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环节。在医学院校,分子生物学实验课程作为衔接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的纽带,对研究生的临床实践、科学研究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在多年教学经验的基础上,在研究生实验课程中引入了PBL(problem based learning)教学模式,以提出科学问题的方式,将实验中涉及到的质粒DNA提取、核酸电泳、蛋白印迹、细胞转染等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进行整合,增加了学生学习的热情,同时锻炼并培养了学生的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科研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2.
医学研究生的科研探索和创新能力对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十分重要,培养研究生的基础科研能力是医学研究生教育的重要方面。本文从课程设计、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成绩评价等要素总结了昆明医科大学《分子生物学》课程体系构建与学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教学实践与思考。该课程体系由"分子生物学理论基础"和"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两个模块组成;前者侧重加强学生的知识储备和引导学生建立科研思维方法,后者注重提高学生的基础实验技能,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基本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从事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研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icro RNA-155(miR-155)对结肠癌细胞SW480侵袭能力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采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结肠癌组织与邻近正常结肠组织中miR-155的表达。将miR-155 mimic和β-catenin特异性的siRNA(β-catenin si RNA)分别通过脂质体转染法转染入结肠癌SW480细胞,应用RT-PCR检测细胞中miR-155和β-catenin m RNA的表达,采用蛋白质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β-catenin蛋白表达,采用Transwell侵袭实验检测miR-155 mimic及β-catenin si RNA对SW480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结果:结肠癌组织中的miR-155的表达较邻近正常结肠组织明显升高(P0.05);miR-155 mimic可使β-catenin的m RNA和蛋白表达均显著升高(P0.05),同时可显著增强SW480细胞的侵袭能力(P0.05),而转染miR-155 mimic和β-catenin si RNA的SW480细胞侵袭能力较仅转染miR-155 mimic的SW480细胞显著减弱(P0.05)。结论:结肠癌组织中miR-155的表达上调,可能通过激活B-catenin信号通路促进肿瘤细胞的远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4.
分子生物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对于生物技术专业的本科学生来说,实验课学习是提高实验技能和培养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该实验教学改革引入"问题情境"教学,以"carA基因是否与盘基网柄菌细胞的趋化运动有关"这一问题为导向,利用盘基网柄菌细胞中carA基因的克隆为主线,串联起基因组DNA提取、目的基因的PCR扩增、质粒转化、质粒提取等分子生物学核心技术环节,鼓励学生自主探索,通过实验结果来解答问题。在实践教学中,教师通过对学生进行课前、课中和课后指导,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自主学习习惯和提升科研能力,为今后从事生物学相关工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5.
张亚博  杜超  卢骋  董辉  吴小翎 《生理学报》2020,72(3):274-284
本研究旨在探究钙敏感受体(calcium-sensing receptor, CaSR)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E942K对胃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及其机制。对46例胃癌患者和50例正常对照进行基因型检测。应用CaSR E942K突变质粒和野生型质粒转染SGC-7901和HEK-293构建细胞模型,采用CCK8和细胞克隆形成实验检测E942K突变对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用钙显影成像技术检测E942K突变对钙信号的影响,并采用Western blot检测E942K突变后下游信号通路关键蛋白ERK1/2和β-catenin磷酸化水平的变化。结果显示,胃癌患者CaSR E942K的突变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 0.05)。CaSR E942K突变显著提高了SGC-7901胃癌细胞及HEK-293细胞的增殖能力、细胞内钙信号以及ERK1/2的磷酸化,却不影响β-catenin的磷酸化。以上结果提示,CaSR的E942K突变可能通过增强细胞内钙信号和ERK1/2磷酸化,最终促进了胃癌细胞的增殖,这些结果对胃癌的诊断和靶向治疗具有潜在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体外抑制潜伏性膜蛋白1转化鼻咽上皮细胞NP69(NP69-LMP1)增殖的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EGCG抑制NP69-LMP1细胞增殖的IC50值;选用细胞生长曲线、软琼脂集落形成实验和平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EGCG抑制NP69-LMP1细胞增殖的作用;采用Western-blot检测Wnt1、β-catenin的表达及磷酸化。结果:EGCG抑制NP69-LMP1细胞增殖的IC50值为47.7mg.L-1;EGCG对NP69-LMP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n=3,P<0.05)。EGCG呈浓度依赖性抑制Wnt1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促进β-catenin蛋白的磷酸化。结论:EGCG通过降低Wnt1和β-catenin蛋白表达,增加β-catenin蛋白磷酸化水平,发挥对NP69-LMP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7.
为辅助提高生物化学理论课教学质量,提高学生对实验课的兴趣,针对本学院6个专业2018级350名在校生进行PBL教学方法设计。在实验过程中整合教学内容、设置真实情境问题、模拟实验现场教学、挖掘隐含知识。PBL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巩固课堂理论知识,熟练掌握实验技能,发挥主观能动性,深入探索机理与技术的关联,提高科研综合素质,培养核心能力。  相似文献   

