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6 毫秒
1.
<正>关注与探索人类起源和演化历史源于我们对自身认知的强烈愿望。从猿到人,我们的祖先行走暴露在茫茫大地之上,既没有食草动物惊人的奔跑速度,也没有食肉动物锋利的牙齿,我们的祖先是凭借什么生存并繁衍下来的呢?今天我们都知道,因为我们的祖先可以制作并使用工具,可以猎杀动物获取食物,工具对人类演化繁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这个认识到17世纪才开始形成于欧洲。有学者注意到一些似乎被打磨过、修理过的"奇石"常常与已经灭绝的  相似文献   

2.
马东东  裴树文 《化石》2016,(2):11-17
正在人类漫长的演化历史中,工具无疑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工具的使用不但能弥补人类一些生理机能上的不足,还能在不断地被利用和改进中促进人类智力的发展。远古时代的工具可能纷繁多样,保留到今天的主要是不易腐烂的石质工具(通常所说的"石制品","石器")。石质工具是人类有意识制作的产品,通过石质工具,古人类能加工木质工具,能肢解动物尸体并敲骨吸髓,这是我们祖先能在复杂多变的环境中成功生存下来的重要原因。石质工具是古人类学家研究早期人类演化和生存行为的重要材料,因此探求最早的石质工具制造者是学术界长期关  相似文献   

3.
王小波 《化石》2002,(2):13-15
1770年6月 ,英国探险家库克船长率“努力”号探险船来到澳大利亚大堡礁近岸 ,看见一种腹部有个袋子的奇怪动物 ,就询问土著居民 ,对方回答了一句“坎格鲁” ,于是库克就把这种怪兽称为“坎格鲁”。后来才得知 ,“坎格鲁”并不是怪兽的名字 ,而是当地话“听不懂”的意思。动物学界把这种动物划归有袋类 ,是澳大利亚特有的袋鼠。今天一提起澳大利亚 ,人们自然就会想到袋鼠。可事实上 ,澳大利亚并不是袋鼠的故乡!动物地理学家认为 ,几百万年前袋鼠曾在欧洲居住过 ,欧洲很可能是它们的故乡。古生物学家也认为 ,有袋动物的故乡是在北半球。…  相似文献   

4.
<正>为何我们天生怕蛇?为什么我们受不了指甲刮黑板的声音?科学家认为我们怕蛇是因为远古时期,蛇对我们的祖先造成过致命的伤害;而我们怕刮黑板的声音则与某类猴子在察觉到危险情况时发出的声音相仿。可见这两种恐惧都是祖先遗传给我们的,也属于遗痕行为。"艾森导演,这个计划我觉得……"托尼我一边说着一边推门而入,紧接着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十分诡异的画面——只见艾森导演站在桌子旁,歪着脖子,扭着身体,一只手扶着桌子,另一只手反背在身后,拿着一支笔,正在背上蹭。  相似文献   

5.
正在我们这个美丽的星球上,动物迁徙无处不在。大家总是忙着迁来迁去,有些动物甚至做出跨越大洲的壮举。远的不说,最近,非洲的角马就在大迁徙。曾经有一只角马告诉我,它天生愚钝,迁徙的时候总找不着北,希望我能送它一张角马迁徙地图。我想了想,觉得这事儿最好这样干:制作一张更实用的动物迁徙大地图,提供给更多有这种需求的动物,帮助大家好好迁徙,好好生活。可是,制作这张地图需要一些关键信息。接下来,让我们一起细数那些常见的迁徙动物,看看哪位哥迷能根据本文提供的信息,在世界地图上绘出动物的迁徙路线。  相似文献   

6.
兽类(哺乳类动物)具有很发达的内骨骼,简称为骨骼。它的形态和构造因动物的种类大小和生活环境而不同。无论是研究兽类的形态、生理、分类、生态或进化等各方面,骨骼标本是最重要和最可靠的资料之一,在动物学教学上,骨骼标本也是最基本的教材。这里我们简单地介绍一些兽类骨骼标本制作的方法,以供读者参考之用。 (一)工具和用品刀和剪是制作骨骼标本最基  相似文献   

