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桃儿七属的命名学考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儿七属(SinopodophyUum)是中国一喜马拉雅地区特有的单型属,仅桃儿七(S.hexandrum)一种。桃儿七的根茎和果实均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人类的过度采挖和种群恢复较慢使其种群数量急剧下降,现已被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在近年来的一些研究论文中,学名S.hexandrum和S.emodi常被}昆用,这使得有必要考证桃儿七学名的命名学历史,确认正确的学名使用。查阅原始文献发现.S.hexandrum的基名Podophyllum hexandrum Royle发表于1834年.而S.emodi的基名PodophyUum emodiWall.ex Honigberger到1852年才合格发表(大多数学者认为是Hooker和Thomson在1855年合格发表).因此,名称S.hexandrum比名称S.emodi具有优先权。名称的混乱起于1979年应俊生建立桃儿七属时,他提出组合“S.emodi(Wall.)Ying”作为桃儿七的学名。另外,由于他未引证Honigberger或Hooker和Thomson的文献信息,所以组合“S.emodi”没有被合格发表(规则41.5)。随后,1985年出版的《西藏植物志》桃儿七属中,应俊生发现之前的错误并采用名称“S.hexandrum”取代了“S.emodi”。遗憾的是他虽然意识到该名称是新组合,但未引证基名P.hexandrum合格发表的文献信息,使得组合“S.hexandrum(Rolye)Ying”没有被合格发表。近年来出版的《云南植物志》、《青海植物志》、《中国植物》和《Flora of China〉〉均未发现该错误,一直认为“S.hexandrum(Rolye)Ying”合格发表时间是1985。实际上.在1993年由于编写格式要求,应俊生在王文采和武素功主编的《横断山区维管束植物》中引证了基名合格发表的文献信息。因此,该名称的合格发表时间是1993年,而不是常认为的1985年。  相似文献   

2.
《中国药典》是我国药品监管的法定技术标准,作为保障药品质量的法典,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和权威性.然而,历版药典一直未对收录的动物药材基原物种的中文名和拉丁学名进行审查和修订,《中国药典》中一些遗留的基原物种名称引证不规范现象不断积累.作者根据《中国动物志》、《动物学中适用名称目录》以及国际权威动物名录数据库进行比较,并核对原始文献,统计分析了201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和四部收录的动物药材基原物种学名和中文名引证不规范的现象,并提出修正建议,旨在引起中药研究者的重视,维护药典的权威性和规范性.  相似文献   

3.
杨舒婷  曹明  邓敏 《广西植物》2015,35(1):15-19
竹叶青冈为我国南方及中南半岛常绿阔叶林常见树种,为该区域的重要材用树种。中国植物志中文版采用Cyclobalanopsis bambusifolia(Hance)Chun ex Y.C.HsuH.W.Jen作为其学名,但是基源名Quercus bambusifolia Hance由于错误鉴定1857年并未合格发表,随后基于同一模式和不同的模式,这一种加词先后多次被发表,其中涉及多个裸名、晚出同名、新名称、新组合,学名变化复杂,但其正确学名在国际权威植物分类数据库中并未采纳,正确学名在生态学等研究中亦未采用。因此,对竹叶青冈而言,其学名还存在众多疑问。为了澄清该种的学名,作者通过文献考证和标本核实查阅,对竹叶青冈学名变更历史进行追溯并根据最新的《藻类、真菌、植物国际命名法规》(简称墨尔本法规)对各变更学名进行了评述。本研究结果支持Q.neglecta(Schott.)Koidz作为竹叶青冈正确的学名。但由于国内植物学名仍以中国植物志为主要依据,而中国植物志仍采用狭义栎属Quercus s.s.的概念,为避免造成更多学名混乱,竹叶青冈的学名可沿用中国植物志英文版中学名Cyclobalanopsis neglecta,但中文版所采用C.bambusifolia为错误学名,应该弃用。  相似文献   

