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中国古生物学会的领导下,“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的评奖工作已进行了4次,表彰了一批在古生物学、地层学及相关领域的研究、教学和野外等工作中作出突出贡献的科技工作者。近年来,我国的古生物学、地层学工作取得了许多重大成果,有些成果在国际古生物界引起了强烈反响,涌现了一大批在古生物学、地层学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科技工作者。为此,中国古生物学会将于2005年4月在第9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期间进行第5届“尹赞勋地层古生物学奖”的评选和表彰活动。  相似文献   

2.
自中国古生物学会第九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2005年4月在常州召开以来,我国广大古生物学工作者瞄准国际学术前沿积极创新进取,在基础研究、服务国家能源战略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科普教育、人才培养、国际交流以及学术出版等领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新成果和新进展,并于2006年在北京成功举办了“第二届国际古生物学大会”,赢得了国内外古生物学界的广泛赞誉。为了总结和交流近年来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回顾与展望中国古生物学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中国古生物学会于1929年8月在北京成立。弹指一挥间,2019年我们迎来中国古生物学会90华诞,这是中国自然科学领域具有悠久历史的学会之一,在中国古生物学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可喜可贺。90年来,中国古生物学会走过了不平凡的发展历程,经过数代古生物工作者的共同努力,中国的古生物学研究和中国古生物学会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就,成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凝聚力强、学术活跃、国际合作广泛、拥有数千名会员的全国古生物工作者学术共同体。90载砥砺奋进,学会在促进学科发展、国内外学术交流、人才培养与举荐、教育教学、科学普及以及化石保护等领域硕果累累,在推动学科发展、服务广大会员、面向国家需求,建言献策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微体古生物学报》2000,17(4):456-216
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古生物学分会第六届会员代表大会暨第八次学术年会已于 2 0 0 0年 1 0月 2 1日至1 0月 2 5日在江西庐山举行。来自高等院校 ,中科院 ,油田 ,出版社和各地质研究所 70名专家学者出席了本次会议。法国蒙彼利埃第二科技大学的二位学者也参加了会议。王振理事长和姚益民副理事长因故未参加这次会议 ,但关心着这次会议 ,并给予了指导。会上有 2 1位专家学者作了精彩的报告 ,报告内容广泛 ,不仅涉及微体古生物学的多个领域 ,而且许多是当前古生物学界的热点。从早期生命演化中化石胚胎卵裂过程 ,到早期骨骼化石软舌螺壳的三层超…  相似文献   

5.
2001年5月19日至22日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八届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二十一次学术年会在古都陕西西安隆重举行。这是新世纪我国古生物学者的第一次全国性聚会 ,来自各行业的170余名古生物地层学及相关领域的工作者出席了这次盛会。会议期间 ,与会代表进行了广泛的学术交流 ,共有12人作大会报告 ,42人作分会报告。内容涉及古生物学及地层学研究的各个领域 ,从早期生命演化到重要生物类群的起源 ,从生物地层对比到地史时期的环境演变 ,从基础理论研究到生产中的实际应用 ,等等。其中 ,有关澄江动物群、热河生物群以及关岭动物群…  相似文献   

6.
基于特定遗传机制而发生的生物演化过程是生命本质所在,是一个能引起争论和激励思维的研究领域。我国帽天山页岩动物群保存的“中间环节”化石不仅为揭示节肢动物和脊椎动物等重大生物类群起源和早期演化之谜提供可供追溯的实证,而且可能成为探索基因调控机制演化与形态发生的模型动物。生物发育调控基因及其调控机制的变化是导致形态变异的根本原因。因此新的研究领域——演化发育生物学的产生使地质学和生物学联合研究动物起源和演化机制以及某些调控基因的起源和演化成为可能。本研究依据古生物学新的化石发现和研究成果,其中包括最新提出的关于节肢动物头、眼柄、前附肢的原型及其演化模式,分析其对演化发育生物学的影响和启示,并尝试为发育生物学提出新的前瞻性研究课题。因此,早期节肢动物化石的研究不仅将古生物学、演化生物学和发育生物学研究融为一体,而且为发育生物学基因层面研究和古生物学演化层面研究的融合找到切入点。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于2013年11月15—17日在被誉为"中国恐龙之乡"的浙江东阳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能源与地质勘探和生产部门,博物馆和出版等行业80余个单位以及部分国外古生物学及相关领域450多名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  相似文献   

