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荣权 《昆虫学报》1985,(3):314-316
棕魁舟蛾 Megashachia brunnea新种 翅展雄蛾69—77、雌蛾77—87毫米。触角干基部和背面灰白色,其余棕色;头和胸背(具冠形毛簇)棕色与灰白色混杂,其上分别有3、4条暗棕色横线;腹部背面和末端匙形毛簇暗褐色,具浅褐灰色中线,1—4节两侧后半部褐灰色,6—9节两侧各有一条黑棕色纵线,其中8—9节另有一条同样的短纵线,腹面灰褐色具黑棕色中线,基部中央两侧有一对褐黄色长刷形毛簇(有些标本藏在表面毛鳞的下方而不外露);前翅棕色,从近基部到近翅尖的后半部较暗,如呈一大三角形暗斑,中室至亚端线间的翅脉黑棕色,亚端线以外的翅脉褐  相似文献   

2.
六斑鳞纹天蛾Acosmeryx huangshana Meng,新种 雄:体长34.5毫米,翅展68.5毫米。体棕褐色。触角背面棕色,腹面黄褐,纤毛灰白色,中部较粗,向端部渐细,弯钩数节极细。下唇须末节端部略超过头顶,第一节外侧白色,余为赤褐色并杂以灰鳞。头顶棕褐色。颈片及肩片鳞毛褐色。胸部棕褐色。足深褐色,腿节具长而密的黄褐色鳞毛,中、后足胫节至第一跗节的外侧有白色鳞毛,中、后足胫节上的一对端距长度不等,长距约为短距之二倍。前翅棕褐色,外缘较平直,亚外缘线棕黑色,自顶角后方呈弧形延伸至M_3脉端部终止;顶角附近R_4及R_5脉端部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导了枯叶蛾科5新种,其中属于松毛虫属的3新种,其近缘的云毛虫属和杂毛虫属各1种,标本均采自秦岭山系。模式标本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华山松毛虫Dendrolimus huashanensis Hou,新种(图版1-3,图1-3) 蛾翅展52—65毫米,体长23—28毫米;体色有深浅两型。浅色型:体翅黄褐色,触角梗节黄褐色,羽枝灰褐色。前翅中室端白点长圆形,小而明显,中、外横线双重,不明显,深灰褐色,位于外线外侧和中线内侧的横线纹,色泽较浅,亚外缘斑列黑褐色,外缘区灰黄褐色,中线与亚外缘间暗黄褐色,亚外缘斑列前3斑略呈长圆形,后4  相似文献   

4.
本文记述的毒蛾科两新种,是我所同志于1957年和1974年间在四川峨眉山清音阁调查时采到的。模式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峨眉毛眼毒蛾 Medama emeiensis,新种 雄蛾触角干灰白色,栉齿暗棕灰色;体被棕灰色和黑色毛鳞;前翅底色灰白色;上布棕黄色和黑色鳞;翅基部中室下方有一近圆形黑色斑,其边缘棕黄色;内线黑色,中空下方弓形外弯;中底黑灰色;横脉纹棕黄色;外线黑色.从前缘至中室外弯,中室至后缘较直,微内  相似文献   

5.
本文记述斜纹刺蛾属(Oxyplax Hampson)三新种。标本采自云南省。所有模式标本均保存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滇斜纹刺蛾Oxyplax yunnanensis,新种(图1,4,7) 翅展♂24~25毫米,♀26毫米。头和颈板灰褐色;胸背红褐色;腹部暗灰褐色;前翅翅尖较尖,底色红褐,前缘灰褐色,中室以上和外缘区蒙有一层暗灰褐色,外线灰白色具暗边,从翅尖斜伸至后缘中央,微微外曲,端线灰黄色,缘毛两端暗灰褐色,中央灰白色;后翅暗灰褐色,端线灰黄色,缘毛与前翅的相似。  相似文献   