4.
为何Tutcheria championii Nakai (1940) 发表较晚, 却被《中国植物志》等志书作为正确学名;而 T. spectabilis (Champ. ex Benth.) Dunn (1908)这更早发表的名称却成了异名? 笔者在本文解释,根据《国际植物命名法规》,因T. championii这后出替代名发表时曾引用Camellia spectabilis Champ. ex Benth.,而主模式标本因此已包含在内,所以在Tutcheria属内,具相同主模式的T. spectabilis是合法名也具有优先权,应为正确学名。  相似文献   

5.
许为斌 《广西植物》2020,40(10):1389-1392
苦苣苔科植物是个研究活跃的类群,近年来随着新类群的报道和分类系统的变动,在该科的分类学研究中,出现了不少学名的种加词的性和属名不一致或出现拼写错误的情况,虽然这些错误不影响该名称的合格发表,但还是有必要根据《国际藻类、菌物和植物命名法规》进行改正。该文就苦苣苔科植物中属名以-stigma结尾的学名、属名以-cheilos结尾的学名、根据属名词尾不容易判断出性别的学名、拼写错误的名称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对13个不符合法规的名称予以改正。此外,还就苦苣苔科植物学名的合格发表和规范使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周婀  李勃  马瑜 《生物技术》2023,(1):14-18+47
[目的]为研究秦岭中段主峰太白山野生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中内生真菌的群落组成及多样性,揭示不同生境对其内生真菌群落组成和分布的影响。[方法]选取红河谷、蒿坪两地野生桃儿七为研究对象,采用三步法对两个样地30株野生桃儿七根、茎、叶组织块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及鉴定,并对所分离菌株群落组成及多样性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获得1 865株内生真菌菌株,涉及22个属,链格孢属和茎点霉属为主要优势类群。多样性指数分析结果表明,两样地间不同组织的内生真菌多样性呈现出相似的趋势,即茎>根>叶。[结论]太白山野生桃儿七各组织中内生真菌群落组成不同,不同样地间及同一样地桃儿七内生真菌种类均具有一定差异性,具有丰富的物种多样性。  相似文献   

7.
耿玉英 《广西植物》2010,30(4):458-461
就《中国植物志》57(1)和57(2)杜鹃花属部分种类(名称)原始文献的引证进行了修证。  相似文献   

8.
就《中国植物志》57(1)和57(2)杜鹃花属部分种类(名称)原始文献的引证进行了修证。  相似文献   

9.
中国块菌属研究概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文献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自我国报道的块菌属(Tuber)有35个名称,其中21个具有标本引证的支持、有3个缺乏明确的标本引证、3个与国际上已有的描述存在明显差异1、个鉴定时使用的是暂定名而有待进一步查证、还有2个名称已被证明为异名、5个名称为不合格发表而不应再继续使用。作者对我国的块菌属研究概况进行了概述,并对有关种类的研究现状及其分布进行了介绍,同时也整理和修订了这些种的汉语学名。  相似文献   

10.
以西藏八角莲(Dysosma tsayuensis Ying)和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Royle)Ying]为材料,构建其根及根茎的SSH文库,从中筛选鬼臼类植物属种间与鬼臼毒素生物合成相关的差异表达基因。从文库中随机挑取201个阳性克隆测序后得到183条ESTs。去除载体序列和冗余序列,聚类拼接得到17个西藏八角莲的unique ESTs。经BLAST同源比较和功能查寻,有功能注释的unique ESTs共12个,占70.6%,所编码的蛋白涉及光合作用、合成代谢、转录调控等功能;无功能注释和匹配结果的共5个,占29.4%。该研究成功构建了西藏八角莲和桃儿七SSH文库,为进一步揭示鬼臼毒素生物合成途径及其调控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1.
桃儿七光合生理特性的地理差异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尚海琳  林玥  岳明 《西北植物学报》2008,28(7):1440-1447
对中国由南向北5个种源地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的光合生理生态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1)北部宁夏六盘山地区植株的光饱和点(LSP)和光补偿点(LCP)最高,表观光量子效率(AQY)、瞬时光能利用效率(ILUE)和最大光合速率(Pmax)最低,光合能力最差;最南部云南纳帕海植株的LSP和LCP很低,但因其AQY和ILUE最高,故其Pmax最大,强光下的光合能力最高.(2)最南部云南纳帕海和最北部甘肃兴隆山个体的羧化效率(CE)最高,且CO2补偿点(CCP)较低,因此CO2利用率较高;而较南部四川刷经寺个体的CE最低,且CCP最高,故CO2利用效率最低.(3)各种源植株叶片的叶绿素总量及叶绿素a含量无显著差异,而不同地区个体的Chla/Chlb值差异显著,最北部甘肃兴隆山植株的Chla/Chlb值最大,而南部四川刷经寺的Chla/Chlb值最小.(4)各种源地植株的水分利用效率(WUE)和蒸腾速率(Tr)对光量子通量密度(PFD)与CO2浓度的响应过程也表现出显著的地理分异.总的来看,桃儿七是一种喜光但又较耐阴植物,但不同分布区桃儿七的光合生理生态特征已经出现了较显著的地理分化.  相似文献   

