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一、炭疽活菌苗单价气雾或与布氏、鼠疫、土拉联合气雾一次吸入免疫均能产生较好的免疫力,每只动物剂量3亿,攻击80个绝对致死量可保护70-100%。二、应用炭疽乳胶抗原测定免疫血清抗体水平,可见动物保护在70-100%时,其血清几何平均滴度为1:12-1:18之间。在四联气雾免疫中,不论是血清抗体的产生还是对强毒菌的攻击,都与单价结果相近,看不出有干扰现象。三、应用炭疽、鼠疫乳胶抗原,布氏、土拉菌体染色抗原测定血清抗体,结果表明上述四种菌苗免疫后六天半数以上动物产生抗体,十二天内可达100%阳转。四、用炭疽、鼠疫乳胶抗原在免疫前测定动物自然抗体,全部为阴性,免疫后血清滴度达到1:5者,玻片全血凝集即为阳性。玻政策全血凝集具有特民、敏感、简易、快速等特点,可作为炭疽、鼠疫活菌苗免疫后效果观察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2.
<正>百日咳菌苗 百日咳菌苗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展起来的一种用福马林杀菌的全菌体菌苗。在美国使用实践中,用小鼠作保护力试验,用凝集反应测定免疫小孩中的凝集抗体;但是菌苗如何产生保护?百日咳又是如何致病?免疫成分是什么?如何说明人得到免疫?人体免疫情况是血清抗体还是分泌抗体?是否是细胞免疫?我们都不太清楚、百日咳菌相的变化有3~4种,第一相菌也是在变动的,在培养基上有时变为3或4相。现在谈几个  相似文献   

3.
<正>土拉减毒活菌苗能引起对土拉杆菌的长期持续的细胞介导和体液免疫反应,体液免疫包括IgM、IgA和IgG抗体的不断合成;这些抗体具有对土拉杆菌的凝集能力。对土拉杆菌的补体结合(CF)抗体所表现的免疫功能人们知之甚少。 本研究叙述了CF—ELISA对土拉杆菌CF抗体的测定,并提出了土拉菌苗产生的各种抗体有关的新知识。  相似文献   

4.
<正>化学菌苗是用病原微生物的保护性抗原制备的免疫制品。保护性抗原是诱导对抗病原菌某种致病作用的特异性抗体的抗原物质。保护性抗原通常具有聚合物性质,在机能上是病原菌的致病性因子,宿主在进化中产生对此类因子的特异性免疫应答力。应强调指出并非所有的致病性因子都能视为保护性抗原,虽然后者必定是一种致病性因子。用保护性抗原制造菌苗是在特异性预防传染病方面最合理和有前途的趋向之一。与颗粒化学菌苗不同,化学菌苗不含杂质,并且容易检定和控制。  相似文献   

5.
O139霍乱灭活全菌体菌苗免疫后人群抗体水平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O139霍乱弧菌经甲醛灭活制备而成的全菌体菌苗在广西田阳县进行临床考核。每组50名中学生经肌肉途径接种45亿菌和90亿菌两种剂量,一个月后80%接种者血清中杀弧菌抗体升高,最高可达1∶160,免疫后3个月开始缓慢下降,但仍有68-72%接种者抗体效价在1∶20以上。高剂量组半数接种者的杀弧菌抗体可维持存在6个月。血清中凝集抗体升高明显,但3个月后下降也明显。与对照组O1菌苗相比,两种抗体水平升高与下降趋势一致。采用ELISA法测定抗毒抗体,O139菌苗组与O1菌苗组结果相似,均有一定上升。上述结果提示O139霍乱灭活菌苗可作为短效应急菌苗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利用铜绿假单胞菌菌苗探索阻断白色念珠菌感染的影响。方法家兔耳皮内注射白色念珠菌,进行活菌攻击,建立动物感染模型。观察用铜绿假单胞菌菌苗免疫的家兔状况;用试管凝集法测定家免的抗体效价;采用小白鼠体内吞噬法测定免疫组和空白对照组巨噬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以得出铜绿假单胞菌菌苗的免疫性。结果观察发现:与对照组比较,铜绿假单胞菌菌苗免疫组抗体效价,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明显提高;注射区局部感染及全身症状明显减轻;肾脏感染灶减少,病理切片显示病情较轻。结论铜绿假单胞菌菌苗能够减轻注射区局部感染及全身症状,对肾脏的播散性白色念珠菌感染具有一定的阻断作用。  相似文献   

