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鼻饲法在ICU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选取的100例ICU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给予改良鼻饲法,对照组常规鼻饲,观察并比较2组患者营养状况、血糖水平、鼻饲相关并发症的差异。结果:肠内营养支持2周后,观察组与对照组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但观察组鼻饲2周后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鼻饲前后血红蛋白水平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鼻饲1周血糖水平、鼻饲2周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鼻饲第1天(P<0.05),但观察组鼻饲1周血糖水平、鼻饲2周血糖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肠内营养支持2周后,观察组呕吐、高血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反流、腹泻发生率均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改良鼻饲法有利于减缓ICU患者营养状况恶化,有利于ICU患者控制血糖水平,有利于减少鼻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营养支持应用于临床喉癌手术治疗后对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湖南省长沙市第四医院2015年7月—2016年12月期间收治符合要求的喉癌患者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饮食干预,观察组给予均衡营养支持,分析两组手术前后免疫功能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总淋巴细胞计数(TLC)无明显差异,术后观察组各指标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别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现腹痛、腹泻、咽瘘等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喉癌手术治疗的患者应用营养支持可提升患者术后免疫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3.
摘要 目的:探讨胃肠外科术后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ERAS)及大承气冲剂对患者手术应激影响。方法:选取我院近3年所收治的80例胃肠外科手术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40例,两组患者围手术期分别采取ERAS及大承气冲剂、传统处理方法及常规西医治疗结合安慰剂,对比围手术期不同处理方式对患者手术应激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前心理(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ilton Anxiety Scale,HAMA))、生理(C反应蛋白(CRP)、肾上腺素、皮质醇)应激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手术后7 d,研究组患者各项应激指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各营养状态对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比指标发现,各营养指标均应激降低后,逐渐恢复,研究组患者术后3 d降低程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手术后7 d逐渐恢复术前水平。结论:胃肠外科术后ERAS及大承气冲剂更有利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术后应激反应更轻,促使患者机体营养状态稳定,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促使患者术后康复,值得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蛇志》2015,(4)
目的观察肝功能损害鼻饲患者使用支链氨基酸肠内营养制剂后对蛋白质代谢的影响。方法将60例肝功能损害的鼻饲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两组均于早期给予鼻饲肠内营养,治疗组给予支链氨基酸肠内营养制剂,对照组给予普通型匀浆膳肠内营养制剂,并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第1天及治疗后第14、30天的血清清蛋白(ALB)变化情况。结果两组ALB变化比较,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功能损害的鼻饲患者早期使用支链氨基酸肠内营养制剂能较快改善蛋白质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探讨肠内营养联合微生态免疫营养在老年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6年5月—2019年2月收治的94例老年急性脑梗死并梗死侧颈动脉狭窄≥50%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围手术期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研究组给予肠内营养联合微生态免疫营养支持。检测两组治疗前、后血清白蛋白(ALB)、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免疫相关指标(CD3+、CD4+、CD8+、CD4+/CD8+)、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脑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观察术后并发症。结果 研究组治疗后血清ALB、TP、PA及CD3+、CD4+、CD4+/CD8+与治疗前比较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各血清指标均低于治疗前及研究组(均P<0.05);研究组治疗后NIHSS评分低于治疗前及对照组(均P<0.05);研究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行颈动脉狭窄支架成形术治疗的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围手术期给予肠内营养联合微生态免疫营养,可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维持免疫功能,并可促进神经功能改善,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喉癌患者营养风险并探讨个体化营养干预对喉癌患者的效果。方法:于2012年1月-2016年12月选取四川省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和四川省肿瘤医院住院治疗的553例喉癌患者,采用营养风险筛查工具(NRS 2002)评估其营养风险,并将存在营养风险的262例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140例)和对照组(122例),分别给予个体化(根据具体情况选择肠内营养或肠外营养,总能量、蛋白质的估计以及营养制剂的合理选择等)和家属自备匀浆制剂营养支持,观察并比较其一般住院指标、营养状况指标和远期生存质量等。