了组织学和化学方面的分析鉴定,发现它们确被加热到象篝火一样的温度,说明这些烧骨是人类使用火的最早的直接证据。  相似文献   

15.
中国早期人类化石层位与黄土-深海沉积古气候旋回的对比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本文试从古人类化石层位在黄土剖面中的序列位置,结合黄土剖面磁性地层学研究成果,对比黄土-深海沉积古气候旋回与氧同位素期。列出中国已发现的第四纪最早的人类化石是公王岭蓝田猿人,距今年代为73—80万年。北京猿人的生活时期(北京猿人洞穴堆积1—11层)可能为距今59—12.8万年。元谋猿人,陈家窝蓝田猿人与早期北京猿人时代相当,和县猿人与晚期北京猿人时代相当,大荔人和丁村人与最后期的北京猿人时代相当。  相似文献   

16.
刘武 《化石》2019,(3):78-80
<正>距今30-13万年的中更新世晚期是东亚古人类演化的重要时间段。直立人消失与古老型智人繁盛、演化多样性与不同古人类成员出现以及古老型人类向早期现代人演化等一系列重要事件都发生在这一时期。由于以往发现的中更新世晚期人类化石大多破碎、或年代存在不确定因素,古人类学界对这一时期东亚古人类演化的许多问题一直存在争议。因此,年代可靠、保存状态良好的人类化石对于研究和论证这一时期人类演化过程尤为重要。近日,《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  相似文献   

17.
吴汝康 《人类学学报》1989,8(4):293-300
中国发现了大量古猿化石,其中的禄丰古猿可能是接近于非洲大猿和人科成员的共同祖先的类型;巨猿更可能是一种绝灭的猿类的旁枝。 人类发展的主要阶段在中国都有代表的化石。 直立人最早起源于非洲,大约在距今100万年左右进入亚洲的论点,目前有较多的证据。 中国发现的人类化石,从直立人到现代人,有着明显的形态上的连续性,支持现代人的多地区起源说。 中国人类化石与周围地区的人群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岳冰 《人类学学报》2001,20(2):162-162
20 0 1年 3月 2 2日 ,英国的“自然杂志发表了米芙·利基 (MeaveLeakey)等的研究论文 ,报道了 1 999年在东非肯尼亚图卡纳湖西岸中区罗埋奎 (Lomekwi)地区发现的一具大体完整的类人头骨和 1 998年在其南大约 4km处发现的部分左上颌骨。据钾氩法测年 ,前者距今 35 0万年 ,后者距今 330万年。该文以前者为正型标本 ,以后者为副型标本 ,提议建立一新属 ,肯尼亚人 (Kenyanthropus) ,一新种 ,扁脸种 (platyops)。自从 70年代发现以Lucy为代表的南方古猿阿法种以来 ,在比距今 30 0万年更早的一百多…  相似文献   

19.
黄学诗 《化石》1990,(2):5-5
从肯尼亚北部发现的2.5百万年前的人类头骨,意味着目前已被接受的人科两分法不得不被三分法所代替。从而出现了许多可能的新解释。根据目前的理论,简直很难发现一种新的人科化石能导致人科分支树的重大改变。然而1985年夏季在肯尼亚北部发现的一具阳当完整的头骨正是这样类型的化石。包括著名的“露西”骨架在内的南方古猿阿法种,是十多年前在埃塞俄比亚发现的。这具新头骨无疑是继阿法种材料后人类化石在非洲的又一重大发现。并因此使人们对人类起源问题重新进行考虑,至少意味着现在一般为古人类学界所接受的人科两分法不得不被三分法所代替。  相似文献   

20.
与鄂西巨猿共生的南方古猿牙齿化石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南方古猿化石最早发现在非洲。自从1924年达特(Dart)发现第一个南方古猿的头骨以来,已有头骨、肢骨和骨盆等大量的南方古猿材料从非洲的南部和东部发现。从已发现的地理位置来说,这些材料都集中在非洲大陆,它们的分布范围是否更广大?在我国境内有否南方古猿化石存在?这是一个有趣的问题。过去,在我国华南的一些洞穴堆积中最常见的高等灵长类化石为猩猩的牙齿,此外就是巨猿下颌骨和大量牙齿的发现。关于巨猿的系统地位至今仍有争论,但除了巨猿以外,在我国有没有可能找到类似南方古猿的化石是一个未解决的问题。孔尼华(G.H.R.Von Koegniswaid,1957)曾经提出在我国华南存在“裴氏半人”的问题。他所列举的牙齿都购自香港中药店,缺乏明确的地点和层位,其形态依据也还有疑问。 1968年春,我所一个野外组在湖北巴东县中药材经理部收集的动物化石中发现了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