6.
问:棉花的红铃虫和金钢钻二害的形状,生活史、危害状情况如何?答:棉红铃虫的成虫为灰白色,前翅呈尖叶形,正面灰白色,底面银白色,正面有不规则的四条黑褐色横带,翅的全面散有黑褐斑点,缘毛甚长,呈淡灰色。后翅带刀状,正面及底面均为银灰色, 前缘角暗褐色,缘毛长而灰白。腹部略短扁,末端较瘦,背面淡灰色,腹面灰色。前足末端黑色。在华北每年发生二代至三代,以幼虫在棉籽内及室内各种裂隙中,未拔棉株枯桃内,或田面土内枯桃落叶内等处越冬。  相似文献   

7.
在协助周尧教授整理西北农学院收藏的蜡蝉标本中,发现颖蜡蝉科Achilidae 2新记录种,报导如下:马颖蜡蝉Magadha,flavisigna Distant,1906,中国新记录 成虫体长5毫米,翅展16毫米,头、胸部赭色,头窄于前胸背板;头顶短,其长与宽约相等,后缘呈弧形凹入,侧缘脊状,中域凹陷,上有一条不伸达前缘的中脊;额近长梯形,长为宽的二倍,有一条中脊,其两侧凹陷,侧缘脊状,额的基部有一条深褐色的宽横带;唇基有纵脊三条,基部色稍深;喙细长,伸达后足基节;复眼圆形,深褐色;触角短粗,赭色;侧单眼红褐色。前胸背板前缘呈圆角状突出,后缘凹入为钝角状,有三条纵脊;中胸背板也有三条纵脊,于中后域有一黑褐色的大斑,此斑的前缘平截形,侧后缘模糊,略超过侧脊,腹部栗色,前翅长,外缘圆形,后缘近爪片处有向内的小凹陷,斑基部的2/3全为纵脉,近外缘处有一列横脉,前翅色泽为灰褐色,略透明,翅脉色淡,外缘色较深,正个斑面上散布有多个深浅不一的小褐斑,翅脉上也有多个暗色小斑点;后翅比前翅宽,灰褐色,足赭色,后足胫节外侧无刺,其基跗节长, 分布:四川,印度。  相似文献   

8.
三角辜小叶蝉guriahana triangularis(Matsumura),中国新记录 Insect Matsumura:63.94 体基色淡黄,复眼褐色。 头顶稍稍向前尖出,中间长度与复眼间后缘长相等;头顶无条带等其他特殊斑纹。 前胸背板两侧深褐色,小盾片亦为深褐色,基部中间处有一小黄斑,前翅在中间有一很宽的褐纵带,覆盖了翅面的大部分;爪片在中部为一褐斑分开;端横脉周围色淡,前缘端横脉为褐带覆盖:翅端区在内缘和外缘有几块白色斑,后翅透明,大部分脉纹褐色。  相似文献   

9.
蜂形天蛾亚科Philampelinae峨眉曲纹天蛾 Panacra mydon Walker 1856 体长32毫米;翅展53毫米,头顶褐色,翅基片后缘金黄色,胸部及第一腹节背板土灰色,腹部灰色,第三到六节背板两侧杂有白鳞,前翅深灰褐色;顶角下方微内曲,外缘中部微弓出;中线略直,黑褐色向后缘渐宽,其外方有两条褐色锯齿状细线;中室端有一黑点;顶角有一黑褐色斜条,长约4毫米,伸达R_5,并平分顶角,R_4室及R_5  相似文献   

10.
本文记述水蜡蛾属一新种,新种模式标本保存于吉林农业大学昆虫标本室。 吉林水蜡蛾Brahmaea jilinensis Zhang,新种(图1—5) 雄虫体长35mm,前翅长58mm。触角黄褐色,双栉状。体背、腹黑色,头顶在触角间有黄褐色纹,前胸的前缘、肩片具黄褐色边。腹部两侧有黄褐色波形纵纹,纹内有黑边椭圆形斑。前翅外缘为灰褐色边,内侧有一列半圆形斑带,顶角者具黑斑,翅中部由10个不整齐的脉间长黑斑组成中横带,黑斑中间为黄褐和黑褐色,中横带的内外两侧各有5  相似文献   