结果:553例喉癌患者存在营养风险者262例,营养风险发生率47.4%;干预组住院时间、咽瘘发生率和术后放化疗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干预后营养相关指标(体重、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和淋巴细胞总数)优于干预前(P<0.05),营养相关指标干预前后差值干预组优于对照组(P<0.05);癌症治疗功能评价系统专用头颈量表(FACT-HN)评分干预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喉癌患者营养风险发生率较高,积极个体化的营养支持不仅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甚至提高患者远期生存质量,有必要对喉癌患者制定个体化营养支持方案,提高预后和远期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制剂联合谷氨酰胺、低分子肝素对老年重症肺炎患者炎症程度、T淋巴细胞亚群分布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2019年2月本院收治的老年重症肺炎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45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同时接受早期肠内营养制剂,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入谷氨酰胺、低分子肝素,持续1周后评估疗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血清炎症介质[高迁移率族蛋白(HMGB-1)、白介素-17(IL-17)、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及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CD3+、CD4+、CD8+T淋巴细胞、CD4+/CD8+比值]分布水平的差异,记录治疗期间药物相关不良反应、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1周后,研究组患者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血清中HMGB-1、IL-17、MCP-1、CRP、PCT的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外周血中CD3+、CD4+T淋巴细胞分布水平及CD4+/CD8+比值大于对照组,CD8+T淋巴细胞分布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两组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腹泻便秘、皮疹水泡发生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的弥散内血管内凝血、脓毒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两组间心力衰竭、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重症肺炎患者在早期肠内营养制剂应用同时采用谷氨酰胺、低分子肝素进行联合干预,可积极提升疗效并均衡机体炎症反应、免疫紊乱,一定程度减少严重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摘要 目的:对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新鲜期(急性期和亚急性期)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OVCF)伴随和不伴随椎体内裂隙征疗效进行比较。方法:以行PVP术治疗OVCF的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研究组A为OVCF伴随椎体内裂隙征(intravertebral cleft, IVC)患者,研究组B为OVCF不伴随IVC患者,以手术时间、所使用的骨水泥量,手术前、术后2 d、术后6个月患者VAS评分、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及Cobb角为指标,考察PVP的治疗效果。结果:与研究组A比较,研究组B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患者手术时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B骨水泥量显著降低(P<0.05)。两组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患者手术前、术后2 d和6个月的VAS评分均无显著差异(P>0.05);同组急性和亚急性期患者手术前后VAS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与手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2 d和6个月的VAS评分显著降低(P<0.05)。两组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患者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无显著差异(P>0.05);与同组急性期比较,术前亚急性期患者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显著降低(P<0.05);与手术前比较,术后2 d和术后6个月骨折椎体前缘高度均显著增加(P<0.05),术后A组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患者椎体前缘高度较术后B组显著增加(P<0.05)。术前B组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患者Cobb角较A组无显著差异(P>0.05),与同组急性期比较,术前亚急性期患者Cobb角显著升高(P<0.05);与手术前比较,两组术后2 d和术后6个月的Cobb角均显著降低(P<0.05),术后A组急性期和亚急性期患者Cobb度显著低于术后B组(P<0.05)。结论:PVP治疗新鲜期OVCF伴随和不伴随椎体内裂隙征均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脑出血患者术后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支持的营养支持效果。方法:将高压氧科脑出血患者分为肠外营养(PN)组、肠内营养医用制剂(EN1)组、肠内营养医用食品(EN2)组,比较3组患者营养支持治疗3w后血清白蛋白(ALB)、甘油三酯(TG)及CD3+、CD4+等免疫生化指标,观察恶心、呕吐与腹泻等消化道症状,并测量AMC、TSF值。结果:3组生化指标ALB、TG、CD3+、CD4+等指标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营养支持后比较,PN组血清ALB水平最低,EN2组血清ALB水平最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PN组血清TG水平较EN1、EN2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1)。EN2组CD3+、CD4+较PN及EN1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EN组平均住院时间、治疗费用明显低于PN组,EN2组低于EN1组,3组间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肠内营养制剂虽无改善脑出血术后患者的远期疗效的明确依据,但可在急性期治疗中减少并发症及住院时间、降低治疗总费用。与肠外营养相比,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较好地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10.