8.
中国古生物学会双壳类学科组第二次代表大会暨第三届学术讨论会及中国古生物学会腹足类学科组第二届学术讨论会于1987年11月21日至26日在广西北海市科技活动中心联合举行.来自全国地质、石油、煤炭、冶金、高教及中科院等系统37个单位的62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和论文摘要38篇,内容涉及化石及现生双壳类、腹足类的分类、演化、生态和古生态、古环境、古生物地理以及壳质超微结构,新技术和新方法的应用等各个研究领域,显示了新的进展.有24篇学术论文先后在大会和分组会上作了交流.中共北海市委副书记姚克鲁、市科协主席钟绪高和名誉主席林怡然等出席了大会开幕式.中国科学院  相似文献   

9.
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第七届二次学术年会于2007年6月5日—8日在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顺利举行。来自全国各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和石油、花粉资源开发、出版行业等系统的100多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67篇,学术报告55个。内容涉及早期生命、几丁虫、生物地层、孢粉相、古植被与古环境、第四纪孢粉与环境、考古、表土花粉、空气孢粉、花粉形态学与系统演化、埋藏学、花粉营养学、数据库、植硅体和硅藻等众多方面。反映了中国孢粉学在近年所取得的丰硕成绩。朱日祥院士和郑卓教授分别作了题为“早期人类与环境”和“中国表…  相似文献   

10.
前言     
2009年中国古生物学会迎来了成立八十周年华诞.经过80个春秋和几代人的不懈努力,中国古生物学会已经发展成为我国为数不多且具有悠久历史的自然科学学术团体.成为国际古生物学协会具有重要影响的一员,在国内外享有很高的学术声誉,在团结广大会员、组织学术交流和服务社会、弘扬科学文化以及科学普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而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80年来,我国广大古生物学工作者瞄准国际学术前沿积极创新进取.  相似文献   

11.
该文系统分析了各国的科技规划,总结了生命健康领域的战略与布局重点。分析发现,提高关键技术竞争力,强化科技主权成为科技战略的重点。2022年度,全球主要国家(地区)出台了多个生命健康科技规划,足见对该领域的重视;为了推动科技创新发展,多个国家成立了新的研究资助机构,并已开始运行。该文也从认识与解析生命、改造生命、模拟生命等角度,系统回顾了生命健康领域重点与前沿方向的发展趋势与突破性成果。2022年,生命健康领域创新活跃,多个细分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并不断产生新的前沿方向,整体领域呈现从点的突破到系统性突破态势。最后,该文展望了生命健康科技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2.
<正>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和国家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日趋重视,我国科技投入力度正在逐年加大,包括古生物学在内的地球科学基础研究近十年来取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近些年,我国的古生物学已开始在多门类起源、系统演化和环境背景研究中处于国际领先,在部分研究方向开始发挥重要国际引领作用。加之华南、华北保存的化石材料优势和若干国家重大项目的稳定、持续支持(Zhu et al.,2016a;Zhu and Li,2017),使我国在科研队伍、  相似文献   

13.
按照中国古生物学会2020年工作计划和十二届三次常务理事会议关于开展 “中国古生物学年度十大进展”评选活动的决定, 中国古生物学会于2020年1月开展了2019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的推荐和评选工作。提名推荐阶段学会秘书处共收到理事和分支机构推荐的提名成果22项。其中, 科研成果21项, 教学成果1项。 经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二届理事会成员和荣誉理事(含院士)组成的评审委员会投票评选, 评委会主任和副主任审定, 学会功能型党委审核, 2019年度中国古生物学十大进展评选结果如下(按照得票高低排序):  相似文献   