11.
红灰蝶     
正红灰蝶(Lycaena phlaeas)是鳞翅目灰蝶科昆虫,成虫翅展近30 mm,前翅反面橙红色,外缘带灰褐色,带内侧有黑点,反翅反面灰黄色,亚缘带橙红色,带外侧有小黑点,前后翅内侧都有黑色斑点,只是前翅的斑点相对大而明显,尾突微小,端部黑色。红灰蝶幼虫以酸模属植物为食,以幼虫的形式  相似文献   

12.
孟锋 《昆虫知识》1991,28(4):242-243
<正> 在永登县连城林区森林昆虫调查中,采到较多的尺蛾标本。经鉴定有4种为我国新记录,现简述如下。 1.旋姬尺蛾 Idaea aversata(Linnaeus)中国新记录(图:1) 前翅长13~14mm。触角线形,具纤毛。下唇须短小细弱。后足胫节膨大,内面具毛束,无距;跗节短小,长约为胫节的1/3。额黑色,头顶白色。翅灰色,被大量灰黑色鳞片;前后翅中室端均具小点;前后翅各3和2条灰黑色细线,其中,中线在前翅小点外侧绕过,在后翅斜行于小点内侧,较直;外线浅弧形,微波曲;缘线黑灰色,清晰;缘毛灰色,掺杂少量灰黑  相似文献   

13.
李铁生 《昆虫学报》1974,(3):353-355
库蠓属(Culicoides Latreille)是蠓科种类最多的一属,约占蠓科全部种类的四分之一。亦为重要的吸血昆虫。1972年夏,我所在内蒙伊克昭盟乌审旗采到本属一新种。 乌审库蠓Culicoides wushenensis新种 雌蠓 两复眼无毛并不连接,复眼间距离约为1小眼面直径,无上、下横缝;下颚须第3节明显扩展,长约为宽的2倍,感觉器聚合于一不太深而大的感觉窝内;触角除端部一节外,各节均有嗅觉窝。 中胸背板灰褐色,后盾区有一对暗色纵斑;翅明斑清楚,翅基部有一不规则形明斑,伸达臀室,翅前缘有3个明斑,第一前缘明斑覆盖径中横脉及第1径室基部,向后延伸达肘脉,再向翅端部伸展,斑呈形带状,伸达臀室和第4中室处,第2前缘明斑近圆形,位  相似文献   

14.
黑中齿瓢虫——中国新记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种系Crotch1874年首次发现于苏联西伯利亚,Sasaji 1971年记载日本有分布。1985年7—8月内蒙呼红花尔基林业局韩铁国同志在林场调查时,采得雌虫一头。经鉴定系此种,在我国是首次纪录,现将其特征记述如下: 体大型,体长7.5毫米,宽5.6毫米, 卵图形,背面圆鼓。头及复眼黑色,触角、口器及复眼内凹褐色或黑褐色。前胸背板黑色,两侧具一宽而长的黄斑,前缘具一甚细的黄褐色边,侧缘后半的窄隆边呈黑色。小盾片黑色。鞘翅亦黑色,具浅黄褐色斑纹。每鞘翅各具一卵圆形班,位在小盾片两侧,其前缘紧接鞘翅基缘,另有四条纵斑;内纵斑较窄,位在鞘缝外侧,自全鞘翅长的前1/12处开始直延伸达翅端;中间的纵斑最宽,起始处同前翅,但至翅中部斜向内并于翅全长的2/3处与前一  相似文献   

15.
达摩凤蝶     
<正>达摩凤蝶(Papilio demoleus Linnaeus),又名花凤蝶、黄斑凤蝶。成虫前翅长约46~50 mm。翅正面黑色至黑褐色,中部至亚外缘散布许多大小不等的黄白色斑。前翅外缘中段向内凹陷,基部有7~8道由间断的黄白色短线排列而成的弧形细纹。后翅无尾突,近基部有一浅黄色宽斜带,带外侧靠近前缘有一大型深色眼状纹,臀角外侧有一红色圆形斑。主要寄  相似文献   