李峰  朱旭峥  张新胜 《生物磁学》2011,(14):2752-2755
目的:评估鼻饲极低蛋白匀浆饮食联合α酮酸疗法是否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老年患者病情发展,改善患者营养状况。方法:将我院收治的无法耐受常规低蛋白饮食治疗的肾功能衰竭的老年患者,共24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2例,一组病人给予极低蛋白匀浆饮食联合α酮酸治疗,为α酮酸组;一组病人给予单纯低蛋白匀浆饮食,为低蛋白组,均进行了6个月的治疗,然后调查患者营养状况。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总蛋白(TP)、白蛋白(ALB)、前白蛋白(PA)水平较治疗前上升,无明显营养不良,但α酮酸组上升幅度更大(P〈0.05)。与治疗前相比,α酮酸组患者经治疗后,血胆固醇(CH)、三酰甘油(TG)、磷(P)水平均下降,血钙(Ca)水平上升(P〈0.05),上述指标在低蛋白组无显著性改变。两组患者治疗后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在治疗期间均保持稳定。结论:①极低蛋白匀浆饮食联合α酮酸疗法和单纯低蛋白匀浆饮食治疗在短期内均可延缓慢性肾功能不全进展并改善营养状况,而且前者效果更优;②联合α酮酸治疗对改善血脂和钙磷代谢紊乱具有明显作用,单纯低蛋白肠内营养治疗无显著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实施饮食护理和普通护理对胃癌术后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选取的70例胃癌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饮食护理组通过结合营养评估结果与膳食习惯制定个性化食谱,普通护理组日常饮食不进行干预,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的营养状况、生活质量、并发症情况。结果:饮食护理组患者血清总蛋白(TP)、MNA评分显著高于普通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清白蛋白(ALB)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护理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QLQ-STO22)反流、焦虑、体型三个项目评分显著低于普通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其他6项评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饮食护理组反流性食管炎、肠梗阻、倾倒综合征发生率显著低于普通护理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胃出血、胃瘫发生率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胃癌术后患者实施个性化饮食护理能够提高患者机体营养状态,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生菌强化早期肠内营养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7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留置胃管鼻饲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益生菌强化肠内营养治疗,加用双歧三联活菌胶囊630mg研磨水化后自鼻饲管内注入,3次/d,连用4周。结果治疗4周后,两组患者GCS评分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上升更明显(P0.05);两组患者ALB(白蛋白)和LYM(淋巴细胞计数)明显下降(P0.01或P0.05)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小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NB(氮平衡)明显上升(P0.01或P0.05),且观察组上升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清IL-6和IL-8明显下降(P0.05或P0.01),且观察组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强化肠内营养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疗效确切,可提高其GCS评分,减缓其营养状况恶化,改善免疫功能,抑制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探讨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镇痛中地佐辛应用的有效性及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0月~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需接受腹腔镜下胃癌根治术治疗患者120例,按照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布托菲诺进行术后镇痛,研究组应用布托菲诺联合地佐辛进行术后镇痛,分析两组患者镇痛效果、炎症反应以及术后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对比两组患者镇痛安全性。结果:研究组术后24 h、48 h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sualAnalogueScale/Score,VAS)评分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 h、12 h布氏舒适评分(Brinell Comfort Score,BC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24 h、48 h的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24 h、48 h 的IL-2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6 h、12 h、24 h的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前以及术后48 h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DBP)、收缩压(systolic blood pressure ,SBP)以及心率(heart rate,HR)水平在麻醉前、气管拔管后5 min以及10 min时变化无明显差异(P>0.05),对照组HR、SBP以及DBP水平在气管拔管后5 min以及10 min时高于麻醉前(P<0.05),研究组气管拔管后5 min以及10 min时HR、SBP以及DB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对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患者术后进行镇痛干预时,在布托菲诺的基础上联合使用地佐辛可有效降低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提高镇痛效果,降低患者应激反应,且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摘要 目的:探讨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NI)、炎症标志物与结直肠癌患者预后、术后并发症的关系。方法:纳入我院2017年12月~2019年12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150例行回顾性分析。在手术前,评估患者的PNI,并采血检测血小板计数(PLT)、中性粒细胞数(NE),计算PLT与淋巴细胞比值(PLR)、NE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分析患者术后并发症情况,并分成并发症组、无并发症组,根据术后12个月的预后情况,分成生存组、死亡组。比较术后有无并发症及不同预后患者的PNI、PLR、NLR,分析影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在150例患者中,术后有26例(17.33%)发生并发症,124例(82.67%)无并发症;术后12个月内死亡19例(12.67%),生存131例(87.33%)。并发症组术前PNI低于无并发症组,PLR、NLR高于无并发症组(P<0.05),死亡组术前PNI低于生存组,PLR、NLR高于生存组(P<0.05)。Logistic多元回归模型分析显示:开腹手术、术前营养风险、术中出血量≥200 mL、PLR≥147.98、NLR≥2.86是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PNI≥51.94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保护性因素(P<0.05)。COX多因素模型分析显示:临床分期为Ⅲ期、肿瘤直径>4 cm、脉管癌栓、浸润深度为T3+T4、PLR≥147.98、NLR≥2.86是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PNI≥51.94是预防死亡的保护性因素(P<0.05)。结论:术前PNI下降以及PLR、NLR升高会增加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并发症以及死亡风险,三者是患者术后并发症与预后不良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5.