7.
中华鳖对T3菌苗抗原的免疫应答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通过T3菌苗免疫中华鳖后的血清间接凝集抗体效价 (IAT)与免疫保护率 (PRP)的变化探讨了中华鳖的免疫应答规律。中华鳖对T3菌苗能产生较强的应答反应 ,免疫的二龄鳖PRP可达 82 6± 15 2 (19) % ,IAT达 1978 1± 716 4(19)。它对T3菌苗的免疫效应期为 3天 ,第 2 0天时免疫应答处于高峰 ,IAT与PRP分别为 176 8 0± 44 7 6 (4)与 91 7± 14 4(4) % ,持续 10天左右开始下降 ,到第 3个月左右基本上回复到免疫开始时水平。结论为 :中华鳖的免疫应答反应基本介于鱼类与鸟类之间 ,但较偏向于鸟类。  相似文献   

8.
炭疽、布氏、鼠疫、土拉活菌苗联合一次气雾吸入免疫,在报告Ⅰ、Ⅲ中经动物试验证明安全有效,在报告Ⅱ中经对公社社员进行接种反应和血清学效果观察,证明安全有效。为适应战备要求,进一步对学生、工人、战士等不同职业人群进行了接种反应和血清学效果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测试了经三剂(共1×1011cfu)FS双价活菌苗口服免疫的163名中学生免前及免后1、3和6个月时特异性sIgA粪抗体水平。结果发现,服苗后半年内,分别有71%和77.9%的免疫人群特异性抗福氏2a和抗宋内氏sIgA有四倍以上升高,且有82.9%的人群粪便中,两种抗体的应答状况表现一致,说明该菌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并具有双价菌苗的免疫学特性。  相似文献   

10.
<正>细菌多糖(PS)菌苗在小于18月龄的婴儿和患有免疫缺陷的成年人中不能产生抗体保护,而这类人群却最易遭受包胶菌的侵袭。另外,在健康人群中,多糖菌苗也难以诱导恒定的、增强的和高滴度的抗体反应,也不能启动IgG记忆应答。为了增强PS抗原的免疫原性,发展了多糖——蛋白结合菌苗。  相似文献   

11.
王兆惠  覃公平 《蛇志》1998,10(1):37-38
绿幕安(宝泰PM免疫调节剂)是具有广泛交叉免疫和广谱抗感染作用的绿脓杆菌(MSHA)菌毛株菌苗。绿幕安是经现代生物工程培育,由低毒的绿脓杆菌菌体,嫁接上具有广谱免疫的菌毛,利用其广谱、低毒、较强免疫原性进行全身非特异性减敏治疗,刺激机体产生广谱抗体,...  相似文献   

12.
中华鳖对温和气单胞菌体液免疫应答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从健康中华鳖血清中提取抗体并用Sephadex及DFAE-52进行了纯化,再免疫新西兰白兔制备兔抗鳖抗体的抗血清,纯化后以辣根过氧化物酶(HRP)标记酶标复合物,方阵滴定法确定酶标复合物的最适稀释度为1/3200。用温和气单胞菌TL970424株制成铝胶佐剂灭活苗免疫健康中华鳖,经一次免疫和二次免疫后,分别在不同时间采集血清,用ELISA法测定血清抗体变化规律。结果表明中华鳖对该菌苗产生良好的体液免疫应答。免疫后20d抗体水平达到高峰。在测定期间内二次免疫组的抗体水平高于一次免疫组。表明中华鳖存在着二次免疫应答,但与哺乳类相比,中华鳖的二次应答则相对软弱。免疫后90d对一次免疫组的鳖进行了攻毒试验,10d后免疫鳖100%存活,而非免疫对照组鳖则100%死亡,表明温和气单胞菌TL970424株灭活苗免疫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3.
银鲫口服嗜水气单胞菌疫苗的免疫和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室内恒温条件下(水温24±1℃)分别用微胶囊疫苗与全细胞疫苗口灌免疫银鲫,口灌免疫后每周取血和前、中、后肠肠黏膜,间接ELISA检测其抗体效价。结果发现:微胶囊疫苗组鱼血清抗体效价较高,峰值为1∶80,且维持时间较长;各肠段的黏膜抗体中,后肠黏膜抗体效价最高,微胶囊疫苗组峰值达1∶320,前肠的肠黏膜抗体效价也有一定的水平为1∶40;肠道免疫组化试验也得到相似结果:在不同时间对前、中、后肠切片进行免疫组化染色,从光镜下观察到肠黏膜外层和黏膜下层都有阳性着色,以包裹全菌苗为最多,未包裹菌苗较少。同时进行两组疫苗的池塘网箱免疫试验,结果表明:微胶囊疫苗组与全细胞疫苗组的相对百分成活率分别为61.1%和50%,微胶囊疫苗组略高于全细胞疫苗组;口服免疫后两组鱼血清中均能产生较高的抗体效价,在30d左右抗体效价最高达1∶512,能维持较长时间约8—10个月,但两者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4.
从患细菌性败血症的西伯利亚鲟(Acipenser baerii)的体内分离到一株致病菌株X1,其对西伯利亚鲟的半数致死浓度(LC50)为5.62×105 cfu/ml,具有较强毒力;经ATB细菌鉴定仪生理生化鉴定和16SrDNA序列分析,菌株X1为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其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菌株X1与嗜水气单胞菌ATCC35654(登录号:X74676.1)的亲缘关系最近,其同源性为99%.用0.30%福尔马林灭活,将菌株X1制成灭活全菌苗,对西伯利亚鲟进行注射免疫.研究结果表明,嗜水气单胞菌X1全菌苗能够明显提高西伯利亚鲟的血清抗体水平及总蛋白、免疫球蛋白、溶菌酶含量,而且在嗜水气单胞菌X1全菌苗中加入弗氏不完全佐剂,有利于进一步增强西伯利亚鲟血清抗体水平及总蛋白、免疫球蛋白、溶菌酶含量.此外,嗜水气单胞菌X1全菌苗对西伯利亚鲟抗嗜水气单胞菌X1人工感染也具有较好的免疫保护作用,其对西伯利亚鲟的免疫保护率为50%,而且在嗜水气单胞菌X1全菌苗中加入弗氏不完全佐剂,嗜水气单胞菌X1全菌苗对西伯利亚鲟抗嗜水气单胞菌X1人工感染的免疫保护作用更好,其对西伯利亚鲟的免疫保护率为70%.因此,将嗜水气单胞菌X1全菌苗用于西伯利亚鲟细菌性败血症的防治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目前研制出的O139群口服菌苗,包括灭活菌苗,基因工程减毒活菌苗和基因工程加法菌苗;阐述了有关O139群菌苗的基础研究,包括O1群和O139群的分子遗传学关系。O139群感染的免疫机制和产生的保护机制。  相似文献   