8.
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简称PBL教学模式,PBL教学模式在国外医学教育领域中的应用非常成功,PBL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缜密的思维、灵活运用知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而能够培养高素质的复合型医学人才.本文探讨了在医学遗传学教学中构建PBL教学模式的必要性,过程及其意义.  相似文献   

9.
医学分子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最具活力的前沿学科,是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学生是未来临床医生的主力军,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技术的更新也要求他们必须与时俱进。我校在医学分子生物学理论课教学中开展PBL教学模式探索和实践,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语言表达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素养,希望其能对医学高校本科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提供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0.
为了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MALAT1在弥漫性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 cell lymphoma,DLBCL)疾病中的作用及可能的分子机制,该研究在体外培养DLBCL细胞系SU-DHL-1和SU-DHL-4,并过表达或敲低MALAT1,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实验分析各组细胞中MALAT1的表达水平,用CCK-8实验和BrdU掺入实验分析细胞增殖活性,用Annexin V/PI双标记实验检测细胞凋亡水平,用蛋白质免疫印记实验分析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性调控。结果发现,与Control组相比过表达MALAT1,DLBCL细胞中MALAT1的表达显著提高(P0.001),细胞增殖活性显著升高(P0.05),BrdU阳性细胞比例显著升高(P0.01)。与转染对照siRNA组细胞相比,转染MALAT1 siRNA组细胞MALAT1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细胞增殖活性显著下降(P0.01),BrdU阳性细胞比例显著下降(P0.001),细胞晚期凋亡比例显著升高(P0.001)。蛋白质免疫印记结果显示,过表达MALAT1促进了GSK3β的磷酸化及β-catenin的活化,而敲低MALAT1则降低了GSK3β的磷酸化及β-catenin的活化。这些实验数据表明,MALAT1可促进DLBCL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影响细胞β-catenin信号通路的活化。  相似文献   

11.
探讨问题导向教学(PBL)方法在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及感染病学课程整合改革中的教学效果及意义。以中国医科大学2009级七年制临床系学生240人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人。实验组采用PBL教学方法,教学内容采用病原生物学、免疫学及感染病学整合,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为传统病原生物学课程,2组由相同教师授课,采用期末考试和教学效果自评调查问卷的方式评价教学效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期末考试成绩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病例分析题成绩有统计学差异(P<0.01)。2种学生的自评调查问卷中,实验组的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均<0.01)。PBL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具有一定的示范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杨少辉 《生物学杂志》2011,28(4):102-103
研究生教育的宗旨是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专业人才。为了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局限性,提高研究生教学质量,在遗传学研究生课程"现代遗传学研究进展"的教学中进行了PBL(Problem-based Learning)教学法的尝试与探索,采用学生自主学习和小组讨论为主,教师积极引导的方法。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以教师为主的灌输式教学模式,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创新学习能力及学习的积极性,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由于留学生的特殊性导致他们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不适应,医学微生物学的课程特点使留学生学习掌握相关知识较困难,有必要探索好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我国传统的LBL教学模式和国际上流行的PBL教学模式各有优缺点,我们融合PBL和LBL的优点,互补其缺点,对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课程采取PBL+LBL教学模式,既发挥PBL教学法打破学科界限,容易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团结协作能力的特点,又结合LBL教学法传授知识系统、完整,培养学生基础理论扎实等优势。教学实践证明,PBL+LBL教学法运用于留学生医学微生物学教学,能激发留学生学习兴趣,在增强留学生对医学微生物学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掌握的同时,培养留学生知识整合的能力及创新思维的医学综合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14.
以问题为导向的PBL教学方法,将问题作为学习的起点,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整合课使用了PBL式教学。本教研室在扎实掌握重点知识的前提下,运用这种教学法,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团队意识。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能力有所提高。这种教学方法与传统教学方法有较大不同,而客观条件仍存在着一些不足,需要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系统评价我国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PBL)模式在医学本科生中的教学效果。方法:运用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录的国内公开发表以问题为基础的本科医学生教育相关的临床研究文献,同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检索出783篇相关文献,通过筛选共有9篇文献纳入研究,共计纳入986例教学对象。纳入文献Jadad评分2-3分,纳入文献均说明基线资料均有可比性。对所有文献进行合并分析显示,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与传统教学组有显著差异(Z=6.52,P0.00001),PBL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SMD=7.72,95%CI[5.4,10.04],P0.00001]。结论:采用PBL教学法的教学效果优于传统教学法。但我国医学教育应用此方法仍不普及,其原因有待深入探讨,现有研究质量普遍不高,有待普及规范标准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LBL、PBL与CBL相结合的多元化教学模式在烧伤外科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烧伤外科硕士研究生48人,随机分为A、B、C三组,A组采用传统的LBL+CBL模式进行教学,B组采用CBL+PBL模式进行教学,C组采用LBL+CBL+PBL模式进行教学,通过问卷调查和试卷考核两方面比较教学效果。结果:通过问卷调查,C组学生在对教学的满意度、学习主动性、学习兴趣、知识量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显著高于A组,在知识量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显著高于B组,B组学生在对教学的满意度、学习主动性和解决问题能力显著高于A组;通过试卷考核,C组学生在理论考核和临床思维考核方面显著高于A组,在理论考核方面显著高于B组,B组学生在理论考核方面显著低于A组。结论:PBL教学法还不能完全替代LBL教学法,而LBL、PBL与CBL结合的教学法在各个方面均优于传统教学,有助于提高临床能力。  相似文献   