摘要 目的:观察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术后经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联合益生菌干预后,患者免疫功能、肠黏膜屏障功能以及营养状况的变化。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20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136例。根据入院顺序奇偶法分为对照组68例和研究组68例,对照组给予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益生菌干预,对比两组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分、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肠黏膜屏障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干预14 d后白蛋白(ALB)、血红蛋白(Hb)、转铁蛋白(TR)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干预14 d后免疫球蛋白G(IgG) 、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干预14 d后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均较干预前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丙二醛(MDA)较干预前降低,且研究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干预14 d后GCS评分升高,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膳食纤维的肠内营养干预可有效改善重型颅脑损伤术后患者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肠黏膜屏障功能,同时还可减少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研究肠内营养、肠外营养、常规补液对胃癌术后患者临床结局的影响。方法:择我院住院治疗并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胃 癌患者183 例,随机分至肠内营养组、肠外营养组、常规补液组,分别行相应的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术前/ 后1 天及术后 8 天体重、白蛋白、淋巴细胞计数的变化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营养支持费用、术后住院时间、总费用。结果:常规补液组术后第 8 天体重较术前1 天明显下降;肠内、肠外营养组患者体重下降幅度均明显低于常规补液组;肠内、肠外营养组术后第8 天白蛋白 水平升高显著,且明显高于常规补液组;肠内营养组患者术后第8 天淋巴细胞明显上升,且较常规补液组有明显升高。肠外营养 组、常规补液组患者肝功能损害、血脂升高、血糖升高的发生率均明显高于肠内营养组;肠外营养组患者肝功能损害、血脂升高发 生率明显低于常规补液组;肠内营养组患者切口腹腔感染及肺部感染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常规补液组。与常规补液组相比,肠 外、内营养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肠内营养组患者总费用明显偏高;与肠外营养相比,肠内营养组、常规补液组营养支 持费用明显降低,肠内营养组患者总费用显著下降,上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癌术后患者行肠内营养可大大 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并减少患者住院费用,缩短术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一种智能营养自动筛查系统与NRS 2002在肿瘤患者中的适用性,从而为营养筛查工作的落实提供一种新的方法和选择。方法:采取连续取样的方法,对205名住院成年肿瘤患者进行观察性的横断面研究。在入院后24h内营养师利用NRS 2002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筛查,同时智能营养筛查系统从医院信息系统(HIS)和实验室信息系统(LIS)中提取智能营养相关数据指标,如BMI、体重下降、进食减少、ALB、膳食医嘱等,对患者进行营养风险识别。χ2 检验比较两种营养筛查与评估工具结果差异,用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及Kappa 值分析比较两种营养筛查与评估工具的评定效果。结果:采用NRS 2002筛查发现59人(28.8%)存在营养风险,同时智能营养筛选系统检测出78名患者(38%)存在营养风险。与NRS 2002相比,智能营养筛选系统的灵敏度为83%、特异性为80.1%、约登指数为0.63、Kappa为0.58。NRS 2002和智能筛查系统均与体重、体重下降、BMI、影响进食的症状存在明显相关性(P<0.01),但智能筛查系统在影响进食症状、体重下降、BMI的相关性明显优于NRS 2002。NRS 2002与智能筛查系统也存在明显的相关性(r=0.349,P<0.000)。NRS 2002<3分组较NRS 2002≥3分组的体重、BMI、TP、ALB、LY、HGB、RBC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智能筛查系统无营养风险组与营养风险组在体重、BMI、ALB、HGB、RBC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智能营养筛查系统的敏感性和特异性用于住院肿瘤患者尚可以被接受,可用于筛查和早期识别存在营养风险的住院肿瘤患者,但需要在更多的病种和患者中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8.
