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梅子垭水库生态因子场的地统计学分析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应用地统计学方法,对梅子垭水库的典型理化因子的生态因子场的水平的2维空间格局进行了分析。通过空间相关性的分析,确定了生态因子场的整个空间和不同方位上的空间格局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2.
《生物磁学》2009,(5):I0002-I0003
日本专家在新一期英国《自然-细胞生物学》杂志上发表论文说,他们发现了促使核转录因子NF—κB活跃的机制。这种核转录因子过度活跃可导致特应性皮炎、癌症等疾病,这项成果有望成为开发相关新药的线索。  相似文献   

3.
草地植被生物量动态研究视角与研究方法评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彩琴  张军  李茜若 《生态学杂志》2015,34(4):1143-1151
草地生物量动态是群落结构和功能的综合体现,也是生态学的重要研究方向。本文就影响草地生物量动态的主要干扰因素进行了阐述。从定性论述和定量证明两方面论证了个体动态与种群动态的关系。就生物量的测定指标与估算方法提出了复合生物量与复合生长动态的新概念,并阐述了复合生物量动态对群落生产力及稳定性的影响机制,指出应加强环境因子干扰对生物量动态及植被稳定性影响的研究,针对具体群落面临的主要限制因子或干扰形式,研究层面应深入到对群落内部生物学生态学过程变化的认识上,而研究的状态变量应涉及到生物量和高度等多个变量的综合作用,即以复合生物量为状态变量,从个体水平上认识和揭示种群、群落生物量的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有助于深入了解环境干扰对植物群落动态及其稳定性的影响机制,为草地生产力的维持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USLE/RUSLE中植被覆盖与管理因子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冯强  赵文武 《生态学报》2014,34(16):4461-4472
通用土壤流失方程(USLE)及修正通用土壤流失方程(RUSLE)是世界范围内应用最广泛的土壤侵蚀预报模型,模型中C因子表示植被覆盖和管理措施对土壤侵蚀的作用,是人为控制土壤侵蚀的重要因子。回溯了C因子发展演变历程,依据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系统阐述了不同尺度C因子估算方法。在小区、坡面、小流域尺度上,C因子确定主要依赖于野外实验观测,研究条件的一致性尤其是标准小区的统一是C因子值可比性的前提。流域、区域尺度C因子确定通常需要利用遥感影像,遥感技术的发展促进了流域、区域尺度C因子估算方法的进步,使提取的C因子图更加精细、准确,但是使用遥感数据全面刻画C因子含义仍然是一大挑战,因此仍需加强C因子相关研究。共归纳了10种确定C因子的方法,介绍了不同方法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提出了我国C因子研究应加强的工作,希望为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5个早籼稻品种不同播种期米质性状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21,自引:3,他引:18  
对8个播种期的5个早籼稻品种的品质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归纳出了对综合米质影响较大的外观因子、加工因子、营养因子、蒸煮因子,它们对综合米质的贡献率依次减小,因此,稻米品质改良工作的重点应首先放在对外观及加工品质的改良上.不同品种及不同播种时期的稻米品质有较大的差异,整精米率和垩白是变异幅度较大并且对综合米质影响最大的指标、品种或播种期对米质的影响同时表现在米质性状的各个方面,综合米质好的稻米往往整精米率高、垩白少、蒸煮品质良好、蛋白质含量适中.在早稻生产中,应争取3月底以前播种并采取保温育秧措施,避开灌浆结实期高温的不良影响。此外,本文还阐述了各品质指标间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6.
基于限制因子分析的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分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宝鸡市为研究区,从地类图斑尺度,识别了宝鸡市耕地质量主导限制因子类型,根据限制因子提升潜力的空间分布特征,划分了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分区,探讨了不同潜力分区耕地质量的提升措施.结果表明:宝鸡市耕地质量限制因子主要为单因子限制型,包括土层限制、有机质限制和灌溉限制,共占宝鸡市耕地总面积的66.11%;耕地质量提升潜力处于中等水平,且呈现北高南低的分布趋势,在空间上表现出一定的集聚特点;宝鸡市334个行政村耕地质量提升潜力较高且呈“HH”型分布(Ⅰ级区),可加大该区域土地整治工程力度,以提高区域耕地质量整体水平;宝鸡市中部地区的耕地质量提升措施应着重考虑增加有效土层厚度、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和改善农用地灌溉条件;北部地区还应加强对土壤侵蚀的改良,南部地区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小岩石露头度和地形坡度对耕地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以基因组克隆Rim2-569为代表,分析了该家族中转座酶编码亚组的分子结构,同时对Rim2因子在染色体和不同水稻品种之间的差别分布情况进行了研究。序列分析表明,Rim2-569具有完整的16-bp的末端颠倒重复序列(TIRs)、若干正向和反向的16-bp的亚末端重复(STRs)以及插入位点3-bP的同向重复。它的TIRs上具有保守序列CACTG,有别于以往报告的CACTA转座子。该因子含有一个编码区,与已报告的Rim2 cDNA的ORF基本一致,其预测编码蛋白与CACTA转座子编码的转座酶TNP2和TNPD有低度的同源性。该亚组的其它因子的分子结构均与Rim2-569的相似,但这些因子预测0RF长度上存在着差异,反映了结构上的多样性。对检索到的Rim2因子的定位作图表明,它们在已测序拼接完成的第1、4和10号染色体上呈不均匀分布,以着丝点附近的分布频率为最高。PCR反应显示,Rim2编码因子在品种之间存在着编码序列多态性。  相似文献   