7.
狗,人们对它是再熟悉不过了。它是人类最早驯养的家畜,与人为伍至今,忠实效劳、多才多艺、助人为乐,在与人类的长期相处中有着重要贡献。法国著名古生物学家居维叶曾把它誉之为:“人类最出色、最完美的战利品。”一、祖先遥远驯养已久狗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四千万年前的始新世。当时生活着一种体小尾长,善跑而又会上树的早期新食肉类动物——麦牙兽(Miacis),它是熊、浣熊和所有犬科动物的原始祖先。麦牙兽在始新世末和渐新世初,又分化出几个分支:一支演变为熊;一支演变为浣熊;另一支发展为指狗和拟指狗(也称“黄昏犬”),这一支在中  相似文献   

8.
1964年5月31日,从贵州省安龙县八坎的山洞中采得两只蝙蝠标本,经鉴定一为果蝠一为鞘尾蝠,均为贵州省新纪录,前者为一未长成个体。同年6月30日,在原地又获棕果蝠6只,鞘尾蝠2只。兹作报导如下。 l.棕果蝠 Rousettus leschenaulti Desmarest3,3。其中3个标本(1,2)所有臼齿均已完全长好,是成年的个体,尤其是一个雄性标本最大,齿冠磨损较  相似文献   

9.
制作蛇、壁虎、蜥蜴等小型动物标本,常用的办法是先将材料固定,再将材料用线缚在玻璃片上,然后放人甲醛溶液中保存,成为浸制标本。用这种方法制作的标本不生动,一看就是“死”的(图1)。我们用明胶将材料粘贴在玻璃片上,不用线绑,这样制出的标本栩栩如生,极象活的动物爬在标本瓶中(图2)。自1980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叶猴、金丝猴、长臂猿自由取食时的利手现象。本研究共用金丝猴12只(雄性8只,雌性4只),叶猴25只(雄性16只、雌性9只),长臂猿5只(雄性3只,雌性2只)。对每个动物而言,总观察次数不少于30次,其结果显示:在雄性金丝猴中,62.5%的动物显示右利,25%显示主利,12.5%无利手现象。在雄性叶猴中,62.5%的动物显示右利,18.7%显示左利,18.7%无利手现象。在3只雄性长臂猿中,2只显示右利,一只无利手现象。 统计结果表明:雄性金丝猴有明显的右利手现象(P<0.05),雄性叶猴右利手现象接近显著(P=0.06),长臂猿因观察数量太少,未进行统计。 在上述三种动物中,雌性个体无利手现象。 木工作结果提示:(1)雄性金丝猴,叶猴在自由取食时具有右利手现象,长臂猿也可能有右利手现象,(2)大脑两半球的不对称性与性别有关。  相似文献   

11.
显微注射法制备转基因小鼠的技术研究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转基因技术是发生工程学或胚胎操作技术中的一部分。这一技术包括有受精卵的采集,受精卵的体外培养,胚胎移植等技术,转基因动物制作是其应用技术之一,它是将外源DNA片段用显微注射法直接注入受精卵原核,使外源DNA随机整合到寄主基因组中而形成转基因小鼠。我们建立完善这一技术的目的是在实验动物的生产中为转基因动物的生产提供稳定可靠的保证。我们将pCXTGAP、pCSLN等基因分别注入受精卵原核制备相应的转基因动物模型,并从中总结较佳的操作技术。结果经检测阳性转基因小鼠占出生幼鼠的1638%。我们认为不仅要有精细的微注射技术、动物的选用和饲育、严密的胚胎操作都是转基因动物制作成功的重要条件。  相似文献   

12.
美发现动物和真菌的共同祖先美国海洋生物学家Wainrisht等最近根据核糖体RNA序列的种族发生分析,探讨了多细胞动物的起源。他们发现,动物的谱系是单元的,它包括了领鞭毛虫类。认为动物和真菌的最近的共同祖先是鞭毛原生生物。江开治编译(根据:《Scie...  相似文献   

13.
狗起源之谜     
犬科动物的祖先拥有修长的四肢,便于疾走,它们还具有超凡的嗅觉,一副大嘴更有助于衔住猎物。犬科动物很聪明,狐狸就是其著名的代表,在中外寓言中它常以足智多谋的形象出现,而生活中常见的狗就来自我们祖性。爱狗之人,更是确信无疑狗能明白他们的心意。而对狗的行为的最新研究则为此提供了更加客观的证据,证实狗确实比其他动物更善于领会人类的微妙意图,这一点超过人类的近亲——黑猩猩以及狗的近亲——狼。文比较悲观,他认为“大多数家养动物的起源,也许会永远暧昧不明”。狗的多样性如此明显,达尔文倾向于认为狗的祖先很可能是豺,因为豺的多样性也十分明显。在达尔文所处的时代,没有任何学科可以给出真正坚实  相似文献   

