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干制的生物标本的保存是比较困难的,特别是昆虫和植物蜡叶标本,易发霉变质、虫蛀、破碎,不利于长期的保存,影响教学使用。为了更好地保存干制的生物标本,我们试用一种“浸沾蜡膜”的方法,保存干制标本获得比较好的效果。1蜡膜派的制备1.1蜡膜液的配方(甲)二甲苯100ml切片石蜡(50~60°)4~sg(乙)汽油(80~100#)100ml切片石蜡(50~60°)5~10g1.2蜡膜液的配制和应用(甲)方的配制:先将二甲苯注入烧杯中,再把石蜡切成碎片并投入烧杯内,待石蜡溶化成“蜡膜液”后即可使用。本方适用于各种昆虫标本和植物标本的浸膜。(乙…  相似文献   

2.
振荡法在组织石蜡制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成功地把振荡法应用于组织石蜡制片中,采取鸡的各种组织,用常规、加温、振荡三种方法进行固定、脱水、透明和浸蜡,然后常规切片染色试验比较。结果表明,用振荡法从固定到浸蜡仪用2小时20分钟,提高功效10倍以上。具有传统方法所不及的简便、快速、切片薄及质量好等优点,尤其适用于临床病理检验的快速诊断。完全可以代替一般的快速石蜡切片和冰冻切片。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蜡块制作由人工操作转向全自动密闭式脱水机的广泛使用,组织的固定、脱水、透明、浸蜡已进入恒温、恒湿化操作,有效地提高和稳定了病理制片的质量,但在各实验室石蜡HE制片中的试剂使用尚未统一实现标准化操作,影响了制作的蜡块质量稳定性。现将石蜡切片试剂标准化使用问题作如下探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人胎肝组织制作蜡块的适宜脱水时间.方法:应用16印象例不同发育阶段的人胎肝组织标本,通过HE石蜡制作技术进行探索性研究肝组织适宜的脱水时间.结果:人胎肝组织蜡块内组织浸蜡充分,与周围石蜡紧密相连.经HE染色后,在光镜下可见肝组织结构清晰,肝细胞形态完整.结论:人胎肝组织适宜的脱水时间是优质蜡块制作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5.
半月板主要由纤维软骨构成 ,具有一定的硬度 ,经二甲苯透明和高温石蜡浸蜡后更坚硬易碎 ,不易切出完整的组织切片。国内外虽有此项方法学研究的报导 ,但较复杂 ,我们就此在常规切片制作方法的基础上进行了改进研究。我们经过 4 0例试验 ,摸索出一种简易有效的半月板切片制作方法。1 材料及固定1.1 材料 选用成年大白兔的半月板。1.2 固定 组织块用 10 %中性甲醛或波氏液固定 3天以上。2 组织蜡块的制作2 .1 脱水  70 %乙醇 6~ 2 4 h  80 %乙醇 6~ 2 4 h 95%乙醇 1.5h  10 0 %乙醇 1h。2 .2 氯仿透明 12~ 2 4 h。2 .3 浸蜡 …  相似文献   

6.
【目的】蜡蚧菌Lecanicillium是自然界一类重要的昆虫病原真菌,为了获取更多的蜡蚧菌作为控虫真菌资源,对从森林中的根际土壤分离得到的一株蜡蚧菌进行鉴定以及与其他几种病原真菌进行烟草粉斑螟Ephestia elutella的致病性对比。【方法】采用形态特征比较和转录间隔区(ITS)序列构建分子系统树对从贵州贵定松林下土壤中分离的菌株进行综合鉴定,采用浸虫法对烟草粉斑螟3龄幼虫进行致病性筛选。【结果】根据形态特征比较和系统发育分析,该真菌为丝枝蜡蚧菌Lecanicillium aphanocladii。在测试菌株中,环链棒束孢Isaria cateinannulata、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和丝枝蜡蚧菌对烟草粉斑螟3龄幼虫7 d的校正死亡率分别为79.22%,64.92%和77.92%,表现出较好的致死效果。【结论】丝枝蜡蚧菌对烟草粉斑螟幼虫的致死效果较好,可用作仓储内烟草粉斑螟的生物防治资源。  相似文献   

7.
在生物切片技术上,有些材料在制片过程中是较难处理好的,往往一种切片,經过多次重复,花費了不少时間,药物和精力,結果仍是很不滿意。如用馬蛔虫卵制作动物细胞分裂片时,由于馬蛔虫卵的卵膜很厚,当用二甲笨、氯仿等透明时,因为这些油剂的渗透力强而快,掺入膜內沒有問題,但在较高溫的溫箱内浸蜡时,会很快渗水而挥发掉,蜡的渗入則较慢,赶不上油渗出的速度,于是材料内外蜡的浓度相差很大,自然容  相似文献   

