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种群生物量代替种群数量作为统计温室白粉虱种群,既能代表种群数量的多少,又能反映不同虫态白粉虱危害程度的大小。不同初始虫量处理的种群生物量变化动态均与时间呈Logistic曲线关系。初始种群大的处理,各个时间的种群生物量都大。 黄瓜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糖、叶绿素、蛋白质含量与种群生物量的大小呈负相关。其中叶片含fos量的变化与种群危害的程度吻合较好;植株孕蓄——开花期是抗逆能力较弱的时期,也是温室白粉虱种群迅速上升的时期,白粉虱的累积危害效应一般在这个时期反映出来,这个时期应是综合防治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2.
烟草种植业是重庆山区农户重要经济收入来源,近年来温室白粉虱在该地区多次爆发成灾,对当地烟叶产量、品质造成巨大损失。为明确重庆山区烟田粉虱种群发生、扩散规律及垂直分布情况,本文利用陷阱诱集与定点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研究。通过连续2年定点调查数据发现,整个生产季节内从6月开始出现成虫,温室白粉虱具有2个发生危害高峰期,分别在8月初和9月初,且垂直分布具有明显的趋嫩性,以上部数量居多。在温室白粉虱成虫扩散期间利用相关性分析及主成分分析明确了种群扩散关键因子,在温度、湿度、风速三者之间,风速是其扩散的关键因子,风速与种群扩散相关系数r=0.967,主成分方差贡献率为51.177%。因此,在温室白粉虱种群扩散初期对下风向地区需格外关注,重点防控2个发生高峰期。  相似文献   

3.
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利用已有的种群动态的模拟模型,本文探讨了在可能的不同温度、不同初始种群密度的各组合下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种群的动态及发生程度。 我国当前对温室白粉虱的防治手段仍以化学防治为主。本文也探讨了当必须防治时,如何最优地选择农药品种和施用方式以使打药次数最少、残留相对地最少和相对地最经济。从结果看,在模拟的温度参数范围内,只要很好地控制住初始种群密度,整个生长期中可以不用防治。因此,培育“清洁苗”,合理地选择作物品种(不易受侵染者)是进行化学防治以至生物防治和综合防治的关键。本文也给出了对中等发生和严重发生时采取不同防治策略的两个例子。  相似文献   

4.
害虫预测预报和防治的技术基础之一是对害虫种群动态的全面了解,其中种群数量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变动是害虫种群动态的基本形式。怎样才能准确地掌握害虫种群数量的变动呢?最科学和简便的方法是作田间虫口密度的调查。田间调查是采用抽样技术非全面地估计害虫种群数量,但是抽样技术的应用受多种因素的制约,特别是受害虫种群内部个体空间分布型的影响较大,影响样本估计值的正确程度,  相似文献   

5.
温室白粉虱对几种园艺植物的偏好性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vaporariorum是世界性害虫,每年都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研究了温室白粉虱在多种园艺植物混栽温室内对不同植物的选择性,结果表明在2 0种常见蔬菜和花卉中,可危害其中1 3种;温室白粉虱对其中6种寄主植物(旱金莲、一品红、菊花、番茄、小白菜和羽叶甘蓝)的选择性有显著差异,其种群数量为旱金莲和番茄显著多于小白菜、一品红和菊花,羽叶甘蓝显著少于其它5种植物;不同的虫态之间排序有小变动;温室白粉虱在番茄植株上部的垂直分布表现为卵和成虫在第3叶居多,若虫在第5叶居多,伪蛹在第9叶居多。  相似文献   