16.
小鼠模型用作口服痢疾活菌苗效力指标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鼠皮下免疫、腹腔攻击模型作为验证减毒痢疾活菌苗效力的指标已沿用多年,但其能否代表痢疾菌苗的效力还有待商榷。实验选用口服痢疾活菌苗FS,以不同活菌含量来验证模型的意义。实验表明,菌体皮下免疫均能产生类似的保护效果,与活;菌含量无关,血清学试验也论证了同样观点,而人体试验表明,菌苗的保护效果与活菌数密切相关,故认为小鼠皮下免疫、腹腔攻击模型不能准确反应痢疾菌苗的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17.
<正>发展一种与目前使用的全菌体百日咳菌苗有根本区别的改进的新百日咳菌苗,临床试验要证明待选的菌苗必须是安全和有效的。由于我们对百日咳感染或百日咳菌苗接种后产生的保护性免疫基础尚不知道,所以,不可能用特异的抗体应答作为直接检测免疫力的指标。但是,我们不能不证明待选菌苗必须保护易感人群免得疾病。肯定的  相似文献   

18.
以肠炎沙门氏菌脂多糖为抗原,用酶标法测定Vi多糖菌苗免疫血清的抗LPS抗体。各Vi多糖菌苗组免疫后1月,6月的抗LPS水平均显著高于免前(P<0.0001),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1)。两30μg菌苗组抗LPS阳转率均约为15%。提纯Vi多糖菌苗所含的微量伤寒LPS,也可能为接种者提供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正> 1.前言1947年Greenberg和Fleming与1948年Parfentjer和Goodline的观察研究,标志着百日咳菌苗生物学活性研究的开始。Green-berg和Fleming发现,百日咳菌苗能增强抗原产生抗体;而Parfentjer和Goodline报导百日咳菌苗处理过的小鼠对组织胺的敏感性增强。不久,又发现菌苗可增进小鼠对过敏症、五羟色胺、组织胺和五羟色胺的结合物、内毒素以及许多其它休克增强因子的敏  相似文献   

20.
本文将免疫沉淀法——免疫双扩散及对流免疫电泳法用于A群流脑多糖菌苗的鉴别试验。并对其检测A群流脑多糖菌苗的特异性及敏感性与传统采用的间接血凝抑制试验法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免疫沉淀法准确、特异性好、操作简便、经济。完全符合WHO规程及中国规程中对《A群脑膜炎球菌多糖菌苗制造及检定规程》鉴别试验的要求。因此可望替代现行的间接血凝抑制试验,以作为今后A群流脑多糖菌苗鉴别试验的常规测定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