8.
怎样制作好实验动物病理的石蜡切片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有关动物实验病理组织切片的制作文献报告甚少,本文小结了我们十多年来制作不同种类的实验动物病理组织切片的经验,对必须选用缓冲中性甲醛固定液和控制各类组织的脱水、透明浸蜡时间以及动物组织切片的过程特殊处理事宜作了说明。  相似文献   

9.
在蜡块制作过程中 ,为了节约试剂 ,尽量用一批制剂多做蜡块与保证切片质量是一对矛盾 ,对此本文以如何能够既保证蜡块质量 ,又能节约试剂 ,通过 15 0次实验观察 ,总结出全自动脱水机试剂更换的量化处理方案。1 材料和方法材料 :组织来源为本院外科手术标本 ,组织块的取材厚度为 2~ 3mm。脱水机型号 :英国产SHANDON牌全自动密闭式脱水机 ,浸蜡用的石蜡其溶点为 5 6~ 5 8℃[1] 。试剂菜单 :AF液 1缸 (75 %乙醇 +10 %福尔马林 ) ,80 %乙醇 1缸 ,90 %乙醇 1缸 ,95 %乙醇3缸 ,无水乙醇 2缸 ,二甲苯 2缸 ,石蜡 4缸。程序 :组织块置脱水篮 ,…  相似文献   

10.
如何做好一张HE染色切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常规染色切片制作过程的全过程.重点介绍组织固定、取材、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贴片、烤片、去蜡、加水、苏木素染色、分化、返蓝、伊红染色、封片等各个环节应注意的要点,推荐当前病理切片的质量评估标准.  相似文献   

11.
微波石蜡快速制片的实验研究与临床应用──附63例报告沙市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科李国伟,李继兰龚悌,王虹1986年Boon氏等成功地应用微波处理脱水、透明、浸蜡环节,使制备石蜡包埋组织块30分钟完成。鉴于其所用的固定剂、包埋剂及微波炉与国内不同,且无临床...  相似文献   

12.
对中国6种圆瓢蜡蝉Gergithus的外部形态及其雄性外生殖器进行了形态比较研究。结果表明:6种雄性圆瓢蜡蝉体色存在差异,雄虫尾节可分为有刺和无刺2种类型;肛节可根据其端缘凹凸情况分为凹入、近平直和凸出3种类型;6种雄性圆瓢蜡蝉阳茎的结构特征差异最为突出,尤其在其端部的结构上,可作为区别种间的最佳分类依据。此外,本文根据不同形态特征给出了这6种圆瓢蜡蝉的分类检索表,并建议将中胸背板长宽比(2∶1)作为圆瓢蜡蝉属的属征之一。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道发生在贵州省威宁县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水葱Schoenoplectus tabernaemontani上的1种新害虫——黑粒脉蜡蝉Nisia fuliginosa的形态及其DNA条形码。详细描述了黑粒脉蜡蝉卵、若虫及成虫的主要形态特征;同时通过PCR获取黑粒脉蜡蝉的线粒体COⅠ基因序列;运用MEGA 6.0分析其序列组成及遗传距离,以Nisia sp.和Phaconeura sp. 2种粒脉蜡蝉科Meenoplidae昆虫为外群,采用邻接法构建系统发育树。系统发育树显示,黑粒脉蜡蝉6个样品(卵、若虫及成虫)的COⅠ基因序列能较好地聚为一支,且可明显与其他种类区分开来;遗传距离分析结果表明,黑粒脉蜡蝉种内遗传距离为0,3种粒脉蜡蝉科昆虫种间遗传距离为0.166 8~0.236 1,种内遗传距离与种间遗传距离不存在重叠现象。初步证实了COⅠ基因序列可作为DNA条形码片段,从而实现黑粒脉蜡蝉卵、若虫及成虫快速而准确的物种鉴定。此外,本文还报道了黑粒脉蜡蝉在水葱上的危害状况。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确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us的卵巢发育和体型对起飞活动的影响, 通过对起飞和不起飞、 附蜡块及无蜡块的螺旋粉虱的卵巢解剖和体型测量, 研究了其卵巢发育与起飞活动、 体型与起飞活动之间的关系以及其腹部蜡块的意义。结果表明: (1)螺旋粉虱的卵巢发育进度可分为发育初期(0级)、 卵黄沉积前期(Ⅰ级)、 卵黄沉积期(Ⅱ级)、 成熟待产期(Ⅲ级)、 产卵盛期(Ⅳ级)、 产卵末期(Ⅴ级)共6级。绝大多数起飞成虫的卵巢处于产卵盛期(Ⅳ级); (2)附蜡块起飞个体的卵巢管数少于附蜡块不起飞个体的卵巢管数, 其怀卵量多于附蜡块不起飞个体; 起飞雌虫中, 附蜡块与无蜡块成虫的体型差异极显著; (3)附蜡块起飞个体的怀卵量和体长均与体型发育显著相关, 而其他类型个体的怀卵量和体长均与体型发育相关不显著; 附蜡块起飞个体其受精囊发育成熟的个体比例最高。由此说明, 螺旋粉虱的卵巢发育对起飞活动有一定影响, 且起飞雌虫腹部的蜡块可作为其身体及生殖系统发育成熟的指示。  相似文献   