8.
蛋白质合成过程一般被归纳为由合成的起始、肽链的延伸和合成的终止组成的三步曲 . 然而,随着对核糖体再循环因子 (ribosome recycling factor , RRF) 在蛋白质合成过程中作用的深入研究,人们提出了蛋白质生物合成应是四步曲, 这第四步就是翻译终止后核糖体复合物的解体 , 也就是通常说的核糖体循环再利用 . 简要地介绍了翻译终止后复合物解体的可能机制:核糖体再循环因子和蛋白质合成延伸因子 G 在核糖体上协同作用催化这一过程的完成 .  相似文献   

9.
四种十字花科蔬菜上小菜蛾自然种群连续世代生命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吕利华  何余容  庞雄飞 《生态学报》2003,23(12):2624-2630
利用作用因子生命表技术,组建芥菜、芥蓝、小白菜和菜心4种十字花科蔬菜上小菜蛾自然种群连续世代生命表,分析寄主植物和生物因子对小菜蛾种群数量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在4种十字花科蔬菜的一造菜上,小菜蛾均能完成两个世代。虽然小菜蛾在芥菜上的初始卵量最高,但害虫种群总增长倍数在芥蓝上最高,其次为小白菜,菜心和芥菜,分别为17.64、11.90、11.43和3.76。这说明尽管芥菜对小菜蛾成虫的产卵有一定的吸引作用,但不适合小菜蛾生长发育。芥蓝是最适宜小菜蛾种群增长的寄主。生物因子在小菜蛾自然种群控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不同种类十字花科蔬菜上,天敌类群对小菜蛾控制作用存在一定差异。除芥菜之外,寄生性天敌对芥蓝、菜心和小白菜上的小菜蛾种群控制作用最大,其次为“捕食及其它”,病原微生物的控制作用最小。“捕食及其它”对芥菜上小菜蛾种群的作用非常明显,如果排除此因子作用,小菜蛾种群两代后将增长126.03倍。该因子是导致芥菜小菜蛾自然种群增长趋势指数低的主要原因。因此在制定小菜蛾防治策略时,应考虑蔬菜的种类和布局,加大对芥蓝小菜蛾种群的防治力度;芥菜可作为一种诱杀植物种植,以吸引小菜蛾产卵,并集中防治。这些防治策略在小菜蛾综合治理中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0.
因子Xa抑制剂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因子X位于内外源性凝血途径的交汇处,其活性形式因子Xa(FXa)与因子Va、Ca^2 、PF3一起激活凝血酶原,产生凝血酶,触发凝血级连发应的发生。由于其在凝血途径中的重要位置,FXa抑制剂成为抗凝治疗新药开发中很有吸引力的靶位点。  相似文献   