6.
温室白粉虱自动计数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应用计算机视觉技术对温室白粉虱自动计数技术进行了研究。采用胶卷照相机和家用摄像机对田间温室白粉虱等生的叶片进行拍摄,以获得其数字图象,对白粉虱图象的分割采用Johannsen基于熵的分割算法,对分割后的二值图象利用区域标记算法得到白粉虱个体的数量。对叶片挨在一起的白粉虱个体采用数学形态学算法进行了分离。用19个虫叶片样本的统计结果表明,直接利用分割图象进行白粉虱个体计数的累积准确率达91.99%,而分离处理的算法则需要改进,因此,这一技术具有进一步在生态研究和IPM实践中推广的可能性,这将使田间微小昆虫的种群数量监测和测查的工作量大幅度降低,而铉得到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7.
昆虫种群动态模拟模型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句荣辉  沈佐锐 《生态学报》2005,25(10):2709-2716
昆虫是动物界中最大的类群,与人类有着密切的利害关系。对昆虫的数量预测与符合经济和生态规律的管理,一直都被国内外列入重点研究课题。种群动态模拟是害虫管理中重要的基础工作。近十年来,关于昆虫种群动态模型的理论和实验研究进展迅速。现分别从单种种群和多种种群两个方面对国内外近些年来昆虫种群动态模拟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单种种群从两个方面阐述:一是最基本的种群动态模拟模型Log istic方程的研究成果,包括方程的修正、参数的拟合与最优捕获策略等;另一个方面是对种群动态模拟常用的矩阵模型的概述,主要介绍不等期年龄组、矩阵维数的变化、矩阵维数与历期的关系、个体之间的发育差异以及发育速率差异等等对昆虫种群动态模型的影响。多种群主要从建模和模型应用两个部分对国内外研究成果进行综述。最后,对种群动态模拟模型研究的发展方向做了深入地讨论,即在原有的数据采集工作的基础上,使用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把各种要素包括各种物种及各种环境条件抽象成类,用消息传递来表示昆虫种群内个体与个体、昆虫种群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再结合先进的数学算法,建立一个直观的、操作简单的昆虫种群动态模型库,使模型结构与现实世界有最大的相似性。这样就可以实现昆虫种群动态的可视化、立体化、实时化和精确化的监测及预测。  相似文献   

8.
由于烟粉虱Bemisia tabaci、温室白粉虱Trialeurodes vaporariorum等粉虱害虫在我国猖獗为害,我国已从种群动态监测到害虫综合治理开展了一系列研究。为了有一套统一、规范的标准,我们制定了保护地蔬菜与露地蔬菜生产上粉虱害虫的系统调查与监测技术规程,包括调查与监测的目的、样本大棚或田块的选择,粉虱各虫态发生数量的调查、监测与统计方法等,并根据保护地蔬菜与露地蔬菜的生长特点,提出了相应的粉虱害虫预测预报、防治阈值、防治对策及防控时间等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
计算机模拟昆虫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对于昆虫种群预测和害虫治理十分重要。本文介绍以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age-stage, two-sex life table)为基础,利用计算机模拟预测昆虫的种群动态、种群捕食、寄生和取食的波动、害虫防治时机以及模拟的变异性。利用年龄-龄期两性生命表软件(程式)TWOSEX-MSChart与捕食率软件CONSUME-MSChart分析生命表与捕食率数据,再将分析结果用模拟软件TIMING-MSChart模拟预测种群增长过程中龄期结构以及捕食能力、寄生能力和取食能力的变化。依据种群动态可以预测害虫危害、天敌捕食、寄生蜂寄生能力,再用这些数据确定杀虫剂的施药时机和施药次数,预测生物防治中天敌释放的适当时机、释放数量和释放次数等;同时还可以依据生命表的变异性,利用自我重复取样(bootstrap)技术得到的2.5和97.5百分位(percentiles)或其他百分位的生命表预测种群增长的不确定性。借助基于两性生命表理论的计算机模拟可以预测害虫种群增长以及化学防治和生物防治的最佳时期,以达到经济有效的害虫综合治理,并为农业可持续性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区域性农田景观格局对麦蚜及其天敌种群的生态学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确农田景观格局对害虫及其天敌种群的生态学效应,是开展区域性害虫生态调控的基础.以前的研究大多集中于小空间尺度下、单个景观因子对昆虫种群的作用,而从省级范围的大空间尺度、多个景观因子的分析很少.本文以山东省区域性小麦种植区为研究对象,基于遥感影像和土地覆盖分类数据以及田间调查的昆虫种群数据,分析了景观组成类型(component type)、构成比例(component proportions)和形状结构(shape structure)多因子对麦蚜及其天敌寄生蜂和瓢虫种群的综合作用.结果发现,农田景观组成类型中斑块类型(patch type)越多,越利于麦蚜和天敌瓢虫种群数量的增长;且斑块密度(patch density)越大,越利于麦蚜寄生蜂和天敌瓢虫数量的增加;景观形状结构中边界密度(edge density)越高,也越利于麦蚜寄生蜂和天敌瓢虫种群数量的增加.进一步定量评估了农田景观组成类型、构成比例和形状结构对麦蚜及其天敌种群影响的作用大小.结果表明,三类景观格局因子对麦蚜影响较小,权重为9.81%;而对麦蚜寄生蜂的影响权重为25.87%;对天敌瓢虫种群高达47.86%.本研究清楚地表明,通过优化农田景观中作物与非作物生境布局,可直接调节和增加天敌昆虫种类与数量,有效控制和减少小麦蚜虫的种群数量,从而提高区域性农田景观中天敌昆虫的生物控害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1.
经过五年来对稻纵卷叶螟自然种群生命表的研究,组建了预测种群动态的生命系统模拟模型。本模型为一变维矩阵组合模型。除能随环境温度而改变矩阵维数外,采用生理年龄为矩阵步长。每一虫期内各个体的发育不一致,矩阵中各元素均为某些环境因素的函数,共组建有18个子模式。在输入起始日期,预测期限,水稻生育期,环境温、湿度和初始种群各年龄向量后,即可自动打印出逐日种群年龄向量及总虫量。计算机模拟曲线与实测曲线基本吻合。本模型可用来预测南京地区稻纵卷叶螟二代迁入峰后种群的发展以至第三代种群各虫态的起始虫量和发生期。  相似文献   