15.
为了给农林业生产中的宽广蜡蝉属Pochazia常见种类提供准确鉴别依据,补充广翅蜡蝉科Ricaniidae昆虫分类的形态学资料,对5种中国常见的宽广蜡蝉(眼斑宽广蜡蝉P.discreta、圆纹宽广蜡蝉P.guttifera、柿宽广蜡蝉P.sublimata、山东宽广蜡蝉P.shantungensis和阔带宽广蜡蝉P.confuse)的外部形态和雌雄外生殖器结构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这5种宽广蜡蝉在外部形态特征(体色、身体各部分比例及前、后翅斑纹)、雄性外生殖器构造(尾节、肛节、阳茎干)及雌性外生殖器构造(肛节、第一产卵瓣、第三产卵瓣)上既有相似性,又存在一定的种间差异,这些差异特征可作为种间鉴别的分类依据。5种宽广蜡蝉的雌性外生殖器构造均为首次报道,此外,还给出了这5种宽广蜡蝉的整体形态图、局部特征图和雌雄外生殖器特征图,以及在中国分布的10种宽广蜡蝉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6.
为了制备果蝇整体装片标本,以便学生观察其形态和变异,我们对此方法进行了探索,现介绍如下。材料的固定和脱水将准备制作装片的果蝇投入无水乙醇中杀死、固定,脱水24小时以上。载玻片的制备制作果蝇整体装片的载玻片,可用现成的单凹玻片,但最好由自己把普通载玻片加工成专用的载玻片(凹玻片)。加工方法是把普通载玻片洗净擦干,放在熔融的石蜡液中浸一下,然后取出冷却,使载玻片表面包上一层石蜡。待蜡层凝固后,在载玻片近中心处用刀尖刮去部分蜡层,形成两个直径约1.5毫米的  相似文献   

17.
一种简易的生物试管标本我作的试管标本,不仅制作简便、经济实惠,而且透明度高、小巧玲珑,同物可多管制作,这给教师携带和学生传看带来了较大方便。现将具体做法介绍如下。1浸制试管标本浸制可分为一般浸制和保色浸制。浸制瓶用各型试管,具体步骤是:①清洗;②固定...  相似文献   

18.
宋南  江志毅 《四川动物》2012,31(2):317-322
蜡蝉总科隶属于半翅目头喙亚目,大致可分为18~21个科。中国记载16科。蜡蝉总科的科级系统发育关系一直存在着广泛争议,至今尚无一个为大多数学者所接受的分类系统。因此,研究蜡蝉总科的系统发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本文从种及种下阶元的分类鉴定、种上阶元的系统发育、生物地理学等方面对蜡蝉总科的分类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光合细菌的保藏方法及其同化磷能力,采用液体种室内自然放置、液体种蜡封和穿刺物蜡封等方法对光合细菌进行保藏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液体种蜡封和穿刺物蜡封可作为该菌种的长期保存方法;对两株菌的磷同化能力进行了比较,降解率分别为22%和15%。本研究为获得光合细菌的长期保存方法及其在污水净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光合细菌的保藏方法及其同化磷能力,采用液体种室内自然放置、液体种蜡封和穿刺物蜡封等方法对光合细菌进行保藏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液体种蜡封和穿刺物蜡封可作为该菌种的长期保存方法;对两株菌的磷同化能力进行了比较,降解率分别为22%和15%。本研究为获得光合细菌的长期保存方法及其在污水净化中的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