14.
我们的祖先一度是素食者,但很早以前却变成了食肉者,不过这可不是件容易的事。人类是很奇特的动物。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我们人类形成了一些独特的体质特性:用双腿行走;有很大的脑子;由于没有明显的“发情期”,难以说出女人何时怀孕;制造工具比体质上的进化对适应趋势的影响更大。人类还有一些行为上的特性:具有创造艺术、音乐和语言的能力;有男女结对为偶的习惯;与其他灵长类相比,我们吃更多的肉食。我们现在谈谈人类的食物——争论多年的古生物学问题:什么时候、为什么以及如何开始吃这么多肉食。就许多人而言,在食物上现在有很大的选择余地。而在遥远的过去,获取食物可是件很伤脑筋的事。一般认为,与我们亲缘关系最近的灵长类大部分部是素食者,在某一关键时刻,我们的远祖经历过一次大的转变:从大部甚至是全部素食转变成吃大量的肉食。这样的转变并不是常有的事。现在不大容易找到很好的例证,用以说明起源于素食的祖先而进化转变为食肉  相似文献   

15.
五、动物行为的动机(Motivation) 人们经常可以看到,当周围环境发生变化的时候。动物的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改变。例如:一只睡觉的狗当主人走近它时它会醒来,一只正在啄食的鸽子当它看到一只老鹰在空中盘旋时它会飞走。因此我们可以说.外部刺激是引起动物行为变化的一类因素。但是,人们也经常看到,当周围环境不发生变化的时候,动物的行为也会发生改  相似文献   

16.
一种简便制作动物骨骼标本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骨骼标本是动物学研究和动物学教学不可缺少的教具 ,但用以往方法制作动物骨骼标本难度很大 ,用生物学或化学的方法处理 ,成本高并且制作技术复杂。在教学实践中 ,我们研究了一种制作动物骨骼标本的方法 ,简便易行 ,便于推广 ,成本可下降到原成本的80 %以下 ,尤其是小动物骨骼标本 ,其制作更是精致。下面以鲫鱼为例来说明骨骼标本的制作的全过程。1)先把鳞片去掉 ,然后把鲫鱼放到黄粉虫 (现在养殖业用的一种昆虫 )的盘内 ,黄粉虫的数量以能包围整个鱼体为限 ,以三、四龄虫为佳。因为黄粉虫是杂食性虫类 ,蔬菜、水果、谷皮和肉类都可成为…  相似文献   

17.
嵌合体动物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嵌合体动物 (Chimeras)是指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具有不同遗传性的细胞系组成的聚合胚发育成的个体。早期嵌合体动物主要作为发育生物学中的一种十分有用的工具 ,用于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组织器官的发生等 ,1986年建立“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StemCell,EScell)介导的转基因的途径”[1-2 ] ,可制作带有定点突变基因的动物品系。用基因打靶策略可以精确构建疾病的动物模型 ,在各个水平研究基因功能 ;用基因诱捕策略可以鉴定新基因和分析它们在生物现象中重要性 ,这是其他转基因方法所不能比拟的。嵌合体动物的获得…  相似文献   

18.
会走的古鲸     
前几年、巴基斯坦的古生物学家发现一种动物头骨化石,他们认为这是现代鲸的祖先,生活在5千万年前。有趣的是,它的大多数时间可能是在陆地上度过的。  相似文献   

19.
采用风干方法制作鸟类标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剥制方法制作鸟类标本,过程复杂,技术要求较高,填装、整形准于掌握。特别是对一些中小型鸟类,要想做成一个栩栩如生的生态标本就更困难了。针对上述缺点,我们对制作中小型鸟类标本做了一些改进,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我们采用自然风干的方法,制作中小型鸟类(也包括蝙蝠等适于此种制作方法的其它动物)标本,不仅省去了剥制过程中,剥皮和填装等较难掌握的环节,而且不失其自然形态,易于整形。现将制作方法介绍如下:一、工具和材料的准备镊子、软毛刷、仪眼、烧杯、钟形罩、滑石粉、福尔马林、高锰酸钾。二、制作前的处理  相似文献   

20.
遗传学教材中,一般是用蝗虫做动物减数分裂实验材料的。本文介绍一种用雄性小鼠细胞制作减数分裂标本的方法,整个制作过程用时较短,方法也很简单,一般生物教学实验室都能完成。1方法和步骤(1)选雄性成年小鼠1只,腹腔注射秋水仙素溶液(约2μg/g体重)。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