12.
Callicarpa peichieniana W. Y. Chun & S. L. Chen ex W. Z. Fang’ is a replacement name for Premna peii W. Y. Chun ex H. T. Chang. However, this replacement name was not validly published in 1982 by W. Z. Fang because the reference citation of the replaced synonym P. peii that was published in 1960 was contrary to Article 33.4 of ICBN. The first publication of Premna peii in 1960 was invalid due to lack of type indication, in conflict with Article 37.1, and it was subsequently validated in 1963. In this study, we correct the place of valid publication of P. peii, thereby validating C. peichieniana W. Y. Chun & S. L. Chen ex H. Ma & W. B. Yu.  相似文献   

13.
In ‘Flora of China’, the combination ‘Gymnosporia graciliramula (S. J. Pei & Y. H. Li) Q. R. Liu & Funston’ was proposed, but this name was not validly published in 2008 because the presumed basionym Maytenus graciliramula S. J. Pei & Y. H. Li was not published in 1979 as stated, but in 1981, contrary to Article 33.4 of ICBN. Meanwhile, two older names, M. thyrsiflora S. J. Pei & Y. H. Li and M. pseudoracemosa S. J. Pei & Y. H. Li, were listed as synonyms in conflict with article 52.3 of ICBN. In this article, we propose a new combination G. thyrsiflora (S. J. Pei & Y. H. Li) W. B. Yu & D. Z. Li that is the correct name when G. thyrsiflora, M. pseudoracemosa and M. graciliramula are treated as a single species in Gymnosporia.  相似文献   

14.
桃儿七分布格局与生态适应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云南产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Royle)Ying为研究材料,分析了它的分布格局及生态适应。指出桃儿七是一个分布范围较广、生态适应幅度大的物种;在分布区内它主要出现在具有次生植被的山谷中,个体在居群内的分布格局,由于受到放牧活动的影响而呈聚群式分布,植株常出现在灌木丛下和树根附近。它适应夏秋湿润凉爽,冬季及早春寒冷干燥的气候条件,并具有相应的生长与发育节律。人类  相似文献   

15.
桃儿七和南山荷叶内生真菌的生物活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通过研究桃儿七(Sinopodophyllum hexandrum)与南方山荷叶(Diphylleia sinensis)的内生真菌的生物活性,探讨内生真菌作为生物活性物质资源开发利用的价值。测定内生真菌发酵液的抗细菌、抗真菌、抗卤虫活性后,发现大多数菌株的发酵液都具有不同的生物活性。高活性菌株集中于镰孢霉属、柱孢属、木霉属、色串孢属。桃儿七内生真菌抗真菌活性较强,南方山荷叶内生真菌抗细菌和抗卤虫活性较强。桃儿七和南方山荷叶内生真菌是寻找有价值的活性成分的良好资源。  相似文献   