11.
吴冬云  朱碧岩  李玲 《植物学通报》2002,19(5):629-633,619
反应调节因子是His_Asp磷酸转移信号传导途径的重要组分。它通过在保守的Asp残基上接受由感受器转移而来的磷酸基团对下游基因进行调控 ,以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在高等植物拟南芥中已经发现 1 4种反应调节因子 ,它们可分为A ,B两种亚型。在结构上 ,B亚型反应调节因子的B盒序列和较长的C末端延伸使其具有转录因子的作用 ;在表达特性上 ,A亚型反应调节因子的转录受细胞分裂素和硝酸盐诱导 ;在生化特性上 ,A亚型反应调节因子具有磷酸化酶活性 ,而B亚型反应调节因子可能是AHPs的磷酸提供者  相似文献   

12.
人用疫苗产品安全性检测的重点是确定生产基质及原辅料有无潜在病毒污染。按照2010版中国药典(以下简称CP)病毒外源因子检查,并与欧洲药典7.0版(以下简称EP7.0)和美国药典(以下简称USP34/NF29)进行比较,发现2010版CP在细胞基质病毒外源因子检测要求上比2005版CP有较大的提高,并对检测结果有效性的控制进一步加强。USP34/NF29规定检测的病毒种类繁多,并且根据种属来源的特异性及病毒的亲嗜性,列出了敏感指示细胞系,而2010版CP对上述部分内容未作规定或欠详细表述。因此在今后药典的标准提高方面,应结合国内外相关病毒外源因子检测的实际情况,加强疫苗安全性;以EP7.0或USP34/NF29标准为依据进行药品研发及药品审评工作的人员应注意其中的差别,勿混淆套用。  相似文献   

13.
反应调节因子是His_Asp磷酸转移信号传导途径的重要组分。它通过在保守的Asp残基上接受由感受器转移而来的磷酸基团对下游基因进行调控,以对环境刺激作出反应。在高等植物拟南芥中已经发现14种反应调节因子,它们可分为A,B两种亚型。在结构上,B亚型反应调节因子的B盒序列和较长的C末端延伸使其具有转录因子的作用;在表达特性上,A亚型反应调节因子的转录受细胞分裂素和硝酸盐诱导;在生化特性上,A亚型反应调节因子具有磷酸化酶活性,而B亚型反应调节因子可能是AHPs的磷酸提供者。  相似文献   

14.
因子Ⅹ位于内外源性凝血途径的交汇处,其活性形式因子Ⅹa(FⅩa)与因子Va、Ca2+、PF3一起激活凝血酶原,产生凝血酶,触发凝血级连发应的发生.由于其在凝血途径中的重要位置,FⅩa抑制剂成为抗凝治疗新药开发中很有吸引力的靶位点.  相似文献   

15.
近年,张家口坝上地区错季蔬菜前景光明,本文将从生态学中环境因子的角度,分析坝上地区生产错季蔬菜的有利因子和限制因子。经过研究,光因子、温度因子总体上对错季蔬菜生长有利,水因子和土壤因子虽有有利因素,但在某些时候为限制因子,特别是种植喜湿蔬菜时,水因子的限制作用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调查某医学院校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1282名新生进行调查.结果:各因子中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学生所占比例最高是48.7%,各因子中有明显心理问题的学生所占比例最高是6.8%;新生强迫、人际关系、抑郁、焦虑、敌对性、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因子分高于全国常模,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女生抑郁、焦虑、恐怖因子分高于男生,城市学生恐怖和总分因子分高于农村学生.在性别和生源地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抑郁、焦虑、敌对性、偏执、其它这6个因子,新生的满意、比较满意、不太满意、很不满意、无所谓的意愿之间比较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医学院新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健康问题.高校应重视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并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7.
读者来信     
编辑同志:高中生物学(北京市试用课本)下册,1963年版和1964年12月第二版第一次印刷本,第60页第7行子(?)代能够产生几种配子呢?一段中“但是这两种不同的因子(如子叶颜色对粒形的因子并不是相对的)的分离是独立的”,应改为“但是这两种不同的因子(如子叶颜色对粒的因子并不是相对的,控制子叶的不同颜色的因子才是相对的)的分离是独立的,而不同对  相似文献   