14.
<正>为庆祝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成立40周年暨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90周年,充分展示和总结中国孢粉学各领域近年来所取得的各项研究进展,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于2019年10月11日至13日在四川省绵阳市胜利召开了第十届第二次学术年会及理事会议。会议得到了广大会员的积极回应,共有64家单位202位代表参加了会议。会议共收到了论文摘要129篇、学术报告116个(其中口头90个,展板26个)。根据论文摘要、报告陈述、回答  相似文献   

15.
李建国 《古生物学报》2017,56(3):407-408
正为充分展示和总结中国孢粉学各领域所取得的最新研究成果、促进学术交流和学科发展,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于2017年6月26日至7月2日在内蒙古赤峰市组织召开了十届一次学术年会和以"中国北方半干旱区植被与环境演变"为主题的野外现场会。会议期间还举行了理事会议并完成了理事会换届工作。  相似文献   

16.
(一)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5届学术年会--纪念中国古生物学会成立80周年活动"于2009年10月14-16日在南京成功召开.本次大会是我国古生物学界近年来举行的规模最大的国内学术交流活动,有来自中国科学院、中国地质科学院等科研院所、高校、国土资源、石油、煤炭、化工、海洋以及出版部门和博物馆系统以及部分海外学者等近六百人出席.大会开幕式于10月14日在南京国际会议大酒店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古生物学会古植物学分会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庆贺李星学教授从事地质工作五十周年学术讨论会于1992年5月18日至22日在素有"湘西门户第一镇"的湖南省慈利县召开.来自全国地质、煤炭、石油、科研和大专院校系统的81名代表及来宾参加了会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球科学部刘长春同志,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国古生物学会代秘书长曹瑞骥同志,中国古生物学会常务副秘书长夏广胜同志,中国古生物学会孢粉学分会秘书长欧阳舒同志和中国植物学会古植物专业委员会主任朱为庆  相似文献   

18.
《古生物学报》2014,(1):134-134
中国古生物学会第十一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于2013年11月15—17日在被誉为“中国恐龙之乡”的浙江东阳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能源与地质勘探和生产部门,博物馆和出版等行业80余个单位以及部分国外古生物学及相关领域450多名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包括三位中国科学院和美国科学院院士,以及来自美国、乌克兰和香港地区的学者。  相似文献   

19.
正中国古生物学会第11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第27届学术年会于2013年11月15~17日在被誉为"中国恐龙之乡"的浙江东阳成功召开。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能源与地质勘探和生产部门、博物馆、地质公园、化石保护以及出版等行业近80个单位450多名专家学者、科技工作者和研究生代表等参加了这次年会。大会特邀6位知名学者做了大会学术报告,内容涉及蓝田生物群、寒武纪生物群、早期被子植物、古脊椎动物学、侏罗—白垩系海陆相地层对比和白垩纪温室气候研究等主  相似文献   

20.
《微体古生物学报》2006,23(4):435-435
中国古生物学会微体古生物学分会第十一次学术年会已于2006年7月17至20日在青海省西宁市召开。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院所、大学和生产部门的119名代表参加了此次大会。会议收到36篇论文摘要,有21位代表在会上作了精彩的报告。这些摘要和报告内容广泛,涉及了微体古生物学研究的分类学、古生态学和早期生命起源以及在生产中的应用。引人注目的是大多数摘要和报告涉及环中国边远省份或海域。如约有三分之一的论文摘要取材于西藏、新疆和青海等西部地区,反映了微体古生物在西部的油气田开发中日益得到重视和应用。第四纪微体古生物与古环境关系的研究仍然象过去几次会议一样是一个热点。其中海洋微体古生物学的报告占了主要部分。一些综合性的学术报告使代表对早期真核生物的辐射,微体鱼类化石的绝灭与复苏等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会议还组织了青海湖地质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