12.
配置畜群结构是管理畜牧生产最重要的工作之一。目前我国普遍存在着畜群结构不合理的现象。藏羊是我国第二大绵羊品种,其生产管理落后,种群结构普遍不合理。为组织合理生产,本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对藏羊种群结构进行了研究。首先,根据实地调查研究,作者构成了一个矩阵模型,以描述藏羊种群的性别年龄结构状态: N_(t+1)=AN_t-BU_t 其中AN_t反映羊群的自然变动情况,U_t是人为控制量。 然后,以最大羊产品收获为目标,以牧草资源和种群平衡态为限制条件,本文构造了一个线性规划模型,用以计算最优藏羊种群结构及其出栏方案; 除了给出模型这个研究种群结构问题的方法之外,本文使用线性规划模型,利用作者在青海省门源县风闸口地区调查测定的数据,通过计算机,算出了该地最优藏羊种群结构及其出栏方案。在最大能量收获的目标下。最优结构应为,67.80%的繁殖母羊,28.36%的后备母羊,3.84%的种公羊和后备种公 羊。相应出栏方案是每年秋季出栏全部羯羊羔和老弱羊,并且出栏33.17%的成年母羊。在这种方案下,按现有羊只生产能力,出栏率可提高到52.79%,平均从每百公斤牧草中收获合11.72千千卡能量或3.65公斤活重的羊产品。  相似文献   

13.
曾宗永  梁中宇 《生态学报》1982,2(3):303-310
人口分析是种群生态学研究的主要对象之一。Leslie矩阵则是Leslie(1945)提出的分析动物种群数量变动的一种数学模型。现在它的应用已经推广到资源管理、生态系统的分析等许多方面(Jeffers,1978;Pallard,(1973),Leslie曾利用1960年澳大利亚女性人口资料,从理论上讨论了他自己提出的随机模型的性质。 本文的打算是:借Leslie矩阵法,用四川省彭县清平公社1978年(指从1978年7月1日到1979年6月30日的人口统计年)的人口调查资料作典型,来预测川西平原农村人口的发展趋势和稳定人口分析,从而对四川省在控制人口中采取的人工流产、引产等计划生育补救措施作初步评价。  相似文献   

14.
Parasitic fungi infected an Asterionella formosa Hass. population for 10 months of the year, during which time the population density of the alga was over 100 cells-L?1. High injection rates of more than 20% of the cells were observed between February and July except on a few occasions such as late April and late June. Mortality of infected diatom cells was temperature dependent in dialysis tube culture experiments; the loss rate of field populations due to fungal injection also was affected by temperature. Loss rates of diatom cells were negligibly small m February even though infection percentages were more than 20%, but increased toward summer with an increase m temperature. High infection percentages and correspondingly high loss rates (e.g. 0.3 d?1) occurred periodically during the summer. Th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is type of host-parasite interaction is an important control of algal population size in natural waters.  相似文献   