18.
利用1995—2015年土地利用分类成果,运用CA-Markov模型模拟预测2025年伊犁谷地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结合InVEST模型评估1995—2025年伊犁谷地生境质量的时空格局,采用空间统计方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生境质量的变化特征,并对生境质量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趋势进行驱动因子探测、交互作用探测以及生态探测分析。结果表明:1995—2025年,耕地与建设用地面积呈逐渐增加趋势,林地与未利用地面积呈波动变化态势,草地与水域则出现减少态势,减少的趋势缓慢下降;生态退化度高值区主要在河谷平原耕作与城建区域且呈现条带状分布,应加强生态修复工程;低值区为高山林草地区域,总体上表现为低值区环绕高值区,呈现嵌套分布,应着重进行生态功能保护;生境质量与生态退化度的高、低值区域呈现相反的趋势;各县生态退化总体稳定,且退化程度较小,生境质量在1995—2015年处于下降趋势,2015—2025年有所上升;利用地理探测器识别出生境质量空间变化分布受自然和人为因子的综合作用,主导影响因子是土地利用,其次为坡度,在交互作用探测与生态探测中,各因子对生境质量空间分布的差异性表现显著,并呈现出双因子增强。  相似文献   

19.
王国宏  周广胜 《植物研究》2001,21(3):448-455
通过甘肃木本植物生活型和果实类型构成式样对水热因子的相关分析指出:(1)乔木类、大灌木、藤木和寄生植物与各水热因子呈正相关, 小灌木与各水热因子均呈负相关, 灌木则与平均降水和平均温度呈负相关;(2)常绿类型与水热因子呈正相关, 落叶类与水热因子呈负相关;(3)走廊小区的常绿类型比例较水热条件较好的中部小区高, 原因在于其植物区系特殊的起源背景;(4)湿润度与干果类呈显著负相关, 与肉果类呈显著正相关, 干果类和肉果类的成因可能与植物生长环境中水分状况密切相关;(5)球果类与热量因子呈负相关, 与水分因子呈正相关, 与湿润度呈显着正相关;翅果、坚果、核果、果、颖果与各水热因子均呈正相关关系;蒴果与各水热因子呈负相关关系, 干冷生境可能是其形态发生的重要驱动因素;胞果类与年均降水量呈显着负相关, 表明干旱的生境有利于胞果类的发育;(6)物种多样性、生活型和果实类型丰富度以及树体的高度在水热梯度上表现出相关变化趋势。研究进一步指出, 不同果实类型生长发育对水热条件均有特定要求, 弄清果实演化序列将有助于分析特定植物群落果实类型的构成式样和揭示环境变化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未来应加强果实系统发育对生态因子梯度变化响应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重庆大豆地方资源多样性评价及群体表型特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收集于重庆市的103份大豆地方品种进行了表型遗传多样性分析,并利用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对其进行了群体表型特点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重庆地区大豆地方种质资源以灰色茸毛、黄粒、褐色脐居多,个体之间数量性状上存在较大变异。主成分分析以3个主成分反映了10个农艺性状的大部分信息,将主要农艺性状归纳成产量因子、生长势因子及籽粒因子。聚类分析将103份地方种质资源聚为6个类群, 同一地区的大部分地方品种表现较为相似,少部分地方品种差异大,品种类群间的表型分化与地理分布既有一定的联系又不绝对相关。利用这些种质选配育种亲本应关注各类群间性状差异作选择,而不能仅关注地理来源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