摘要 目的:探讨穴位针灸联合泼尼松治疗无听力变化耳鸣的疗效及对血清5-羟色胺 (5-hydroxytryptamine,5-HT)、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20年1月所收治的160例无听力变化的耳鸣患者,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8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波尼松治疗,研究组患者采取穴位针灸联合泼尼松治疗,对比不同治疗方式治疗无听力变化的耳鸣疗效、听力障碍分级以及对血清5-HT、GABA影响。结果:两组治疗前气导平均听阈水平、耳鸣程度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气导平均听阈水平、耳鸣程度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85.00 %明显高于对照组53.75 %(P<0.05);研究组的听力恢复正常的人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中度听力障碍人数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研究组的轻度听力障碍人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各神经递质含量(5-HT、GABA)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研究组治疗后5-HT、GABA改善程度较对照组更加明显(P<0.05)。结论:穴位针灸联合泼尼松治疗无听力变化耳鸣的疗效显著,可改善患者的听力、耳鸣,调节中枢性神经递质含量,疗效明显优于单独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分析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急性下肢深静脉血栓(DVT)形成中NLR、MPVLR、MPV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于本院2020年10月-2021年10月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筛选80例开展研究,纳入对象接受手术治疗后3到5日内接受彩色超声下肢DVT检查,依据检查证实是否发生下肢DVT作为分组标准,将结果证实发生下肢DVT患者43例纳入观察组,未发生的37例纳入对照组。两组同时接受血常规检查,汇总平均血小板体积(MPV)、淋巴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并依据结果计算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计数(NLR),平均血小板体积/淋巴细胞计数(MPVLR),对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性分析,判断发生/未发生组别患者各项指标从差异,进而评价MPV、NLR、MPVLR对术后急性下肢DVT形成诊断的诊断价值。结果:发生下肢DVT与未发生下肢DVT患者,在性别、年龄、慢性病史(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史、体质量指数等方面,未见明显差异(P>0.05)。和未发生下肢DVT患者相比,发生下肢DVT患者中心粒细胞相对较低,淋巴细胞和血小板计数相对加高(P<0.05)。两组在白细胞上差异不大(P>0.05)。发生下肢DVT患者MPV、NLR、MPVLR明显高于未发生手术患者(P<0.05);肿胀天数在7天及以上、高于7天患者在NLR指标上差异不大(P>0.05),而在MPVLR上组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MPV、NLR、MPVLR指标对于判断全膝关节置换术治疗后判断是否发生急性下肢DVT具有较高诊断价值,其中MPVLR可作为下肢DVT早期诊断典型指标,为临床提供疾病判断依据,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椎管内麻醉对肛肠手术术中及术后尿潴留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4月到2020年12月共收治的100例肛肠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B组和C组,A组30例,B组30例,C组40例。所有患者均行阿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椎管内腰硬联合麻醉,其中A组患者阿芬太尼剂量为1 μg/kg,B组为5 μg/kg,C组为10 μg/kg,对比三组患者麻醉效果,对比三组患者麻醉前、麻醉后、手术1 h后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脏指数(CI)、每搏指数(SVI)和每搏变异度(SVV)变化情况,术后1 h、术后2 h、术后3 h和术后6 h的VAS评分以及术后不良反应和尿潴留发生率。结果:通过对比三组患者麻醉效果发现,A组患者优良率为80.00%,B组患者优良率为100.00%,C组患者优良率为100.00%,C组高于A组和B组(P<0.05);麻醉前三组患者的SVV、SVI、CI、MAP、HR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麻醉后三组患者SVV、CI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三组患者的SVI、MAP、HR对比差异显著,C组明显高于A组和B组(P<0.05),手术1 h后,三组患者的SVV、SVI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但两者CI、MAP、HR对比差异显著,C组高于于A组和B组(P<0.05);通过对比三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VAS评分发现,三组患者术后6 h的 VAS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1 h、术后2 h、术后3 h三组患者VAS评分对比差异显著,C组明显低于A组和B组;C组患者嗜睡、恶心呕吐、肛门下坠感等术后不良反应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C组患者术后尿潴留发生率明显低于B组和A组,组间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5 μg/kg与10 μg/kg阿芬太尼复合罗哌卡因椎管内麻醉对肛肠手术患者均具有非常好的麻醉效果,但是应用剂量为10 μg/kg阿芬太尼符合罗哌卡因能够稳定患者血流动力学指标,降低患者应激反应,而且术后具有一定的阵痛效果,安全性好,且能够减少患者术后尿储留的发生情况,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