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研究了彩绒草盖菌在不同碳源和氮源培养基中生长时,对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木质素酶(漆酶、多酚氧化酶、愈创木酚氧化酶)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碳源和氮源对酶类的分泌影响很大,富含淀粉的物质能明显促进木质素酶的分泌,而专一性底物(纤维素和半纤维素)对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有诱导作用,麸皮也能诱导半纤维素酶的产生。  相似文献   

2.
王宜磊 《生物技术》2003,13(1):9-10
采用单因子相互比较法研究了不同碳素和氮素对彩绒革盖菌胞外漆酶,愈创木酚氧化酶,多酚氧化酶,锰过氧化物酶等木素降解酶分泌的影响,结果淀粉作碳源,干酪素作氮源有利于漆酶的分泌,麦芽粉作碳源,酵母膏作氮源有利于愈创木酚氧化酶和多酚氧化酶的分泌,淀粉作碳源,玉米粉作氮源有利于锰过氧化物酶的分泌。  相似文献   

3.
不同碳氮源对花脸香蘑胞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欢  王小艳  尚晓冬  王瑞娟  徐宁 《菌物学报》2021,40(12):3286-3303
以花脸香蘑Lepista sordida为材料,研究其分别在9种碳源和11种氮源液体培养条件下不同阶段pH值和葡萄糖浓度的变化,以及不同碳氮源对其所分泌的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羧甲基纤维素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在不同碳源培养后期变化显著(P<0.05),而在不同氮源培养阶段无明显变化(P>0.05),葡萄糖浓度和菌丝量在不同碳氮源中也无显著差异(P<0.05)。不同碳源和氮源培养基对花脸香蘑木质素过氧化物酶、羧甲基纤维素酶、锰过氧化物酶和漆酶活性均具有影响(P<0.05)。木糖和米糠有利于花脸香蘑分泌羧甲基纤维素酶(P<0.05),红糖和牛肉浸膏有利于其分泌漆酶(P<0.05),白砂糖和豆粉有利于其分泌锰过氧化物酶(P<0.05),木糖和尿素有利于其分泌木质素过氧化物酶(P<0.05)。本研究为选择合适培养基以提高花脸香蘑生物转化效率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碳源、氮源、培养温度、初始pH值、接种量、通气量等条件对毛栓菌(Trametes trogii)菌丝体生长及多酚氧化酶分泌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碳源和氮源对菌丝体生长影响较大,对多酚氧化酶分沁也有较大影响,麦草粉和麸皮为碳源,玉米粉、硫酸铵为氮源有利于多酚氧化酶的分泌;初始pH值对酶活影响较小,培养温度、通气量等对酶活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不同碳源和氮源对金针菇降解木质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安琪  吴雪君  吴冰  戴玉成 《菌物学报》2015,34(4):761-771
以3株栽培的金针菇Flammulina velutipes为材料,研究它们在玉米芯和棉子壳以及不同碳源、氮源培养条件下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降解酶活性的规律。结果表明,不同金针菇菌株的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漆酶活力显著不同(P<0.001),同时,培养条件对羧甲基纤维素酶、木聚糖酶和漆酶的活力都有显著影响(P<0.001)。在简单碳源存在的条件下,金针菇的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力远远低于复杂碳源培养基(P<0.05)。全营养培养基上生长的金针菇的羧甲基纤维素酶和木聚糖酶活力低于缺乏碳源和氮源的培养基(P<0.05)。漆酶活力在无简单氮源培养基上低于全培养基(P<0.05)和无葡萄糖培养基(P<0.05),即复杂碳源和氮源培养基上的漆酶活力低于简单碳源和氮源培养基(P<0.05)。  相似文献   

6.
彩绒革盖菌CV—8漆酶和多酚氧化酶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彩绒革盖菌(Corilusversicolor)是一种具有木质素降解能力的白腐菌,其降解木素的能力主要取决于木质素过氧化物酶、漆酶、多酚氧化酶和愈创木酚氧化酶的活力高低,所以研究其活力和分泌情况对木质素的生物降解、生物制浆和环境保护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国外已有彩绒革盖菌漆酶的报道[1,2],但主要集中在漆酶对木质素作用后所造成的木质素结构上的变化,有关漆酶和多酚氧化酶的活性分析报道较少[3];国内有关的研究报道更少[4,5],至今未见彩绒革盖菌漆酶和多酚氧化酶的研究报道。本文主要测定了彩绒革盖菌…  相似文献   

7.
通过碳源与氮源对白腐菌产漆酶和菌丝体生长的影响 ,定性地研究了白腐菌产漆酶和菌丝体生长的关系。碳源中淀粉最能提高菌丝体的生长量 ,麦芽糖是促进漆酶分泌的最好碳源。氮源中的酒石酸铵能较好地促进漆酶的分泌 ,但几种氮源对菌丝体生长的影响不是很明显。研究显示白腐菌的生长和酶的分泌不同步 ,也不成正相关。  相似文献   