16.
山西省棘蝇属二新种记述——(双翅目:蝇科)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体长7—10毫米。复眼被毛较密长。额狭,其宽度约为上方两单眼外缘间距的8/10;间额黑色,近乎与侧额等宽。额鬃7—8对。侧颜中部为触角第三节的2倍宽。触角长,第三节略短于第二节的2倍,芒羽状。口上片位于额前缘处或稍突出于额前缘。颊浅灰色,颊毛黑。颊高为眼高的1/4。下颚须黑而细长,末端不膨大。 胸 黑,具灰色粉被和4纵条。前胸基腹片、前胸侧板中央凹陷、翅侧片均裸。中鬃0 2;背中鬃3 4;翅内鬃0 2;翅上鬃2;翅前鬃长大。背侧片与下侧片的后气门前助有毛;前气门黄色,后气门暗棕色。腹侧片鬃1:2。小盾共具5对缘鬃(包括基鬃、侧鬃、亚端鬃、端鬃和前基鬃),以基鬃和端鬃最为长大。小盾心鬃1对。小盾片边缘及下面裸。  相似文献   

17.
本文记述我国天蛾12个新种及新亚种。模式标本均存于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1.川锯翅天蛾 Langia zenzeroides szechuana,新亚种(图版Ⅰ,1) 翅展160毫米,体长50毫米。触角背面灰白色,腹面黑色;肩片上有较宽的赭黑色纵条,两侧灰色;胸部背板黄褐色,足短,灰蓝色,跗节上有黑环。腹部灰褐色,披有褐色长鳞毛,毛端灰白;尾节暗灰有三条灰白色纵带;前翅暗银灰色,有白色散纹,后半部散布紫点,  相似文献   

18.
灌木,高约1米。当年生小枝淡褐色,有微柔毛,一年生以上的小枝灰褐色或淡灰色,近于无毛。叶薄革质,卵形或椭圆状卵形,稀长圆状卵形,长5.5-6.5厘米,宽3厘米,顶端有凹缺,在凹缺中间有软角质短尖头,基部近于圆形,稀宽楔形,边缘微反卷,上面深绿色,下面淡绿色,两面除沿叶脉被微柔毛外,其余部分无毛。中肋在上面微凹陷,在下面稍凸起,侧脉13-15对,在两面均仅微现,小叶脉网状,叶柄长1-1.5厘米,有微柔毛。外侧密被灰色微柔毛和稀疏的腺体。  相似文献   

19.
秦岭山地太白红杉种群种实性状的生态可塑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研究了太白红杉6个种群中13个种实性状的变异情况.结果表明,太白红杉种实性状在种群内和种群间均存在广泛的变异,除种子宽和种鳞宽的差异在种群间不显著外,其它11个性状在种群间差异均极显著;种群间种鳞长、种鳞宽、球果长宽比、种翅长和种翅宽的变异程度比种群内大,其它8个性状在种群内的变异程度比种群间大.海拔对太白红杉种实性状的影响比较明显,其中种子宽、种鳞长、种翅宽、种鳞宽、球果长、球果宽和种鳞数与海拔呈负相关,种子宽和球果宽相关性显著,种鳞长、种翅宽、种鳞宽、球果长和种鳞数相关性极显著;坡度与种鳞长宽比呈负相关;年降水与球果宽呈正相关.种子长宽比和种翅长宽比与海拔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20.
陈一心 《昆虫学报》1984,(3):326-329
冥夜蛾属Erebophasma Boursin隶属夜蛾科切根虫亚科,模式种:Erebophasma haematina Bisn,主要特征为:雄蛾触角双栉形,栉齿长,端1/5无栉齿,呈线形,喙发达,下唇须短,多数不超过头顶,第1、2节有前伸的毛,第3节短,复眼表面有短纤毛,边缘有长睫毛,额光滑无突起;胸部被毛,后胸有毛簇,前足、中足及后足的胫节均具刺;腹基节有毛簇;前翅有一副室;钩形突短宽,端部较平,抱器瓣端半部渐窄,端部分叉,抱钩不显,瓣背缘近端部内侧或有一丘形突起,阳茎细,多呈拱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