17.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微生物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26,自引:0,他引:26  
杨永华  姚健 《生物多样性》2000,8(3):337-342
微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微生物和大生物(动、植物)相比,存在着多种显著差异,因此其多样性,保护及利用也有所不同,尤其是研究方法亟待完善,提高。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方法广泛用于微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文从四个方面加以介绍:1)微生物总DNA制备及其遗传多样性检测方法;2)16SrRNA基因序列研究;3)核酸杂交分析技术;4)DNA动力学的研究。今后的发展趋势是加  相似文献   

18.
王丹  程丽萍  刘云军  王祎玲 《生物学杂志》2011,28(2):108-110,113
当前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的一个重要特点在于倡导进行研究性教学,研究性教学成为现代教学理念的构成要素,它是对传统的传递式——被动接受式的教育理念的革新。这种教学模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研究能力,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从理论教学、问题情境教学、实验教学、科研成果的引入等4个方面阐述在《分子生物学》教学中如何运用研究性教学模式,贯穿研究性教学理念,有效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在高职社区问诊教学中的效果,寻求更有效的现代医学教育方法。方法:在高职社区问诊技能学习中开展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方法(PBL),分析问诊中存在的问题,以提高知识应用与沟通能力。结果:通过对62名高职医学生进行问诊技能和见习报告评分显示,成绩优良比率为89%,满意度调查显示83.87%的高职医学生对PBL教学方法满意。PBL教学可以让高职医学生灵活的利用自已的时间,进行比较主动的学习,可以更好的发现高职医学生在问诊见习中存在的问题,有利于提高高职医学生的问诊技能及医患沟通能力,但实施中所需时间较长,占用课时多。结论:PBL教学对高职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问诊技能及医患沟通能力的提高有利,医学生对PBL教学方法满意度高。在医学教育中可以将PBL教学和传统教学方法结合起来,以在有效的时间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PBL联合TBL的双轨教学法在胸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进入我院进入科室进行临床工作的硕士研究生及博士研究生共60人,随机分为教学改革组与传统教学组,每组30人,教学改革组采用PBL联合TBL教学法。在为期1年时间结束后,分别采用闭卷考试、小组成员互评及导师对学员的评价等多种评价模式比较教学改革组与传统教学组的学习效果。同时还采用闭卷考试与问卷调查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教学改革组客观成绩与学习效果即出科考试成绩、增设考试成绩与对专业知识掌握程度的客观成绩优于传统教学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PBL联合TBL的双轨教学法对于提高学生临床思维培养能力、表达能力、交流能力均优于传统教学组,并且提高了学生在实习期间的热情度。结论:联合PBL和TBL的双轨教学发在胸外科专业学位研究生教学中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