8.
碳源和氮源对彩绒革盖菌液体发酵合成漆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碳源、氮源对彩绒革盖菌液体发酵合成漆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选的几种碳、氮源中,麸皮为试验菌株合成漆酶的较好碳源;酵母浸膏、酒石酸铵、蛋白胨均是比较理想的氮源。不同的碳氮比对彩绒革盖菌漆酶的产量有着显著的影响,高碳高氮是其生产漆酶的最佳条件。在适宜的培养条件下该菌株能合成高活力的漆酶,其酶活力可达298 U/mL以上,产酶周期为6~7 d。  相似文献   

9.
高酶活菌株的筛选及漆酶特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Bavendamn氏反应和液体发酵实验筛选出漆酶高产菌株 ,并对其产酶条件和酶活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71株实验真菌中有 64株Bavendamn氏反应呈阳性 ,且阳性菌株都具有漆酶活性 ;不同菌株产酶培养基最适碳源、氮源不同 ,采绒革盖菌以淀粉为碳源、干酪素为氮源 ,毛栓菌以麦草粉为碳源、硫酸铵为氮源 ,有利于酶的分泌 ;不同来源漆酶性质不尽相同 ,采绒革盖菌漆酶最适酶解温度为 2 5℃ ,最适酶解pH值为4.6,毛栓菌则分别为 3 0℃和 pH 4.0 ;K+ ,Zn2 + 等对 2种漆酶均有激活作用 ,Ag+ 则能明显抑制漆酶活性。  相似文献   

10.
刘稳  马桂荣 《生物技术》1994,4(3):36-39
用脱壁酶(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和蜗牛酶)作用于皮状丝孢酵母ST851制备原生质体。本文就酶的种类、酶液浓度、酶作用时间与温度、酶混合时间、混酶作用效果、酵母细胞的不同生长期诸因素对ST851原生质体形成的影响,进行了较为详尽的探讨。结果表明采用混酶作用(即先用纤维素酶和半纤维素酶预处理后再用蜗牛酶作用)是较理想的破壁条件,在pH5.8、37℃条件下作用3.5-4hr,破壁率最高可达95-98%。  相似文献   

11.
金针菇液体培养特性及胞外酶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宜磊 《微生物学杂志》2002,22(1):34-35,58
测定了金针菇在PDY液体培养基中生长时 ,培养液 pH值的变化 ,蛋白质含量和菌丝球重量 ;研究了羧甲基纤维素酶、半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愈创木酚氧化酶和漆酶的酶活性变化。结果表明 ,在整个培养期内 5种酶均有酶活性 ,但不同酶的活性有较大差异 ,产酶高峰也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2.
氮沉降对杉木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矿化和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为探讨氮沉降对亚热带森林土壤有机碳矿化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规律,在杉木人工林中开展了野外模拟N沉降试验。试验设计为4种处理,分别为N0(对照)、N1(60 kg N?hm-2?a-1)、N2(120 kg N?hm-2?a-1)和N3(240 kg N?hm-2?a-1),每处理重复3次。通过28 d的培养后发现,各土层有机碳日均矿化量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呈下降趋势,而有机碳累计矿化量则逐步增加。不同氮沉降处理下各土层有机碳累计矿化量总体趋势表现为:随着氮沉降量的增加而降低,日均矿化量降低幅度以N1最大,其次是N0和N2,N3降幅最小。相同N沉降处理下,参与土壤碳循环的6种主要酶(蔗糖酶、纤维素酶、淀粉酶、β-葡糖苷酶、多酚氧化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土壤有机碳日均矿化量和有机碳累计矿化量均随土层加深而降低。氮沉降对6种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存在差异,对纤维素酶和多酚氧化酶具有促进作用,而对淀粉酶和过氧化物酶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中-低氮沉降(N1、N2)对蔗糖酶无影响,而对β-葡糖苷酶具有促进作用,高氮沉降(N3)促进了蔗糖酶活性,但抑制了β-葡糖苷酶活性。表层土壤中,土壤有机碳累积矿化量与土壤纤维素酶、β-葡糖苷酶、过氧化物酶活性呈显著正相关。因此,氮沉降促进了表层土壤纤维素酶、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的活性,但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淀粉酶和过氧化物酶,对土壤有机碳矿化也表现出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革兰氏阴性菌分泌蛋白质的途径方深高(复旦大学生化系,上海200433)关键词革兰氏阴性菌,蛋白质分泌途径革兰氏阴性菌能分泌胞外蛋白,例如E·coli分泌溶血素,Er·chrysanthemi分泌果胶酶、纤维素酶、多聚半乳糖醛酸酶、溶血素、白细胞毒等胞...  相似文献   