15.
茂兰喀斯特山地广东松种群结构和动态初步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广东松(Pinus kwangtungensis)是国家三类重点保护植物,为贵州茂兰国家自然保护区喀斯特山顶森林群落演替先锋树种和建群种之一。基于大小结构分析法、矩阵模型和分布格局距离方法,对茂兰喀斯特山地广东松种群结构和动态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1)广东松种群大小结构近倒金字塔形,为中衰至衰退型种群;(2)广东松年龄(E)和胸径(D)的回归方程为E=59.968/(4.041-lnD);(3)广东松种群分布格局为斑块内种群个体集聚分布,斑块个体均匀分布;(4)广东松各径级度的种群密度(DS)随径级度(DG)呈S形变化,DS=1/(0.0584+0.018e-DG);(5)广东松种群为先锋种群,也能在山顶特殊生境中一定时期内与其它种群一起形成稳定群落;(6)分布格局距离方法能有效地用于亚热带森林树种的种群分布格局研究,矩阵模型能在—定程度上反映森林树种种群的数量和结构动态。  相似文献   

16.
Spite, the shady relative of altruism, involves paying a fitness cost to inflict a cost on some recipient. Here, we investigate a density dependent dynamic model for the evolution of spite in populations of changing size. We extend the model by introducing a dynamic carrying capacity. Our analysis shows that it is possible for unconditionally spiteful behavior to evolve without population structure in any finite population. In some circumstances spiteful behavior can contribute to its own stability by limiting population growth. We use the model to show that there are differences between spite and altruism, and to refine Hamilton’s original argument about the insignificance of spite in the wild. We also discuss the importance of fixing the measure of fitness to classify behaviors as selfish or spiteful.  相似文献   

17.
烟青虫种群动态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立群  张孝羲 《生态学报》1999,19(4):458-463
在对烟青虫Helicoverpaassulta实验种群研究的基础上,应用变维矩阵综合差分方程,建立了烟青虫种群动态模拟模型,模型采用分块矩阵的方式,以实际日龄为步长,通过适当增加矩阵维数,对虫期(态)向量实行按矩阵维数的变化而伸缩的形式,使模型不但适合于变温条件,而且能够表示烟青虫个体发育的差异,该理论模型有待于地方化。  相似文献   

18.
格氏栲种群优势度增长改进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提出有限的空间种群增长的Logistic改进模型探讨格氏栲种群基面积增长规律,即dS/dt=rS(1-S^θ/K)。该模型通过树种的竞争特性因子θ控制,将指数增长、线性制约、下凹增长和上凸增长非线性制约概括一个统一的自适应性的非线性制约通用模型。运用改进单纯形对Logistic改进模型进行优化,拟合结果表明改进模型是格氏栲种群优势度增长动态变化的一个极好机理描述式,其增长速度最大是在141年。  相似文献   

19.
羊草(Leymus chinensis)种群无性系种群动态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6,自引:2,他引:26  
王昱生 《生态学报》1993,13(4):291-299
本文根据1985-1990年在天然羊草种群无性系的观测与统分析,在研究羊草种群性系生活周期的基础上,探讨了其种群动态,建立了用转移概率矩阵表示的种群动态模型。通过用两种营养繁殖系数Rv1和Rv2模拟种群密度变化,发现用转移概率矩陈种群动态模型和现存种群营养繁殖系数Rv2预测羊草种群密度。  相似文献   

20.
根茎型木本克隆植物准噶尔无叶豆的种群数量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根茎型木本克隆植物的特征, 不以种群的分株数量代表种群大小, 而尝试以不同茎级的根茎长度代表种群大小, 运用种群静态生命表、存活曲线、生殖力表和Leslie矩阵模型, 研究了准噶尔无叶豆(Eremosparton songoricum)的两个种群——A种群(46°31.09′ N, 88°33.06′ E, 紧邻乌伦古湖)和B种群(46°28.07′ N, 88°33.07′ E, 位于沙漠腹地)的种群数量动态。结果表明: 种群存活表现为Deevey-I型。A种群在中龄阶段受到的人为干扰较大, 死亡率出现高峰, 种群的净增长率(R0)、内禀增长率(rm)和周限增长率(λ)较低, 表现为衰退型种群, Leslie矩阵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 15 a内种群呈现下降趋势; B种群所受到的压力主要是干旱贫瘠的荒漠环境所导致的系统压力, 种群的R0、rm和λ值适中, 表现为缓慢增长型种群, Leslie矩阵模型的模拟结果表明, 15 a内种群呈现先下降、再上升的趋势。此外, 研究结果验证了Leslie矩阵模型可以扩展应用到根茎型木本克隆植物这类特殊生活型植物的种群数量动态研究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