16.
濒危药用植物桃儿七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保育措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桃儿七为重要抗癌药物前体物来源物种,现正处在濒危状态,已被列为国家三级保护植物。本文全 面地综述了桃儿七的生物学特性,包括外部形态、地理分布、系统位置、生态学和群落学特性、发育生物学、繁 殖生物学、植物化学、细胞组织培养和内生真菌研究以及遗传学等研究。最后分析了引起桃儿七濒危的原因, 并提出了具体保育措施和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7.
Slnopodophyllum hexandrum (Royle) Ying Is an Important medicinal and endangered species. 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s (ISSR) analysis was conducted on seven natural populations from western Slchuan Province to Investigate the genetic diversity of S. hexandrum. Leaf samples of 140 Individuals were collected. Of the 139 discernible fragments generated by 12 selected primers (among 100 primers), 54 appeared to be polymorphlc. The percentage of polymorphlc bands (PPB) was 38.85% at the species level, and PPB within a population ranged from 7.91% to 23.74%. Low levels of genetic variation (He = 0.092, Ho = 0.142) and high levels of genetic differentiation among the populations (Gst= 62.25%) was detected on the basis of results from POPGENE and analysis of molecular variance (AMOVA), respectively. Furthermore, the limited gene flow (Nm = 0.361) may result from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such as self-pollination and short distance seed dispersal. Based on the genetic and ecological Information available for S. hexandrum, we propose some appropriate strategies for the conservation of the endangered medicinal species in this region, namely rescuing and conserving the core populations for in situ conservation and sampling and preserving more populations with fewer Individuals from each population for ex situ conservation.  相似文献   

18.
桃儿七不同器官中营养成分分布状况及其生态学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植物生殖生态学是植物学领域中刚刚兴起并迅速发展的学科 ,近年来生活史进化理论的研究 ,使繁殖分配 (reproductiveallocation (RA ) )与繁殖投资(reproductiveeffort (RE) )研究成为植物生态学研究的主要焦点[7] 。目前在植物繁殖分配与繁殖投资研究中 ,通常用生物量作为衡量指标 ,这种方法遇到两个疑难问题 :一是各种成分在植物器官中的含量及比例各不相同 ,而且各种成分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所起的生理功能也是不等价的 ,因此 ,在重量相同时 ,各器官的综合营养价值及生理功能是不等价的 ,生…  相似文献   

19.
为探究低温层积过程中桃儿七种子细胞壁代谢及种皮超微结构与休眠解除的内在联系,该研究通过低温层积解除桃儿七种子休眠,分析休眠解除过程中种子不同部位细胞壁组分及相关代谢酶的变化,同时利用扫描电镜对种皮的超微结构进行观察。结果表明,(1)桃儿七种皮主要由角质层、栅状石细胞层及海绵组织层3层构成,在层积过程中,种皮内部的海绵组织逐步疏松膨胀,种皮表面破损加剧;(2)种子不同部位的细胞壁组分具有明显差异,整个层积过程中,种胚、种皮和胚乳中的纤维素含量均在层积中期(45 d和60 d)降至最低,3个部位的纤维素酶活性在层积中期对应升高;种胚和种皮内的半纤维素含量均在层积中期显著下降,种皮中甘露聚糖酶活性和木糖苷酶活性在层积中期时相应达到最大;3个部位的果胶含量均在层积后期(75 d和90 d)时显著下降,而种皮和胚乳中多聚半乳糖醛缩酶活性也在层积后期相应升高;(3)种胚和胚乳内过氧化物酶活性在层积75 d和90 d时明显下降,而SOD活性在此时显著上升。(4)种子不同部位3种木质素单体的组成比例具有明显区别,同时3种木质素单体含量均随层积时间的延长而显著降低,且胚乳和种皮中的S-木质素含量对种子萌发存在显著的负向影响关系。研究认为,在低温层积过程中,桃儿七种子内细胞壁组分纤维素、半纤维素及木质素的逐步酶解,活性氧作用下的细胞壁松弛以及海绵组织层的疏松膨胀和种皮的破裂,破坏了细胞壁的刚性结构,促使种子机械束缚力降低,吸水性能提高、胚根生长能力增强,最终导致其休眠解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