14.
黑木耳原种胞外酶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黑木耳菌株原种胞外酶活分泌特性,为进行大规模生产用种早期判定提供检测手段。方法:以9个黑木耳栽培菌株的原种为实验材料,分别测定了其胞外漆酶、多酚氧化酶、羧甲基纤维素酶、滤纸维素酶的酶活性变化。结果:胞外漆酶、多酚氧化酶、纤维素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大致相似,酶活随培养时间呈规律性的升高、降低,除个别菌株(3、6)外,不同菌株同种酶活性差别不大,酶活相对较高的菌株有2、3、6、9号。不同菌株酶活高峰出现的时间有差异,较早的出现在培养的第10d,较晚的出现在培养的第70d。结论:被测菌株胞外酶活存在一定的规律性,利用该规律性可检测菌种退化、老化和不利变异。  相似文献   

15.
出芽短梗霉胞外酸性漆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愈创木酚法平板检测10株出芽短梗霉,发现5株菌能够分泌胞外多酚氧化酶,反应最适pH在2.0左右,均属于酸性多酚氧化酶。菌株NG的酶活最高,达110 U/mL。添加H2O2、EDTA以及过氧化氢酶不显著影响菌株NG胞外酶活,表明NG分泌的多酚氧化酶中不含有锰过氧化物酶(MnP)和不依赖Mn2+的过氧化物酶(MiP),属于漆酶(Lac)。  相似文献   

16.
郭迪哲  马敖  胡佳君  李丹  张波  李玉 《菌物学报》2019,38(7):1111-1119
毛榆孔菌Elmerina hispida在生长过程中分泌出一种很重要的酶——纤维素酶,纤维素酶在工业废水处理、有机颜料脱色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利用价值。为充分开发利用毛榆孔菌这一野生资源,本研究采用十字画线法测定不同碳源、氮源、pH和温度对毛榆孔菌菌丝生长的影响,从4个单因素试验中选取3个最优水平进行正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毛榆孔菌菌丝的最适生长碳源是可溶性淀粉,最适生长氮源是酵母膏,最适温度是25℃,最适pH 7.0。驯化栽培的栽培基质为78%木屑,20%麦麸,1%石灰,1%石膏(质量比),30d左右出现原基,40d以后原基分化,形成子实体。通过测定毛榆孔菌在栽培过程中4个不同时期的纤维素酶,发现酶活力最高可达805.63U/g。本试验成功对毛榆孔菌进行了人工驯化栽培,为该菌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通过刚果红染色法和DNS分光光度法对6种芽胞杆菌分泌胞外纤维素酶进行筛选,再通过管碟法测试对5种病原菌的抑菌作用,得到1株芽胞杆菌(菌株编号为X-02)酶活达182.5 U/mL,而且对几种土传病害有抑制作用。并对其产酶发酵培养基碳源、氮源及初始pH、发酵温度、接种量、摇瓶转速和时间进行优化,结果显示该菌株最佳碳源是2%CMC-Na,其次是葡萄糖,二者产酶之差只为21 U/mL。考虑大量生产的成本和方便性(CMC-Na溶解慢),选择葡萄糖为碳源,氮源为2.0%蛋白胨与酵母膏复合氮源,在pH值为8.0、温度37℃、接种量为2%、转速为180 r/m in、时间48 h条件下酶活达到391.0 U/mL酶液,比优化前提高了2.1倍。  相似文献   

18.
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液体培养基培养白毒鹅膏菌,测定培养过程中的pH变化、蛋白质含量2项生理指标与6种胞外酶的活性。结果表明:在整个培养过程中,6种胞外酶均有酶活,但不同酶的活性差异较大,产酶高峰也不尽相同,淀粉酶于第5d达到峰值(198U);羧甲基纤维素酶、微晶纤维素酶和滤纸纤维素酶的酶活变化趋势相近,分别为199、199、198U;愈创木酚氧化酶与邻苯二酚氧化酶的酶活分别在第10d、第11d达到峰值,分别为182、58U。蛋白含量和pH随时间变化,且与酶活力有关。  相似文献   

19.
彩绒革盖菌CV—8漆酶活性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5,自引:4,他引:21  
木质素是一种高度复杂的不定形的芳香族化合物,是仅次于纤维素的第二大再生有机资源,木质素的微生物降解及其有关酶类在制浆造纸工业和环境保护方面具有较大潜力。木质素的生物降解酶主要有木素过氧化物酶、漆酶、锰过氧化物酶和多酚氧化酶等。国外该方面的研究已有不少报道[1-5],但多集中在黄抱原毛平革菌(Phanerochaetechrysosporium)木素过氧化物酶和锰过氧化物酶方面的研究;Leatham和Stahmam曾研究了香菇(Lentinusedodes)的漆酶特性[6];国内有关研究报道较少[7,8],至今未见彩绒革盖菌漆酶研究的报道。我们就此做了些探讨…  相似文献   

20.
黄孢原毛平革菌木素降解酶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孢原毛平革菌木素降解酶系主要由木素过氧化物酶、锰过氧化物酶和乙二醛氧化酶组成。由于该酶系特殊的降解机制,除了木质素,它能降解许多种类的有机污染物,因此在环保方面有巨大的应用前景。本文主要综述了国内外对该酶系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